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鯤華
7月3日,百餘名台商齊聚西寧參加「青海第二屆兩岸企業家共謀高質量發展論壇」和「第51屆全國台企聯西南、西北工作區會長聯誼會」,並出席全國第152個台商協會「西寧市台商協會」的成立大會。對於這個僻處青藏高原一隅,向來安靜木訥的省會城市而言,台商雲集、共聚一堂是難得的盛事;而從與會台商的角度,這也是認識青海、結緣大西北的絕佳機會,尤其「西寧市台商協會」的成立,引來多位眼光獨到又具有西南、西北地區投資經驗的台商會長出席,經由他們的實地觀察與分享,共同發掘商機,可吸引更多台商朋友投資進駐,更為青海省與台商建立一個相互溝通了解的平台,對於未來結合發展將有極大助益。
青海省因擁有中國第一大內陸湖(青海湖)而得名,總面積為72.23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5萬人。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稱「三江源」,是連接西藏、新疆與內地的紐帶,自古民族與文化多元交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所謂「青海青、黃河黃,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皓皓、山蒼蒼、祁連山下好牧場」,這首台灣朋友小學音樂課習唱的歌曲正是描寫青海地域遼闊、山川壯美的自然風光,令人無限嚮往。青海的經濟除了開發鉀、鈉、鎂等鹽湖類礦產及水力等天然資源外,近年來更積極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與充足的日照,大量建設風力及光伏電場,開發清潔能源。儘管目前發展尚弱於眾多沿海或南方城市,但因供電充裕、用電成本低廉,202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成長12.1%,利潤增加更達97.3%,可見其營商環境對外資、台資均有相當吸引力。未來西電東輸特高壓電網更加完善後,青海在全國供電網的樞紐地位更為凸顯,經濟發展前景大有可期。
我們此次除了考察西寧市外,也拜訪海北州的門源、祁連、剛察和海晏四個縣的生產企業和農牧研究單位等,根據沿路所見及分析,對台資企業未來在青海投資發展有以下認知與建議:
1.青海非常看重其自然環境資源,國家也對「三江源」極度保護,因此環保與生態絕對是青海經濟發展的核心議題,有意投入的生產型台資企業必須考量與區域發展大方向結合,並特別注意其交通運輸與供應鏈的基本條件;而因青海的電力充沛、價格低廉,高耗能且符合環保條件的生產企業或可優先考慮投資。
2 .服務業可以較快取得獲利,發展潛力十足。西寧市人口集中,購買力旺盛,繁榮的街頭夜市與安靜的自然風光大異其趣,而其消費重點仍在餐飲、酒店住宿、托嬰育幼、職業培訓、文化創意、影視媒體等,在成都、重慶投資相關產業的台商可以就近考察了解。此外,青海的雪山、草原、鹽湖等自然景色和台灣迥異,又有漢、藏、回族和土家、撒拉、蒙古等民族交融;藏傳佛教以塔爾寺為信仰核心的虔誠氣氛及故事性十足的昆侖山、西王母傳說和台灣的佛道教文化似遠又近,如此自然風光與人文結合,加上近年青海完成多條高速公路,交通條件大幅改善,非常適合台灣旅遊業者來此推廣。
3.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健康產業的先決條件,青海的氣候乾燥,土地、水源無污染,農特產中的藜麥、枸杞、青稞、黃蘑菇、菜籽油、犛牛、藏羊等均是健康食品,若能善用萃取、精煉技術引入台灣保健、抗衰產品市場,将有增益互補作用,並可全國推廣。
4.精緻農業與食品加工;青海農牧產品多元,但受到氣候及地理條件影響,蔬菜、水果類量少價昂,值得開發,而臺灣農業擅長的精緻農業、觀光休閒農牧業、農產品深加工等在青海也有相當發展機會。特別是台灣食品產業登「陸」成功者如康師傅、統一、旺旺等均有相當市場規模,若能選納青海農特產品結合開發,有特色又健康,更可創造雙贏。
「高質量發展」這些年已成為大陸各省招商引資的熱門關鍵字,主要在於民眾生活已經從「吃飽」普遍提升到「吃好」的層面,甚至要求好上加好,因此地方政府不僅爭取企業資金與技術的投入,更期望投資者能創新經營理念,以領先科技帶動生產、管理、供應鏈和銷售通路的優化,擺脫以往單純徵用土地和自然資源的環境消耗模式,在獲利同時更注重生態循環與保育,追求永續經營,這也是未來產業與社會合作發展的大趨勢。我們實地到訪青海所見除了藍天、白雲、青山、綠野與草原上成群結隊的藏羊與犛牛外,更看到一個市場與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的空間,結合大陸目前對大西北、大西南的積極開發,非常適合台資企業與台灣青年投入,長期耕耘。大美青海,我們祝賀「西寧台商協會」成立,期待林易陞會長及會務幹部能在全國台企聯支持下,共同開創青海新一波的投資熱潮,共享青海經濟發展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