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提升小学语文实践性学习的有效性

2023-09-30 15:14梁小玲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9期
关键词:聚餐荷叶内涵

梁小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在教学活动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实践,“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境教学法,根据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设计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解决真实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整合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有效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语用情境,引导识字写字

《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面临识字写字的学习问题。如果直接采用机械式抄写、记忆的学习方法,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通过创设语境的方法,能让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识字写字,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图片辅助识字法”“语用情境辨义法”“生活运用拓展法”这三个不同的教学策略。

在学习《荷叶圆圆》的时候,学生会学到“躺、蹲、嘻”等难度较大的汉字。此时可以使用“图片辅助识字法”,将展现汉字转化成形象化的图画,融入到课文的语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展示小水珠与荷叶的图片,配合展现“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情境,告诉学生“身”代表“小水珠”,“尚”好像荷花荷叶的形状,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躺”。然后,让学生配合图画,画出自己躺在各种地方,并模仿课文造句,如“我躺在床上,爸爸躺在沙发上”等。

不少学生难以区分“圆、园、元”等字,教师可以采用“语用情境辨义法”,让学生将这些字融入到各个生活场景,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圆”是“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表示形状。“园”是“荷叶长在公园的水池中”,代表场所。“元”是“我进公园看荷叶,花了十元钱”,代表钱数。

利用“生活运用拓展法”,学生可以结合课本中的词句,联系生活情境造句。如围绕“荷叶圆圆的”,造出“电视机方方的,香蕉弯弯的”这样的句子,进而掌握叠字的用法。

基于语用情境,学生可以积累语言经验,辨析生字生词的意思,在学以致用中积累言语经验,提升言语品质。

二、文本情境,理解抽象意境

有的作品内涵深刻,意境优美,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促进阅读与鉴赏实践性学习,让学生融入文本情境中,体会并理解其中的抽象意境,提升分辨美丑的能力。

《静夜思》《夜色》都是展现夜晚的作品,但是呈现的抽象意境并不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文本内容演绎出来,然后互动讨论,分析对比,总结这些作品的意境,继而提升自己的理解水平。在情境演绎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动作呈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境,感受孤独寂寞的内心情感。此后,学生互动讨论,分析对比两文体现的情境有什么不同。如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静夜思》,我感受到主人公内心很悲伤。”还有一名学生觉得:“在《夜色》中,我能体会到主人公的勇敢。”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同伴互动讨论,说说自己曾经经历过哪些“神奇”的夜晚,它勾起了自己怎样的回忆。如有一名学生表示:“在中秋节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我觉得阖家团圆,一起欣赏美景,这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还有一名学生这样表述:“我的爸爸在外地打工,每到夜晚,我都感觉很孤独。”

在特定的文本情境中,学生结合上下文提取信息,进行阅读体验,并交流感受和发表意见。这能让他们积累语感,感悟作品意境美,感受汉语文化内涵。

三、生活情境,加强表达交流

创设生活情境是一种提升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和家庭、校园、社会生活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在《中华美食》一课中,学生学到了不少和美食有关的生字生词。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参与交流活动:“假设班级要举办一次聚餐活动,你会如何准备菜品呢?请思考一下关于中华美食,你要收集哪方面的信息,掌握哪些知识,试着和同伴交流一下。”学生要结合该主题完成三个项目的探究。

第一个项目是互动讨论,了解如何开展聚餐活动。他们经过总结认为要“选择聚餐的时间、地点、人物,选择品尝的菜式,讨论是自己烹饪还是购买现成的食物”。

第二个项目是参与讨论实践,试着完成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学生发现,如何选择菜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交流中要讨论参加者对哪些食物感兴趣,不喜欢吃什么,尽量选择大家都喜欢的食物。他们还要了解食物的烹饪方法和菜式背后蕴藏的文化故事。例如,可以了解一下“夫妻肺片”因为什么而得名,在聚餐时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探讨话题,让聚餐活动更有趣。

第三个项目是组织学生参加聚餐活动,并及时解决活动中随时出现的问题。如有人在宴会上打翻了食物,弄脏了他人的衣服,作为举办方,要如何调解双方的关系,化解彼此的矛盾。

在设计生活情境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需求,引导他们尝试综合运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探究情境,感受文化内涵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初步感受其重要价值。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创设探究情境,组织他们思辨分析、创意表达,探究作品的文化内涵。

学习《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围绕“中华成语故事探秘”主题,设计探究情境,组织学生自主讨论,挖掘成语中蕴藏的文化内涵。该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

第一个环节为“成语故事大会”,学生要自主搜索并整理成语故事,并向同伴讲述故事。

第二个环节为“探讨文化内涵”,分析讨论成语的思想性,说说给自己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启迪。如对“坐井观天”的成语,学生认为它告诉人们要拓宽眼界,多增长见识。一名学生结合生活情况,表示:“我原本觉得考试成绩好就可以了,但是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后,发现很多同学多才多艺,和他们比,我差多了,我要增长见识,多学一些才艺,这样才能避免目光短浅、眼界狭窄。”

第三个环节为“创写文章,挖掘内涵”,学生要结合讨论所得,参与创意写作的活动,可以围绕讨论过的成语,写一下其中蕴含了什么文化内涵,也可以模仿成语故事的形式,自编故事,说说自己的感悟。如有一名学生写了“同学每天上学都带伞”的故事,并分析了同学的这种行为到底是“杞人忧天”,还是“防患于未然”。

融入探究情境,學生的思维更具深度,他们能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交流想法,更好地挖掘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这样能够搭建良好的语文学习场,组织真实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点项目“新课标下以创设情境促进语文实践性学习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ZQJK125 )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聚餐荷叶内涵
荷叶像什么
活出精致内涵
聚餐喝『高』了,如何解酒才对?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不一样的聚餐
荷叶圆圆
聚餐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荷叶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