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6)
2021年10月,随着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旋风刮遍全球。元宇宙热闹仅仅一年,2022年11月30日随着ChatGPT的上网,全球眼球立即被ChatGPT所吸引,并刮起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旋风!随着ChatGPT的兴起,原本正火热的元宇宙好像一下子就销声匿迹。于是有人认为,元宇宙本来就是泡沫,在ChatGPT面前立即现了原形,落得个快速离场。元宇宙真是学术泡沫吗?ChatGPT是元宇宙的克星吗?先后出现的元宇宙和ChatGPT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就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我们深入研究后可以发现,元宇宙和ChatGPT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两朵鲜艳的技术之花,他们争相斗艳、互补共生,元宇宙的快速退场仅仅是因为眼球注意力稀缺造成的,它本身并不是学术彗星。
元宇宙(Metaverse)和ChatGPT分别是2021年底和2022年底先后兴起并引发大众强烈关注的两个热点,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盛开出来的两朵夺目的技术之花。
元宇宙从概念的提出到全球的热议大概经历了半年时间。2021 年3月,美国一家主要从事电子游戏业的公司Roblox准备上市。为了将电子游戏包装得更高大上,Roblox公司把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在其科幻小说《雪崩》中创造的元宇宙这个概念嫁接其中,认为自己公司的电子游戏本质上就是《雪崩》中的元宇宙建构,因为Roblox认为他们的电子游戏是沉浸式虚拟世界建构,包含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等八大特征[1]12-14。这些特征与斯蒂芬森在《雪崩》中所描述的元宇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说就是《雪崩》所描述的元宇宙的技术实现[2]。因此,他们借用斯蒂芬森的元宇宙概念来包装自己,号称他们是一家元宇宙公司,所从事的是元宇宙事业。由于包装定位得当,Roblox公司一经上市,其股票就连续翻番,一两个月就上涨数十倍[1]11-12。正因为其出色的股票表现,Roblox连同元宇宙这个新概念一起在投资、证券和金融界迅速传播,元宇宙的概念及其思想开始受到企业家、风投家的关注。
真正让元宇宙越出企业和风投界而走向大众,并被学术界认可,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是著名的Facebook公司及其总裁扎克伯格[3]。Facebook公司一直被认为是网络社交界的翘楚,占据着国际网络社交的大部分业务。然而,扎克伯格认识到,随着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社交方式即将发生重大变革,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沉浸式社交即将占据主流,因此为了抢占未来网络社交的新高地,扎克伯格毅然将使用了二十多年并有着巨大声誉的公司名称Facebook改为Meta,以此来表示公司变革以及抢占未来高地的决心。由于Facebook是国际著名的社交网络公司,它改名Meta一下子就吸引了媒体和大众的眼球,同时也让元宇宙越出金融投资圈而引发了全球大众的关注。
由此可见,虽然2021年3月Roblox公司以元宇宙之名上市引发了大众的一些关注,但真正让元宇宙火出圈的还是因为2021年10月Facebook的改名事件。可以说正是由于Facebook的名人效应,元宇宙旋风一下子吹遍全世界,迅速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1.投资界的热烈响应。最近一些年,投资界正发愁缺少投资热点。当风投家们发现Roblox的成功秘密之后,他们立即转向元宇宙,认为这是新技术革命的未来走向和未来愿景。无论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是其他一切数字技术,最终都走向元宇宙,也就是说元宇宙是未来社会的技术愿景,值得投资界做长期投资。
2.企业界的重新定位。企业界之所以热衷元宇宙这一新概念,是因为原来无法定位自己企业属性的一众公司突然明白自己原来所从事的正是元宇宙事业。例如美国的Facebook、中国的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公司以往都认为自己是网络公司、大数据公司或智能公司,他们都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定位自己的公司性质,但他们以往好像都没有真正找准定位。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出现,这些企业才恍然大悟,他们其实都在构建元宇宙,都属于元宇宙公司。
3.学术界的积极探索。学术界一开始比较抵触元宇宙,认为它是资本家们的炒作,并没有多少学理性的东西值得研究,但随着元宇宙热的进一步发展,学术界陆续开始了积极的探索。最先响应的当然是研究数据科学和技术的学者们,他们看到了各自局部研究的整体意义和未来愿景。传媒界表现积极,一方面因数字技术是传媒的技术基础,元宇宙必将引发传媒技术的重大变革,因此他们必须关注元宇宙;另一方面元宇宙时代的来临,传媒技术的变革必然带来传媒方式的重大变革,因此需要积极研究。哲学界则发现,元宇宙必然引发宇宙观的变革,引发一系列哲学观念的变革,最为重要的是元宇宙可能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因此哲学界也开始热闹起来[4]119-126。随后,几乎所有的学科都陆续与元宇宙关联,从不同视角开始了元宇宙的学术探索。
