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刊 应向阳 倪明
摘 要:通过观察国家新闻出版署近年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发现,自2017年重印图书在品种上首次超过新版图书后,连续六年延续这一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出版业持续提质增效,图书的整体市场寿命即图书在市场上存在的时间不断延长,生命力有所提升。探索这些图书为何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对从业者来说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作为一家以教育出版为基本盘的综合性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很多的图书连续多年重版。本文即以《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为例,梳理它对出版政策、课程改革等的积极回应。作为从业者,唯有把握出版的本质,顺势而为,因时而变,守正创新,方能让图书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出版政策 课程改革 创新 生命力 一课一练
随着《202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的发布,近六年的新版图书和重印图书的基本数据真实呈现(见表1)。可以看出,六年间重印书和新版图书的比值不断增加,从2016年的0.91,增加至2021年的1.35,反映出出版业依然延续良好的发展态势。
作为从业者,研究重印图书之所以不断重印背后的故事,有利于总结经验,从而继续努力前行。以下即以《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为例,梳理它何以重印了30年。
在上海,有一套一家两代人都使用过的助学读物,它的名字起初就叫《一课一练》,后更名为《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简称为《一课一练》。它是一套为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而提供给读者的课后自主训练用书,涵盖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几乎所有学科。它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品牌影响力从上海扩大至全国,版权输出到海外,走进了英国的中小学课堂,真正实现了文化的走出去。
通过回顾它诞生之初的由“放”到“收”,梳理它服务于上海课程教材改革的“亦步亦趋”,关注它当下的“触网”融合,我们试图还原它发生发展的过程,找出与变革相伴而生的不变之道,希望借此探寻它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
一、《一课一练》对出版政策的积极回应
《一课一练》是国家出版政策调整的产物。它的发展壮大始终离不开对出版政策的积极回应,做到了与出版政策的高度契合。
1.《一课一练》的诞生
《一课一练》诞生于我国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1988年4月,中宣部和原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当前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推动了出版业的改革。许多出版社实行自主开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推行社长负责制以及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出版社也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复合型转变,出版物品种和总量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1]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谈话,同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此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不少出版社打破了原有的编辑室建制,组建了以读者为对象、以市场为导向的“事业部”(或“策划部”)。这是出版社向市场迈进的一大步。[2]1992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华东师大社)召开了暑期工作会议,讨论如何抓住出版业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做好选题规划以争取更大更快发展,核心是建立图书经济指标考核制度,编辑按照取得的经济绩效获得提成。这使得华东师大社走上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道路,编辑的市场意识开始觉醒。会议之后即开始落实,因打破了以往积淀下来的惯性,不少老编辑戏称自己不会做编辑了。这次会议对华东师大社的发展影响深远,所以不少人还记得这次会议。会议的地点在苏州的东山,社里都称其为“东山会议”。
会后不久,华东师大社成立了“大华工贸公司”,员工自愿报名参加。公司可以策划运作图书出版项目,实行“编印发”一条龙。1993年,《一课一练》就诞生于这个公司。当时,社里的一位历史编辑自告奋勇承包了该公司,他联系了上海教育学院(后并入华东师范大学)的两位老师一起参与,组织了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编写《一课一练》,并自建销售渠道,进行独立销售。《一课一练》一开始不在华东师大社出版,只是由大华工贸公司运营。在当时的管理体制下,项目的操作程序较为简单。两年后,《一课一练》系列图书既有配套老版教材的,也有配套新版教材的,总数扩充至三四十种,转由华东师大社出版。
2.《一课一练》的调整
草创时期的《一课一练》就像断码产品,只有三至五年级的少数品种。但它满足了当时的读者需求,很快在市场上声名鹊起,也引来了市场上众多跟风的同类产品。1997年前,仅上海一地,书名叫“一课一练”的产品就有十多种,鱼龙混杂,给读者的选用带来了不便。
大量跟风的“一课一练”是当时出版业散滥现象的一个缩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提出出版业要“治散、治滥”,新闻出版总署提出“要从以规模速度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要特征阶段转移”的思路。
