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德育立场

2023-09-30 01:02杜时忠
中小学德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机器公民

杜时忠

摘 要把机器智能译为人工智能,扩大了概念的外延。目前机器智能尚且处于弱人类智能阶段,既具有突出的优势,也具有明显的不足。在这一阶段,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的德育立场均存在可疑之处,比较谨慎的德育立场是坚持科学人文主义 ,坚决培养数字公民,坚守本真德育信心。科学技术、机器智能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工具而非目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目的。

关 键 词 机器智能;弱人类智能;科学人文主义 ;数字公民;本真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3)09-0005-03

2022年底以来,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忧心忡忡,甚至有人提出学校教育已近黄昏,教师被取而代之的日子屈指可数。谈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德育,有两种极端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为德育赋能;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人工智能不能为德育赋能。

放眼历史,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每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都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产生不同思想观点的讨论和激烈的学术争鸣。究其实质,就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看待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关系。对此,形成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念,即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前者奉行科学万能论,走向唯科学主义;后者秉持科学理性有限论,走向反理性反科学。

对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蓝图与应用前景,科技乐观主义者信心满满,甚至雄心勃勃。他们从一切皆为数据、一切皆可计算的哲学立场出发,认为不仅应该而且完全可能建立计算主义教育学。[1]在计算主义教育学的指引下,人类可以解决和克服工业时代以来学校教育的所有难题,这让笔者联想到,数百年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后,有人曾建议在全世界遍设“牛顿议会”,如此一来地球变成天堂的日子很快就要到来。他们要求重新定义教育,重新定义德育,重新定义教学,重新定义学校,重新定义教室,重新定義教师,重新定义学生。对于智能时代的学校德育,他们认为借助人工智能,能够更新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能够基于大数据分析,精准投喂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能够突破学校围墙的限制,无边界地共享德育资源,因此人工智能能够为德育赋能。

科技悲观主义者则相反,他们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保持警惕,对其应用持谨慎防范的态度。他们认为,教育的量化不仅不符合教育的本真,而且导向教育过程模式化、教育发展形式化、学生发展同质化、学校发展趋同化,因为人工智能极有可能被误用,教育大数据极有可能被滥用。有论者甚至提出,人工智能越发展,人类越危险,这与1970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停止增长”的主张何其相似乃尔!对于智能时代的学校德育,他们坚持道德学习不同于并且远远高于客观知识学习,它是主观的、情感的、意志的价值体系形成过程,是内与外、群与己、天与人复杂交互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人—机过程;道德教育是符号逻辑、意义逻辑和实践逻辑所构成的复杂活动,需要打通符号世界、意义世界和生活世界,远远超过了算法世界和逻辑世界。面对创造性的、价值性的、情感性的、自主性的德育,人工智能只能望洋兴叹。

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孰是孰非?智能时代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

选择和确定立场的前提是掌握事实和原理。就我们所讨论的主题而言,首先必须澄清如下系列问题:何谓人工智能?基本原理为何?其优势何在?其限度在哪里?它能做什么?它不能做什么?……

人工智能是个外来词,英语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将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译为人工智能,尽管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其准确性值得怀疑。因为英语词典对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解释为:capacity of machines to simulate intelligent human behavior.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 Fourth edution,1989) 翻译过来就是:机器模仿理性的人类行为的能力。仔细推敲,这一解释至少有三个要点值得重视:第一,它是机器或者机器体(如电脑、无人机等)的能力,能力的主体是机器体而不是人体本身。第二,它只是“模仿”人类的理性能力而已,并不“等同于”人类的理性能力本身。第三,它模仿的并非人类的全部能力,只是理性的能力,言下之意非理性能力如情感能力、意志能力等不在模仿之列。因此,准确的译名应该是机器智能,译为人工智能无疑扩大了概念的外延。因为,机器智能与人工智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尽管机器可以视为人工,但是人工并不限于机器,它比机器要宽泛得多。比如,房屋、桥梁、桌椅板凳等人造之物皆可以视为人工,但并不能视为机器。有鉴于此,本文将其表述为机器智能。

机器智能的原理是以计算机和大数据为基础的一种技术,通过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而具备感知、思考和决策能力。其实,机器智能并非机器本身的智能,而是人类智能在机器上的应用与体现,是人类智能的放大与延伸。这种放大与延伸有三个阶段:即机器智能1、机器智能2和机器智能3。机器智能1属于弱人类智能,机器智能2 属于等人类智能,机器智能3属于超人类智能。弱人类智能相对于等人类智能、超人类智能而言,指的是机器智能只能在少数有限的范围或领域里胜过人类,虽然这个领域或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整体上还达不到人类智慧的水平。等人类智能指的是机器智能具有与人类同样水平的智能,能够具有同人类一样达成任何目标的能力。超人类智能则是指机器智能已经在整体上超过了人类智慧,克服了人类智慧的诸多限制或者局限。显然,真正可怕的是超人类智能,因为它比人类更有智慧、更有力量、更厉害,可能会导致人类的消亡。[2]

