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夕花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广东广州,5103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设“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统编教材设置“快乐读书吧”等栏目,旨在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1]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如何实施,“快乐读书吧”如何教学,是一线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线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会根据阅读推广需要,推荐一系列课外阅读书目,并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但在现阶段,课外阅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不少教师未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导致阅读推广活动出现“多推荐少指导”的情况。其次,部分教师更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缺乏课外阅读课程的开发意识与能力,缺乏对系统的课程范式的探索。最后,学生的阅读兴趣处于待开发阶段,自主阅读能力尚未得到提升。在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下,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养的发展,阻挡了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2]
为此,本文提出了小学语文嵌入式阅读的概念,在构建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对应《学生共读手册》开发了《教师指导用书》,以期科学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能够将阅读动态地嵌进教材、嵌入课堂、融入学生的语文阅读生活,是一种序列化、活动化、项目化的课外阅读课程体系。其课程目标对应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基于统编教材选择适度的“1+X”拓展阅读文本或整本书的课外阅读作品,课程设计关注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实施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审美需求。
《教师指导用书》根据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开发,分别对应每册教材的课外阅读主题或推荐书单。《教师指导用书》与《学生共读手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配套材料和资源支架,在推动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指导用书包括书籍档案、课程价值、课程建构和活动设计板块。书籍档案是教学的知识背景,包括推荐的书籍版本、作者的介绍、书籍的内容简介和文学地位等基本资料。课程价值是教学的出发点,需要从能力培养、策略建构和精神成长三个层次阐述书籍的阅读价值。课程建构是教学的结构,能够帮助教师厘清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思路和基本教学环节。活动设计是教学的形式,包括导读活动、推进活动和分享活动三种基本活动课型,以有趣、有料、有度、有伴的阅读活动触发学生的阅读和思考。
《教师指导用书》是教师课外阅读教学的工具和支架,能够让教师了解课程的目标和结构,掌握各个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操作流程。课外阅读的重点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一线教师需要做的是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分享观点、交流想法、抒发感受,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推向更深层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教师指导用书》为教师完成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有力的支撑。《教师指导用书》在活动设计部分提供了资源支架,包括可视化教学设计、可编辑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直接嵌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即插即用。教师可以更专注于激发、组织和推动阅读,让学生更专注于阅读、思考和分享。
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教师指导用书》的开发主要遵循以下思路。一是明确《教师指导用书》开发的目的和价值,即以嵌入式课外阅读的课程目标为指引,结合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设置相应的阅读教学目标。二是设计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体系,将其作为《教师指导用书》的核心内容。该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和习惯,融入有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设计以体验参与为主的驱动型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自我阅读、自我体验和自我感悟中提升阅读兴趣和能力。三是设计与课外阅读作品相关的阅读活动,创新阅读教学手段和形式。《教师指导用书》从书籍档案、课程价值、课程建构及活动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框架设计。
书籍档案板块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推荐版本、内容概览、作者名片和文学地位。具体而言,推荐版本主要介绍本阅读课程嵌入的课外阅读作品,内容概览主要介绍课外阅读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名片主要介绍课外阅读作品创作者的生平简介,文学地位主要介绍课外阅读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与价值。通过以上四个维度,教师能够全面了解课外阅读作品的价值与影响力。
课程价值板块包括知识能力、策略建构、精神成长三个维度。知识能力主要介绍该课外阅读作品对学生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启发及培养作用,如发展学生的阅读策略,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策略建构主要介绍学生阅读该课外阅读作品后获得的创造性复述、图文转换和跨界阅读等创新性阅读方法。精神成长主要介绍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中可能获得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课程建构板块是《教师指导用书》的核心部分,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框架和课程活动三个维度。课程目标指向该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需完成的基本育人目标,如感受阅读的乐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课程框架是该课程实施中的思路遵循和基本着力点,如跨界阅读和融入体验等。课程活动分为导读活动、共读活动、推进活动和分享活动四个部分,各部分均有具体的阅读任务和阅读资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发展。
活动设计板块是对课程建构中课程活动的细化与延伸。通过明确与设计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教师可以确保课程活动的各个环节实施到位。
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教师指导用书》探究了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新模式,并形成了一批指导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立体地了解嵌入式课外阅读的价值与意义,从中学习与掌握嵌入式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策略与技巧,有效提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的能力和实施水平。[3]
书籍档案是《教师指导用书》中的开篇,旨在引导教师把握课外阅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促进学生形成对阅读作品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了解更多课外阅读作品的文学背景,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和知识基础。