4.各国政府的顶层设计。元宇宙提出不久,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部门觉察出元宇宙即将对未来社会产生全面影响,于是纷纷对自己原来的科技政策和未来规划做出相应的调整,并陆续展开未来社会愿景的重新规划和顶层设计。例如:美国政府很快就对元宇宙做出响应,在第117届国会上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元宇宙技术发展的政策,如《21世纪就业法案》《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2021》以及2022年4月拜登政府联合61个国家和地区发布的《未来互联网宣言》等[5];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等部门联合组织了全国130余位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产业界的专家,历时两个月形成并发布了《中国元宇宙白皮书》[6]。
从2021年底开始,元宇宙就像全球旋风,一下子刮遍全世界,因此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但正当元宇宙风头正盛、红极一时之际,2022年11月30日,美国OpenAI公司突然推出了智能聊天软件ChatGPT,世界的目光一下子就被这个更有趣、更好玩并且可能即将夺人饭碗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吸引。所谓“ChatGPT”,是一款通用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其全称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即生成式预训练聊天转化器,它能够基于互联网可用数据训练的文本生成深度学习模型[7]。这就是说,机器能够“听懂”人类的自然语言,并经过处理、转换后再“说出”人类能够听懂的自然语言。这样,人和机器之间就可以用人类常用的自然语言来沟通,机器还能够完成过去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各种智力、智慧任务。例如,可以撰写文案、编写代码、代写论文、参加考试、判案断案、画图设计、会计分析等等过去只有受过大学甚至研究生训练的专业人员才能够完成的各种任务,因此,ChatGPT一下子就举世震惊!
不像元宇宙仅仅是对未来“画大饼”,ChatGPT是当下就可投入使用并改变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前沿智能技术,因此人们对ChatGPT的感受更深刻,影响也更直接,关注也热烈。于是,在OpenAI公司开放ChatGPT仅5天就引来了百万用户注册使用,仅仅一个月用户人数就突破一个亿,创造了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神话。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都热烈谈论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各种话题,用户尝试着各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功能,例如写新闻稿,撰写文案、写诗作画以及询问各种刁钻的问题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不少学校因为害怕大学生、研究生用ChatGPT来做作业、写论文,不得不行动起来禁止ChatGPT向学生开放[8]。更让人害怕的是,不少高科技公司迅速裁员,立即使用ChatGPT来取代原来大量的白领工作,造成了下岗潮的恐慌。据说由于ChatGPT的出现主要针对的就是中级白领阶层,许多白领阶层都面临失业。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底层体力劳动者的工作能被机器取代的基本上已经被取代,剩下的已经很难被取代,而创造性更强的工作因为需要更多的智能、智慧而一下子难以被取代。因此,ChatGPT的出现引发了全球白领的失业担忧。更为重要的是,ChatGPT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不断更新演化,功能以翻番的速度不断强化,从ChatGPT起步,很快经历了GPT3.5,目前已经更新到了功能更加强大的GPT4.0。随着不断更新换代,ChatGPT的功能进步神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横扫各种智能领域,因此ChatGPT自其推出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且不断推陈出新,一浪高过一浪,稳居热点之巅。
由此可见,元宇宙和ChatGPT分别在2021年底和2022年底横空出世,而且立即作为现象级的革命性事件荣登热点榜首,成为全球各界的热门话题,引发了各方的热切关注,因此分别是2021年和2022年盛开的技术革命之花。
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演变之中,因此都有其生命周期,并由此出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象。由于以往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慢,一门新科学或新技术的生命周期往往较长,可以达到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例如,牛顿力学曾经热门数百年,而蒸汽机也先后流行数百年,这就是所谓的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上个世纪开始变成各领风骚数十年。从本世纪初开始,技术发展更加快速,变成了各领风骚七八年的现象,例如大数据、AlphaGo、区块链、虚拟现实等轮番上演。而如今,元宇宙和ChatGPT则出现了只领风骚一两年的超短生命周期的现象了。
