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昊彤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培养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所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也是对人的主体性思考与探讨所要达到的应有高度。近年来,国务院重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社会各方对于美育的关注度也进一步提高[1],在高等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 提升其个人修养也成为其重要课题, 审美的人格一旦内化为人的审美意识, 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将成为人的生存目标与自觉行动,成为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是任何规则、政策、道德教化都无法比拟的。然而,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展迅速, 但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却仍未达到理想的高度。
以人为审美对象是人类最初的审美形式, 人类的自我审美是自我关照与价值的确认, 更是社会文明进步所需。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一章,其蕴含的美育思想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儒家美学重视人格的塑造,重点探讨了“天人合一”“温柔敦厚”的审美人格关系,构建了自己的审美人格理论。 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伦理道德与审美趣味培养的重要内容, 其中美育思想对于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是人格培养与审美理论与审美时间的新契合点。 所以深入挖掘儒家美育思想, 并将其运用到审美教育中对审美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育一直被认为是与道德修养、 道德感知密切相关的, 是我们看到和理解在经验中遇到的道德情况的能力。蔡元培曾提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2]。 美育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审美活动和教育活动, 在对艺术和现实进行审美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心理感受,获得美感。 美育的目的在于发现个体是一个整体的人, 是一个人创造性地参与到不同的自我发展投射和领域的本体论自我实现项目中。
儒家美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 其思想内核也给现代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自先秦时期就在学校所开设“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课程内容,这是典型的儒家礼乐教育,它和美育是密不可分的。 西周时期的教育以礼乐为中心,礼乐互补,实行所谓的“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的美育策略。孔子、孟子与荀子的美育思想构成了儒家美育的主要内容。儒家美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善合一”,注重礼乐教化。礼乐教化是儒家的文化核心,对于现代美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的美育发展中,国家将“礼乐之美”作为重要的美育资源。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秦伯》),通过礼乐教化使人修身养性, 才能达到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成为“完人”,而礼乐教化思想是通过将其身心浸入到某个氛围中, 使抽象的理念内化于身体的感知中,再外化到行为中,最终形成稳定的意识与行为[3]。孟子对于孔子的美育思想进一步深化,重视“存养”和“反求诸己”,更加重视个人的积极主动。荀子将礼乐之道辩证地融合在了一起, 希望通过礼乐教化而达到“化性起伪”[4]。儒家美育是以德性养成为最终目的, 古典儒学中的 “德” 与现代语言中的 “道德”(moral)一词并不完全一致,其包括了人的心灵与情感状态,海外新儒家提出的表达人格修养层次的“境界”指向了这种整体性存在的人的状态。以儒家美育涵养大学生的人格, 其实是从审美角度对大学生的德育过程进行创新, 檀传宝教授曾提出“欣赏型德育” 学说, 即以审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和培育学生,能够强化教师教育生命的意义,也能够使学生成为乐在其中的乐学对象。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 在其文化中构建了独特的审美人格,追求尽善尽美的君子,通过内在心灵的完善与超越形成“美善统一”的理想人格。 儒家美育视域下的美育工作可将传统文化“真、善、美”思想融入高等教育的人格培育中去, 通过感官指向对象的感知、 情感的激发及超功利的审美态度的树立唤起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认同, 使教育的理性思维和美学的感性思维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进行融合, 通过审美活动将美学感受过渡到现代生活中去, 为生活中的价值判断提供非异化认知模式,将想象、期待、思考等层次丰富的思维活动引入教育活动中去。 受教育者运用心理动力机制对审美活动产生的效果进行调和与平衡, 会促进个体内在的人格与心理建构的日趋完善,促使正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使价值理念内化到深层心理结构,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教育的本质就是立德树人, 美育是其重要的一环, 高等教育深化育人功能可以通过日常审美活动来实现。在日常的审美活动中,个体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察来映射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在审美对象中的关照,是与对象化了的自我的互动和交流。审美教育对于人格的修复和人性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 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探索实践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激励其对自我潜能的挖掘, 审美活动可以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方面发挥持续的培育作用, 促进人格的成熟与发展, 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审视使人们内心的审美需求日渐明晰, 这一变化会刺激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增强对美的高层次追求,带动人性的自我完善。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孔子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他指出,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诗、礼、乐”也成为儒家文化中教化民众的主要载体与手段。儒家美学将人格审美化、神圣化。 儒家文化认为,理想的人格“在于顺从天地之德而成就事业”, 儒家美育思想中的理想人格是强调
