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及应用

2023-09-28 16:14刘振田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8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黄瓜粉剂

刘振田

(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 为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黄瓜, 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拟研究创建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技术体系, 为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 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7-2019 年, 结合临沂市黄瓜生产实际,经过研究、实践与总结,创建了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实现了预期目标。 该技术体系由生产基地选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肥管理、采收、贮藏与运输、基地监督管理等方面构成。

1 生产基地选择

选择无污染、生态条件良好、具备排水和保肥能力、有机质含量较高、生产能力可持续的区域作为黄瓜生产基地, 且该基地环境质量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部门监测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

2 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要坚持“预防第一、综合防治”的原则,注重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 充分发挥病虫害测报预警作用,积极运用生物防治,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使用农药要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把握农药安全间隔期。

2.1 农业防治或物理防治

2.1.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目标市场需求、优质、高产、病虫害抗性强的黄瓜品种,如德瑞特7 号、德瑞特8 号、德瑞特368 等。 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

2.1.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 种子晾晒后,放在清水中漂去秕籽,搓洗净种子表面黏液,捞出种子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种30 min,以预防疫病、根腐病、斑潜蝇、蚜虫、蓟马、白粉虱等病虫害。 经温水浸种、保湿催芽,当85%左右的种子露白时即可达到播种要求。

2.1.3 育苗 通常采用温室育苗法, 育苗场地注重防虫、遮阳,相关育苗设施应消毒处理。 用60%葱蒜茬土和40%陈草炭土或腐熟有机肥, 混拌均匀后过筛, 过筛后每立方米营养土添加腐熟捣细的鸡粪15 kg、氮磷钾复合肥(15∶15∶15)3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 后搅拌混匀, 将配制成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中,密排在苗床上。 播种期的确定由所采用的嫁接方法决定, 若采用插接法嫁接, 要先播种砧木南瓜,3~4 d 后方可播种黄瓜。 根据栽培面积确定接穗的计划株数, 接穗的播种量要比计划株数增加25%左右,砧木的播种量要比接穗播种量增加25%左右。营养钵用温水浇透,每穴放置1 粒种子,平放种芽,每钵覆盖厚度为1cm 的过筛药土,覆膜保湿,室温保持在26℃左右。 在苗期管理过程中,加强环境温湿度条件控制,创造有利于幼苗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 通过低温炼苗,提高幼苗适应新环境条件的能力。

2.1.4 培育壮苗 壮苗标准:苗龄在40 d 左右,株高10 cm 左右,2~4 片叶,子叶完好,节间短粗,叶片浓绿肥厚,根系发达,整株秧苗坚韧有弹性,健壮无病虫害或机械损伤。 以云南黑籽南瓜作为砧木嫁接育苗,提高黄瓜的营养吸收能力、抗病力,抵御枯萎病等土传病害。 嫁接育苗常用的方法有舌接、生长点直插、劈接、靠接、“十”字直插等。 “十”字直插法:先播南瓜,4 d 后再播黄瓜,当黄瓜秧苗子叶展平、心叶初露,南瓜秧苗心叶长至1~2 cm 时,即可嫁接。

2.1.5 棚室处理 夏季休闲期, 用淹水闷棚法进行高温消毒, 能有效杀死空气中和耕土层内的病菌和虫害。 对土壤中病原微生物基数较大的, 用氰氨化钙、威百亩等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晴天累计天数达到15 d, 必要时采用生物活性炭吸附技术改良土壤,提倡施用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菌剂,以减轻次生盐渍化对土壤的危害。 对土壤板结地块,每亩用10 m3稻壳或粉碎的秸秆结合土壤深翻一起施入。

2.1.6 适时定植 临沂市日光温室大棚黄瓜定植的适宜时间一般为10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

2.1.7 定植方法 定植前, 要在放风口安装100 目以上的防虫网。 幼苗2~3 片真叶时,按茬口定植,亩栽植3 500~4 000 株,采用大小行种植,其中大行宽90 cm、小行宽60 cm。

