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妍,刘薇,陈欣
(1.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系,天津 300070;2.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办公室,天津 300134)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又称“孤儿 病”。2018 年5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收录121 种(类)罕见病[1]。2021 年发布的《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中提出,将“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人数小于14 万”的疾病列入罕见病[2]。
儿童罕见病可以被理解为儿童时期发病的罕见病,亦或罕见病患者的儿童时期[3]。Orphanet 数据库中显示,5 018 种(81.3%)罕见病记录了发病时间[4],约80%为遗传病,50%~75%的患者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即可发病,35%的罕见病在1 岁前起病[5]。由此可见,儿童是罕见病主要受累群体[6]。再者,儿童罕见病本身就具有患病率低、临床罕见、种类繁多、难诊难治的特点,所以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但目前鲜有大样本儿童病例特征数据,从而限制了疾病预防、诊疗和政策制定。因此,对儿童罕见病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了解儿童罕见病的疾病分布及种类,对儿童罕见病的早期识别、精准诊断、有效治疗及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市儿童医院近10 年罕见病病例基本信息和流行病学特征,了解该院乃至天津地区罕见病收治现状及特点,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参考。
1.1 研究对象 以天津市儿童医院2011—2020 年收治住院的,符合国家颁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121 个病种中涉及的儿童罕见病患者1 545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国家颁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121 个病种。(2)选择首次收治住院的罕见病病例,剔除多次入院做维持治疗以及重复入院的病例。
1.2 研究方法 以ICD-10 编码为基准,收集整理包括患者病案号、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日期、入院日期、疾病诊断等信息。原始资料经人工筛选复核建立数据库。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疾病系统分布以及不同性别、年龄间病种类型及顺位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构成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多个样本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 调整检验水准。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收集2011 年1 月—2020 年12 月罕见病住院病例1 545 例。其中,男性905 例,占58.58%,女性640 例,占41.42%,男女比例为1.41∶1。年龄按<1 岁、1~<3 岁、3~<6 岁、6 ~<12 岁、12~18 岁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少年期5 组,在所有罕见病住院病例中3 岁以下儿童最多,占总数的55.47%。民族分布中,汉族最为常见,占96.63%,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占3.37%,见表1。2011—2020 年,各年度住院罕见病例数波动在103~276 人次,2018—2020 年出现增长高峰。各年度罕见病住院例数占同期住院总例数比例波动在0.31%~0.49%。
表1 1 545 例罕见病患者基本情况Tab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1 54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are diseases
2.2 罕见病系统分类基本情况 根据ICD-10 编码归类,罕见病住院患者共涉及21 个疾病系统分类中的11 个分类,位于首位的为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32.75%),其次为循环系统疾病(24.79%),第3 位为神经系统疾病(10.87%),其后依次为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以及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10.55%),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10.36%),肿瘤(5.5%),耳和乳突疾病(3.69%),泌尿生殖系统(1.04%),眼和附器疾病(0.26%),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0.13%),呼吸系统疾病(0.06%)。11类疾病中男性病例居多,其中“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以及某些涉及免疫机能的异常”男性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94∶1。其次为耳和乳突疾病(1.59∶1)、神经系统疾病(1.58∶1)、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57∶1)。采用χ2检验对各系统罕见病的性别比例进行统计检验,发现各系统罕见病存在性别差异(χ2=55.586,P<0.01),符合相关疾病遗传方式规律,见表2。
表2 1 545 例罕见病患者疾病类型及性别比例[n( %)]Tab 2 Systematic distribution and gender ratio of the 1 54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are diseases[n( %)]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病例数在2018—2019 年明显增多。神经系统疾病病例数较高年份出现在2019—2020 年。
2.3 病例数前十位罕见病病种基本情况 2011—2020 年,该院接诊的住院病例涉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121 个病种)中的79 种罕见病,病例数居于前十位的罕见病(第10 位并列两位)共有913 例患者,占病例总数的59.09%。前五位病种依次为特发性心肌病、甲基丙二酸血症、血友病、结节性硬化和肝豆状核变性,占比分别为21.04%、8.22%、4.14%、4.08%及3.75%。
2.3.1 不同性别前十位病种排位情况 将913 例患者按照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男性患者537 例,女性患者376 例。男女患者比例为1.43∶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中,男女比例相差较大的疾病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血友病,男女比例分别为32∶1 和20.33∶1。男性前五位病种与总体排序无差异,女性前五位病种与总体略有差别,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前十位病种排位情况[n( %)]Tab 3 Sequence changes of the top ten types of diseases of different gender[n( %)]
2.3.2 不同年龄前十位病种发病率 前十位病种中,婴儿期(<1 岁)患者人数居于首位,共377 例,占比41.29%。排名前三位的疾病为特发性心肌病、甲基丙二酸血症、21-羟化酶缺乏症。其次为幼儿期(1~<3 岁),共173 例,占比18.95%。排名前三位的疾病为特发性心肌病、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视网膜恶性肿瘤。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对前十位罕见病的年龄分布进行差异检验,发现各罕见病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前十位病种年龄分布[n( %)]Tab 4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ten types of diseases[n( %)]
调查显示,2011—2020 年,该院累计收治罕见病住院病例1 545 例,占全部住院病例的0.41%。在系统分布方面,前五位占病例总数的89.32%。分析发现前五位罕见病类型10 年间顺位变化不大,故前五位系统疾病也是今后防治的重点。此外,本研究病例大多来自天津市,部分涉及河北、山东等地,可能和所在地区、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从各年度病例数分布来看,2018—2020 年出现增长高峰,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基于近年来国家对于罕见病的相关保障政策陆续出台,罕见病日益受到重视,儿科医师对于罕见病的认知、诊治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且由于大多数罕见病为遗传性疾病,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学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罕见病诊断率也得到大幅提升[7]。另一方面,随着大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儿童健康体检以及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大众对疾病的认知和关注水平,能够及时发现患儿患病并早期就诊。
在罕见病性别分布方面,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不同类型的罕见病中男女比例差别较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血友病男女比例相差最高。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以骨骼肌进行性无力、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基因缺陷性疾病。以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最常见。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缺陷所致。此两种疾病均为X 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多于女性[8],也与池欢[9]报道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疾病特征分析统计结果相一致。前十位病种中,特发性心肌病、甲基丙二酸血症为男性和女性排名前两位病种,应引起高度重视。对疑似特发性心肌病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帮助早期确诊[10]。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患者父母应进行基因分析,遗传咨询,同时联合新生儿期筛查,可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11]。因此,关注遗传相关儿童罕见病临床诊断技术,加强孕前检查、孕中监测、围产期管理,是下一步降低出生缺陷、优质生育、减少罕见病发病的研究方向。
在年龄分布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婴幼儿期是儿童罕见病的主要发生人群,约占总数的55.47%。各年龄段主要的罕见病不同,婴儿期主要为甲基丙二酸血症,肝豆状核变性多发于学龄期,可能与不同罕见病的发病年龄不同有关[12]。由于罕见病高发于出生时或儿童期,因此早期识别、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且相关的知识普及、健康传播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此外,罕见病属于长期管理的病种,长幼衔接、序贯治疗、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健康服务,也是今后罕见病患者全生命周期照护的关键。
综上所述,本研究调查统计虽为一家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例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天津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上述资料仍具有较强的流行病学意义,能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