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园园 山东女子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王付来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近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会聚焦“三农”问题,文件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农产品消费大国,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对于维护粮食安全和实现乡村振兴来说非常重要。由于农产品供应链呈现链条较长、环节复杂等特征,供应链各节点之间容易出现不连贯的问题,不能保证整个链条顺畅有序地工作。
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农产品供应、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带来了变革,为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将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应用于农业领域,通过信息共享、共同决策等方式,实现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供应链在发展中其概念也在不断修正。Aramyan等认为农产品供应链这一过程包含了从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再到到达消费者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Doweny 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包含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自上而下的网状系统,通过农产品的初级加工、深度加工及销售等过程把最终消费者连接起来。可以看出,农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在农业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由农产品供应商、加工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等供应链上各环节交互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
为更好提升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们将数字技术和农产品供应链结合起来。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发挥供应链主体作用,以利益及客户需求为驱动的智能化、动态化、可视化、可预测的网络供应链体系。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控制风险,从而降低农产品供应链成本,提高效益。
供应链协同(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是指供应链参与主体间的有效协作,通过交换信息、共享信息、联合控制、合理分配利益等方式,有效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指的是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过程中通过信息共享、相互协作,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经济效益优化的全过程。
根据协同目标和协同主体的不同,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可以分为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纵向协同是处于供应链不同节点的主体之间的合作,如农产品生产者、物流服务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协同;横向协同是供应链上同类型主体之间的合作,如不同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的协同、不同物流服务商之间的协同和不同经销商之间的协同等。本文侧重农产品供应链纵向协同,强调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经营主体需要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协作,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大生态圈中发挥各自的长处,互通有无,进行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展,进一步有效提升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效率和效益。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协同的重要基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建立信息协同平台,供应链参与主体可以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实时共享和交流各种运营数据,形成供应链协同计划,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营绩效。
为更好响应客户需求,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主体需打破企业界限,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将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主体的信息系统对接到信息共享平台,使供应链参与者根据共享信息进行生产、销售、流通等方面的决策。以信息流推进业务流程数字化,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随时进行任务调度和业务整合,优化作业流程。
通过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可以将各企业间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最优化利用,通过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来控制运营成本。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主体需充分整合企业各项资源,减少运营成本。现代物流设备价格昂贵,仓库网络布局优化困难,单个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完善的物流系统。供应链参与主体可以投资共建物流设备,优化物流布局,既提高了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又缓解了资金压力与风险。
农产品品类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是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困难。上游农产品生产者所在地区分散,多是手工作坊的形式,规模不大,难以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通过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可以制定数据采集、存储、交换、传输等信息类标准,也可以制定农产品包装、仓储、运输等作业标准,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农产品供应链全程的有效跟踪和控制,加强品控管理,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
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供应链生产、销售、流通全过程,加强各节点之间的关系管理,提升核心业务数字化水平,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收集分类农产品信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对防范市场潜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平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识别潜在风险,并建立风险等级分担规则,减少供应链运营中的损失,保证农产品供应链稳健运行。
供应链协同模型可以分为 3 个层次,即战略层协同、策略层协同和技术层协同。战略层协同主要考虑供应链协同管理要素和机制、整体发展规划等内容;策略层协同研究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运作流程,主要包括预测、采购、生产、物流等方面的策略协同;技术层协同研究供应链协同过程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体化运营平台,为供应链协同提供技术支持,协同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模型
战略层协同是从宏观层面考虑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确定协同目标、协同主体和协同内容,制定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是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指挥中枢。
策略层协同是对战略层制定战略决策内容的具体化,具体包括组织协同、资源整合、确定标准、建立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等。运用数字技术,将供应链系统的信息进行清洗、加工、分析、整合,完成农产品供应链运转策略决策的制定,包含需求预测、生产计划、风险控制、物流和销售等模块,为供应链企业间协同提供创新性行动方案。
技术层协同是构成战略层协同以及策略层协同的基础,是实现供应链有效协同的基础和关键。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将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主体业务数据数字化,主要包括农产品供应数据、生产数据、销售与物流数据、客户服务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组成可以进行网络传输的跨企业协同的业务数据单元,完成供应链节点业务数据整合,保障供应链协同数据和信息的有效传输。
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为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产品供应链具有链条较长、主体多、组织复杂、需求不确定性高等特点,造成农产品供应链协同过程复杂、问题较多,存在以下难点。
农产品供应链涉及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的主体,又有金融、物流等服务提供商,参与者众多,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等问题,对供应链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造成影响。农产品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组织性会减弱,造成整个链条管理困难,成本增加,也会影响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效性,从而影响供应链整体的运营状况。
针对大多数农产品供应链主体而言,农户经营主体采用的生产方式多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低,缺乏供应链相关管理知识,各环节主体难以形成规模化,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一味追求自身利益,供应链各环节协同意识较为薄弱,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形成一种阻滞。
农产品供应链上参与主体大多小而分散,信息化程度较低,并且上下游之间信息化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可能会出现信息断层,造成参与主体之间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难以实现供应链节点间信息共享,由此导致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
由于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和财力不足,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数字化的乡村网络基础设施、乡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有待加快建设,智慧农业生产、农村电商、数字化生活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冷链物流、云仓网络布局还不足以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数字化转型发展形成了制约。
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将中央预算内投资向乡村倾斜,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实现数字技术在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推广等领域的应用,为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物质基础。通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智能化技术设备,实现智能调配、智能检测及智能预警等功能,提高生鲜农产品加工效率、质量安全及新鲜度,优化产品流通端的运输仓储运力资源,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时间。
综合考虑农产品保存时间短的特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网络的便捷性,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整合,提高农产品供给的及时性。同时,打造特色农产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供应链节点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共同决策,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行水平。
通过培训,提高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的协同意识,主动链接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体系。在农产品供应链的上游,建设各类农产品生产合作联盟和其他服务性组织,按照“自愿加入、互助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鼓励农民加入,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实现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在农产品供应链下游,拓展线上渠道,进行供应链线上线下双渠道建设,利用电商平台扩大销售规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利用数字技术建立一个集农产品生产、采购、仓储、配送、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农业生产、流通服务和农资供应等信息的实时链接,实现数据实时共享,通过溯源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监测,为各环节主体提供更加透明、标准、规范的供应链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高效农产品供应链协同运营体系。
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新模式。推进“云仓网、运输网、共配网、信息网”深度融合,围绕供应链优化,开展仓运配+金融供应链服务,打造统一、安全、高效、协同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推动农产品供应链的创新发展。
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建立农产品品牌化共享交流平台,将全国各地优秀的农产品品牌企业集中起来,便于交流培训,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增强农产品供应链抗风险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品牌创建活动,培育农产品优势品牌,鼓励企业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推广,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