ChatGPT的迅速崛起和元宇宙的快速降温,这似乎印证了元宇宙刚刚提出时有些人的观点,即元宇宙就是一个“虚火”的概念,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因此是伪科学,无非是一场概念炒作,而ChatGPT只是揭开了元宇宙的伪装而已[9]。如果这样的话,问题出在元宇宙本身,是元宇宙自己缺乏长久发展的内涵。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是人们的注意力稀缺,因为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ChatGPT身上,导致元宇宙迅速褪去了光环,元宇宙本身并不是伪科学。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元宇宙热度的迅速下降?我们先分析元宇宙和ChatGPT各自的特点,再回过头来探讨原因。
元宇宙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技术综合集成。元宇宙是一个集成式的概念,它将20世纪中期信息革命以来的一些信息技术用元宇宙的概念集成起来[4]119-126。二战结束之后,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革命迅速爆发。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一系列信息技术轮番上阵。这些信息新技术各有所长,分别从不同视角解决了世界的信息化、数字化的问题。但是,它们既各自为政,又相互交错,因此急需一个具有更强概括能力的概念来统摄这场信息技术革命,而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2)未来愿景刻画。人们虽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但总要面向未来,并需要未来愿景作为现实的引导。信息革命初期,电子技术、集成电路、第一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化的初步成果,于是20世纪60年代有人提出了将“信息社会”作为信息革命第一阶段的愿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互联网以及第二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信息革命更加走向深入,又有人提出了将“数字化生存”作为信息革命第二阶段的愿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无线网络、智能手机、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和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兴起,信息革命又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于是元宇宙这一更具有概括力,更能够描述未来愿景的概念被及时提出,并立即得到全球响应。因此,元宇宙用更加具有统摄性的概念和愿景统一描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即将带来的未来愿景。(3)意义影响深远。为什么在一定的阶段就必须有某种愿景来刻画未来?因为从具体的技术视野只能看到某种技术的局部影响,很难看出各种技术聚集一起即将产生的整体效应,这样就可能造成对具体技术深远影响的忽视。信息社会曾经引导20世纪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而元宇宙的提出一方面整合了信息革命以来,特别是21世纪的新一代信息革命以来的各种新技术,例如移动网络、网络社交、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术,描述了它们的综合集成所带来的综合效应,另一方面元宇宙的未来愿景将引导着这些新技术的分工合作和发展方向。(4)当前尚难实现。愿景是对未来的刻画和憧憬,并非是一种现实的客观描述。元宇宙是对信息时代未来愿景的刻画,是各种信息技术综合集成之后的综合效应,类似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社会。元宇宙愿景是“画饼”,还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也就是就当前技术能力来说,尚不能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图景。只能说,当前已经初步出现了元宇宙所描述的愿景,但如果要实现,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正因如此,人们一般对这种尚不能成真的元宇宙愿景刻画只能半信半疑,甚至被有些人认为就是“画大饼”,因而目前还缺少现实的可信度。
