裔小茜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 224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旅游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和旅游行业强势回归,成为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在互联网旅游平台崛起的背景下,旅游行业也越来越透明,旅游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选择心仪的住宿方式。民宿作为大数据潮流下的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的酒店和旅馆,其因低廉的价格和独有的民宿文化,受到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的喜爱。
民宿是指旅游地的居民利用自己空闲房源和场地,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住宿、餐饮、聚会、摄影及游玩服务的场所[1]。在携程、美团、飞猪、同程旅行等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民宿行业,逐渐形成了民宿产业链条。在旅游住宿透明程度极高和竞争激烈的今天,由于民宿多为民宿所有者自己建造、管理和运营,在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民宿在管理模式和运营水平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就被动融入旅游大数据体系,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存在极大的经营风险,阻碍了民宿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民宿所有者如何在旅游大数据背景下,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民宿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
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旅游是一种依赖服务的文化产业,属于三产中的第三产业。在旅游过程中,全国各地的游客产生的大量旅游信息和数据被手机实时记录与存储,然后旅游平台通过广泛收集游客产生的海量旅游信息,构建旅游数据库。这些旅游大数据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数据存储量大。经相关部门统计,2023 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 亿人次,这一数字背后不仅是游客的出行信息,还是景区接待人次、交通发送人次等生成的庞大的数据信息。二是数据类型多样化。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一些老年人也能熟练使用手机拍摄照片和视频,旅游信息中图片、视频等类型的旅游大数据占比较大,互联网平台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应用大数据技术,整理分析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三是数据处理速度快。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速度较快,保证大数据计算分析的结果能够帮助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作出科学决策。四是旅游大数据的价值低。由于旅游大数据过于庞大和复杂,如果没有精密的大数据计算软件,相关企业想要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十分困难[2]。
目前,我国一般只有旅游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收集和使用旅游大数据。旅游企业通过收集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出行方式、住宿方式的偏好等为游客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旅游出行方案。相关政府部门主要包括文旅部门、旅游景点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其对景区票务数据、客流量、车流进行收集,然后结合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方案和日常管理方案[3]。
长期以来,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人民群众旅游观念落后,相对于国外形式丰富的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我国旅游方式以观光旅游为主。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力普及智能设备和5G 通信技术,“互联网+旅游”模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信息化旅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旅游方式从传统的“跟团游”向“全自助游”转变,民宿也成为旅游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旅游从业者把握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4]。
1981 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就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统计旅游数据,20 世纪末—21 世纪初,我国各种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旅游互联网平台也应运而生。2013 年以后,我国智能移动手机开始普及,旅游互联网平台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19 年相关数据,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全年交易规模达到10 866.5亿元。随着我国移动支付的普及,消费者也越来越习惯在制订旅游计划前,使用在线旅游应用程序享受全方位的旅游出行服务。
巨大的中国旅游市场为旅游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旅游大数据,这些平台和企业利用自身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成为旅游大数据的受益者;根据旅游大数据,精准地向潜在客户推广各种旅游产品,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少数旅游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打造自身优势和全面的旅游服务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并不断延长产业链,创新技术,抢占各种战略资源,久而久之组成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旅游互联网平台生态圈。
国内民宿最初发源于农村地区,是位于当地旅游景点附近的农民通过对自家现有房屋进行二次改造,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来吸引游客选择入住自家房子,从而满足游客住宿需求的场所,包括以家庭为单位的旅馆、农家乐、青年旅舍、乡村别墅等。随着民宿产业的发展,在资本进入后,民宿开始走向连锁化经营、品牌化建设。通过总店招商加盟、开设分店、扩大经营的方式实现公司化经营,旅游民宿业态多元化成为发展趋势。
1.生态性
