吴志翔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大概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据说圣人是“先知先觉”的,可孔子自己却感叹“吾有知乎哉?无知也”,从来不敢自夸先知先觉。而且后世的大儒们如朱熹、王阳明、曾国藩等,哪怕承认个体的先天禀赋,也无不强调“困知勉行”的工夫。困知勉行,其实就是后知后觉。育人者,当时时持有后知后觉的惕然之心。
用后知后觉的心态做教育,才会心有敬畏。
置身具体的教育情境,面对身心特点不同、成长环境迥异、教情学情复杂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无法套用现成的理论或照搬某个做法去削足适履,更不能顺着自己的本能去简单应对。教育几乎就是一场与自己本能的搏斗。在每一个教育的现场,我们都是“无知”的摸索者,需要放下一些“想当然”的成见,抖落一些“我执”的无明。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的生命,生命是复杂的,境遇是万殊的,教育当然也不可能像加工产品那样“一切尽在掌控”。
你看到一位学生满嘴含着饭菜跑出教室,以为他违反了纪律,马上严肃批评了他,其实你过于自信了,那个学生只是想去喂养动物角里的那只小兔子;你看到一位学生带了“饮料”进教室,以为他违反了纪律,夺过瓶子就扔进垃圾桶,其实你又误解了,瓶子里其实不过是白开水……无数真实发生过的“教学事故”提醒我们,在教育的世界里,谁都不拥有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
用后知后觉的心态做教育,才会在反思中进步。
一位教师在回顧自己的教学生涯时,突然间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句话的含义。此前他上课时总是陶醉于滔滔不绝的“讲”,觉得自己是在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每次讲完都等不及让学生提出问题和作答,“因为怕学生说不好,白白浪费时间”。直到有一次他让一位学生讲了30分钟的“养蚕”,才发现那竟是他从教以来课堂气氛最好的30分钟。经由这样的课堂,他领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唤醒”,什么才是真正的“浪费”。
我们在教育生活里,需要偶尔驻足回望,需要把自我客观化加以审视,需要一定程度的“陌生化”或“间离效果”,需要“入乎其中”,更需要“出乎其外”。每经历一次这种有质量的反观或反思,教师的智慧就会长几分。
用后知后觉的心态做教育,才能拥抱未来。
科幻作家刘慈欣说:人们习惯于用直线思维去想象未来。比如,蒸汽机刚出现时,所有人都认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将由蒸汽机推动,现在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则全部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其实这可能会像当年迷信蒸汽机一样可笑。“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院士谈到“数据”时说,数据不是“收集”而是“沉淀”的。“收集”是指人们带着主观意愿(“先知”)去测度未知,这其实也“框定”或束缚了未知;而“沉淀”本身并没有目的,你不知道那些数据有什么用,就像十亿年前一片森林或一棵树的倒下,本身没有意义或目的,只不过在十亿年之后恰好成为了我们人类可用的石油。无论刘慈欣还是王坚,都承认人的后知后觉。这启示我们,在教育中要少一些武断、狭隘和自以为是,要尊重人的发展的无限潜力和可能性;多留一些余地,多留一些想象力,拥抱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不适感,才是真正有未来感的思维。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浙江杭州 310012)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