2.1.8 光照和温湿度管控 采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或PO 膜覆盖,保持薄膜清洁以增强透光性;连阴天可用补光灯增加光照,夏季适当遮阳以减少光照;及时吊绳搭架、绑蔓、绕蔓,以增加光照和通风量。 缓苗期间,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防控病害的发生;视幼苗长势情况调节棚温,徒长苗温度控制在13~15℃,健康苗在15℃左右,弱小苗在18℃左右;晴日白天, 上午温度控制在30℃左右, 下午温度降至20℃左右,阴天温度适当降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缓苗期结束后,在低温天气条件下,若棚内温度过低,则采用增温块、暖风炉等进行升温;温度高时采用遮阳网、微雾喷水等措施进行降温。 在操作行铺撒稻壳或秸秆,厚度为5~10 cm,注意多通风,以降低空气湿度, 在春夏秋季可用微雾喷水的方式增加湿度。 低温季节,每次通风时间控制在10 min 左右,间隔30 min 再通一次风, 每天通风2~3 次, 风口大小6~10 cm。 在保证棚内温度的前提下,每天应合理通风换气。 2 月下旬后,气温回升,黄瓜进入结瓜盛期,采取通风以调节棚内温湿度,使棚温白天保持在28~30℃,夜间保持在14~16℃。

2.1.9 其他农业措施 定植前, 棚边种植芹菜以趋避害虫;棚间种植万寿菊等蜜源植物,为天敌昆虫生存提供资源,种植天竺葵诱集害虫以减少虫害。 合理轮作、接茬,推广嫁接育苗,提高黄瓜植株抗病抗逆能力。 采取高垄高畦栽培、膜下暗灌,预防高温高湿,防控疫病发生。 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金龟二代土壤调理剂,将土壤pH 升至5.5 以上,减轻根结线虫病的发生。 采取调节温度、湿度、光照、浇水、施肥、吊蔓、搞心等措施,创造黄瓜生长的有利环境条件,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1.10 其他物理措施 发病后期, 及时清除病虫叶、果和植株,深埋或烧毁;采用高温闷棚法防治,即选择晴天中午,把温室密闭,使室内气温上升至44~45℃,保持2 h,再缓慢放风降温,以防控霜霉病;每亩挂35~45 块黄板、蓝板,挂在行间,及时更换粘虫板,以防治白粉虱、美洲斑潜蝇。

2.2 生物防治

①每亩温室大棚内释放6 000~10 000 只姬小蜂等寄生蜂防治斑潜蝇。 ②每亩温室大棚内释放10 000 只左右丽蚜小蜂等寄生蜂防治白粉虱。 ③引进释放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④施用微生物菌剂,如淡紫拟青霉、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控枯萎病、疫病、猝倒病等土传病害。

2.3 化学防治

2.3.1 防治时间 10-11 月, 棚外气温开始下降,主要防治病毒病、霜霉病、靶斑病和各种虫害。 12 月至次年2 月, 低温弱光影响光合作用, 植株抗病性较差,同时棚内湿度较大,主要防治枯萎病、猝倒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靶斑病、灰霉病等。3-4 月,温度逐渐升高,光照条件变好,黄瓜产量高,病害也较重,主要防治猝倒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等病害。5-6 月,温度高、光照强、虫害多,主要防治病毒病和各种虫害。

2.3.2 枯萎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 用50%多菌灵500 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000 倍液灌根防治,每7~10 d 灌1 次,连续灌3 次,交替使用药剂。

2.3.3 病毒病 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 倍液,或0.5%香菇蛋白多糖水剂3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轮换药剂,连续防治2~3 次。

2.3.4 猝倒病 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1~2 次,可兼治疫病。

2.3.5 疫病 发病前, 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可兼治猝倒病)或1∶0.8∶200 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发病后,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防治。

2.3.6 霜霉病 发病后,用72.2%霜霉威水剂300 倍液, 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 喷1 次,连喷2~3 次。 喷药时,注意叶子正反两面应均匀喷洒。

2.3.7 灰霉病 用3%苦参碱水剂700~800 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每7~10 d 喷1 次,轮换交替用药,连喷3~4 次。

2.3.8 靶斑病、叶斑病 靶斑病、叶斑病应结合霜霉病等病害同时防治, 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预防,可兼治疫病;发现病害,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 倍液, 或80%代森锰锌400~600 倍液(可兼治霜霉病)喷雾防治。

2.3.9 细菌性角斑病 用72%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可兼治疫病、叶斑病),或80%乙蒜素乳油1 000~2 000 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400~6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 喷药1 次,连续喷药2~3 次。

2.3.10 蚜虫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 倍液(可兼治美洲斑潜蝇), 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 倍液喷雾防治。

