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合电子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

2023-09-26 08:58张梦军杨金兰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18期
关键词:胃镜病灶切口

张梦军 杨金兰 刘 侠

(兰陵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山东 临沂,277700)

胃肠道间质瘤(GIST)与其他消化系统肿瘤病变不同,其是由中胚层细胞异常增生所引发的疾病,增殖细胞不仅具有多个分化的方向,也存在恶性病变的可能性,继续发展会导致非上皮源性间质瘤或癌症[1]。该病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中的2%左右,而以胃间质瘤(GST)更为常见,在GIST患者中,60%左右均为该类病变。由于该病症早期阶段隐匿性更强,且临床症状的发生和肿瘤病灶的体积、位置等均有密切关联,多数患者日常无任何不适反应,部分患者可表现出腹部隐痛感、腹胀、消化不良、消化道内出血等,在经由胃镜体检时会被意外发现[2]。临床治疗时,针对病灶直径低于5 cm者,推荐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的方式根除,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引用,也进一步加快了GST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使得外科手术治疗的适用范围得到大幅提升。但其中部分患者由于病灶位置特殊,使得腹腔镜下定位难度增加,此时便需要结合电子胃镜,以双镜模式提升肿瘤病灶定位的准确性,确保手术的根治率[3]。本次旨在分析腹腔镜、电子胃镜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2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诊治疗的94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7例,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1.28±3.24)岁;肿瘤直径1.8~4.8 cm,平均肿瘤直径(3.02±0.35)cm;病灶部位:23例患者病灶位于胃底,13例患者病灶位于胃体,9例患者病灶位于胃窦,2例患者病灶位于贲门。观察组患者47例,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1.31±3.28)岁;肿瘤直径1.9~4.9 cm,平均肿瘤直径(3.05±0.33)cm;肿瘤部位:22例患者病灶位于胃底,14例患者病灶位于胃体,10例患者病灶位于胃窦,1例患者病灶位于贲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纳入患者同意参与配合治疗,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兰陵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疾病,符合《中国胃肠间质瘤内镜下诊治专家共识(2020,北京)》[4]标准;②符合手术治疗指征;③肿瘤直径均不足5 cm。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疾病;②麻醉、手术禁忌;③交流障碍或精神方面疾病;④抵触配合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手术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开腹下根治手术,指导其取平卧仰卧位,经由气管插管后行全身麻醉处理。待麻醉生效后,于腹部的正中位置作纵向手术切口,长度控制在8~10 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牵拉后固定。根据术前超声影像检查确定的病灶位置,依照实际情况评估手术方案是否可以实施,经适度修改后将肿瘤病灶完全切除,切除范围需超过病灶边缘至少1 cm。胃间质瘤切除完毕,逐层缝合创口。

1.3.2 观察组手术方法

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腹腔镜结合电子镜下的胃间质瘤根治手术,手术体位、麻醉方法和对照组完全相同。于脐部下缘作弧形小切口,长度控制在10 mm左右,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要求手术阶段二氧化碳气腹的压强需始终保持在14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气腹建立后沿管鞘置入腹腔镜,并于双侧麦氏点分别作主操作孔和辅助操作孔,长度分别为10 mm、5 mm,由此置入配套的手术器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修改预定的手术方案。①病灶位于胃前壁。直接选择腔内闭合器对病灶给予闭合处理,或以超声刀分离病灶周围的网膜等软组织结构,并采取楔形切除操作。②病灶位于胃后壁或胃底部。使用超声刀对横结肠上缘韧带进行切割,需尽量避开含有血管的区域,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分离横肠系膜的前叶部位,向右分离至胃窦;向左则分离至胃网膜的左动脉边缘。随后将胃体适当挑起,继续对后侧的韧带给予游离,直至膈肌脚结构位置。再沿胃脾的韧带向上进行游离,直至贲门的左侧位置,由此充分暴露胃底或胃后壁的病灶。在腹腔镜观察下使用闭合器,需在超过病灶边缘至少2 cm的范围进行切除,连同部分胃体健康组织和病灶组织一起离断,或实施楔形切除操作,并采取电凝止血。手术完成后,需将病灶取出体外,其中体积较小的病灶可直接放入取物袋中,经切口取出体外;体积较大的病灶则需于腹部正中作切口,长度需根据病灶直径进行调节,控制在3~5 cm间,并在切口处放置保护套,避免病灶与切口组织的接触,并保护切口处组织免受感染。取出病灶样本后,观察其是否完整,边缘是否满足预留健康组织的标准,如无异常情况,可将其送往病理检验科室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转移或发展成胃癌的可能性。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及术后恢复相关用时情况,比较组间统计学意义。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总时间。(2)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7 d炎性反应指标予以检测,比较组间差异性。具体操作为:术前、术后7 d分别抽取两组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常温状态下自然凝固1 h,放入离心机内完成离心处理,时间为10 min,离心机转速设定3000 r/min,进行血清分离,放入-20℃冰箱内保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指标检测,设备选用罗氏公司生产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具体表现,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栓塞,并发症总发生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栓塞)例数/总例数×100%。(4)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情况,问卷总计百分制,80分及以上属于满意;60~79分属于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尽管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患者排气、进食、下床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s)

