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锅
亲爱的小读者们,如果你们有志成为地理学家或地质学家,解读地球、矿石与古生物化石的奥秘,那么,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你们很可能会接触到弗拉基米尔·奥布鲁切夫(1863—1956)这个名字。他是俄国地质学家、德高望重的苏联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一名科幻作家;探险、科考、执教与著书是贯穿他人生的主线,写科幻则是他的无数业余爱好之一。
奥布鲁切夫正式出版过两部科幻长篇:1924年的《地心世界猎奇记》和1926年的《萨尼柯夫发现地》。今天,我想和大家简单地聊一聊他的代表作《地心世界猎奇记》(此为中译本名,原名《普洛托尼亚》)。这本书完稿于1915年,此时他刚年过半百,是以“老新人”的身份跻身科幻作者行列的。然而,这位见识过亚洲腹地的风沙与西伯利亚严寒的学者出手不凡,在书中营造了壮丽奇特的远古生物世界,那些世界仿佛是被保存在时空裂隙中的、碧绿温润的“地球生态的其他可能”。一个世纪以来,这部作品吸引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热爱冒险故事的青少年读者。
那么,这部作品是怎么诞生的呢?在前言里,作者坦率地向读者阐明了自己为何要创作这部作品。
根本原因是:在多年的科考生涯中,奥布鲁切夫亲眼見过无数动物骨骼化石、植物枝叶印迹,还有留在山脉岩层中的甲壳与海贝的形状——它们就像是远古地球遗留下的影像残片,他渴望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将残片中蕴藏的信息复原(信息在科学一侧,复原在幻想一侧),让书中的角色——更准确地说,是让读者借助书中角色的眼睛——游历与见证一个曾经在几千万年前,乃至上亿年前于我们独一无二的地球上真实存在过的、繁盛盎然的史前乐园。
直接原因则是:作者自述,在读过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和柯南·道尔的《失落的世界》(这是当时最知名的两部古生物世界探险类型科幻小说)后,心里萌生了“我也能写,而且可以写得更完善合理、更科学可信”的强烈创作欲望,特别是对比他年长35岁的儒勒·凡尔纳、对《地心游记》接近童话式的背景设定,自信十足地下了战书——这种自信的源泉是他日积月累的扎实广博的科学知识基础,以及丰富的实地考察研究经验,这些都是属于他的一座无形的丰饶宝库。
《地心世界猎奇记》建立在一个假想之上:作者假设,地球的岩层之下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球体空腔,在空腔的正中央,也就是相当于地核的位置,悬浮着一颗赤红如心的“小太阳”。它带来光照与热量,使得地心世界的土地上江河流淌、湖泊蓄积,群山之间草木葱茏、绿意蓬勃。从中生代的恐龙与其他爬行动物,到古近纪和新近纪样貌别致的原始哺乳动物,再到距离现代只有几万年之久、曾与人类先祖有所交集的猛犸、披毛犀与洞熊等末次冰期巨兽,甚至古人类本身,无数物种子遗共同栖息于这片与世隔绝的桃源,而它们地表之上的同类则早已变为了岩层深处的化石,或西伯利亚冻土中的不朽干尸。
本书的主角是一支北极探险队,他们以为自己只是在一如往常般穿越冰海,可实际上他们就像手背上的小蚂蚁,不知不觉间绕过了手掌侧面,等发觉情况不对时,已经“头朝下”站在手心上了。他们从空腔的极地开始,向着赤道进发,越是前行,所遇到的物种与生态的时代变迁转化为空间层面的纬度升降,扬帆便可开启一场纵贯数千万年的不可思议的自然探索之旅。
至于奥布鲁切夫笔下的探险队在普洛托尼亚的传奇之旅,今日看来是否还依旧引人入胜,他向凡尔纳这位科幻大师勇敢发起的挑战是否该算成功,他对科幻小说强科学性的执着、他的故事中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他塑造的广袤洪荒的远古地球生态,是否足以与凡尔纳戏剧性的奇思和优雅的文笔分庭抗礼,答案就请你们在读过这部作品之后自行给出吧!
希望年轻的、未来的科幻创作者,也许就是你们,汲采过古老科幻经典的精华后,同样发出博采百家之长的呐喊:“我也能写,以他们为榜样,而且要比他们写得更好!”只是请时刻铭记,孜孜不倦的学习与思考是通往科幻的必经之路,在坚实的知识底座上,经典科幻的丰碑才能长久地树立。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