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兆瑞
(宁夏水投中卫水务有限公司,宁夏中卫 755000)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乡村的饮水安全,提高乡村的饮水质量。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应当对现有的水源、水厂进行改造扩建,再将供水管道连通和延伸,配水管网及自来水入户提升改造,形成“大水源、大水网、大联通、大水厂”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全面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了“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水利部鄂竟平部长也曾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一定要让农民喝上放心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将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城乡供水的安全性高度重视,全面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依托全区现有城乡供水工程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推进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所谓城乡供水一体化,就是通过优化布局、创新内在机能运转方式和运用统筹兼顾的基本思想,对工作进行统一筹划,打破传统乡村“一地一水”的供水弊端,进一步优化城乡供水格局,补齐工程基础设施短板,有序推进城乡供水水源、水源地保护、水源连通、水厂新建和改造、配套管网改造等工程建设,构建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大水源、大水网、大水厂”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其次,通过让乡村的供水标准提高等措施,能有效提升乡村的供水标准,缩短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的公共服务上的差距。真正实现“覆盖全域、联通城乡、设施完善、保障有力”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确保乡村的饮水安全得到有效提高。
为了能够保证城乡供水一体化得到有效的发展,一定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①统筹城乡,全域推进。以县为单位,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护,城市带动乡村、以盈补亏,从而推进区域内城乡供水单元最大化。②政府主导,一体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政企合作、水价改革、要素配置、资金筹措、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共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③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进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水价补贴和工程维修养护政策,保障城乡供水工程良性运行。④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针对各地城乡供水工程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差异化现状,通过配套政策机制、示范引领推动、因地制宜,分县、分类、分步实施。
“水”是人类目前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资源,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一定要保证供水的充足性,这样才能保障生产生活得到优质的水资源。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性可以在供水服务、水厂性能等事项中体现出来,通过对各方面建设的加强,制定合适的供水制度,优化乡村供水等,可以保障乡村居民的饮水质量与饮水安全。通过水源地保护的建设,划定有效的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从源头上防止人类活动对水源地造成不利影响,降低水处理成本。通过扩建或新建水厂,引入更先进的设备,能有效改善部分乡村水源水质不达标、水厂制水工艺落后等问题,扩大城乡供水范围,避免水质不达标现象的发生,减少水资源损失。通过供水管道的连通及延伸,对不能满足供水需求的管道进行改造,减少供水管网渗漏率,提高供水保证率。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工程也并不是仅对某一区域,不止会为当地的供水区域提供改造,还会加强附近供水区域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集中处理与分区输送的目的,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的供水差距。“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为全面加快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发挥供水工程设施效益,将有效解决城乡居民对用水安全的需求与城乡供水工程短板问题之间的矛盾,推进新时期全区水治理体系及能力建设不断提高[1]。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只有统一的筹备规划,有效地整合与科学的监管才能使整体项目完成建设目标。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许多地区供水规模偏小、投资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村供水规划城乡统筹不够,质量不高,存在低标准重复建设现象,缺乏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力度[2]。例如,宁夏各县区农村水表井超过21.2万座,安装水表超过106.2万套。但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已建水表井多为砖砌体,建设标准低;二是部分水表井坍塌或井盖损坏;三是水表大部分是机械表,人工抄表,效率低,准确度不高。
宁夏乡村的供水工程没有真正实现科学管理,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用水户参与不够,项目决策“自上而下”多,“自下而上”少。比如分布不均匀或设计不合理等,导致无法长效稳定地进行供水工程的运行,不够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一些乡村的供水工程时常会出现故障。农村抄表业务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再由人工录入进缴费系统,耗费员工大量时间和精力。虽然部分地区由相应的供水公司负责管理,建立了工程管理机构、组织,并配备了管理人员,但总体上专业化服务水平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也未达到规范化常态化,不能满足工程的良性和持续运行要求。例如,宁夏全区建成水质监测中心和现有检测人员数量不足,检测设备配置不完备,检测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监测覆盖范围小,水质监测检测能力不足[3]。
