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鞠[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1306]
作为18世纪英国最独具匠心的小说家之一,塞缪尔·理查逊以自身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经历为蓝图,致力于以女性人物为叙述焦点,以“婚姻教化、忠告善道”为题,推敲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以书信体的形式将主人公细腻的情感变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期通过妙趣横生的故事传达训诫、教化的思想;与此同时,其作品也间接揭示了18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女性艰难、尴尬的婚姻和生活处境,引起人们深思与共鸣。
《帕梅拉》,亦称《贞洁得报》,是理查逊于18世纪创作的第一部书信体小说,也被世人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故事以书信体为写作形式,以貌美善良的女仆帕梅拉为第一叙述视角,讲述了其如何以言语为利器抵御男主人诱惑,始终自持贞洁,最终赢得尊重、收获幸福的故事。虽然该小说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坚贞勇敢的帕梅拉可谓新时代女性的榜样,依然值得人们分析与研究。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帕梅拉”人物形象的争议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说创作的初衷为道德教化作用,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读者们对故事的不同见解。由于二人悬殊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一部分评论家们将二者置于当世的对立关系中,斥责二人荒诞不经的圆满结局;另一部分人则不吝溢美之言,用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正视二者的差异,认为二人的关系达到了完美平衡的理想境界。其实,上述两种观点皆言之有理,甚至相辅相成。一方面,二者虽在社会地位方面处于高低的对立关系之中,使得帕梅拉在主人B先生的威逼利诱下处于劣势地位;但另一方面,帕梅拉勇敢地运用言语为利器拒绝B先生的无礼请求,并积极借助舆论力量自我反抗,从而使得二者的强弱关系悄然发生转变。最终,男主人B先生被帕梅拉的坚贞不屈所打动,并娶她为妻,至此,二人的角色地位已在爱情关系中逐渐实现平衡。与此同时,国内对于该作品的研究视角也局限于叙事策略研究、女德构建、服饰政治等方面,而鲜有学者从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权力关系的变化解析女性人物反抗意识的觉醒。很显然,该作品除了传达道德规劝的主题之外,也是一部极具女性主义思想的文本,这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相辅相成。鉴于此,本文运用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底层女仆帕梅拉在自我反抗、维护尊严的经历与男主人公间微妙的权力变化,以表明女性反抗意识觉醒的事实,进而揭示女性人物捍卫自身话语权的重要意义,给予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以启迪。
在《帕梅拉》一文中,理查德将故事置于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背景下,而此社会体系就决定了男性在权力和话语方面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相反,生活在该环境下的女性被迫与社会主体脱离,成为男权中心文化制度下的失语者与牺牲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是绝大多数生活在父权制社会的传统女性的共同结局。时代的烙印、命运的摆布让她们自甘沉沦,最终丧失自我,沦为受人驯服驱使的工具。然而,故事中的帕梅拉却与众不同。年轻貌美的帕梅拉是上流社会家庭中的一个女仆,虽身份卑微,却聪慧敏捷。同时,她自尊要强,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价,因此渴望通过学识摆脱生来注定的命运。然而,生活在身不由己的时代,身处社会底层的帕梅拉同时背负女人与佣人两种身份,从性别和角色定位上看,她就已经失去了大部分选择权和话语权。《帕梅拉》是特殊的书信体小说,理查逊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二人日益激烈的言语冲突来呈现,故事情节也就此展开。在老夫人去世后,其儿子B 先生就暴露了自己图谋已久的想法:霸占帕梅拉,让其做自己的情人。然而,面对男主人的威逼利诱,她并未言听计从,而是以言语为武器发起反击,并借助舆论的力量为自己寻找出路,最终以坚贞不屈的品格赢得男主人B先生的尊重与欣赏,并真心娶她为妻。至此,帕梅拉在挣扎与反抗中一步步尝试构建自身话语权。毋庸置疑,她的抗争是成功的。婚后的帕梅拉虽竭力顺从世人的眼光,努力维持温顺贤良的好妻子形象,但她已改变自身处境,成为受人尊重的上流社会的一员了。总之,她是坚贞与美德的化身,是自尊自爱的新时代女性的先锋与榜样。
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的形式载体,权力生产着话语。换言之,话语是权力的产物,在话语的实践中潜藏着权力的运作”。在男权制社会中,男人主宰一切,男人的话语就是权威,而女性则成了被压迫、摆弄的对象。在《帕梅拉》一文中,年轻貌美的帕梅拉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B先生就是父权制的代表,拥有绝对的权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帕梅拉的话语权。“18世纪英国的工业处于衰退时期,纺织业以及其他产业中很少需要女性劳动力,未婚女子不再是家里的经济贡献者,反而被看成是家里的负担。”因此,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年仅十二岁的帕梅拉只能远离家乡和父母,只身来到上层阶级家庭做工。卑微的帕梅拉虽身为女仆,但她幸得老夫人赏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如她所言,这些才艺“像我这种地位的人原本是不能胜任的”。但即便如此,出众的才能并未赋予她独立平等的女性地位,反而成了恶人行凶的源头。在老夫人逝世后,男主人B先生先是屡屡向帕梅拉示好,等帕梅拉放松警惕后终在凉亭暴露自己的不轨意图。遭到帕梅拉拒绝后,他又企图借助自身地位来威胁控制帕梅拉的言语行为——警告她不要把凉亭事件告知旁人。其次,他还妄想控制帕梅拉的信件往来,训诫她不要把他家中情况告诉家人;继而,他又通过哄骗的方式将她软禁在庄园,禁止她与外人交谈。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男主人B先生一直将自己视为至高无上的发号施令者,在他眼中,帕梅拉只是一个低微渺小的仆人,他对她拥有绝对的话语掌控权。因此,面对帕梅拉一次次的反抗,他有些无所适从,觉得她的言行举止违背其阶级属性和社会伦理,觉得她理应受到谴责。然而,帕梅拉虽自知与主人B先生身份地位悬殊,但她并未因此答应B先生的无礼请求,而是以强硬的话语反戈一击,社会地位、性别的不平等使帕梅拉开始反抗强权。
