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 谢 礼
如今,“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部署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其中作为优先领域的对外铁路建设及运营项目,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发挥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铁路项目的建设交付及长期安全运营,不仅为当地国民经济运输畅通了渠道,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也积极推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及中国体系成功的“走出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的肯尼亚蒙内铁路作为海外铁路的旗舰,在项目的洽谈、施工和运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我国铁路项目建设管理走出国门夯实了基础。但是,铁路行业是一个产业链,对于合作建设铁路的国家,如果只注重完成建设项目,而忽视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 则难以发挥铁路项目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导致项目在安全和效益等方面的严重问题,最终会影响整个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建设后的长期安全运营是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它深刻的影响中国其它方面在谈或在建的铁路工程项目的签订和实施,做好运营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铁路海外输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单纯的铁路设备出口,如提供机车、信号通信设备等,属于简单的商品贸易;第二阶段是铁路建设项目系统出口,此时不仅是提供机车、信号系统等设备,而且还涉及铁路线路的设计和铺设等工作,结合了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第三阶段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再供运营维护技术支持服务,增加了技术和标准的转移,更加利于中国铁路行业的系统化输出。由于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广泛的行业参与,因此一般都由政府牵头,在融资、设计、设备、施工、运维方面全面指导境外铁路建设。但由于境外铁路建设的情况各有不同,采取的合作方式也存在不同。如有些国家经济较为困难,有的国家缺乏施工力量,有的需要技术引进,有的需要扩大合作伙伴,因此海外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都不尽相同。
1.EPC+O&M模式。EPC代表的主要意思为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进行采购和组织施工,也就是通常情况下的交钥匙工程总承包方式;而O&M表示的主要意思为运营维护。合作国业主使用EPC模式对铁路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施工时,由于他们本国缺少专业的铁路运营管理人才。因此,合作国铁路公司会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商谈签订运营合同,使用委托承包的运营模式,将工程项目调度指挥和客货运组织施工全部委托中方负责管理,合作国铁路公司只是负责管理项目营销服务和客货运营等经营活动。
2.PPP模式。PPP模式主要指的是私人组织和政府间为了达到合作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目的,利用特许权协议的方式而构成的伙伴式合作关系。如今很多不发达国家不能自主完成铁路项目的运营和建设工作,政府部门与私人企业筹建项目公司后,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的方式允许签约企业来开展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任务。比如,中国和老挝铁路合作建设项目。在该铁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以后,使用自主经营的模式组建运营公司来对铁路的运营管理和经营活动进行管理,还可以使用委托运营管理的方式对铁路项目进行管理。
EPC+O&M模式和PPP模式合理的划分了铁路合作项目的日常运营、设备维修、调度指挥与经营管理工作的范围,中方受托运输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负责专业技术较强且与运输相关的系列业务,而项目所有权公司负责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全部经营责任。综合分析基本模式后,结合不同的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实现对运营模式的合理化设置。有些国家升级改造了既有的铁路建设合作项目内容,将铁路所有国现有铁路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定期组织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联合办公的模式,实现对铁路运营的高效管理。
1.受托承包运营。有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普遍偏低,因此,在建设基础铁路网络时,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和铁路建设施工技术。这些国家在选择运营管理模式时,经常会选择使用受托承包运营模式,以此来高效的完成本国铁路项目建设工作。比如,中老铁路合作建设项目。原老挝境内只有一条铁路,其长度为3.5km,老挝缺少现代铁路运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加之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落后。在铁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中老铁路公司会委托中国铁路总公司对建成后铁路的运输管理工作进行全权负责。