现代化的净水工艺和供水工艺可以有效地提升乡村供水工程的效率,提高乡村的用水安全。但是,一些特殊环境的乡村在供水工程中很容易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而且一些乡村缺乏净水资源和保护设施,还会出现不合格的消毒工作,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导致无法保障乡村的供水安全。宁夏全区当地优质水资源匮乏,供水保证率较低,苦咸水、高氟水分布广。另外,部分水源地存在氟砷含量和氨、氮、铁、锰离子超标情况。种种原因不仅会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还体现不出供水工程的价值。
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开展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息息相关,有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可以使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根据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去配置相应的设施,让配套设施的作用得到发挥。但一些政府在工作中会将资源优先分配给城市,导致乡村的供水支持力度不够,很多的乡村地区其配套设施都不够完善,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用水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一些特别偏远的乡村来说,这种现象更是常见。另外,部分农村供水工程修建较早,管网建设标准低,漏损率高,维修养护困难,而且一些已建管网已不能满足供水要求。
想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首先需要统一管理机制和思想认知,其次需要综合分析水厂改造与供水管道的建设等方面,并建立完善的制度。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管理主体责任和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法律规范和行业制度,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规范城乡供水建设程序,强化对城乡供水工程重点环节、关键部位和施工过程质量管控。积极探索PPP、EPC、“EPC+O”等新模式,创新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率,完善工程体系,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项目完工后,政府部门应当组织好当地的卫生部门、财政部门、环保部门等对项目进行验收,将工程质量把控好。全面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和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落实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管理办法、管理经费“三项制度”,统筹城乡供水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需求,配套政策机制,示范引领推动,因地制宜,相关各级部门要各负其责、全力配合,协同推进城乡供水建设管理,确保城乡供水“十四五”规划内容落实落地。[4]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价值发挥,为乡村的供水安全提供保障,需要将乡村供水的水质检测工作积极落实。供水管理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充分发挥好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对城乡供水工程的进行全面掌握,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交流沟通。同时,还要加大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扩大监测范围,严格把控好乡村供水水质,切实地为乡村饮水安全提供保障。结合实际乡村的供水状况,提高水质检测机构的专业性,并不断进行改进,更新监测设备等,以此使水质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乡村的水质检测工作能够真正落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放心的饮用水。
面对一体化建设中缺少多元化资金渠道的问题,需要在之后的建设过程里,尽可能地让资金来源保持多样性,加大资金投入。一般来说,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中,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支持,但一些地方政府处于经常面临财政压力的情况下,较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面对这类状况,政府部门可以考虑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让社会资本与政府财政相结合。例如,探索“专项债+政策性银行贷款”、债贷组合等融资方式,大力引入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多渠道筹措城乡供水建设资金,以此来保障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5]。
为了城乡供水工程长效运行能够得到法制保障。应当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供水立法,探索城乡供水投、建、管、服运营管理一体化,建立责、权、利明晰,管理体制精简、高效、低成本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及队伍,实现城乡供水全流程专业化管理服务。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城乡供水大数据中心等公共信息资源,推行网上管理服务,推进智能化运维保障,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和效益。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与广大居民的用水安全、便捷性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为了让建设进度能够加快,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在当下的发展条件下,各地区应当积极建设,将配套设施配备齐全,以此来保障设施的完善和先进性。面对已建的城乡供水工程中所包含的配套设施,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中,需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准确地检查每个设施的年限与功能是否合格等,将不能够继续使用的设备科学处理,并根据建设标准与市场的设施进行对比,从而配套最佳最合适的配套设施。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乡村的饮水质量和保障乡村的供水量。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项目建设的速度,以此保障乡村居民的用水量和饮水安全。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项目建设中,还要保证建设资金到位,这样才能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从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各个地区也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根据国家建设的标准,加强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上的投入,全面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