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与增强CT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3-09-28 03:11李兆栋贾明光王效明崔凤娇王政博王新斌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4期
关键词:门脉预测值特异性

李兆栋,贾明光,王效明,高 琪,崔凤娇,王政博,王新斌(通信作者)

(1 淄博市市立医院医学影像科<放射> 山东 淄博 255400)

(2 淄博市市立医院普外科 山东 淄博 255400)

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经治疗的CRLM 患者平均生存周期在6.9 个月左右,肝转移瘤能完全切除的CRLM 患者平均生存周期在35 个月左右[1]。目前普遍认为手术切除治疗是CRLM 患者长期生存的唯一机会,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CRLM 患者尤为重要。目前,影像学检查已成为发现CRLM 的主要方法,其主要包括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超声(ultrasound,US);CT 和MRI 二者具有解剖形态清晰的特点,对隐蔽病灶检出效果更好[2-4]。本文旨在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与增强CT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1年3 月—2023年3 月期间淄博市市立医院收治的疑似结直肠肝转移癌患者31 例,其中男性18 例,女性13 例,患者年龄33~80 岁,平均年龄(53.41±5.26)岁;病程2~5 年,平均病程(3.09±1.13)年。患者皆于我院行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与全腹部增强CT 检查。

纳入标准:①内镜活检或手术证实存在结直肠癌;②CT 和MRI 至少一项检查存在可疑肝脏转移瘤;③于我院对可疑转移瘤病灶进行穿刺或手术切除,并有病理结果。排除标准:①MRI 或CT 检查图像质量不佳影响断的患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曾经行肝脏手术的患者。

1.2 方法

增强CT 扫描:选择GE Revolution 256 层螺旋CT,检查前6 h 患者常规禁食,检查范围由患者膈肌至盆腔水平;参数设定为电压120 kV,自动mAs,5 mm 层厚;完成肝脏平扫后,使用碘海醇(350 mg/mL,北京北陆药业)对患者行动脉期、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剂量设定为90 mL,注射速率设定为3 mL/s,延迟时间设定为38 s、80 s、120 s。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扫描:采用GE PIONEER 3.0T MRI 扫描仪,配备8 通道表面线圈,检查前6 h 患者常规禁食,检查时取0.025 mmol/kg 的普美显对比剂(Bayer Pharma AG)由患者肘前静脉进行推注,注射完成后取20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通过LAVA(liver acquis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序列进行扫描,参数设定为TR 3.12 ms、TE 1.41 ms、层厚 5.2 mm、层间距2.6 mm、矩阵260×224、视野400 mm×400 mm、翻转角15°;完成对比剂注射的20 min 后对患者进行肝胆特异期扫描;T2fs TR 9000 ms、TE 86.58 ms、层厚7 mm、层间距8 mm、矩阵352×352、视野360 mm×360 mm;DWI TR 7500 ms、TE 48 ms、层厚7 mm、层间距8 mm、矩阵96×128、视野360 mm×360 mm。

1.3 影像分析

由2 位有10 年以上影像诊断工作经验的影像医师分别对31 位患者的CT 和MR 进行阅片,分别记录患者肝脏疑似转移瘤的病灶数目及影像学表现,有分歧的经协商达成一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与增强CT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效果分析

在31 例患者中,共对47 个可疑病灶做病理检查,有31 个病灶确诊为转移瘤、11个为囊肿、5个为血管瘤;影像上增强CT 发现的病灶共29 个,增强MR 发现病灶共31 个;其中CT 与病理相符的病灶为22 个,阳性预测值为75.86%、阴性预测值为50.00%、灵敏度为70.97%、特异度为56.25%、检出准确率为65.96%;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与病理相符的病灶共29 个,阳性预测值为93.55%、阴性预测值为87.50%、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87.50%、检出准确率为91.49%。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诊断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3。

表1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单位:个

表2 增强CT 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单位:个

表3 增强 CT 与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能比较[%(n/m)]

2.2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与增强CT 病灶影像表现分析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MRI 表现为T1WI 主要为低信号,T2WI 主要为高信号,注入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后,动脉期呈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延迟期与肝胆特异期均为低信号;CT 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均主要为低密度。见表4、表5。

表4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病灶影像表现[n(%)]

表5 增强CT 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病灶影像表现[n(%)]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病因中病灶转移占比约为66%[5]。肝脏血流异常丰富,是恶性肿瘤最常转移的器官;结直肠癌通过门静脉转移,易在肝脏形成转移灶。早诊早治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延长生存的关键。本研究对47 个转移瘤病灶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检出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包括CT 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及MR 的T1WI、T2WI 肝脏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肝胆期)做了统计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47 个病灶经病理诊断有31 个确诊为肝转移瘤,增强CT 检查阳性预测值为75.86%、阴性预测值为50.00%、灵敏度为70.97%、特异度为56.25%、检出准确率为65.96%;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 检查阳性预测值为93.55%、阴性预测值为87.50%、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87.50%、检出准确率为91.49%;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 诊断的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增强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MR 能够多参数成像存在密切关联,MRI 平扫T1WI、T2WI、动态增强三期图像可以互相补充,另外,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 独有肝胆特异期图像,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不存在正常肝细胞,故肝胆特异期扫描为低信号,而周围正常肝组织摄取造影剂呈现为相对高信号,二者之间存在较高对比度,所以检出准确率更高[6-7];而CT 图像为平扫联合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仅通过密度差异来判断,有些小的病灶人眼难以分辨或者能看到病灶却难以判断病灶性质;所以,相较而言,MRI 参数更多,具有更理想的病灶诊断准确度[8-9]。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在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皆分布于肝脏细胞外和肝脏血管内,具有与细胞外造影剂钆喷酸葡甲胺盐(Gd-DTPA)相似的动态增强效果;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胆期时被肝细胞摄取并排入胆道系统,肝细胞呈高信号。典型的肝转移瘤平扫时呈现圆形的低密度影或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影,增强后动脉期呈不规则边缘强化,门脉期瘤体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对比增强消退,在MRI 肝胆期呈现低信号;在本次研究中,分析肝转移病灶CT 和MRI 影像特点发现,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T1WI 加权主要为低信号,T2WI 主要为高信号,动脉期呈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延迟期与肝胆特异期均为低信号;而CT 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均主要为低密度。本研究中肝脏转移瘤影像表现与典型的转移瘤有所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中病灶体积较小有关;本研究中转移瘤病灶平均直径为12 mm,部分病灶三期强化都不明显,这种强化方式易于与肝囊肿混淆[10-11]。另外增强扫描各期受转移性病灶血供异常影响,影像强化效果与肝脏实质存在差异性[12-14],但存在转移病灶血供接近肝实质的情况,导致漏诊、误诊风险较高[15]。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本文对转移瘤影像表现判断存在主观差异,与观察者个人相关;其次,病理穿刺位置可能与影像图像观察的病灶位置有差异,导致最后病理穿刺结果不准确;最后,本研究收集样本量偏少且为回顾性研究,统计效能可能存在一定误差,本结果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前瞻性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相较增强CT 扫描而言,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MRI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检出病灶更多、更准确,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漏诊、误诊风险。临床工作中,转移瘤的诊断仍然需要影像学与多种临床数据相结合(如血清学检查等)共同诊断[4]。

猜你喜欢
门脉预测值特异性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