由“放”到“收”。1997年,華东师大社加强对《一课一练》的管理,发行科参与其销售。当年,社里成立了“教辅小组”,原先大华工贸公司做的《一课一练》只涉及小学和初中段,“教辅小组”自主策划组稿了高中段的《一课一练》。1998年,华东师大社全面接手《一课一练》,由“教辅小组”直接联系作者。为了确保《一课一练》的编校质量,社里发动全体编辑参与审稿。为了管理好《一课一练》项目的进度,由社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
从2000年开始,《一课一练》已经彻底与大华工贸公司脱钩,华东师大社的各科编辑重新物色了作者。
3.《一课一练》的发展
从1998年前后开始,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和加入WTO后国外资本进入压力的迫近,“做大做强出版业,迎接国际出版巨头的挑战”成为出版业的主旋律。在这个背景下,集团化发展成为出版业的应对之策。[3]华东师大社于新世纪元年对编辑室建制进行了结构化重组。原先以编辑室为主体、策划组为辅助形式,重组后,全体编辑双向选择,分属若干个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策划部。其中的基础教育图书策划一部由原理科编辑室和文学编辑室的四位编辑组成,以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发上海和上海以外的教辅图书。《一课一练》则是该策划部面向上海市场最重要的产品,并围绕这个产品开通了热线电话、信件和电子邮件提疑通道,聘用了专职人员和若干教师兼职负责答疑。《一课一练》在出版十年之后成长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标志性产品。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体制改革纲领性的文件——《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版业体制改革全面推开。2008年,随着转企改制顺利落地,华东师大社内部管理实行分社制模式(与分社并行的是“事业部”),分社(或事业部)内既有编辑又有发行。转企改制后,《一课一练》由教辅分社负责运营,《一课一练》项目组加入了专职发行人员,他们会把销售数据第一时间分享给编辑,也会把市场上同类产品信息反馈给编辑。他们是编辑的眼和耳,让编辑在制订修订方案时有了更多的借鉴,提高了图书的市场竞争力。这种编发联动模式延续至今。
二、《一课一练》对课程改革等的积极回应
《一课一练》诞生于上海课程教材改革实验之际。它的质量提升始終离不开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回应,做到了与课程改革的高度吻合。它很好地体现了上海教育的特色,为其版权输出奠定了基础。
1.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
1988年,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市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试点地区。
1988—1997年实施的“一期课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理念,着重解决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个大问题。提出了三角形教育学模型和“基础学力观”,构建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课程结构。[4]
“一期课改”教材,不少学科配有一本练习册。练习册的题量少,相对容易,从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来看,这些题目数量偏少。通过调研发现,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补充一定量的练习题。
练习题的不足带来了市场需求。《一课一练》的最初基本定位是一套课后补充练习册,是课本的延伸、课堂教学要求的落实。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将课本的知识、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而学生自主的练是其中必要的环节。练习册需要适度发挥好练的作用,让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努力实现减负增效。在练习题难度标准的设置上以中上学生为主要对象,习题整体呈现一定坡度,通过“抓中间带两头”,面向全体学生,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上海课程改革的理念。
1998年以后,上海启动了“二期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着重解决如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更注重人的发展,尤其是在个性发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使素质教育更加体现时代的要求。教育理念从“一期课改”的“课程中心”转向了“以人为本”。
2002年起,上海进入了“二期课改”的试验推广阶段,“二期课改”对内容的呈现方式提出了处理好六个系统的要求,即知识系统、训练系统、文字系统、图画系统、应用系统和人文系统。其中,训练系统是教材区别于一般读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教材中任何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要有学与教的过程,而且要经过学生自己的练习,即要有习得的过程。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来说都只是客体,要把它们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即由客体转化为主体,就必须经过训练。[5]据此,华东师大社按照“二期课改”的要求重新组织编写《一课一练》,在新版图书的封面上标有“新课标训练系统”字样。
2017年秋季新学期,上海小学、初中起始年级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开始使用“统编本”教材。2019年秋季新学期,上海从一年级到九年级,迎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的全面“统编本”,新高一迎来“统编本”三科教材。基于核心素养的其他学科新课标教材也在2020年开始稳步实施。