我们也可以用四个特点来概括ChatGPT:(1)技术可以实现。ChatGPT是一种人工智能的具体技术,它是技术现实,而不是虚幻愿景。人工智能自1956年以来,经过了近70年的发展,虽然期间几度兴衰,但每一次都用惊艳的表现让人们叹为观止。就下棋能力来说,人工智能逐渐实现了西洋跳棋、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对弈并获得胜利[10]。可以说人工智能目前已经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ChatGPT一推出就可以完成各种过去只有人类才能够完成的任务,甚至引发了各种恐慌,以至于不少大学对其实行封杀,就是因为ChatGPT具有技术的可操作性,可以立即应用于各行各业。(2)具备类人智力。人工智能目标本来就是试图用人工的方式,更准确来说是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大脑,让机器具备人的智力、智能。但是,以往人工智能的所谓智能,其实主要是模仿了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搜索、分类等能力,这只是人的智慧能力之一。人类最重要的是可以积累经验并向经验学习,也就是具有归纳、提炼和发现的能力。ChatGPT与以往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就是所谓的生成式,即可以通过海量数据的学习,学会了像人一样的归纳提炼能力,可以从碎片化的数据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这样机器就开始具备了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3)实现通用功能。人类是一种多功能的动物,然而以往的人工智能都是只具备某个单一功能,比如深蓝只能下国际象棋,AlphaGo只能下围棋。ChatGPT之所以能够惊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通用功能。人工智能专家一直试图研发出像人一样具有通用性的人工智能,然而从专用到通用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难度巨大。ChatGPT初步实现了多功能性,公文、编程、计算、诗词歌赋、会计金融、专业考试等等,就像人一样具备了多种能力。(4)交流生动有趣。ChatGPT通过与人类聊天的方式,实现了人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ChatGPT具有高智商,它能够撰写出比一般硕士研究生水平更高的学术论文,能够参加大学生、研究生的各类专业考试。更为关键的是它还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高情商,能够跟人类实现无障碍沟通,比如它能够躲开人类给它设置的陷阱,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能够修正自己的局限,能够根据问题语境来组织答案。此外,它还表现出人类一样的幽默,让人机对话充满轻松与快乐。
通过元宇宙与ChatGPT两者特点的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差别。就差别来说,元宇宙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更不是一种新技术,它是对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刻画的是这一系列的信息技术最终可能给人类带来一个怎样的美好未来[11]27-36。从技术构成来说,它并不是什么伪科学式的骗术,它是一个集成概念,但它不是一个空概念,也就是说,元宇宙具有自己的真实内涵和外延。那些将元宇宙嘲笑为伪科学或骗术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元宇宙的内涵和外延,更没有理解它作为未来宇宙愿景的本质。任何愿景都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和猜想,如果要实现还要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比如信息社会在刚刚提出的时候也曾被嘲讽,网络社会也被嘲笑为梦想,但如今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元宇宙作为未来社会和宇宙的预测和猜想,肯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成为现实。正因为还需要时间等待,所以不少人认为元宇宙是务虚的东西,由此受到不少人的攻击。
与元宇宙的预测性和未来性相反,ChatGPT是人工智能突破性发展的转折点,它是一项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具体的新技术,给当下就带来巨大影响的革命性技术,所以它不像元宇宙那样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如果说有争议,并不是说ChatGPT是否真实,是否可能,而是它的影响太大,我们人类是否需要阻止它的发展,是否需要加强伦理和法律的规范问题。这就是说,人们为什么能迅速接受ChatGPT而会对元宇宙排斥呢?这是因为元宇宙还只是一个“大饼”,而ChatGPT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特别是以各种惊艳的表现让人们感觉到它的巨大威胁。换句话来说,ChatGPT作为具体的革命性技术,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可以直接体验和使用,其存在性无可辩驳,因此也就无需争议。
元宇宙和ChatGPT的不同特点,带来了它们不同的命运。元宇宙虽然不是骗术,但因为是未来愿景,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诸多的条件才能实现,因此不能马上让人们去体验,这就造成了人们的不信任,甚至认为是骗局或忽悠。ChatGPT就不一样,它华丽登场,功能卓越,人们可以立即体验其超越一般人的聪明才智,可以拿它或娱乐,或创新。人们迅速感受到了ChatGPT的智能智慧,同时还感受到了它的幽默风趣,于是五天之内就引来百万人注册,一个月就无人不知。最为关键的是,无人可以怀疑它的真实性,只觉得它惊奇无比。