2.协议联合运营。对于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国家来说,铁路发展水平也会更高一些,能够对铁路建设项目的近期规划和中远期规划给予合理的设置,引进国外先进的铁路建设技术,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高效的管理。在选择铁路运营管理模式时,通常会选择使用协议联合运营模式来管理铁路建设项目。比如,泰国铁路运营历史已经达到了上百年的时间,然而受米轨铁路的影响,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以后,需要中泰双方共同创建准轨铁路公司来共同管理铁路项目,使其正常的运行得以保证。
1.运营管理方案提前介入。运营单位提前介入工程建设是工程顺利完成建设向运营过渡(移交)以及安全运营的一个关键环节,了解工程项目设计、执行情况及设备设施的薄弱环节等信息,提出运营需求并有效落实到设计图中,对未来运营服务安全、高效、低成本运作有着重要作用,提前发现、处理建设过程中影响运营安全、效率及后期改造成本高的问题,最大化发挥运营经验优势,全方位提高设备质量,为后期运营过程中减少工程项目改造、提高设备设施的维护性及节约运营成本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完善的运营管理方案为优秀建设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撑,运营管理方案的介入时间早,积极开展优化和升级工作,将项目建成后不适应运营的情况和投资浪费问题的发生几率控制到最低。
2.成熟管理模式系统输出。在铁路建成后,全面采取中国成熟的管理模式,坚持输出我国铁路运营成熟的和高质量的线路设施、轨道结构、桥涵设计、牵引供电设备、通信信号系统、调度指挥方式、列车运行安全保障技术、综合维修管理技术、防灾应急体系等,在运营维护上由中国方面进行全面主导,并邀请当地的先进技术人才参与,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沟通,另一方面为当地培养铁路技术人才,实现铁路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营管理,保证合作国铁路项目的安全、稳定、有效运营。
3.规章制度规范化建设。规章制度是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化的基石,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经营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还能将潜在的纠纷降低到最低。为了实现铁路项目的长久安全运营和本土化管理,就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合作国建立完善铁路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使铁路投入使用以后,各项生产活动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铁路运营始终保持安全、平稳的状态。很多与我国合作建设铁路的国家缺乏铁路运营管理的整套技术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迫切需要在工程建设交付后对中国成熟的铁路建设管理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因此,需要我国在一定时期内输送相关专业人员负责运营组织和维护管理,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帮助其制定各类运输管理办法,最终形成一套符合当地国情的规范化铁路项目运营管理制度,更好地推动当地铁路建设项目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
4.运营管理模式本土化。对于绝大部分海外项目来说,无论从经营成本方面还是所在国要求,属地化工作都是势在必行。如何更好的将各项技术交由当地员工,使其更好接手也是一项长期课题。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在铁路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当地招聘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来参加铁路项目建设工作,使其了解各项设施设备,并从中选聘专业技术过硬的人员参与到运营管理工作中,组织他们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为今后铁路建成投入使用后的运营管理工作储备大量的人才;二是运营工作开始前,制定各工种员工的属地化时间表,明确各工种的各项技能的转移时间,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确保当地员工各项知识技能有序提升,技术工作有序交接。如蒙内铁路建成后,就针对17类主要技术人员制定了5年的属地化进程目标,各类工种根据工作的繁简难易逐年减少中国技术人员数量,运营五年来属地化进程已经达到86%,目前大部分日常运维管理已由当地专业技术过硬的人员牵头开展,中国技术骨干仅进行困难工作和应急工作的技术指导。预计在铁路项目投入使用十年后,铁路的运维工作将全部转交给当地人负责,从而实现铁路项目运营管理模式的本土化发展。
蒙 (巴萨) 内 (罗毕) 铁路是中国海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较为成功的案例。由于中肯两国在制度、文化、技术方面的差异,东道国政府与中方企业在制度建设、文化适应、技术标准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并取得了成功。2014年年底蒙內铁路正式开工建设,2016 年10月铁路正线全部贯通。2017年5月31日铁路正式开通旅客运输,2018年1月蒙內铁路开通货运。蒙内铁路属于符合国铁Ⅰ级标准、使用中国装备和中国技术建造的现代化铁路建设项目,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第二大城市蒙巴萨,加快了肯尼亚国家的发展速度。蒙内铁路是肯尼亚“旗舰工程”项目的典型代表,是肯尼亚国家在独立以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路线,是整个东非地区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东非铁路的核心组成成分,将会成为内陆地区与非洲沿海的重要交通通道。