民宿起源于农村,依托于生态旅游发展壮大,所以民宿主要结合自然风光和风俗习惯,给游客带来独特的精神享受,这对部分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民众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不仅促进了乡村振兴中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还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性
消费者选择民宿,不仅看重民宿较高的性价比,更想要感受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追求一种自我向往的生活态度。因此,民宿在选址和设计的时候,主动融入地方特色,体现当地文化内涵和习俗特点,提高民宿的文化性与娱乐性。例如,崂山民宿旅游发展中,通过改造村民的闲置房屋,打造了“仙居崂山”的主题民宿[5]。
3.运营非标准性
我国民宿发展较晚,相关部门还未出台针对民宿行业的统一管理规范法律和政策,导致民宿管理和监督中出现缺位的现象,个别民宿存在定价过高、服务质量较差、实际产品与描述不符的现象。
随着我国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互联网平台为众多民宿所有者提供了信息展示平台,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民宿产品双方精准快速匹配,使民宿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民宿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居民消费的升级,使得旅游消费者注重高品质和个性化服务,中高端的精品民宿逐渐成为民宿产品中的主力产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房屋数量快速增长,乡村房屋大量闲置,为民宿发展提供了大量房源。从国家政策红利推动角度来看,相关政府部门为了提振经济发展,出台促进民宿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了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大众消费的角度来看,盲目消费和跟风式消费造成我国民宿产业短期内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中国产业调研网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民宿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00 亿元,数量超过4 万家[6]。
但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民宿发展陷入了困境:一是我国民宿还普遍存在信息化水平不足的问题,没有真正融入旅游大数据潮流中;二是民宿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各自为政,导致民宿缺乏吸引力;三是一些主题化民宿同质化严重,陷入了设计至上的误区,缺乏突出的特色和亮点,无法真正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四是经营者没有有效延伸民宿的多样化功能,仅仅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导致民宿缺乏核心竞争力[7]。
现如今,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日趋完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旅游”模式,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政府部门为了提振经济,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旅游业复苏。大数据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旅行习惯,成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然而,民宿如果不能主动适应旅游大数据发展潮流,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核心竞争力,面临被市场被淘汰的威胁。因此,有针对性地对民宿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民宿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树立大数据和信息化理念,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是解决当下民宿生存发展问题的最优选择,因此民宿需要尽快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民宿可以在众多大数据软件中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软件系统用来构建大数据库,还可以与专业的互联网公司合作,搭建云计算平台,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专业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相关从业者可以利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客户预订登记信息、记录客户入住信息、管理好客户基本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民宿可以高效查询到客户相关信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顾客。
无论是乡村民宿还是城市民宿,相对于大型商务酒店,经营管理主体单一,规模较小,选址范围有限,广告宣传过程中缺乏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难以形成品牌连锁效应。但随着旅游互联网平台发展相对完善和成熟,民宿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民宿、旅游互联网平台应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形成互惠互利的稳定生态圈。在生态圈内,旅游互联网平台可以将消费者日常旅行习惯形成的大数据纳入数据库,对其进行个性化民宿推荐,从而吸引消费者,提高知名度,获得经济效益;由于旅游互联网平台的竞争较为激烈,民宿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应选择与不同的旅游互联网平台合作,进行全方位宣传,并及时获取各个平台消费者选择民宿的标准、评价和反馈,进一步加快自己的数据库信息化建设,制定合理的价格,提供特色服务,有针对性地打造特色主题民宿。
民宿经营者为了追求更丰厚的经济利益,倾向于通过编造合理的故事凸显独特的民宿文化和特有的人文关怀,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的民宿特色,使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甚至会对民宿产生不好的印象。通过与旅游互联网平台合作,民宿经营者可以利用旅游大数据分析结果,了解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民宿选择标准和偏好,在装修、主题、安全和服务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修改措施,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特色,提高客户入住的体验感、获得感,保持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获得消费者的入住真实体验评价后,不断改进,实现口碑与品牌双丰收[8]。
这是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也是互联网全民普及的时代,旅游大数据是民宿发展不可多得的一个机遇。然而,目前民宿信息化建设仍有短板,民宿经营者要树立大数据和信息化理念,充分利用旅游互联网平台资源、旅游大数据技术,创新经营模式,打造自身品牌,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砥砺前行,促进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