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鑫海 胡文秀
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既是我国与沿线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之路,也是彼此之间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之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实施10年以来,充分发挥了国内外两种市场的功效,有效整合了国内外两种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同时也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提供了巨大舞台,使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这10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明影响力不断扩大的10年,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华文化的传播取得了重大成效。
( 一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主体不断扩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绝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主导,而如今“一带一路”倡议10年以来,民间传播力量越来越不可忽视,传播主体与之前相比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大。“一带一路”带动了众多企业、学者以及一些教育团体组织走出国门。企业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华文化,他们在海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也都彰显着中华文化内涵的价值。学者的跨国交流以及参加各种论坛活动、教育团体组织的跨国学习以及公民个人的旅行等等都扮演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使者,传播的主体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同时,“一带一路”借助国际互联网,广大网民在参与探讨时也可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传播主体已经实现线下线上结合,传播主体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10年间,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已经由政府主导、官方推进逐步转向政府指导、民间推动的多维方式。不仅如此,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渠道不断拓宽,参与人數不断增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形式多样,中外文化合作项目也在不断增加,这也使得中华文化的传播主体呈倍数增加,不断扩大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二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内容更加丰富
“一带一路”这10年的持续推进,让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例如饮食、服饰、武术等,而是将深层次的价值观逐渐挖掘出来,让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内容走向深层的价值层面。
首先,积极传播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天人合一”来自传统的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内容。老子认为“道”是最高原则,它的主宰作用就是在于以自然为法则。庄子认为,天地万物与人,合为一体,密不可分。中华文化始终强调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人要征服自然。在“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把这一理念贯彻始终,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沿线国家具有启迪作用。
其次,弘扬了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都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经济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曾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都激励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带一路”过程中,将这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给了沿线国家的民众,让他们深刻体悟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最后,彰显了中华文化中对重德及重人的崇尚追求。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德的重要性,主张“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在孔子的《论语》中也非常强调道德修养的作用,同时也注重人的重要性,提倡“仁者,人也”。中华文化对人的评价很高,这也是重德、重人的人文伦理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的民众,实现人与人的共赢,过程与方法也注重道德,尊重差异,侧面彰显了中华文化重德、重人的精神,受到沿线国家民众的欢迎。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这10年,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内容越来越丰富,并逐渐走向深层次的价值层面,大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 三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形式日趋多样
“一带一路”倡议这10年间,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项目积极推进,在众多领域都实现了落地。在一些演艺文化和特色文化交流方面,中国的文化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对外交流经验,沿线各国也促进了相互了解,推动了国家间的文化合作。
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活动方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联合举办了各种音乐会、书法展、新年演出等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了各国之间在艺术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例如2016年在德国举办的首届“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活动,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货架的书籍、绘画和手工艺品。
在出国旅游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办旅游年,推出各种文化活动,互相体验各国的异域风情。同时还举办一些推介活动,让海外人士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在文化图书出版方面,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书籍得到很好的推广,并在各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巡展活动,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在文化遗产方面,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同申办的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丝绸之路通过审议,并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这10年以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样,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之处受多种因素影响,但理应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并加以优化,用合理的措施来弥补这些不足,只有这样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才能更加顺利。
( 一 )“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存在的不足
第一,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较低。文化品牌可以蕴含丰富的价值理念,承载着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人文价值和消费理念,它可以体现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相关的产品也非常多,但中华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却很稀少。
当前,我国文化品牌意识还不强,中华文化缺乏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更注重大规模扩张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却忽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所带来的长期效益。人们去选择文化产品消费时,品牌因素会被考虑其中,那些没有知名品牌的文化产品很难在市场中竞争。知名的文化品牌能够形成一种对外传播的合力,而那些品牌知名度低或者没有文化品牌的对外传播,力量很分散,传播效果也不佳。我国也有知名度高的文化资源,比如中国的春节、龙、汉服等等,但这些资源没有被产业化利用,文化产品的品牌还处于低水平阶段。
第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内容与方式缺乏针对性。“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的发展,涉及的国家几乎涵盖了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所覆盖的地区,那里人口众多,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宗教信仰也不同,与这些地区实现深层次的文化理解与认同比较困难。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方式的选择,都对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传播中华文化形成巨大挑战。缺乏共性文化难以实现文化交融,这也侧面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华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观性过强,在传播方法上缺乏针对性。过多用说教的方式去传播中华文化易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容易产生冲突和碰撞。因此,亟须研究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传播方式,精准施策,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第三,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对外宣传战略与人才、外交、教育等战略有机结合的“组合拳”,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离不开高素質的人才队伍。目前,国内缺乏高水平的相关翻译人才,他们的水平影响着中华文化内涵的传播,同时也因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造成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受到阻碍。因此,急需培养一批既熟知中华文化和国外文化,又有顶尖外语翻译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起“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华文化资源的持续输出,才能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在全球化时代,各领域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文化的传播也不例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核心要素就是传播人才的竞争力。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但在培养过程中与实际脱节,培养的文化功底也不扎实,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探索与交流,达不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 二 )“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优化
第一,应积极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属于中国自己的知名文化品牌可以使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更具有凝聚力和扩散力,能够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培育知名文化品牌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准定位,不同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独特性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并对其进行深耕,同时要做好全局规划,要和国家战略相结合,努力建立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品牌形象。
例如,积极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依托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和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举办“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推出“符号江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形象,扩大江苏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影响力。文化企业要增强品牌的开发意识,将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融入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将这些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的传播也不是孤立的,会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会面临不同的文化市场和环境,企业可以依托熟知中华文化的第三方代理机构,这样既可以减少市场风险,也可以回避政策法规的障碍。同时,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收购那些专业的海外发行公司,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拓宽渠道。
第二,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要有针对性。我们亟须去整合中华文化的全部资源,并对其进行内容的细致划分,找到适合海外传播的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具有各自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对外来文化的偏好也有很大差异,做好海外传播内容的细分工作,根据沿线国家人民的需求和爱好,找准传播的侧重点,可以更加高效地传播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要选取针对性内容,讲好中国的文化故事,既要讲中国厚重的历史,也要讲现代开放的中国,既要讲传统的友谊故事,也要讲新时代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优化中华文化传播内容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能够让世界倾听中国,而且还能将中国文化故事融入世界故事之中,寻找共同的文化价值,以此来增强对外传播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关注中华文化传播内容的同时,也要持续优化它的传播形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打破了媒介之间的传播壁垒,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利用新媒体建立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客户端、数字博物馆和一些影视作品,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积极对中华文化进行数字编码,用信息手段整合文化资源,生产出与时俱进的数字文化产品进行针对传播,最终达到宣传中华文化的目的。
第三,大力培养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专业人才。人才是“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能否被沿线国家所接受。培养一批外语人才、翻译人才以及了解各国文化的专业人才能够为文化传播提供重要保障。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优势。以政府为主导,民间组织为辅,邀请各个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青年进行互访,增进文化交流,促进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其次,要积极发挥国内外高校的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也推动了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学校之间的交换生项目、合作办学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优质人才支持。最后,要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长期性,面对国外优秀的专业人才,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积极引入,让他们的专业素养与中华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