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品格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小学“德善”品格教育在方案制定、课程推进、课题引领、活动助力、总结提炼等方面,开展了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品格教育之路。
关键词:立德树人;品格教育;德善品格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视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曾明确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此,苏州市吴江区将品格教育工作作为区域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吴江区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全面推进区域中小学“德善”品格课程的实施,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品格教育工作。
一、实行挂图作战,筑品格教育之“基”
品格是公民素质的核心。人的品格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品格塑造教育具有现实可行性。作为传递基本价值观的品格教育,在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在2017年年底,吴江区在区域原有“三有三讲”(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主题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讨,以及广泛征求师生、家长的意见后,制定《吴江区中小学“德善”品格课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区域“德善”品格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优秀品格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养成核心素养、成为内外兼修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实施方案》的出台,对区域中小学品格教育工作作出了明确的指引与详细的规划。
《实施方案》就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要求、评价方式等六大方面作出具体说明。文件下发后,吴江区教育行政部门除了将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列入每年度的德育工作考核外,还由相关处室牵头对各校德育分管校长及条线负责人进行多次专题培训;要求各校通过校级层面的德育研究中心组开展专题研究,组织本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实施相关要义,把握《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同时,还建议各校结合学段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寻找适合的教育教学载体,创造性地加以实施推进。随后,各校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校年度(或学期)的“德善”品格实施计划。其中,小学段分12个学期推进,中学段分6个学期推进,力求将区域“德善”品格教育的实施推向深入。
《实施方案》操作性强,紧扣“生活化德育”“体验式教育”,坚持以“问题导向、体验感悟、循序渐进”为工作原则,通过学校结合学段实际的、自行设计的系列活动,把对学生品格的认知教育、对学生品格行为的训练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各校把品格教育课堂、学校教育活动与校园品格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把教师、学生与家长结合起来,做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二、打造有形抓手,立品格教育之“范”
《实施方案》出台后,如何让“德善”品格教育在学校、班级、家庭三个层面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始终是吴江区开展德育工作时优先考虑的事情。
(一)管理策动
吴江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成立“德善”品格课程实施委员会,与校级德育研究中心组相统整,进一步优化领导管理结构;学校三级家委会要充分利用好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宣传好课程实施相关要义,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协同;各校要根据所在地域和校情有选择地开展品格课程活动,做到每学期有设计、有布置、有落实、有评价,并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建立、完善学校“德善”品格课程体系。由于课程的实施需要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学校还需建立起学生“德善”品格课程活动保障机制,在学生活动中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
(二)课程引动
依据《实施方案》,在区级层面,吴江区成立了品格教育指导用书(分小学版和中学版)的编写小组,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区内各级德育骨干的共同参与下,历经多次打磨,开发了区级品格教育课程的学生指导用书供各校参考。各校都围绕《实施方案》中的18个品格开展实践(如图1所示)。
各校每学期围绕1或2个品格,制定学期(学年)校本化的实施方案,逐步开展校本化品格教育育人环境的建设,每学期开展不少于3次的专题品格教育活动;另外,根据工作布署,各校都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持之以恒、分门别类地做好学校品格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如积累好方案、总结等文字稿,班会、讲座等课件,以及视频、音频等素材),从而逐步完善起校本化的学校品格教育课程体系。
(三)活动撬动
多所学校在实施“德善”品格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增加活动内容。例如,吴江区盛泽小学从“乡贤名士”的角度,开展“学习唐爷爷,传承感恩心”的品格教育活动,通过走访乡贤故居、追寻乡贤足迹、诵读乡贤事迹等方式,缅怀唐仲英先生熱爱家乡、感恩社会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实践并固化“感恩”品格。又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舜湖校区在五年级开展“宽容”品格教育。通过申报“宽容”故事讲述人、组建“宽容”故事宣讲队、找寻“宽容”故事好素材、评选“最佳宣讲团队”、定制校园“宽容名片”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实践并固化“宽容”品格,从而切实地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校在相关活动中,也得到了家长的倾心支持与大力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项目引领,通品格教育之“径”
德育工作者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德育工作存在琐碎零散的特点,这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德育工作效果的事倍功半。因此,学校要提升“德善”品格课程的实效,就必须重视德育资源的整合与协调,把学校日常的德育工作与本课程协同衔接,发挥最大合力。为此,吴江区采用项目引领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实施品格教育。
(一)三项评比活动
