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浸润式”生涯教育例谈

2023-09-27 01:10:23陈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浸润式生涯教育语文课堂

陈瑛

摘 要 新高考改革启动后,更多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但当前高中生的选择能力还亟须提升,生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在高中阶段构建符合国情的生涯教育来应对新的教育形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不失为一条推进高中生涯教育系统化、常态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浸润式  生涯教育

语文作为高中主要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强,通过语文课堂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渗透,优势明显。语文学科与生涯教育融合,既可以通过人物事迹与精神的展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又可以通过各学科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开阔职业视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既有现实的可行性,又有客观的必要性。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职业认知

高中生在生涯发展阶段还处于探索期,这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首先集中在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生涯发展的相关知识,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学习中树立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发展生涯的抉择能力。

例如,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就是一篇可以把语文文言教学与学生生涯规划联系起来的课例。文中,在孔子的循循善诱和鼓励之下,弟子们各言其志。子路的“千乘之国”偏于政治理想,想治理大国;冉有的“方六七十”偏于经济理想,想治理小国;公西华的“宗庙之事”偏于礼仪理想,想做一个小司仪;曾皙与他们三人不同,用“莫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自己大同社会的志向,偏于礼乐治国。四位弟子的职业理想都可归入 “治国”之境,早早就设计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时时都怀揣着职业理想。执教该文时,我们可以请学生对比四弟子的理想,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志向,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方向。

再如,在教材中多处涉及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著作或相关内容,如《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恩格斯)等,在学习两位革命导师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论表达后,我们不妨稍加延伸,补充一篇马克思对于青年生涯成长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苏教版必修一)。阅读这篇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时写的文章,理解马克思对职业选择的初步表达。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本文,与17岁的马克思对话,启发学生把个人的职业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联系起来,用奋斗托起“中国梦”。语文课堂“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也在生涯浸润中愈加厚重深远。

此外,文本中作家生平也是生涯教育的“富矿”。例如高一必修下《鸿门宴》、选择性必修中《屈原列传》中介绍《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成长历程:幼年时的博览群书,和父亲司马谈对他的专业培养;青年时的壮游采访,提供丰富经验素材;灾难降临时的生死抉择,愤而著史。我们可以沿着时间脉络,探究司马迁的一生,帮助高中生提升对教材本身内涵的认识,既渗透职业规划意识,又认识到司马迁坚强不屈的精神,加上那些外在的因素所促成的职业积累和人格力量,促使对他认清历史使命和自己存在的价值,成就了非凡的一生。教师便可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切实了解自身知识层面、技能与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全面、细致、客观、多维度地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职业体验

生涯教育的课程目标中重要一项就是生涯觉察。主要通过认识工作世界,让学生提高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和能力。在生涯角色的试探中,逐步确定职业偏好,并在选定领域中开始起步。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体验,能拓展自知,把个人纳入社会发展轨道。

统编教材中就不乏这样的课文。如,《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自然选择的证明》《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宇宙的边疆》《中国建筑的特征》《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等文章。这仿佛是“职业生活面面观”,不仅为我们呈现了这些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建筑师、农学家、售货员、多职业跨界者等多姿的职业样态,也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职业世界的窗口。我们可以在带领学生逐篇学习中,指导学生领会科学所展示的人类智慧,对科学与审美多样化有一定理解,体会科学表达在文体特征风格上的变化,更可以整合整个板块学习内容,并以此类推,打通课内外相关文章,打造“职场系列画廊”,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职业世界。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开拓教学储备,整合家长人力资源,将家长中的业内人士引入课堂,介绍职业经历、工作环境、职业所需要的学业性向和能力、职业发展趋势等,以此来增强学习动机,提升职业适配,做好学习规划。

在职业体验中,模拟情景教学也是一种高效手段。例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中展开演讲现场;在《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中模拟新闻采访实践;在《人应当坚持正义》中组织论辩陈词;在《雷雨》《茶馆》《哈姆莱特》《玩偶之家》中进行戏剧演读展示;在必修下“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多种媒介沟通交流、传播文化,参与情境化的信息发布与推广。以上这些设计,让学生实际体会演讲家、记者、辩手、演员、新媒介从业者等诸多角色身份,为学生设计近似真实的工作环境,在体验、感悟、反思中走一条实践职业、培养技能的“力行”之路。

三、如切如磋如琢磨:职业精神

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间浸润,还必须关注其背后的道德教育。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应给学生一种“确定感”,即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职业价值观和良好职业素质,拥有更积极的心态和更广阔的视角。

课标要求高中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并发现生活,高考作文更是学生价值观引领的风向标。通过作文教学的指导、写作、讲评,渗透生涯教育,二者可以互为助力。例如,2019年全国卷一写作“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弘扬要以热爱劳动为荣,要以好逸恶劳为耻,树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職业操守。2020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以“中国面孔”为关键词,精心选择了杜甫、屠呦呦以及医务工作者、快递小哥等四副“中国面孔”作为材料,将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联系起来,在开放视野中,再次审视个人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在观察思考和表达中陶冶情操,获得职业教养,增强社会责任感。2022年浙江卷例举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的人们,引导考生阐发对未来发展的启示,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高考作文与生涯教育的密切联系,高考的新导向也引导我们日常作文教学中高度关注此项内容,在职业精神的浸润中扎实落实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阅读教学的经典文本也很重要,像李斌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并达成心灵和精神的自我完善,培养诚实敬业、切磋琢磨的工匠精神,领悟豁达自信的手艺人生。

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浸润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既有效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理性规划职业的能力,又在学生深入研读与思考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催化理解,加强记忆,以此完善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深度把握,进而促进语文学科教学实践的健康发展和课标理念的有效达成,形成高中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使他们能沿着既定方向,从容应对21世纪的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二中]

猜你喜欢
浸润式生涯教育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小学英语浸润式语用教学
考试周刊(2018年47期)2018-05-18 10:49:32
浅谈主题情境下“浸润式”阅读的有效策略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浸润式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的应用
生涯中的选择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