由于合金中组元的饱和蒸汽压分析的前提是将组分金属以纯物质态考虑,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实际的二元或多元合金而言,不同合金组分将对各金属组元的实际蒸汽压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真空蒸馏分离合金的实际分离效果。考虑到此因素,可利用分离系数β来判定合金中组元的分离可能性。分离系数计算见式(2)。
例如,三年级上册《安徒生童话》嵌入式课外阅读,推荐版本介绍了《安徒生童话》的基本出版信息,包括主编、出版社和出版时间等。通过介绍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大致了解作品的出版信息。内容概览介绍了《安徒生童话》中的多个童话故事,这些故事内容充满浪漫与幽默、真爱与感动,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相关内容的介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故事布局和主题思想。作者名片介绍了作者安徒生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以及他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后,学生能够在正式阅读前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文学地位板块介绍了多名著名作家对《安徒生童话》的评价,以及该作品在中国现代童话发展史中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也包含了该作品体现的人文情怀和人生哲理等。
在六年级上册《童年》嵌入式课外阅读中,书籍档案板块的对应内容如下:推荐版本模块介绍了作者高尔基,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8月出版;内容概览简要介绍了《童年》是以高尔基的童年生活为蓝本进行的文学创作;作者名片介绍了高尔基的家庭状况、成长经历和创作生平等信息;文学地位介绍了《童年》的文学地位。综上,书籍档案能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外阅读知识。
课程价值是《教师指导用书》中的价值指南,旨在引导教师明确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精神成长等方面的价值。教师可以按照课程价值板块,结合自身教学状态调整教学方法,实现学生阅读知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情感的多元发展。该板块可以帮助教师掌握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策略,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
例如,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嵌入式课外阅读,《教师指导用书》分别围绕知识能力、策略建构和精神成长进行了设计。其中,知识能力阐述了该阅读作品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感受语文学科特点,而且以爱国、爱生活、爱自然为基调,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氛围。策略建构结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张通过建立阅读机制,开展各类阅读活动,让阅读从平面、单向走向立体、多项,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精神成长旨在发挥共读作用,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兴趣中以及高质量的阅读指引下,实现多元的精神成长。
四年级上册《中国神话传说》嵌入式课外阅读,知识能力部分介绍了教师需要在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神话体系,使学生读懂神话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策略建构部分主要包括提问策略、跨界阅读策略、图像化策略和比照阅读策略。通过视频、音乐引入以及神话人物对比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维。精神成长表明该课程主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奉献、追逐梦想的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
课程建构是《教师指导用书》中的核心部分,旨在帮助教师明确嵌入式课外阅读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框架和相关的阅读活动等内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提供有效指引。[4]教师遵循课程建构的基本内容,不仅可以明晰阅读课程实施的思路和策略,还可以明确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
例如,四年级下册《十万个为什么》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课程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科普作品、了解科学知识、激发探究兴趣的方法。课程框架包括科普作品、阅读计划、提问策略、图像化策略、跨界阅读和科学魅力等内容,旨在通过有效的任务设计和策略联动,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课程活动立足学生学情和阅读状况,先开展导读活动,然后开展共读活动、推进活动、分享活动和读写活动,最后举办科普知识展览会结束整本书阅读。
活动设计是《教师指导用书》中指导活动实践的部分。该板块基于课程体系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了与课外阅读作品相关的导读活动、推进活动和分享活动,各活动板块内部又细分为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等内容。教师以活动设计板块为指引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活动的实效性与实践性,以体验式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二年级下《读读儿童故事》嵌入式课外阅读,导读活动建议教师以动画为切入点,播放与《神笔马良》《七彩花》等阅读作品相关的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学生共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特色,引出阅读内容。推进活动共设计了“竞答回顾”“说来听听”和“掩卷沉思”三个板块。三个板块有序递进,能够引导学生回顾阅读内容,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学有所思,有效提升阅读质量。分享活动设计了“愿望引领”和“勇于尝试”两个板块。其中,“愿望引领”鼓励学生分享心愿,如构思一个如同马良的神笔一样的宝物,大胆构思与心愿相关的故事情节。“勇于尝试”在“愿望引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完成宝物说明书。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设计,不仅在自主阅读与实践中加深了对阅读作品的理解与认识,而且培养了自主阅读能力和思维辩证能力。
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教师指导用书》涵盖的四大板块内容具有递进式与有序化的特征。其框架建构符合课程体系的搭建标准,既有具体的目标指向,又包含合理的实施策略和步骤,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发展需求及其价值观、综合能力的培养需求。
《教师指导用书》不仅为教师开展嵌入式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具体指引,在辅助教师推广课外阅读的同时,提升其阅读教学的专业水平,也为教师搭建与实施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提供了具体范式,有助于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实践,加快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步伐。
但就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教师指导用书》 的开发过程及其应用成效而言, 还存在些许不足:《教师指导用书》的开发与应用环节缺乏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学生自主阅读活动设计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创新与完善,各学段教师对《教师指导用书》的应用还需完善。未来将不断完善和推广《教师指导用书》,使之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合理化范式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