ChatGPT迅速兴起之时,元宇宙却悄然地退出了热点。元宇宙自2021年10月成为热点以来,2022年刮了一阵旋风,但在ChatGPT面前却降温太快,似乎成了一颗彗星。我们前面论证了元宇宙本身并非空穴来风,但它怎么在ChatGPT面前却显得如此脆弱呢?主要是因为人们注意力的转移。在ChatGPT之前,元宇宙以其美好的未来愿景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为人类美好的未来或激动、或担忧。但元宇宙毕竟是愿景,还没有成为现实,因此当完全技术化的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元宇宙的魅力则显得相形见绌。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ChatGPT显然更具操作性和影响力,因而更加吸引人的眼球,而元宇宙则有点像未来神话一般,虽然美好却暂时还看不见摸不着,其吸引力显然无法与ChatGPT相媲美。这样说来,元宇宙的迅速降温并非元宇宙本身有伪科学或包装炒作之嫌,只是因为两个热点轮番上阵太快速,以至于稀缺的注意力很难同时关注两个热点,再加上人的喜新厌旧特性以及ChatGPT更加现实和有趣,导致了元宇宙的迅速降温。我们只能说,元宇宙有点生不逢辰,没想到人工智能会这么快就发生这么爆炸性的热点,具有多功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么快就来临了。
我们已经知道,ChatGPT如今正红得发紫,而元宇宙却快速降温,但这并不能说ChatGPT是元宇宙的克星。那么,ChatGPT与元宇宙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答案是相互成就的共生关系。元宇宙是对宇宙未来的愿景刻画,特别是作为宇宙大脑的数字平行宇宙的一种愿景描画和纲领建构。而ChatGPT是建构元宇宙最基础的技术工具。作为宇宙大脑,数字宇宙必须有类人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人工智能是宇宙大脑智力和智慧的动力源泉,而ChatGPT的出现更好为宇宙大脑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智慧动力。那么它们为什么是一种互补共生的关系,而不是相克互斥的关系呢?它们又是怎样的互补共生关系呢?它们是怎样实现互补共生的呢?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元宇宙的技术构成和哲学本质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技术构成来说,元宇宙作为一个集成性的概念,它是对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即需要一系列技术作为技术底座才能够建构元宇宙。例如,需要5G、物联网等作为网络通讯环境,需要拓展现实、机器人和脑机接口等技术作为虚拟界面,需要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就技术来进行数据处理,需要区块链技术和非同质化通证(NFT)作为认证机制,还需要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技术作为内容生产工具。从这个技术构成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就是其中的重要技术构成之一。无论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还是数据应用,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支持,也可以说,人工智能和元宇宙之间就是这样被深深地缠绕在一起,没有人工智能就绝对不会有元宇宙的愿景及其实现。
从哲学本质来说,元宇宙是自然宇宙数字化的结果,是自然宇宙数字化后而形成的数字平行宇宙。由于数字平行宇宙的形成,宇宙世界就从单一的自然宇宙这个硬件系统,逐渐补上了由数字平行宇宙构成的软件系统,这样宇宙世界就变成了硬件、软件齐全的运行系统,这就是所谓的元宇宙。我们也可以把元宇宙比作一个人,如果把作为硬件系统的自然宇宙看做是宇宙之身,则作为软件系统的数字平行宇宙就是宇宙之心,也就是宇宙大脑[11]27-36。宇宙大脑的智能、智慧程度如何,主要就取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一个聪慧的宇宙大脑是建设元宇宙的关键。
但是,以往的人工智能虽然具有了一定的智能水平,但都与人类的智能差距太大,最为关键的是缺少人类的经验归纳和自我学习能力,因此被人嘲笑为能计算没头脑,有智能没智慧。如果依靠以往的人工智能,那数字宇宙就可能缺少学习、创新和智慧能力。但是,ChatGPT的出现,元宇宙的智慧能力即将发生质变和飞跃,数字宇宙将真正成为自然宇宙的大脑,因为ChatGPT可以像人一样思维,学会了在海量的碎片化中找出规律,在经验中学习和提升自己。 全球智能一旦通过网络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无边的宇宙大脑,届时人类将进入真正的元宇宙时代。由此可见,ChatGPT在元宇宙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元宇宙与ChatGPT主要通过目标引领、智能推动这两条相互促进的路径来实现互补共生。