“天人合一”“温柔敦厚”,美善合一的谦谦君子,其人格的最高境界是自我体悟、超越功利的[5]。 儒家美育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诗、礼、乐的传统审美理念与现代美育理论相相融合, 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审美知识的传授、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释放长期以来积累的审美需求, 增强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实效性。 同时,教育者将美育融入理论教学中,扎根生活,遵循美育的特点,用儒家传统文化中优良的审美习惯和美学思想推动学生美学观的树立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夯实文化自信的精神地基。
审美素养是审美人格培育的基础, 当前我们面临的美育问题是亟待提高的国民审美素养与时代发展需要之间的巨大落差, 所以促进国民以艺术素养为核心的审美素养发展应该是当前我国美育的基本目标[6],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基础影响着审美人格的养成。 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审美人格的认识不足,具体而言, 大学生对于审美人格的价值概念的认知错位和对于审美素养提升的意义不明晰。 审美教育虽然也具备实用性的知识, 但是它难以用明确的定义来解读, 这就意味着美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培养方式。 但是当人们能够理解某些东西的基本含义时,它就意味着感受力、想象力,这些会使美育的作用变得具象化。而对于审美人格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参与审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审美活动的践行需要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才能够获得审美的愉悦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当前大学生的闲暇时光泛娱乐化,并没有将对审美的追求转化为审美践行的热情,相比于追求精神层次的审美愉悦, 还是更倾向于获得短暂、直接的娱乐感[7]。另一方面,在审美人格的培育中,文化的传承相对弱化导致大学生缺乏审美经验的积累,应试教育背景下以智育为主的人才培育方式使美育课程边缘化,审美培育的意识也并未较好的渗透到其他专业课中,忽视了文化背后的审美资源与价值再创造。
审美人格一旦养成, 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 而在审美人格的培育过程中良好的审美环境尤为重要,不仅需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也需要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协同育人。 目前许多高校的美育工作权重不足,尤其是有的理工类学校,人文学科的培养力量更是相对薄弱, 对于审美人格的培育多仅限于显性课程, 而忽视了对于校园文化和审美环境的塑造, 校园环境和优良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并不显著, 这对于大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无法起到强化作用。 美育工作的实效无法像其他科目设置考试一样进行学分的量化,更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这容易导致许多学校不重视隐形教育, 在五育并举的工作过程中只进行传统的课堂学习或者理论宣讲,无法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审美环境, 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人格。而在家庭教育中,若美德指引和生活环境的渲染不突出,会弱化孩子的审美意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重要的审美人格培育路径与资源,如诗歌、礼仪、音乐等被放在了智育的从属地位,而对日常生活环境的不重视和美学文化传承的不到位,也会使孩子缺乏审美意识, 缺乏对高雅情趣和精神家园的追求。
以《论语》为例,儒家美育思想中美育的第一层是提高审美能力, 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及鉴赏能力,在外化为行为规范;儒家美育的第二层是审美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这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需要经历波浪式的推进和长期的培育,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成效,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落实美育政策不够彻底,美育课程大多停留在赏析层面, 缺乏个性化培养方案[8]。当前美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模式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课下考试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如开设美育相关的通识课程。 然而,审美文化的培养需要对话体系,但中国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是较为单一的, 在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中,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是聆听,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核心,向学生主动输入知识,学生以被动的方式接收、记忆知识,同时用试题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但在很多时候审美教育需要基于主体间的交流或共同创造的对话, 在审美交流和互动的链接中, 教育者通过激发学生的灵感作为课堂的教育过程的主体发挥作用。 教育者的作用不仅是发号施令或灌输信息, 还要通过传授知识来启发、增强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 在这种状态下,难以启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达到培育其审美人格的目标。