应该明确的是,当前所处的阶段是机器智能1,即弱人类智能,其优势主要是:第一,它能在少数有限的范围或领域里胜过人类,如机器人下国际象棋可以胜过顶尖的国际象棋大师。第二,机器智能进行海量知识、信息的存储、提取、转移、输送,比人脑更有效。第三,基于大数据的逻辑运算与逻辑推理,机器智能比专业人士拥有更高的准确率,比如,机器医疗诊断比医生论断更少出错。第四,在极其危险、极其单调枯燥的工作岗位,机器智能的表现比人类更出色。第五,它没有人体的身体极限,能够不需要休息、“不知疲倦”地工作下去,等等。然而,这个阶段的机器智能存在明显的局限,其对人类智能的放大或延伸有明确的限度。第一,它只具有一定的而不是完全的自主性,它不能超出人类提供的数据、知识、信息、选择范围的限制。第二,它只具有一定的而非完全的意向性,还无法超出情境或语境理解人类行为。对于下国际象棋、玩游戏等有固定规则的简单场景,这一弱点不会暴露;但是一旦场景发生变化,机器智能将无法“思考”。第三,它只能进行简单的重复性、机械性工作,对于需要巨大创新性、创造性的工作,它无能为力。第四,机器体是物理体,而人体乃生理体,机器智能没有基于生理欲求的生命情感,难以基于特定立场作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比如,机器智能无法爱国、爱家、爱人类,无法坚持某种政治原则做到政治忠诚,等等。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对智能时代的学校德育,坚持以下三点立场:

(一)坚持科学人文主义

人类的进步发展至技术出现以后,就呈现出人与技术共同进步发展的图景,构成了“人—技术”的二维世界。在这个客观存在的世界图景中,谁是主体?谁是客体?毫无疑问,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如何更新换代,如何瞬息万变,它只能是工具,只能是手段,只能为人所用,只能为人服务。近五百年来,近现代科学走出实验室,走向工业、农业等生产实践,走向政治、经济、文化等管理实践,也理所当然地也走进学校,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德育,可谓一路高歌猛进。然而,无论我们多么依赖科学,无论科学如何“攻城略地”,它同样只能为人服务,人才是科学的目的。我们不赞同科学万能论,也不认同科学无用论,我们坚持科学人文主义。智能时代,当然要一如既往地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但是,人类要引导科技发展,对其应用包括其教育应用保持警惕,特别是预防其被误用、滥用,要具有清醒的风险意识。对学校德育来讲,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机器智能技术的“预设固化”机制易消解德育过程生成性,机器智能技术的“算法赋权”易扭曲德育内容供给,机器智能技术的“用户中心主义”易弱化德育引导性功能……总之,必须引导机器智能在德育中的应用,强调其人文向度,强调其伦理责任,反对盲目崇拜机器智能,反对机器智能在教育领域、德育领域的无边界使用。

(二)坚决培养数字公民

培养什么人,永远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机器智能时代,这个问题表现为,究竟是培养数字臣民,还是培养数字公民?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是臣服于机器智能之下,还是驾驭机器智能为人服务?是满足于简单使用数字技术,还是建构与超越数字技术?

对此,我们应旗帜鲜明地给予回答:数字时代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合格的数字公民!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对“数字公民”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技术素养”,如熟练使用设备、掌握数据、网络等能力;而更需要重视“公民素养”,如保护权利、承担责任、遵守法律规范、珍视伦理道德、具有人文关怀、发挥审美创意、推动社会文明等。[3]生活在智能时代的个人,正如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个人一样,出生即获得了公民身份,是数字社会的“成员”“居民”,然而,并不等于具备了数字公民的能力和资格。公民身份出生即获得,而公民资格、公民能力却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生活、实践来获得。为此,必须在那些关系个体道德成长、社会公共道德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诸多领域进行深度学习、公开讨论、理性反思与生活实践,学校德育大有用武之地。

(三)坚定本真德育信心

古往今来,人类开展学校德育实践的文明史已经有数千年。环顾中外教育史,既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教育、真德育,也有借教育、德育之名而行反教育、反德育之名的假教育、假德育。真德育强调以人为本,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假德育强调人为工具,把学生物化,当作机器;真德育坚持真心实意、真情实感,假德育奉行虚情假意、半心半意;真德育追求真知,崇尚真理,培养真善美统一的道德人,假德育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一味灌输僵死的教条,让学生盲目接受,把学生训练成机械的工具人……我们认为,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道德、心灵、情感、意志、自主、意向等无法被机器智能定义,无法变成冷冰冰的数据流,而这些恰恰是真教育、真德育大放异彩的地方。因为道德人是以生命欲求、生活体验、能动实践为基础的生物人、社会人、精神人的合体,而不是僵死的机器、冰冷的算法和逻辑的推理,不是物理机器体。总之,面对机器智能1时代的到来,我们既要拥抱机器智能1,承认其局部优势,也要清醒地认识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局限,坚定本真德育信心!

參考文献:

[1]谭维智.计算科学时代需要什么教育学[J].教育研究,2020(11):46-60.

[2]龚群.论弱人工智能体的道德性考察[J].哲学研究,2023(3):37-45.

[3]林可.超越技术素养的公民品格建构——国际数字公民 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德育变革的启示[J]教育学报,2023(2):29-4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机器公民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机器狗
论公民美育
机器狗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未来机器城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