所谓目标引领,就是元宇宙作为一个数智社会的未来愿景和目标,将引领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并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牵引动力。在元宇宙提出之前,无论是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还是人工智能,都只在自己的技术视野里来定位自己的世界,很难精确找到自己的边界。它们要么认为自己法力无边,可以顶起整个世界;要么认为把自己局限在细小的圈子,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威力。因此,在元宇宙提出之前,这些信息技术都在盲人摸象,都困囿于局部的世界里而不能自拔。元宇宙提出之后才知道,这些技术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构成元宇宙的技术要素,它们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并用自己的能力来建构一个极其伟大的“巴别塔”,即元宇宙。人工智能也曾经试图承担起独自塑造未来愿景的重任,但元宇宙让人工智能找到了自己的边界定位,即元宇宙作为一个数智社会未来愿景的旗帜,引领着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项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元宇宙这个未来愿景引领下,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项技术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精准定位,为整体目标而描绘出自己最美的局部画卷。这样,元宇宙这个整体目标将为包括人工智能,特别是ChatGPT提供目标导向和牵引动力。在未来,元宇宙作为一个沉浸式的虚拟空间,人们可以在其中互动、社交和创造,为人类互动和合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所谓智慧推动就是人工智能,特别是类似于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推动元宇宙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实现元宇宙的终极目标。作为类似人类大脑的宇宙大脑,也应该有类似人类一样的存储记忆能力、统计计算能力、理解互动能力、学习提炼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也就是说,作为类似人类身体的自然宇宙是一个组织和能量的宇宙,而作为类似人类大脑的数字宇宙是一个信息宇宙,后者要像人类大脑一样具有记忆、思维、判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来自哪里?自然世界并没有长出生物性的宇宙大脑组织,它必须依靠人工智能来实现。但以往的人工智能只能演绎推理和简单归纳,而ChatGPT却开始具备了利用人类经验数据来学习,并在学习中进行创新,因为ChatGPT在没有先验模式、规律的前提下,仅仅利用大数据的学习就能自己找到数据规律,并自我创新[12]。ChatGPT这种所谓的生成式从被组织到自组织的涌现生成,这也就是人类的智慧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ChatGPT的出现,元宇宙开始获得了真正具有类人的宇宙大脑思维创新能力,因此ChatGPT不但没有让元宇宙变成伪科学,反而推动了元宇宙向着其愿景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从而推动了元宇宙的发展。
我们已经论证过,ChatGPT和元宇宙具有形成共生关系的潜力,每一方都可以增强另一方的能力和可能性。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ChatGPT是元宇宙的智慧动力,它将让元宇宙更加早日地实现未来愿景。那么,ChatGPT究竟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助力元宇宙愿景的实现呢?作为一种高度先进的AI语言模型,ChatGPT可以在如下五个方面对元宇宙的发展和体验做出重要贡献,这些也可称为元宇宙发展的智慧引擎。
(1)ChatGPT可增强元宇宙的交流沟通能力: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人们可以通过化身的形式在其中实现沉浸式互动交流,真正实现地球村甚至是宇宙村的理想,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以及人与万物的无障碍沟通与交流。这种交流的底层技术当然是比特数据,但要实现相互之间的便捷交流,语言理解是最基本的能力。例如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要实现无障碍交流,就要把一个民族的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然后再翻译为另一个民族的语言。自然语言理解一直是机器翻译的难点,而如今ChatGPT初步具备了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它可以作为一座语言桥梁,在元宇宙中使来自不同语言背景的用户无缝沟通[13]。通过提供实时翻译,ChatGPT可以帮助人们在元宇宙的沉浸中打破语言障碍,形成更具兼容性的环境。
(2)ChatGPT支持元宇宙的创造力:元宇宙让人们在自然宇宙之外,可以以虚拟化身的形式沉浸在数字宇宙之中,并在数字宇宙中完成自然宇宙难以完成的科学认知和创世造物,也就是说,人们在虚拟的数字宇宙中更加能够发挥想象,实现无限创意。但是,数字宇宙中的人类想象和创世造物都需要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支持才能够实现,没有人工智能的帮助,人们在数字宇宙中的想象只能是幻想,不可能以虚拟的形式来实现。ChatGPT的创造性内容生成能力,例如故事、诗歌甚至游戏理念,可以激发和赋予元宇宙中的用户创造新体验和叙事能力。AI和人类想象力之间的合作可以带来更丰富、更有吸引力的虚拟世界。
