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近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青年的交流载体及形式更为多样, 在多元化社会思潮、多方面经济利益和多层次潜在压力的影响下,加之网络空间管理不完善, 使得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环境中蔓延发展。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指青年群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通过拼贴和再创作,借助图文和音视频等形式,形成独特的网络语言、衍生多样化的网络行为,进而实现情绪表达和自我塑造,充分展现群体态度的现象。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使得青年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发生显著改变, 这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 因此,摸清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及特征,探析并正视网络亚文化产生的影响,对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青年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 网络青年亚文化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传播,青年群体借助以文字为主的贴吧、论坛和博客加强联系,传播力和影响力较小;随后,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等硬件技术推陈出新,网络亚文化开始以图片和视频形式实现跨媒介传播, 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及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族群间的互动更加活跃, 网络青年亚文化呈现空前繁荣[2]。高校大学生是网络媒介使用最为频繁的群体, 在网络空间自由、开放地彰显个性,成为网络亚文化的制造者、体验者和传播者[3]。 网络青年亚文化根据语言形式、审美兴趣、心态感受划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现。
丧文化的产生与流行, 起源于电视剧 《我爱我家》中“葛优躺”的剧照,照片中人物神情空洞颓废、浑身瘫软无力,迅速在青年群体中引起共鸣。青年群体通过丧文化传达出面对现实压力和客观差距时的绝望和悲观,反射出内心的焦虑和沮丧情绪,充满对现实的戏谑和自嘲。
相较于丧文化, 佛系文化弱化了主体的悲观情绪,追求一种任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与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形成强烈反差。 随着佛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引申出“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减肥”等一系列词汇,表达出青年群体对当下环境和未知生活的淡然接纳。
“二次元”文化源于日本,与三维现实世界不同,“二次元”主要借助于书刊、屏幕等二维平面媒介进行传播,且传播内容普遍具有虚拟特性。“二次元”产品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传入中国, 但由于当时互联网普及程度不高,未能形成聚合效应。2011—2012年,随着Bilibili 等弹幕视频网站的兴起,涵盖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及cosplay 等亚文化类型的“二次元”文化开始迅猛发展、实现跨地区的爆发式传播[4]。
饭圈文化,也称为粉丝(Fans)文化,粉丝聚集而成的网络社群即为饭圈。我国饭圈文化萌芽于21 世纪初选秀类节目所引发的追星热潮, 现如今饭圈内部的规划性、组织性、互动性和参与程度不断增强,粉丝自发领导并组织一些应援活动, 在为偶像创造人气和流量的同时, 也能影响偶像的商业资源和发展路线[5]。
“锦鲤文化” 起源于2018 年杨超越在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的走红,随后支付宝营销活动更是使得“锦鲤”一词成为年度流行语的榜首。“转发祈愿” 是当代大学生参与和传播锦鲤文化最为直接的承载形式,且图形、音频、视频等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转发祈愿”的对象,锦鲤文化依靠互联网平台实现一键转发,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6]。
此外,网络青年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来源于文创作品、热点话题和新闻事件等,是青年群体在网络平台表达主观情绪、展现自我态度、发表意见看法的重要语言形式。 网络流行语以文字为主体,借助表情包等图片得以快速传播,如“凡尔赛”“绝绝子”“干饭人”“内卷”“躺平”等网络语言,在方便彼此沟通交流的基础上, 迅速拉近人际关系,满足青年群体彰显个性、 表达态度与身份认同的表达需求[7]。
网络亚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小众群体借助网络空间表达,不同于大众人群的处事态度、审美倾向和价值追求,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少数群体组建线上社区,以便在所属圈层尽情展现自我、追求个性。相较于主流文化,网络亚文化细分出多个不同领域,各个领域间形成的圈层都较为小众。 网络亚文化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而高校青年群体是伴随这一时期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 由于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受到年龄层次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青年群体更倾向于在网络平台表达诉求, 成为各大网络媒介的主要用户, 在网络亚文化生产制造和传播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媒介主要为贴吧、微信、微博、B 站、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青年群体由于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多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管制和拘束,于是喜欢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找寻合适的场域,通过图文或视频等特殊符号来表达个体态度, 实现独特的行为追求,传播空间和内容均具有虚拟特性。