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2023-09-29 00:58朱倩倩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15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效果急诊科

朱倩倩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1—12月南通市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常规护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对照组),2021年1—12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观察组),对比2组急诊科护理质量、院内转运风险事件、患者及家属对院内转运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2021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考核风险评估、配合能力、急救技术、应变能力、转运流程评分高于2020年度(P<0.05);观察组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1.21%,低于对照组的4.31%(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告知、转运流程、转运技术、服务态度、转运时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不良事件,提升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  急诊科;院内转运;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效果

Evaluation of effect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odel in hospital transfer of critical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Zhu Qianqia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of Nantong,Nantong,Jiangsu   226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ode in hospital transfer of critical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580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transferred in the hospital under routine nursing mod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1,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1,580 cases hospital transferred under th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ode as observation group.Observation indicators:nursing quality,risk events,satisfaction.Result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2021 degre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ing staff assessment score risk assessment、cooperation ability 、first aid technology、strain capacity 、transfer process were higher than that 2020 befor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P<0.05).Observation group adverse events of in-hospital transportation 1.21% lower than that control group (4.31%)(P<0.05). Observation group informed of condition、Transfer process、Transport technology、Service attitude 、score of transit time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 (P<0.05).Conclusio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od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imple critical patients in hospital transport adverse events,increased satisfaction,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Hospital transfer; Nursing safety; Administration

中圖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5-0032-04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5.011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且病因复杂,入室后需要进行抢救,在治疗期间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院内转运,至其他科室进行诊断检查或者接受进一步治疗[1]。虽然院内转运时间较短,但仍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做好护理管理工作,确保转运工作质量,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与致残率[2]。本研究针对急诊科危重患者实施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12月南通市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应用常规护理模式院内转运的5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98例,女282例,年龄3~91岁,平均年龄(56.27±18.22)岁,转运目的影像检查248例,急诊手术110例,转住院治疗222例。将2021年1—12月该院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02例,女278例,年龄4~92岁,平均年龄(55.86±19.03)岁,转运目的:影像检查241例,急诊手术119例,转住院治疗230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共有护理人员9人,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34±2.88)岁;工作年限1~15年,平均(10.22±3.22)年;本科以上学历8人,大专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3人,护士1人。

纳入标准:以急诊方式入院并且需要转运的危急重症患者;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史,以及智力障碍无法正常沟通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病情,在院内转运开展前向患者或家属讲解转运的必要性及可能的风险,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家属时刻陪同,持续对患者进行体征监测,到达转运科室后做好交接。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    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和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负责制定详细的救治流程以及各种应急预案。

1.2.2    完善院内转运规章制度   根据急诊科特点,修订完善转运制度、医护人员培训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法》《医院护理管理条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能够充分明确护理责任和义务,强化护理人员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责任心。

1.2.3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培训    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继而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模拟实景训练和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并组织考核,所有人员均通过了考核。组织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重点关注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种类、紧急处理方法、院内转运技巧和交接工作注意事项等,熟练掌握各个环节,并建立完整的护理管理系统,确保护理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1.2.4    规范转运流程    (1)转运前风险评估:主管医师充分评估患者是否具备转运的条件后,开具转运医嘱,护士再次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气道是否通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循环是否稳定,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转运人员的处理能力等。同时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评估,并向患者家属耐心解释,告知家属转运风险,获得其配合,预防护患纠纷。(2)转运前准备:转运前预处理,确保患者气道通畅,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妥善固定,吸净气道分泌物,保证用氧安全;意识障碍患者适当使用镇静药物以控制烦躁,必要时予以保护性约束;确保各管道固定妥当且通畅,静脉输液的患者应保证输液量足以维持至到达目标科室;根据患者目前用药及治疗情况,准备好镇静镇痛药物及各类抢救用药;携带简易呼吸器、监护仪、静脉注射泵、便携式呼吸机、除颤仪、便攜式氧气瓶等仪器,并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仪器功能良好,电量充足,处于备用状态;根据患者的病情,参照《2017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配备相应级别的医务人员陪同转运,熟练掌握各转运仪器的使用和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急救技术。与接收科室提前做好沟通,告知患者病情、特殊护理要求、所需急救物品等,接收科室整理好床位,配备好药品、设备等物资。(3)转运途中病情监测与护理:在转运过程中,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停止转运,就地抢救。确保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理;妥善固定导管,确保静脉输液通畅,避免牵拉;在转运途中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需实施心肺复苏(CPR),选择就近科室转运治疗,做好记录。转运过程中,如患者处于清醒状态,需要多与其沟通,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减轻心理负担。(4)转运后护理:转运之后需要做好对患者的安置,交接护士要借助力学原理将患者安全且妥善地移动到病床上,尽可能保持水平搬运,避免托拉拽等动作。及时做好吸氧、微量泵以及各种管道及全身皮肤的检查,做好交接处理。一方面是口头交接,介绍患者病情、急诊处置和用药情况以及特殊护理措施等。另一方面是书面交接,做好记录,尤其是药物补开医嘱应当签字。

