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社交恐惧

2023-09-28 07:37
前线 2023年9期
关键词:社恐身心初心

前线特约评论员

正式场合经常尴尬、同学聚会懒得参加、单位团建想法逃跑、见到领导和熟人连忙低头……严格来说,这些所谓的社交恐惧多半不符合临床诊断意义上的社交恐惧症,它最多算是一种社交回避倾向或者社交焦虑,但对个人交往和工作交流都具有不良影响。那么,“社恐”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走出来?这需要我们冷静分析与面对。

让评价焦虑少一点。根据进化心理学原理,社交原始的功能是表情达意、交流信息,以达到情感慰藉、分工协作的目的。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交往的功利化现象也日趋明显。社交逐渐失去了它的最初属性,追求优秀、获得好评成了很多人社交的主要動机。由于不能容忍在人群中显得平庸和一般,很多人逐渐对社交场合感到紧张,对可能被“小透明”的场景深感焦虑。“社恐”回避的不是别人,而是不被好评的自己。其实,人际交往中没有得到积极评价,不代表就失去了自我价值,就像一朵鲜花,不会因别的鲜花的鲜艳,而失去了自我绽放的动力。走出“社恐”,需要看淡评价,宠辱不惊,回归社交的初心。

让生活节奏慢下来。“与生活负隅顽抗,与老板据理力争,与客户百般沟通,与业绩殊死搏斗”,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职场中人很容易身心疲累。而社交需要人们付出时间和精力,“社恐”标签正好提供了某种豁免,使人们能够心安理得地以此为借口回避社交。可见,“社恐”回避的不是社交,是可能因社交而带来的身心消耗。但由此产生的副作用是孤独,人们渴望交往、渴望被关怀的心理需求只是被压抑,并不会因此消失。这时,不妨将超负荷的工作稍稍减一减,让紧绷的神经稍稍松一松,让生活多一分松弛和闲暇,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交流。走出“社恐”,要管控压力、放松身心,积蓄社交的心理动能。

让真实社交多一些。当今,即时通讯软件成为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虚拟空间成为生活放松的主要场景,这让人们卸掉了沉重的自我包装的面具盔甲,免除了现实社交中复杂的礼仪和流程,社交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虚拟社交中,话音刚落就能得到“秒回”,轻而易举便与人“掏心掏肺”,发张美图便获无数点赞,俨然有一呼百应的感觉。这改变了人们的社交预期,让人对社交反馈的速度、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更高的期待,继而无法忍受不能秒回、缺乏深度、难以一呼百应的真实社交情景,从而导致只能躲在手机“襁褓”里做一个社交巨婴。“社恐”回避的不是与人的交往,是不能予取予求的真实生活。走出“社恐”,需要放下手机、走进人群,降低期待,参与真实的社交场景。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社会联结。人和人之间只有在真实的交往中才能产生意义感,创造美好的生活。“社恐”是对人际联结的回避,折射出的是人们对个人和群体之间关系的反思和调整。只要我们秉持社会交往的初心、信心和真心,便能走出“社恐”,走出孤独,走向一条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之路。

责任编辑 / 方丹敏

猜你喜欢
社恐身心初心
我,社恐……
『社恐』:再想想,你真的要躺平吗
校园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社恐”:再想想,你真的要躺平吗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