儒家思想中孔子的美育思想的核心始终是研究“人”本身的内向驱动力,汲取儒家美育的精华应该继承孔子“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多方位、多样化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审美文化与道德素养兼修的优秀人才。 “以人为本”是教育理论中的基本原则,当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文化环境日渐开放,社会风气发生深刻变革,中国美学在此基础上受到深刻影响,面临着重构与新生,因此从“人”这一基本层次通过中国传统美学的形成及其内在要素予以清理, 从而为当代中国美育的重构与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使得中国传统美育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 有效地为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建构与发展提供审美经验[9]。儒家力求对于内在德性的发掘与培养, 希望促进大学生在开始外在活动之前就能够用内心约束自己, 在日常行为中接受道德的投影,将道德标伦理的标尺刻在实践中,疏导出正确的理想人格途径[10]。 《大学》道:“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也处于育人的核心地位,所以将“修身”之道融入当代大学生美育的内容中去,在人格培育的过程中不仅通过理论教学, 还需要注重德性的培养, 将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从意识层面过渡到无意识的层面, 以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先导作用。然而,仅希望或依赖课堂中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 并不能完全发展好大学生的个性,大学生人格的培养与社会、学校甚至整个时代文明的发展同样相关。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依靠课堂、学校的作用,大学生所依赖的社会、 家庭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是大学生重要的美育空间。在儒家思想的重要作品《礼记》中,将美育的实施途径分为家庭美育、 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儒家美育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美,而传统的儒家礼乐教化也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个体在家庭与学校中接受的教育就是帮助他走向广阔的社会, 个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认可也是通过在社会中不同的对待方式得以体现的。 有效推动高校美育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利用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从多维度影响个人,潜移默化地帮助个人发展。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文化育人的空间。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人文景观的规划,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以优良的学风、校风引导学生,利用现有优势和文化社会资源,共同培养学生,在暑期及课下鼓励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志愿活动,以“真、善、美”的校园文化给予大学生日常引导。在家庭内部,家长要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经常与孩子沟通, 培养他们善良真诚的品质,进而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社会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活动场所, 社会的整体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状态, 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环境,乐于奉献,政府机关也应注重人文关怀,共建和谐社会。 最后,美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仅依靠课堂知识的讲授,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形成,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将“礼”“乐”作为实现美育的重要手段。并把诗、乐和礼并列为修身三要素。 儒家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强调的是“修身”。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君子修身要从学“诗”开始,在“礼”的基础上修身、立身,最后在“乐”的陶冶中完成品德的修养[11]。 将儒家美育融入高等教育的环节中去,可以通以“诗”作为媒介,以“礼”作为形式,最终形成“乐”的表达[12],使大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感受到审美的愉悦[13]。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介,将受大学生带入特定的审美情景中去, 教育工作者可以抛开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法,增强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情感美学艺术,把握大学生的内心思想特征。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应用,借助图片、绘画、音乐、照片等让学生全方位的感受美的艺术, 在内容的文本转换中发挥语言的艺术, 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升学生们在上课体验与积极性,使整个教育过程生动形象、寓教于乐。 同时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 因材施教,根据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引导。 “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 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副话、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 ”[14]通过教育的双向互动增强学生对于审美人格的认同感, 以此提高其对于审美人格的认识和增强对于审美活动的积极性, 建立审美文化信仰体系以增强审美人格培育的实效性。
从人格培育的层次来改善、 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 凝聚社会力量是高校人格培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也是对人的主体性思考应要达到的高度。 审美人格的培育能更加注重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发展,美育的趣味性生动性等特征,也能使教育过程处于非强制状态之下,让受教育者自愿地参与,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将传统儒学思想融入高校审美人格培育路径中去,将美育理论外化于实践,继承发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美,树立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审美人格培育理念,引导美的价值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中实现在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