吴江区持续举办年度“熔铸美好的品格”学生微视频、家长微课堂、学校品格教育汇编三项评比活动。三项活动紧紧围绕“德善”品格的18个主题,重点展现学校、家庭、班级品格锤炼的瞬间、生活片段、方法事例、经验感悟等,以此着力营造“德善”品格教育的整体氛围。吴江区教育行政部门把此项工作整合到学校德育年度考核及各校均参与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融入学生爱国主义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带动新时代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并同步推进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德善”品格教育课展示活动
吴江区持续开展校、片、区三级及区级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德善”品格教育课展示活动。在片级层面上,开展课后展示研讨活动,使教师深刻感受到,课堂应是品格教育的主阵地,只要精心备课、妥善实施,便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区级层面上,开展年度吴江区“德善”品格课程主题班会网络赛课评比、年度吴江区中小学品格教育优秀指导课、年度吴江区品格教育优秀主题班会课案例评比。近千名教师参与相关活动,涌现出一批优质课例。此外,学校的德育骨干梯队建设、每学期区级德育名师工作活动、每年度区级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也同步整合其中,一并开展。
(三)征文活动
吴江区持续开展年度“熔铸美好的品格”征文活动,面向全区教师征集“德善”品格教育故事(随笔及论文)。2018—2022年共收集了1000多篇来稿。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遴选近80篇优秀典型品格征文汇编成册。册子中分别设有管理篇、叙事篇、经验篇、感悟篇4个内容板块,希冀各校教师能善于借力、勤于发力、形成合力,共同把“德善”品格教育课程的实施落细、落小、落实。此外,还举行了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区域展示吴江专场活动,把优秀的品格教育文字案例还原成一幕幕感人的教育场景,并搬上了舞台,最大程度地夯实育人效果。总之,通过学生亲历、家长参与、教师研讨以及各级各类比赛,进一步提升了全区德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品格课程的实施水平,扩大了“德善”品格教育的影响力。
四、聚焦课题研究,固品格教育之“本”
教育科研是品格教育的助推器。为进一步推动品格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吴江区教育局申报了江苏省重点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德善品格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将课题研究作为撬动区域品格教育工作的重要支点。
(一)以课题研究“固”运作机制
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加大工作落实力度,保障高质量实施。课题立项后,为确保研究工作顺利推进,吴江区教育局组建区、校两级层面的课题研究队伍,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吴江区教育局制定实施区域课题研究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片级、校级和个人“三级”子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依托自己学校校本“德善”品格课程同步开展课题研究。此外,吴江区教育局指定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区教师发展中心为各校提供“外援”智力支持,帮助各校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围绕“德善”品格课程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是推动区域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作为一项新举措,需要区域内各中小学校将德育活动上升到德育课程的高度,以此来不断提升常规德育活动的质量。
(二)以课题研究“固”教师成长
6年来,区域有近400项教师个人课题入围区级“德善”品格教育专项课题;有近60项品格教育相关课题获批市课题规划办“十三五”“十四五”课题立项,其中有17项被列为重点课题;有近70篇品格教育相关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在德育课程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通过品格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区域也培养了更多致力于班主任工作、德育研究的骨干师资队伍,培育了“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苏州市德育带头人、区级德育带头人。随着上述课题工作的深入推进,更多的年轻班主任投入品格教育工作中来。区级层面研究相关新政策,采取新举措,为构建一支研究型班主任队伍以及更好地实施“德善”品格课程保驾护航。
(三)以课题研究“固”育人实效
区域推进品格教育能够有效解决以下三类德育问题。
一是解決学校德育定位不准、评估滞后的问题。课题研究发现,“德善”品格的实施能聚焦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质量,以及学生已达到的认知水平、情感水平和行为发展水平;能通过建立学生活动成长档案,重视做好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和标志性成果的写实记录,提升育人的品质。
二是解决学校德育方法简单、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区域内中小学以品格教育为主线,通过“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的相互贯通、互相支撑的“德善”品格课程体系,把各学段德育整合为有机的整体,以此推进各学段德育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贯彻落实。
三是解决全员育人的问题。现实工作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参与重点仍是班主任和德育干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还未真正打开。为了避免全员育人的虚化,吴江区教育行政部门以省级课题为抓手,并在全区域中小学内推进,要求“一把手”校长亲自抓,教师人人参与,学校主动对接家长与社区,以此充分发挥家校社在品格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好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善”,向善是一种美德。吴江区“德善”品格课程的提出,契合了新时代的要求、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是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接下来,吴江区将以培育各级品格提升工程为助推力,聚力学生品格提升,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学生品格阶梯培养,倡导学生生活体验,推动区域中小学生的品格教育工作朝着“好地方、好教育、好未来”方向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孙红.教育是一种向“善”[J].江苏教育研究,2018(9).
[2]梅震宇,徐峰.教科研训一体化视域下班主任队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班主任,2020(5).
[3]梅震宇.“神奇”的校车:学生品格教育项目化实施的实践[J].江苏教育,2018(79).
(责任编辑:赵昆伦)
作者简介:梅震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