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幸福底色,增添幼教亮色

2023-09-30 15:14:37王思静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9期
关键词:江门市江门办学

王思静

李爱东,江门市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教育集团总园长,正高级职称,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李爱东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督学、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宋庆龄幼儿教育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百千万优秀人才培养工程首批‘名校长’”等荣誉称号;曾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研究课题20余项,主编出版《播种快乐》一书,数十篇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获奖并发表,主持的课题“促进中小(幼)学校自主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建构与实践”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幼儿科学探究中的技能培养与学习方式的研究“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江门市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江门一幼”),前身是江门市机关幼儿园,创办于1953年。70年来,江门一幼不懈奋斗、砥砺前行,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的师资队伍、优秀的办学品质、良好的社会口碑,收获了国家、省、市级的众多荣誉,曾被评为全国托幼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一张张“国字号”招牌彰显了江门一幼的底蕴和实力,书写了幼儿教育的绚丽篇章,树立了侨乡学前教育的新标杆。2018年,江门一幼率先成立江门市首个公办幼教集团,并于 2021 年获评“首批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成为江门市唯一获评的学前教育集团。

作为江门一幼教育集团的掌门人,李爱东已在学前教育领域深耕了30多年,她带领团队锐意创新,提出了江门一幼新时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办园理念——“幸福一幼,快乐童年”,为师生绘制幸福底色,增添幼教亮色。就江门一幼特色办学的个性实践和集团化办学,本刊记者与李爱东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坚守育人初心,凝聚“幸福”力量

《广东教育》:办学思想的高度常常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对学校而言,由于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办学站位更加高远、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办学意志更加坚定、办学行为更加自觉,其办学的优质性和特色性也将自然生成和显现。请问您为什么会提出将“幸福一幼,快乐童年”作为江门一幼的办园理念?

李爱东:踏进江门一幼,首先看到的便是由“童梦”“自由”“欢笑”构成的富有童趣的雕塑,它的核心指向就是“幸福教育”,以“幸福教育”成就“快乐童年”。

“幸福”和“快乐”,是我一直以来耕耘幼儿教育事业不变的初心、追求与定位。坚守这份初心,我收获了精彩的幸福教育故事,更凝练、发展、成就了江门一幼幸福课程品牌。儿童是教育的“种子”,教育是培育“种子”的事业。

《广东教育》:您认为什么是“幸福教育”?

李爱东:“幸福”是我一直以来耕耘学前教育事业初心不变的追求与定位。幸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物质的获得,而是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实现。因此,“幸福教育”应是教师、幼儿、家长“三位一体”间生命的对话。

“幸福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幸福的教师培育出快乐的幼儿,幸福的教师能为幼儿指明通向幸福的道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掘幸福、把握幸福、留住幸福、成就幸福。而家长的幸福来源于孩子的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幸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幸福的幼儿,即身心健康生活、自主探究学习、友善合作交往。身心健康生活是快乐童年的基础,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是收获成长与经验的关键,友善合作交往是收获幸福人生的保障。

加强改革创新,夯实“幸福”根基

《广东教育》:课程体系是校长办学思想实践中最具学校竞争力的内容,站在办学实践角度看,只有优质、丰富、契合的课程体系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学校的办学愿景才能化为现实。江门一幼是如何构建课程体系的?

李爱东:根据“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团队致力于以新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孩子从小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经过深入思考和广泛调研,以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在充分考虑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在争取全体教职员工理解与认同的前提下,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坚持“五育”并举,建立起“一核五翼”幸福文化课程体系。

“一核”是指以基于幼儿深度学习主题探究的“幸福树课程”为核心,“五翼”是指以思政教育课程、四季文化课程、阳光体育课程、美劳创意课程和家园社共育课程为五大支撑,深度融合侨乡园本课程、博物教育和研学活动,覆盖五大领域。课程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为目标,让儿童在游戏和生活中收获幸福的能力,为未来幸福人生奠基。

比如,我们着力建构深度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课程,融入“人格培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滋养幼儿的心灵。“喜迎丰收年,绽放中国美”春节主题活动、“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国庆节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传承中华经典,国学浸润童年”传统文化艺术节、国学经典诵读……丰富的节日文化生活和传承国粹经典活动,使“思政育人”常态化与场景化,体现新时代文明风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广东教育》:办学思想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是重要的一環,在某种意义上说,强教就是强师,教师强才有教育强。江门一幼是如何打造一支强师队伍的?

李爱东:文化是教师幸福的重要给养。我们着力营造“和合”人文文化和人文环境。幼儿园制定了宽严适度的人性化管理措施,构建了学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创设了开放、公正、多元的评价体系,关爱每一位教职工,增强队伍的归属感。

江门一幼完善“一个培养方案”——《青年教师阶段培养方案》;倡导“三套管理模式”——人本管理、规范管理和精细管理;梳理“幸福教师修炼成长五步流程”——实施策略、凝聚共识、分布式领导、个人实践、集体研讨、共同提高,为教师提供精神支持,形成幸福的文化氛围;以6S管理模式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倡导“精心、精细、精品”工作理念,使教师养成“高效、便捷、持续”的工作习惯,为“幸福教育”夯实根基。

收获累累硕果,打造“幸福”品牌

《广东教育》:2018年,江门一幼率先成立江门市首个公办幼教集团,并于 2021 年获评“首批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江门一幼推进集团化发展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李爱东:在“名园促民园”“优质带薄弱”“城市扶乡村”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集团以“管理互通、课程互联、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品牌共生、发展共进”为着力点,铸造侨乡幼教集团品牌。作为领衔园,江门一幼充分发挥省一级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以幸福文化为引领,从各集团园的办学实际和文化背景出发,在提升课程品质、提高课程研发能力、建立课程品牌方面精准发力,形成“一园一品一特色,和而不同”的园所文化,让侨乡娃娃都能在自己家门口附近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广东教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成立以来,江门一幼集团毫不懈怠地发挥教育帮扶辐射作用,率先开展了东西部结对帮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请问具体是如何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李爱东:根据广东省委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要求,江门一幼教育集团高位引领,与开平市祥龙幼儿园教育集团和开平市长沙幼儿园教育集团组建“江门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联合体”。幼教联合体采取精准帮扶、定点打造、双轮驱动的立体模式,为联合体内各园所提供集团化办学、园所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教学质量、办园特色和园所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指导与支持,实现“紧密型”“帮扶型”“共建型”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乡镇辐射扩展,赋能江门东西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均衡发展。这是江门在全省率先建立的创举,创新了江门东西部区域合作机制,打造出城乡教育联合体新样本。

面向教育未来,创绘“幸福”蓝图

《广东教育》:江门一幼办学70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近年来,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更是不断为江门市学前教育均衡、优质、普惠、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您的带领下,江门一幼有着怎样的自我定位与发展目标?

李爱东:今后,江门一幼将主动担当作为,以成为第三批广东省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基地为契机,在未来3年作为龙头园,与五邑地区数十所幼儿园共同开展园本课程建设研究及教师成长规律与培养路径研究,通过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深度教研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推进区域园本课程建设,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學前服务。

新时代描绘新愿景,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崭新篇章已开启,江门一幼人将铆足干劲,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加强统筹协调、系统谋划、远观大局、迎难而上、力争上游,持续走集团化、特色化发展道路,聚焦人才培养,面向科技未来,继续立好江门学前教育的标杆旗帜,为粤港澳大湾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儿童的幸福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江门市江门办学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江门市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浅析
大白兔奶糖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
数据挖掘在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数据研究分析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走近江门福彩公益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