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巨大变革, 随时随地用零散时间来接收和传播信息已成为青年群体的生活常态。网络亚文化为在短时间里有效角逐受众关注、形成情感共鸣,开始朝碎片化传播的方向转型,力求做到形式新颖独特、内容重点突出、表达观点清晰,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强其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新媒体时代,网络亚文化呈现出多种形态,高校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困惑在各个网络亚文化圈层中得到了有效解决,青年群体借助网络平台畅所欲言,进一步实现个性化成长,各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碰撞也提升了网络亚文化的活跃程度, 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包容局面。 在网络媒介的作用下,青年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空间局限性被打破, 几乎每位高校青年都有所属的亚文化族群, 并且一人还可以同属多个不同圈层, 使得网络亚文化的传播环境更加自由。高校青年群体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符号加强沟通,形式也更为开放。
网络亚文化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对刻板主流文化的抵抗特性,高校青年群体因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的不同, 常以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新颖的观点看法对陈旧的社会现象和行为表达提出质疑,以求打破以往常规的狭隘认知。青年群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不断激发, 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媒介平台的作用下, 进一步推动网络亚文化的加速创新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也促使了网络亚文化融通中外、兼容并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语言特点和行为习惯,网络亚文化作品层出不穷, 在自我创造和除旧布新的过程中形成更加多元化的风格特征。
青年群体善于通过揶揄自嘲的方式抒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凝结的焦虑和低沉情绪, 这也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生长壮大的土壤。 借助新颖有趣的内容和幽默诙谐的形式营造与现实环境截然不同的娱乐氛围, 在轻松愉快的网络亚文化圈层中实现信息交互, 从而更好地缓解生活压力和负面情绪[8]。 网络青年亚文化在营造娱乐氛围的同时,开始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消费行为, 商品经济敏锐挖掘出网络亚文化的卖点,其商业价值也不容小觑。不少青年群体习惯于在媒介平台或应用程序注册会员,或是在网络直播的过程中打赏主播, 以及饭圈文化背后隐藏的粉丝经济, 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断构建自我身份,成为表现认同的重要途径。
网络亚文化的开放包容、 自由平等对高校青年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但其鱼龙混杂、不辨真假的传播环境又对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造成负面冲击, 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网络青年亚文化带来的双面影响。
3.1.1 彰显个性,提升身份认同
高校青年崇尚追求主体和自我意识, 开放包容的网络环境为其提供了兴趣圈层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平台。 青年群体在多元的网络亚文化中尽情表达自我,自由选择加入或组建各式网络社群,在张扬个性和态度的同时找寻群体归属感。 2021 年,女大学生慕容意利用4 000 根蚕丝制作了一款非遗金凤绒花头饰,并将制作过程分享至网络,引起了广大青年朋友的密切关注, 也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手工艺的极大兴趣。 多元的网络亚文化社群是青年群体社会化的特殊形式, 也使得青年群体的独特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兴趣追求、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引起强烈共鸣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身份认同。
3.1.2 开阔视野,扩大知识涉猎
在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时代, 高校青年群体的精神追求也更为迫切, 网络亚文化则为其营造了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我国始终坚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各国文化资源不断进行碰撞融合,对高校青年积累知识、增长见识、丰富学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青年群体对知识的涉猎和个人价值的探寻充满渴求,多元的文化内容帮助其拓宽了视野,在成熟的网络技术的加持下, 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更加便捷。例如,备受关注的85 岁科普博主汪品先,以短视频的形式介绍海洋知识, 悄然拉近大众与科学的距离,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被弹幕包围的网红院士”。
3.1.3 释放压力,表达内心诉求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青年群体所面临的困难也随之增加,网络亚文化为其搭建了释放压力、倾诉内心的绝佳场所。 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既给广大青年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 也给青年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青年群体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难免会遇到诸多障碍,当现实环境与理想蓝图出现偏差时,青年群体的心理会遭受打击,情绪陷入低谷。轻松自由的网络亚文化能够让青年群体在自嘲和戏谑的同时调节负面情绪、缓解内心压力,比如,借助“吐槽”“鬼畜” 等娱乐化的形式表达自身的诉求及当下状态的感受,在互相调侃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引发深度思考,为摆脱自身困境寻找更多的可能性[9]。