组别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d)进食时间(d)下床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135.28±6.0435.94±7.852.52±0.254.38±1.020.83±0.117.49±0.56对照组 70.83±5.95120.48±8.134.27±0.316.75±1.041.85±0.1214.13±0.63 t 52.11451.28430.12611.15442.95654.005 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2 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炎症指标测定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

组别TNF-α(μg/L)IL-6(pg/mL)术前术后术前术后观察组17.13±2.258.14±1.07*11.41±2.016.33±1.02*对照组17.09±2.3112.78±1.09*11.38±2.059.73±1.05*t0.08520.8260.07215.923 P0.932<0.0010.943<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胃间质瘤更为常见,占其中的60%以上,其主要起源于胃内的原始非定向型、多潜能型的间质干细胞,由于其分化程度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恶性增殖的问题。该病症与其他肿瘤类疾病的特点相似,即在发病的早期阶段无明显临床症状,少部分群体可能会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等,腹部按压时可感觉到肿块,但并不会感到疼痛,而这些与绝大多数消化道疾病的症状重叠,也使得患者群体容易产生忽略[5-6]。该病通常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最高,且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倍左右,病灶直径在2~20 cm间。以我国目前的治疗技术而言,仍推荐外科根治术干预,术后再通过化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等)治疗,以最大程度抑制新生病灶的出现。需要注意的是,胃间质瘤的转移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血行转移和组织侵袭,使得切除操作时需超过病灶边缘至少2 cm,以保证能够将肿瘤浸润的健康组织一并切除,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术后的复发几率。除术中检查有明确的淋巴结转移指征,否则可不配合淋巴结清扫。切除病灶时还需尽量保留部分胃体,使患者术后能够保留部分胃部消化功能,避免对整体消化功能产生更多的影响。其中单纯内镜手术技术虽然形成的创伤更小,但由于可能会出现病灶残留、病灶破裂、内出血、胃穿孔等风险,尚未被列为首推治疗方案[7]。

全球范围内首例腹腔镜下胃间质瘤手术是在1992年时完成,随后经过大数据临床研究显示,腹腔镜下手术的效果和传统开放性术式基本相同,但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8-9]。加之近几年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腹腔镜下操作更加熟练,配合腔内直线型切割闭合器,能够确保病灶的一次性切除效率,进一步简化了手术步骤,使手术时间被大幅缩减,更好地减少了术中损伤和术后应激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腹腔镜下切除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病灶体积相对较小,或病灶向内增殖(胃内生型肿瘤等),就导致经腹腔定位病灶的难度随之提升,在实际治疗时需要借助自身熟练的操作技巧进行弥补,而如医生的临床经验欠缺,则只能盲目进行试探,反而会增加手术创伤,导致切除过多的胃部健康组织[10-11]。

电子镜联合腹腔镜的双镜手术模式可用于胃间质瘤的治疗中,其能够有效弥补单纯使用腹腔镜所产生的局限性和短板,从胃部内、外两侧共同观察病灶的情况,提升对病灶具体状态的了解程度[12-13]。双镜模式下能够提升边缘病灶的清除率,并尽量避免对健康组织的切除,从而更好地保障术后胃部功能,也能够在术中及时发现管腔狭窄、内出血等问题,尽早做出处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际手术中,可通过胃镜镜身、活检钳等对黏膜给予推按、挤压等,也可开启胃镜前光源,以方便腹腔镜确定胃镜的位置,借此勾勒出肿瘤在胃腔内的情况,更好地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提升手术操作的准确性[14-15]。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利用双镜模式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94±7.85)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0.48±8.13)mL。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7.49±0.56)d,明显短于对照组(14.13±0.63)d,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双镜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还可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炎性分子指标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经口放置电镜时,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降低侵入性感染问题。必要时可给予胃腔内预先充气,从而降低术后出血、腹胀等发生率,也为胃镜的活动提供更多空间。经腹腔镜下定位后,还需通过胃镜进行辅助确认,以确保抓持组织的正确,使切割下的病灶更加完整。在闭合切除后,可由胃镜观察闭合口是否完全闭合,确认止血效果和管腔的通畅性。术中切忌不可盲目追求微创操作和切口长度的控制,在应对体积较大的病灶时,不得通过挤压的方式辅助取出,以减少病灶细胞破裂而产生医源性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性。另外,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论证相比常规开腹手术,患者对腹腔镜、电子胃镜联合手术方案更加认同,更令患者满意。

总之,临床治疗胃间质瘤疾病通过腹腔镜、电子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运用。

猜你喜欢
胃镜病灶切口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