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维度深刻理解把握军委主席负责制

2023-09-30 11:41
政工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军委负责制军队

郑 哲 曹 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这是习主席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建军治军客观规律,着眼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的重大部署。随即,军委下发《关于深化军委主席负责制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定自觉把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持续推进军委主席负责制贯彻落实的决心意志。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深刻理解把握其丰富含义是前提和基础,必须从多个维度去观察理解,由点到面,由表及里,融会贯通。

一、从理论渊源看,军委主席负责制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国家、政党、军队的论述为军委主席负责制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一种历史现象,只要有阶级存在,就会有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国家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机器,军队是这个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总是一定阶级及其政党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它必然从属于一定的阶级及其政党,并把领导的权威和集中看成是党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还认为,政党是阶级的利益代表者和政治领导者,无产阶级政党要完成政治使命,必须创建和掌握为本阶级政治服务的军队,必须对军队实施绝对领导,必须由政党领袖掌握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条基本原则。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时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列宁曾指出:“工人阶级为了在全世界进行艰巨而顽强的斗争以取得彻底解放,是需要权威的。”这些经典论述告诉我们,维护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坚如磐石的党性,是政治上是否成熟的关键标志。军委主席负责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军事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结合党情、国情、军情创造性提出的先进军事理论,浑身上下无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智慧和光芒。

二、从实践探索看,军委主席负责制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自信自立

习主席强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军委主席负责制植根于中华大地,继承了“兵权贵一,军令归一”的传统军事文化精华,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成与败的磨砺,是我们党在创建新型人民军队过程中探索并逐步形成的军事领导制度。遵义会议之前,全党没有形成稳定的军事领导核心和相关制度,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革命事业损失惨重。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核心地位,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对红军长征的胜利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党的最高领袖,第一次形成了党的最高领导人和军委主席合一的军事领导体制,逐步形成了事实上的军委主席负责制。解放战争时期,军委主席负责制已成为全党全军共识。党中央、毛主席一不发人、二不发粮、三不发枪,靠着“嘀嗒、嘀嗒”声中发出去的408份电报,就指挥全军打出了一个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有必要通过国家根本大法,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包括军事领导制度在内的一系列革命奋斗成果加以固化。1982 年宪法对军委主席负责制予以确认,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符合党情国情军情和时代要求的最高军事领导制度。党的十八大前的一个时期,郭伯雄、徐才厚等人违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虚化军委主席负责制,给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委集中统一领导造成极大危害。党中央、中央军委、习主席关键时刻扶危定倾,坚决查处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辉、张阳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全面彻底肃清流毒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强化了军委主席负责制,使人民军队实现浴火重生、涅槃重塑。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军委主席负责制是我们党在苦难辉煌中锻造而成的历史经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和国家军事领导制度长期发展、不断演化的必然结果,是确保党领导的军事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从法理依据看,军委主席负责制体现着党建军治军的法治理念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在我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军必须坚持依宪治军,坚持宪法原则,落实宪法制度,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军委主席负责制,以法治强制力确保党指挥枪原则落地生根。我们党和国家的制度之所以具有显著优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开拓道路、发展理论、制度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1958年7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草案)》规定,中央军委是中共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率机关,军委主席是全军统帅。1981 年1 月,邓小平在谈到宪法修改时指出,我们军队的传统历来是党领导的,党是通过中央军事委员会来领导的,这个制度不会改变。1982 年在起草宪法时,邓小平又提出宪法要专门规定设军委主席。此后,军委主席负责制被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国家最高军事领导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深入剖析过去一个时期军委主席负责制被虚化弱化的原因教训,着眼党和军队长远发展,防止再出野心家、阴谋家,领导修订军委工作规则,建立和完善“三项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文件法规,并在党的十九大上把军委主席负责制写入党章,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军委主席负责制。宪法和党章赋予了军委主席负责制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因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坚决维护宪法权威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必然选择。

四、从核心要义看,军委主席负责制蕴含着辩证统一的哲学智慧

军委主席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党、国家和军队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其核心要义是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军委主席负责中央军委全面工作、领导指挥全国武装力量、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切重大问题。一方面,从民主集中制的角度看,军委主席负责制并不排斥和否定民主集中制这一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领导制度。它是民主集中制在党和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和最高军事领导制度上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运用,强调在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以军委主席为核心实施集中,就是充分发挥军委班子成员集体智慧,研究讨论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由军委主席最后拍板、一锤定音。这样做,既凝聚了军委的集体智慧力量,又维护了军委主席权威,防止了权力分散,内在蕴含着发扬民主和主席负责的辩证统一。总之,军委主席负责制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本质要求,二者基础相同、目的一致,旨在实现决策正确精准、执行快捷有力。另一方面,从集体领导的角度看,军委主席负责制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有机统一在一起。毛泽东指出,“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邓小平强调,“我们主张巩固集体领导,这并不是为了降低个人的作用,相反,个人的作用,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正确的发挥,而集体领导,也必须同个人负责相结合。没有个人分工负责,我们就不可能进行任何复杂的工作,就将陷入无人负责的灾难中”。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辩证关系。军委主席负责制视域下的“集体领导”,是军委班子成员集体研究问题与军委主席最后拍板定夺决策有机统一的领导机制。

五、从改革强军看,军委主席负责制贯穿着一切为打赢的目标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领导指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相继打响了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三大战役”,变革重塑后的人民军队体制、结构、格局、面貌焕然一新。在军队领导指挥体制上,军委机关由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强化军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划设五大战区,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健全军种领导管理体制,使军队作战指挥和建设管理的最高权力集中于军委主席;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打通军委、战区、部队的纵向指挥链路,确保军委主席对军事行动的快捷高效指挥。在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上,贯彻习主席“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决心意图,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裁减现役员额30 万;回应习主席“胜战之问”的严重关切,调整军兵种结构比例,压缩传统兵种及老旧装备部队,提高战略力量和新型作战力量比重,作战部队主体实行军旅营体制,推动我军部队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在军事政策制度上,党中央、中央军委先后制定《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关于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意见》《关于深化军委主席负责制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修订《军队政治工作条例》《中央军事委员会工作规则》,出台批示指示督办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监督问责等方面措施规定,将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要求在重要条例法规中固化下来。一系列改革强军的重大举措确保军委主席负责制的贯彻落实贯穿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的同时,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猜你喜欢
军委负责制军队
重庆谈判期间的军委通讯工作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高校基层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初探
司法改革中合议庭负责制——走出“形合实独”的困境
对《也谈对“军委参”的解读》的问与答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
院长负责制下医院党务干部队伍作用初探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