3.1.4 发挥优势,激发创新能力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青年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升, 网络亚文化为其构筑了发挥自身优势、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广阔空间。 高校青年作为掌握和使用网络技术的先锋群体,也是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生产者,擅长吸纳、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和种族文化, 借助新媒体等全新的技术手段参与文化实践, 展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行为表达和观念态度,助推新生代文化的崛起。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中坚力量,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且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热衷于参加学习交友、休闲娱乐等各类网络活动, 这也给网络亚文化的发展营造了广阔的空间。例如,留学生在海外穿汉服表演传统乐器并上传网络平台,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在“兴文化、展形象”的道路上不断发挥青年作用。
3.2.1 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
网络亚文化以其琳琅满目的内容, 对青年群体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甚至造成过度依赖,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 网络亚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支撑, 这也成为青年群体健康生活的一大束缚。越来越多的高校青年不辨时间、地点地沉迷网络游戏、 网络购物及网络直播等休闲娱乐方式,忽略学习本职和体育锻炼,不规律的作息不断削弱他们的健康体魄, 也滋生了懒惰和拖延心理。 同时,由于网络亚文化强调张扬诉求和个性表达,使青年群体的自我意识更为强烈, 容易导致个人与实际生活的集体脱节,更有甚者纯粹依赖网络社交,在现实环境中开展人际交往时却存在巨大障碍。 每个个体都是社会化的产物,长期沉迷网络、自我封闭,对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将产生极大危害。
3.2.2 过度娱乐,弱化道德意识
“泛娱乐化” 的社会思潮在青年群体中快速蔓延,加之互联网的虚拟和匿名特性,为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脱离道德约束提供了便利。 部分青年推崇娱乐至上的生活理念,过度追求休闲消遣,披上欺骗的外衣对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戏谑化解读, 缺乏对客观事实的尊重, 在网络空间肆意制造、 传播不实言论,为博取关注和流量大肆煽动群体情绪,甚至触碰法律红线,对青年群体的道德意识造成极大的扭曲。这些不良现象在饭圈文化中尤为常见, 明星粉丝群体煽动对立, 有组织、 有预谋地在社交平台谩骂互撕,互相造谣攻击,一言不合就展开人肉搜索,侵犯个人隐私。 2021 年,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对饭圈道德认知错乱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
3.2.3 迷信物质,引发盲目消费
商业资本利用网络亚文化的契机, 通过宣传推广的形式刺激青年群体的消费欲望, 引导其养成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高端消费等非理性行为。 绝大多数高校青年尚不具备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 但在资本营销手段的影响下,成为影视文学、网游动漫等网络亚文化产品消费的主力军, 强烈的购买欲望在促进网络亚文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给自身的发展进步带来严重弊端[10]。 猎奇和攀比心理驱使青年群体过度进行物质消费, 如一味追求新款的电子设备、游戏装备,购买远超个人及家庭消费水平的名牌产品,在资金得不到满足时,甚至铤而走险踏上校园贷的非法路径,此类案例比比皆是、触目惊心。
3.2.4 理想缺失,冲击价值观念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网络平台传播的外来文化对青年群体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由于思辨能力不足,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动摇。 高校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对网络亚文化包容万象的信息不能进行理性的分辨, 当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出现脱轨,在逆境中极易产生自我怀疑。境外势力依靠网络世界中嘈杂的舆论环境, 不断鼓吹青年群体的负面情绪、误导认知,进而侵蚀意识形态,使青年群体产生媚外心理。部分高校青年由此民族观念被弱化,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对国际国内形势和国家发展大势表现出漠视态度。
综上所述,网络青年亚文化根据主体处事态度、表达方式和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已衍生出多种类型,具有十分鲜明的表现特征。在网络亚文化的空间里,青年群体能够尽情地彰显个性,开阔知识视野,通过表达诉求来释放内心压力, 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然而,部分青年群体沉迷网络, 被过度娱乐化的网络亚文化氛围弱化了道德意识,迷信物质消费、理想信念缺失,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对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强烈的反向冲击。因此,探析新时代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辩证影响,能够启发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