1.中国标准。在蒙内铁路还没有建成投入使用以前,肯尼亚国家最主要的交通线路为1899年修建的乌干达铁路。蒙内铁路是非洲大陆上第一条使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和中国标准创建的铁路项目。由于肯尼亚与中国使用的铁路技术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假如直接使用中国技术标准在肯尼亚地区修建铁路,很多与当地标准有差异的环节会给后期的铁路运营带来诸多的困扰。因此,肯尼亚政府和相关企业需对相应的标准进行明确,从技术和立法层面为蒙内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肯尼亚国家发布相应的铁路管理办法和货物运输管理规则,对社会公众和企业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使铁路运营管理真正地做到有法可依。铁路运营公司也要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要求,为铁路运营提供理论支持。企业要对国外先进的铁路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进行借鉴和学习,结合蒙内铁路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使各工种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得以高效的实现。铁路运营效果受运营标准有效程度的直接影响,在对运营标准进行发布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其满足蒙内铁路运营的所有要求,保证蒙内铁路能够有序平稳的运营。
2.运营管理。在铁路项目修建合同中明确指出,项目运营方的责任主体和经营主体是中国路桥,中国路桥对铁路的经营管理进行全权负责。运营管理属地化是蒙内铁路属地化的典型特征,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为铁路的运输任务完成情况和安全运营情况。铁路运营的核心任务就是保证安全,通过制定高效的应急管理办法和安全保障措施,将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控制到最低,显著提升铁路运营标准的有效性。
3.人才培养。蒙内铁路投入使用以后,给肯尼亚地区提供了4万余个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当地培养出了超过5000名铁路技术专业人才,加快了技术转移的发展速度。在对蒙内铁路属地化效果进行评价时,最直接的影响要素就是人员属地化和肯尼亚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使用形式各异的方式来培养当地员工和选拔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当地人力资源的优势,平等对待所有的员工,员工之间也要建立良好的关系,为蒙内铁路海外运营的有序开展铺平道路,对今后经营权移交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运营合同为依据,对中方员工的比例进行逐渐的减少,同时对肯方员工的人数进行不断的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习后,肯方员工能够单独完成本职工作,为十年后的经营权转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虽然肯尼亚当地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比国内员工略差一些,但是他们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比较明显,企业与肯尼亚政府签订了运营维修合同后,合同中明确规定在前五年运营结束以后,肯尼亚员工的上岗率必须要达到九成以上,给肯尼亚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当地人期盼技术移交,从而实现对当地就业水平的有效拉动。依据合同,运营公司在完成推进属地任务一段时间后,开展人员属地化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为人员属地化和生产技术工种属地化推进工作。生产技术工种涉及的岗位和部门比较多,通过制定属地化培养年限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当地员工能够独立完成本职工作,使属地化推进工作能够如期完成。
4.社会效益。肯尼亚国内最大的基建项目就是蒙内铁路,在铁路建成投入使用以后,最大程度的缩短了当地的客运时间,给当地人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蒙内铁路还会使当地铁路货运量不断提高,使得当地各类商品的运输速度得到明显提升,推动当地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运营5年以来,蒙内铁路累计运送集装箱177.3万标箱,目前日均开行16列货运列车,促进了肯尼亚本国以及与其他东非国家的经贸往来。
在肯尼亚国家经济发展的计划中,蒙内铁路建设项目占据着核心的位置,不但给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会使肯尼亚第一大港口城市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的货物运输成本和出行成本得到了快速的降低,使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蒙内铁路建成投入使用以后,肯尼亚国内的GDP增长了两个百分点,同时也使蒙巴萨与内罗毕的物流成本投入降低到一半左右,加快了肯尼亚发展成为东非地区制造业中心和物流业中心的发展速度,使肯尼亚国家的经济收益得到明显的提升。
我国铁路建设经验较为丰富,但针对国际市场的运营管理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应根据所在国的国情,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经济、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地理气候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后,以我国铁路运营经验为核心,选择适应的运营模式。同时抓好运营管理的创新,研究出与当地国铁路运营管理相吻合的管理体系,使铁路的平稳运行得以保证,不断加快铁路运营管理向国际化市场进军的速度,提升中国铁路运营管理品牌形象,推动我国铁路及其产业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