1.2.5    转运流程持续改进    每月召开科室护理安全分析讨论会议,分析转运相关风险因素或相关不良事件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优化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

1.3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包括风险评估、配合能力、急救技术、应变能力、转运流程,每项20分。(2)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院内转运耗时。(3)比较转运过程中2组患者生命体征改变、非计划拔管、交接不清、用物不齐、接收科室无准备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4)比较2组患者及家属对院内转运满意度评分,包括病情告知、转运流程、转运技术、服务态度、转运时间,每项2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診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2021度急诊科护理人员风险评估、配合能力、急救技术、应变能力、转运流程考核评分高于2020年度(P<0.05),见表1。

2.2    院内转运不良事件    观察组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1.21%,低于对照组的4.31%(P<0.05),见表2。

2.3    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病情告知、转运流程、转运技术、服务态度、转运时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基础性疾病种类多、家属心理压力大且精神紧张、患者承受能力差等多方面特点[3],在转运过程中的风险较大。危重患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基本知识和技能不足,应变能力较差,责任心不强。在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过程中没有充分遵照医嘱和安全转运的规章制度与准则执行相关操作,导致出现风险事件[4]。安全措施准备不充分,转运指征把握不正确,伴有休克、脏器衰竭及复合性创伤患者,因其病情稳定性较差,盲目转运可能加重病情。转运前未及时通知接收科室,导致患者无法快速接受检查,延误抢救治疗时机[5]。安全转运的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会对患者造成损伤,甚至威胁生命安全[6]。因此对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全面提升急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质量,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7]。

传统院前转运和急救中,护理人员多数是按照医嘱开展被动护理,无针对性,且不能提前评估风险,使得患者院内转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8]。本文观察组2020年常规院内转运危重患者共发生不良事件4.31%。护理安全管理是一种超前护理模式,属于现代护理发展的新理念,通过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提前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9],还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从而提升护理质量[10]。本研究中2021年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通过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确保了院内转运工作有序进行;完善院内转运规章制度,充分明确护理责任和义务,强化护理人员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责任心[1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培训及模拟实景训练,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风险评估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2021度急诊科护理人员各项考核评分高于2020年度(P<0.05)。规范化转运流程,指在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对人员、仪器、设备等进行预见性、规范性、程序化的安全管理,减少风险因素,保证转运安全、顺利进行[12]。观察组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1.21%,低于对照组的4.31%(P<0.05)。规范科学的护理程序、优质高效的护理水平,不仅改善了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还强化了合作关系,而密切的医护关系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满足患者的需要,促使护理满意度上升。

综上所述,对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是链接医院资源,为患者提供及时救治的重要过程,成功转运是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保障,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全面掌握转运过程的常见风险因素及相关处理原则,能够降低转运风险,提升转运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丰彩.基于安全管理模式的急诊危重院内转运流程对急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7):2332-2334.

[2]    杜金容,王斐.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全程安全转运与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07,311.

[3]   LIU JIA,HONG LIANG WANG,YANG GAO,et al.High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intra-hospital 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new related risk factors:a prospective,multicenter study in China[J].Critical Care,2015,20(1):112-116.

[4]    李正君,朱世芳,亓红梅.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在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6):179-181.

[5]    吕锦红.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护理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0):1715-1716.

[6]    栗丹丹.急诊危重病患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4):614-615.

[7]    黄菊华.患者追踪方法学在危重患者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8):142-144.

[8]     KERCHELLE,MCDOWALD,SVETLANA,et al.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teams on mortality rates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critical illness:a systematic review[J].JBI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 implementation reports,2017,15(9):2365-2389.

[9]    岳磊于,石贞仙.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对急诊ICU病人院内转运时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12):2024-2028.

[10]    郑丹蓓,许润珍,黄红霞.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75-78.

[11]    邵丹.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心血管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22(20):87-88.

[12]    DEIRDRE K THORNLOW,HONEY M JONES,MICHAEL E ZYCHOWICZ,et al.Intrahospital Transport of the Critically Adult:A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Plan[J].Dimensions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2016,35(3):235-238.

(收稿日期:2023-02-11)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效果急诊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