2.3.11 美洲斑潜蝇 用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 000 倍液,或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3 水肥管理

3.1 施用基肥

施肥禁用鸡鸭猪、 牛羊兔等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圈肥。结合土壤深翻30~35 cm,每亩施入腐熟大豆或豆粕500~800 kg、有机肥6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40~50 kg、微生物菌剂10~30 kg、适量中微量元素肥,微生物菌剂在闷棚后施入。

3.2 浇定植水

采用水稳苗法(暗水法)定植,定植前浇足底水,尽可能保持土坨完整,以防伤根。

3.3 追肥浇水

缓苗前后,每亩追施尿素10 kg,实行膜下暗灌,浇1 次提秧水。 如遇新生叶片黄绿、瓜条膨大缓慢,每亩用0.2%磷酸二氢钾1 kg 喷施叶面, 连喷3 次。此后,每3~5 d 浇1 次水,每2 次浇水之间追1 次三元复合肥10 kg,即“一清一浊”,随水冲施,一般3 次即可,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4 采收、贮藏与运输

4.1 采收

黄瓜达到商品成熟度即可采收,刺瓜要求“顶花带刺”,油皮黄瓜要求有顶花。 采收时黄瓜尾部留一小梗,防止病菌侵入。

4.2 包装贮藏

黄瓜包装应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658)的有关要求。 黄瓜采摘后, 及时用保鲜袋包装或用纸箱、 条编篮盛装, 包装材料应清洁、 无毒。黄瓜临时贮藏, 不得使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保鲜剂等。

4.3 运输

新鲜黄瓜应尽量用专车直接送达。 需要物流配送的,要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良好,严禁日晒雨淋,注意防冻防热,应避免碰压与野蛮装卸。 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禁止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5 基地监督管理

为加强黄瓜生产基地管理, 确保基地黄瓜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在黄瓜生产基地全面推行“七个统一”的管理措施。

5.1 统一组织领导

生产企业(单位)应成立专门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全面负责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如沂南县振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绿色食品黄瓜基地生产部,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和工作人员,负责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的组织、协调和领导。

5.2 统一技术规程

生产企业(单位)要制定简易实用的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对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人员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 增强落实技术规程的自觉意识,提高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

5.3 统一农资供应

生产企业(单位)对基地内所需农业投入品实施统一供应,保证农业投入品来源清晰和可追溯,确保农业投入品的产品质量, 为绿色食品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5.4 统一田间操作

严格按照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统一进行田间管理, 尤其要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 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坚决杜绝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药,确保在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结束后采收黄瓜。

5.5 统一收购销售

生产企业 (单位) 要实施统一购销基地绿色食品, 如沂南县振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制定了统一的绿色食品黄瓜收购标准,并统一收购、销售产地范围内的绿色食品黄瓜。

5.6 统一标志标识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单位)按照2021 版《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的有关规定,在其获证产品包装标签、广告宣传、展览展销等市场营销活动和形象宣传活动及办公场所、 生产区域中主动使用、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同时,绿色食品用标企业要严格遵守包装标签变更备案制度, 及时办理包装标签备案手续,强化依法依规用标意识,提高市场风险防范意识。

5.7 统一监督管理

①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单位)要设立“绿色食品黄瓜生产基地”标志标识,严禁基地周边发展一切可能对绿色食品产地造成污染的项目。 ②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单位)与生产者签订基地黄瓜购销协议,对基地黄瓜达不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 禁止作为绿色食品黄瓜售卖。 ③配备必要的快速检测设备,强化检验检测监督, 确保基地黄瓜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6 技术应用

沂南县振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8 年在沂南县辛集镇城子庄村创建黄瓜生产基地200 亩,吸纳102 户黄瓜种植户加入该合作社。 该合作社基地应用了临沂市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基地黄瓜质量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要求,于2019 年4 月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每亩黄瓜年产按45 000 kg计算,基地年总产黄瓜达0.9 万t,每千克黄瓜按2 元计算,每亩黄瓜年经济收入达到9 万元,基地黄瓜年总经济收入达到1 800 万元。 该合作社规范了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加强了产地生态环境保护,有效防控了产地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辐射带动了周边300 余户提高了黄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 增加了黄瓜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已取得比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经绿色食品管理部门续展复核,自2022 年4 月起, 该合作社基地黄瓜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期限为3 年。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黄瓜粉剂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摘黄瓜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