福柯认为,“知识和权力密不可分”。拥有了知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收获了权力。此外,“权力是一种动态的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变化不稳定的”。权力的压制必然也会带来权力的颠覆与反抗。良好教育的熏陶赋予了帕梅拉知识和技能,也就间接给予她反抗权威的底气。因此,帕梅拉虽出身低微,但她始终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她渴望借助知识赢得他人的认同与尊重,自我意识是帕梅拉不畏世俗、顽强反抗的最坚实的力量。因此,面对B先生的冒犯,帕梅拉并未选择沉默和迎合,而是以言语为利器,当面顶撞且强硬拒绝其无礼的要求。其次,当B先生变本加厉地实施自己作为主人的权威之时,帕梅拉还借助舆论力量谴责B先生的不端行径。她先是利用书信的方式向父母诉说自己的遭遇,询问意见;接着,她又把事情告诉了善良友好的杰维斯太太,揭露居心叵测的B先生的真正目的;当发现B先生假意送她回家,实际则是软禁她时,她一路上竭尽所能向路人揭露B先生的不轨意图,寻求帮助。求助未果后,她遭到软禁。面对凄惨的囚禁生活,她并未因此沉沦,放弃抵抗,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策划自己的逃跑计划。她把自己遭到软禁的事实利用书信或者当面诉说的方式告诉自己的父母、威廉斯神父、B先生的仆人、朋友等,意在将道德败坏的B先生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借此,帕梅拉一方面表明了自持贞洁的决心和美德,另一方面利用舆论之便讨伐B先生。总之,在这场角力中,知识赋予卑微渺小的帕梅拉以反抗与自己在地位上有云泥之别的B先生的勇气,使她敢于发出“求助之声”;而高高在上的B先生虽然掌握了绝对的权威,但他尚存有一点良知,也不想把自己的丑陋行径搞得人尽皆知,这更加坚定了帕梅拉反抗的决心。最终,世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帕梅拉在挣扎与反抗的尝试中构建了一定的话语自主权。与此同时,伴随着盛气凌人的男主人对卑微渺小的女仆的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权力之争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权力是通过无休止的斗争和较量而转化、增强或倒退着的过程;权力的运用来自多个方面,在各种不平等和运动着的关系的相互影响中进行。”在帕梅拉和B先生之间的权力角逐战中,从表面来看,无论是阶级地位,还是经济实力,男主人B先生都占据绝对优势,享有至高权威和话语权,而女仆帕梅拉则是被统治和压制的对象;然而,二者既是社会关系中的主仆双方,亦是爱情关系中的主动方和被动方。在二者的爱情关系里,帕梅拉作为被追求者一方,享有一定的主动权,这就为二者之间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在社会地位方面占据上风的B 先生自以为可以随意主宰一个渺小女仆的命运,但事实不然,他一次又一次的冒犯换来的不是帕梅拉的屈服和妥协,而是她一次又一次激烈的挣扎和反抗。最终,她誓死捍卫贞洁的决心和信念影响了B 先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他对她的感情也迎来了质的变化,从一开始强盗式的占有欲到发自内心的欣赏与尊重。因此,他不顾世俗的眼光,真心想要娶她为妻,她也为此动容,答应与他永结秦晋之好。至此,二者之间悬殊对立的权力关系逐渐融合平衡,实现双赢。从表面来看,这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究其本质则不然。婚后,二人虽生活幸福圆满,但这一切皆以帕梅拉压抑本性为代价。在世人眼中,女仆帕梅拉以婚姻为跳板,摇身一变成为女主人,但风光蜕变后隐藏的是妥协与忍让。帕梅拉婚后虽贵为家中女主人,但身处父权制社会,她也只能沦为丈夫的附庸。因此,在丈夫B先生眼中,帕梅拉更需要竭力成为一个世人眼中所谓的温顺持家的好妻子,并理解和容忍自己严苛甚至无礼的请求。而曾经身为仆人的帕梅拉心中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也似乎让她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丈夫的安排,这时的帕梅拉不过是从“女仆”变为披着女主人华丽外衣的“女仆妻子”罢了。
在男权至上的父权制社会下,女性几乎没有例外地遭受着身份丧失、话语权被剥夺的困境,而只有勇敢地打破等级藩篱,建立自身话语权才能谋求自由之路。在《帕梅拉》一文中,理查逊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坚贞勇敢的女仆形象。面对地位悬殊的男主人的侵犯,她以言语为利器,并借用舆论优势直击B先生的轻浮言辞和不轨行径,反映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在男女主人公的这场角力中,因为爱情因素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存在,二者之间的权力之争由最初的男强女弱发展到女主人公奋起反抗后权力的转移,并最终发展为女主人公赢得男主人公的尊重,实现权力的动态平衡。婚后的帕梅拉虽然已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心甘情愿地做丈夫眼中温顺贤良的好妻子,但她已全力以赴维护自己的权利及尊严。总之,自尊自爱的帕梅拉可谓新时代女性的榜样与典范,她勇敢反抗强权压制,尝试建立自身话语权的行为给现代社会面临同样困境的女性指明了方向。然而,帕梅拉看似美好的结局也引人深思:追求自由平等之路道阻且长,自立自强方能成就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