(3)ChatGPT可以增强元宇宙的个性化体验:元宇宙最大的特点是人们可以通过化身沉浸在数字宇宙之中,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到在现实世界中难以体验的东西,并且可以在自然宇宙和数字宇宙之间自由穿行。因此,元宇宙让人们在现实世界的真实体验之外,增加了体感更强烈的虚拟体验。例如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让人们可以回到过去、洞察未来,在虚拟的世界里自由穿越。这些个性化的沉浸和体验的增强是如何可能的呢?主要是靠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ChatGPT可以创建个性化的虚拟助手、向导或者角色。这些由AI驱动的实体可以适应用户的偏好,提供定制化的体验和互动,满足个人的需求和兴趣。
(4)ChatGPT可以增强元宇宙的教育与学习功能:元宇宙是自然宇宙的衍生和外化,是人类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在未来,人们除了生活在自然宇宙之外,可能更多的时间会沉浸在数字宇宙之中,并在两个宇宙中自由穿越。特别是数字宇宙空间里由于摆脱了自然宇宙的物理规律以及法律、道德等限制,学习、思维和创新的空间将更大,机会将更多。但是,由于数字宇宙汇集了自然宇宙中的所有数据,数据规模极其庞大,因而需要有智能工具的帮助,人们才能够学习、实践和创新,也就是元宇宙的教育、学习和创新等功能的实现必须有更加强大的智能技术的支持。如今,功能强大的ChatGPT可以作为元宇宙内的学习工具,为用户提供访问丰富信息和参与沉浸式教育体验的机会。例如,虚拟课堂可以通过AI生成的内容来丰富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材料和支持。
(5)ChatGPT将助力元宇宙提前研究其伦理问题:元宇宙是一种新型的宇宙空间,它能够跨越时空,打破边界,宇宙万物都将以比特数字的形式汇聚于统一数字空间之中,真正实现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贯通,以及“此在与彼在”的连结,实现了中国哲学“万物一体”的理想。但是,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和变得更加复杂,与个人隐私问题、国家安全问题以及AI对人类生活影响相关的伦理问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元宇宙毕竟是一个未来愿景,真正的元宇宙时代还没有到来,其消极影响也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要提前研究这些问题,就得借助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工智能,特别是ChatGPT的帮助。最起码ChatGPT可以促进讨论,帮助我们了解这些伦理问题的影响,并制定适当的指导方针和框架。
作为近年来先后出现的现象级热点元宇宙和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的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2021年底开始,元宇宙也曾经是网红级的概念和热点,甚至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正当大家都期望元宇宙将被持续热烈拥抱之时,2022年的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元宇宙似乎立即失宠,热点马上被更火红的ChatGPT所取代。但是,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元宇宙并非是伪科学或资本炒作,它的确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情。ChatGPT也不是元宇宙的克星,只是因为人们的注意力有限,在同一时间内无法同时关注两个热点,才导致元宇宙的快速降温。从技术构成和哲学本质来看,元宇宙和ChatGPT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促关系。元宇宙作为技术革命的未来愿景,为包括ChatGPT在内的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方向,它像一盏指路明灯,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供牵引动力,而ChatGPT的创意能力整合到元宇宙中将具有促进人工智能和人类想象力之间动态合作的巨大潜力。通过为用户提供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我们可以激发和赋予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创造新的体验和叙事的能力。当然,在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未来的互动发展中还需要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和伦理问题,确保ChatGPT和人类创作者之间的平衡和负责任的合作。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继续探索元宇宙的巨大创意潜力,为沉浸式和引人入胜的虚拟体验开启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