从“一期课改”到“二期课改”,从上海教材到上海教材加“统编本”,从上海课标到全国课标,上海的课程教材改革不断推进,表现为教材的调整和评价的变化等。编辑和作者团队密切关注这些调整和变化,在《一课一练》中加以落实和体现,通常情况下,《一课一练》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但坚持上海的教学特色始终是编辑和作者团队的共识。
2.关注学科教与学的实际
《一课一练》的编写者,主要是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其中一部分是教材的编写者,他们很好地把握了教材的内容,在编写《一课一练》时能很好地体现课改的思想。
对不同的学科,《一课一练》根据一线教师教学过程中课时安排的实际及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设计方案有所差异:数理化以“课时”为单位编写,语文以课(一篇课文)为单位编写,英语以Unit(单元)为单位编写。
刚开始时,《一课一练》设置的题量偏多一些,难度也较大,主要是帮助教师解决备课时布置课后练习到处找题的烦恼,问世后很受欢迎。后来,根据读者的反馈及时做了修订、调整,减少了题量、降低了难度,使其题量适当,坡度适宜,大部分教师可以直接用,有些教师在使用时会根据实际稍作微调。总体来看,《一课一练》大大方便了教师,提高了教学的效能。
到2001年,《一课一练》已涵盖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主要学科。紧接着,根据“教材是分上、下学期的”这一事实,决定除了初三和高三年级保留全一册形式外,其余年级全部拆分为上、下册,以与实际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
在《一课一练》的修订调研中我们发现,对学生来说,分散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尤其是周末的及时复习与提高是分散学习的有效落实。基于此,《一课一练》首先在数学学科中增加了增强版(也称周周练,原先的为课时练)。经过几年的实践,读者认可了这两种编写方式,于是逐步拓展到其他学科。到2022年,增强版品种达54种。从最近的销售情况来看,增强版很受读者欢迎。
为了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新版的《一课一练》在图书印刷装订的设计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将习题答案单独装订、套袋包装。这样,学生使用更为便利,家长如果需要保管答案也可很方便地取走。
《一课一练》的作者及编辑团队始终关注各学科的特点以及学习的有效性,不断修订,努力提升图书的内在品质。
3.抓住版权输出的机遇
坚持上海特色体现了出版的适切性要求,同时也为版权输出、走出国门提供了机会。
2009年和2012年,上海某一年段的初中生参加国际上著名的PISA测试,数学测试成绩两度获得第一,而且比第二名高出不少。这引起了国外数学教育界同行的关注,英国政府更是决定向上海学习数学教育的经验,派教师到上海来了解情况、学习取经,到中小学去听课,邀请上海的中小学教师分期分批去英国“支教”……
《一课一练》贯彻了上海的课改精神,融入了上海教师的经验,体现了上海的教育与文化特色,是值得向外部推荐的。于是丛书总策划倪明利用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与有关专家交流,探讨翻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的可能性。经过多次沟通交流,倪明委托既了解英国教育体制、教学状况及文化特征,又熟悉中国教育现状、教学优势,明白文化差异的专家帮忙联系出版社。2014年年末,在时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数学、科学和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范良火教授的帮助下,英国的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有意出版英国版。为了方便英国的学生使用,更好地适应教学,双方商讨后决定按照英国的课标来改编,取名为《基于英国国家课程标准的上海数学·一课一练》,简称《一课一练》(英国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刊文介绍2017年海外热议的中国五本书,《一课一练》名列其中。文中指出:“中国小学数学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教育水平与质量的标志,受到整个西方社会如此关注,这一现象值得深思。”这是出版界的大事,也是数学教育界的大事。
《一课一练》版权的成功输出,对提升它的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给它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一课一练》的“变”与“不变”
出版工作有其特殊性,以不变应万变,是对出版价值的坚守;变则通通则久,是对产品形态、编排特色等的追求。“变”与“不变”,是《一课一练》生命力的两股源泉。
1.挖掘本质,探索教育价值
《一课一练》自草创至今,逐渐形成了需要坚守的内核。有人评价《一课一练》:“教师不用不放心,家长不买不放心,学生不做不放心。”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课一练》在读者心中的地位,背后折射的是读者对《一课一练》的价值认可。
2008年,在上海教育博览会关于青少年素养培养的论坛上,华东师大社提出《一课一练》承担着四个方面的责任: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处事态度,传播科学知识。[6]这标志着社会效益第一是《一课一练》出版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2年,国家出版管理部门为了规范教辅图书的出版,对有关出版社的教辅出版资质做了重新认定。此时,华东师大社撰文《我们必须打造学术教辅》,提出了必须继续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辅出版,并且从先进性、原创性、科学性、规范性、教学性、实用性等方面阐述了学术教辅的理念。[7]
2009年、2018年和2023年,华东师大社三次组织召开了“《一课一练》教育价值”研讨会,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家长和学生参加,通过共同研讨提高认识、改进工作,坚持服务教育的出版初心,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一课一练》自编写之初,就注重作者队伍的遴选。在《一课一练》的作者队伍中,教研员是核心,他们对图书整体内容有很好的把握,又对编写团队有很强的协调能力,使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而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是编写的主力,他们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动态、掌握学生情况、关注考试变化,保证了书稿的基础性质量。参加编写的作者队伍中也有一些大学教师,他们是学科教育专家,对习题的编制有兴趣、有思考,为《一课一练》更上一层楼奠定了基础。《一课一练》的作者队伍中,有很多是在教学上很有建树的优秀教师,优秀的作者团队是立书之本。
这些就是《一课一练》必须始终坚守的东西,亦为“守正”。
2.顺势而为,不断求新求变
《一课一练》诞生于“铅与火”的时代。铅排时代的《一课一练》,设计简陋,封面甚至是单色的,与练习册无异。
1998年,华东师大社告别了“铅与火”,《一课一练》搭上了“光与电”的快车,面貌也为之一新。20多年来,出版行业出现了激光照排、数码印刷、网络销售、数字出版、在线阅读……随着出版技术的快速发展,《一课一练》提升了自身的品质(包括服务品质),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
诞生之初,英语分册只能解决读和写,几年后,为了适应英语教学中听的需求,英语分册的听力材料都录制了音频,灌制了磁带,磁带另售,是为音像制品。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配套的磁带被光盘所替代,由音像制品升级到电子出版物,并且采用书配盘的捆绑方式销售。之后,光盘又因二维码技术的发展而消失,音频又由电子出版物升级到网络出版物,扫码即可练听力。
为了配合《一课一练》纸质图书的使用,2005年,华东师大社开发了“一课一练游学网”,把原本以文字呈现的学科习题融入角色扮演的卡通故事情景中。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参与,网站特别研发了对战竞技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体现学生个体的学习水平,也能展现同学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一课一练游学网”为国内首创,当年点击率为同类教育网站之首。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一网站给予了高度评价,网站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网站。
早在2013年,华东师大社就将“二维码+微视频”应用于教辅图书,此为国内首创,曾获“法兰克福书展新产品奖提名奖”。这一技术也较早地用于《一课一练》中。从2013年秋季开始,针对《一课一练》中的部分难题,约请名师录制微视频,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解题过程,此举进一步提升了《一课一练》的服务品质。
2020年上半年,疫情导致中小学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不得不停课,催生了“空中课堂”。其时,华东师大社将《一课一练》的部分内容作为数字资源让读者免费下载,同时开发了小学阶段《一课一练》同步视频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中课堂”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学习场景的变化。
从纸质图书开始,到借助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技术进步深刻地影响了出版物形态的变革及服务品质的提升,《一课一练》顺应这一变革并且“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是为“创新”。
此外,随着《一课一练》(英国版)的出版,中国基础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得到了提升,不少国外数学教育专家想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教材和教辅,海外华人也深知中国的教育优势并希望得到相关资料供后代(他们难以阅读中文)使用。为此,华东师大社把根据上海课程标准编写、体现上海教育科研成果、蕴含上海海派文化的《一课一练》一至九年级数学翻译成了“上海英文版”,受到了这批特殊群体读者的欢迎。这套“上海英文版”的翻译工作,主要由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数学教育专家承担,同时聘请了国际著名的数学教育专家担任审校工作,确保了图书的质量。可以说,这是可以达到国际水平的国内出版的英文数学著作。
30年来,《一课一练》的产品形态在多个维度不断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做到了“有革有化”;而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出版方针,秉持学术教辅的出版理念,坚持服务教育的出版初心,坚持高质量的作者队伍等始终不变。
四、结语
通过梳理《一课一练》的故事,我们体悟到,高度契合国家行业制度对它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一套面向上海市场的学生用书,30年来上海市课程、教材及评价改革的试验、实施、发展引领着它的不断修订完善;而紧跟科技进步,及时更新产品形态,使它有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这些都是它创新求变的一面。而体现主流价值,主动担负社会责任,是它始终坚守的一面。在这“变”与“不变”的过程中,它赢得了读者的认可,不断重印,成长为品牌图书。
已重印了30年的《一课一练》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它体现了华东师大社几代人的智慧。给它注入生命力的這些因素,或许并不适用于其他图书,没有普遍性。但探究这些因素的背后,我们始终相信:作为出版的从业者,唯有把握出版的本质,顺势而为,因时而变,守正创新,方能让图书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