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3-09-26 21:32张霞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
教书育人 2023年18期
关键词:通识经济学思政

张霞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

一、“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通识课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水平的提高关乎整个本科教育水平,是现代化大学高水平能力的一种鲜明彰显。在“大思政”的背景下,如何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热点。“生活中的经济学”是一些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因其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在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但基于生活中经济学的课程特征,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其教学现实和研究现状,都迫切要求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特征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许多高校经管学院面向全校非经管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作为传播经济学通识的一门课程,因其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密切相关,而深受大学生欢迎。从其教学内容来看,其课程特点表现为:

第一,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经济学不仅能揭示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发展的规律趋势,而且能解决人们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际上,经济学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柴米油盐,都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常识,不仅涵盖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等众多经济学科的内容,还包含行为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相对比较抽象。因为“生活中的经济学”中蕴含着一定的经济规律,隶属于社会科学。一方面,由于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非经管类的学生,所以对于经济学知识普遍缺乏一定的了解,再加上长期不离校门,缺乏实践经验的分析,对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也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对蕴含在其背后的经济学规律不可能深入剖析,对于理论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很多理论较为抽象,图形较多且复杂,研究方法较多。比如消费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因为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假设前提,相对抽象,这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非经管类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经济学中的很多结论需要一定的定量分析,数学知识应用频繁,需要用很多图形来推导出来,这就使得数学知识薄弱的同学感觉很抽象。

(二)“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课程学习现状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尚属起步阶段,“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为通识课程的一门,也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此类课程,因此,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也是参差不齐。结合笔者开设三年该课程的实践经验及问卷分析(调查问卷采用的是由封闭式问题组成的自编调查问卷,实际发放1000 份,收回997 份。),结果显示:在选这门课程的原因上,70% 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名称很有吸引力,想学点经济学知识,90% 的学生承认是为了修学分的需要,60% 的学生是接受选过这门课的同学推荐;从学生对该门通识课程作用认识上,93% 的学生认为学到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达到了拓宽课本以外知识面的目的,54% 的学生认为发展了个人兴趣爱好,提高了人文素养,48% 的学生认为辅助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在课程知识模块的设置上,92% 的学生认为新颖性和趣味性强,28%的学生认为有些经济学知识相当抽象;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上,75%的学生主张以“课堂讲授”为主,大部分都是大一的新生,由于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应试性教育的影响,相对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40% 的学生主张在老师指导下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18% 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学术讲座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和课堂的实践教学,很多学生潜意识地还是把“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为辅助专业学习的一种拓展,把其作为一种“调味课”,对通识课程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缺乏基本的理解,自主学习意识不够。

(三)“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现状

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了“生活中的经济学”的通识课程,但对该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笔者分别以“课程思政”“生活中的经济学”为主题和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截至2022 年6 月6日检索到相关文献分别是264 篇和0 篇。在对现有的文献梳理中,大部分都是针对专业经济学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比如“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专门与“生活中的经济学”通识课程相关的研究少之又少,即便有很少以“生活中的经济学”命名的。在不多的研究中,江丽(2019)从“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课程设计与定位出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案例选择、案例编排、案例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但对如何将思政知识有机融入课堂却没有进行深入探讨。[1]刘玉飞、常晓坤(2020)在《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趣谈”课堂的实践探索》中,认为当前的经济学教学过程由于过多地强调西方经济学元素,批判性意味不足,相对缺乏中国特色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经济学趣谈”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也只是针对有商科背景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2]

二、“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先进教学理念的明显呈现,是“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3 月18 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2020 年5 月28 日,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4]“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经济学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中国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鲜明实践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结合生活中的经济学实例,分类讲解蕴含在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同时,在知识传授中,不能只讲结论不谈条件,要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下,让学生汲取知识,涵养德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经济学思维。

第二,要结合中国国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来拓展“生活中的经济学”学科知识,结合生活中的经济热点,采用讨论式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在双向互动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融盐入汤”中,构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打造系统性经济学通识教育工具。

第三,要根据“生活中的经济学”通识学科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适时融入思政元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坚定制度自信,增强为国增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目共睹,经受住了一次次重大国际性事件的冲击。例如在近几年的国际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大和新冠病毒疫情的双重冲击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政府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前提下,及时进行疫情防控,不断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积极实施“六稳”“六保”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经济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抗击疫情中,涌现出了许多90 后,让我们看到了爱与责任的延续,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例如,在讲解职业中蕴含的经济学思维中,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让他们树立“职业无高低,贵在讲奉献”的观念,鼓励他们将青春融入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教会他们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人生选择,塑造他们正确的择业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四,始终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5]结合经济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功能,让青年学生珍惜读书时光,始终秉持为人民做学问的思想,一定要“多读经国济民之书,勤修经世治用之学”。在课程讲授中,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句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6]让青年学生敬畏科学,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要明白做科研要“为国分忧”。

总之,要从“生活中的经济学”中探寻思政知识的融入点,一方面充分发挥生活中的经济学的“工具性”作用,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挖掘其“人文性与科学性”功能,将人文因素纳入经济学科学分析之中,并深度挖掘其内在精神动力和价值,拓展其“育人”功能,让“生活中的经济学”飘出“思政香”,实现其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三、“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教师作为落实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而言,在课程建设上,“关键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7]“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8]

(一)坚守教育初心,转变教学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教师要在坚守教育初心的同时,转变教学理念,因为这是实现“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基础。

第一,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经济学知识,因为“通识”贵在“通”,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价值引领,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因为很多经济问题的分析都是在西方经济学的大范畴下,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和立场,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要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二,教师要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以培养青年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基础,并不断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改革开放40 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生活中的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又要让他们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更要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不断的锻炼本领中,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二)坚持联动机制,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生活中的经济学”通识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一定要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联动机制。[10]在教学实践中,强化通识课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互动机制,将思政知识合理地融入课程设计中。

其次,要联系中国实际,结合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丰富“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案例,在提升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比如在如何树立社交中的经济学思维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同学们诚信不仅作为一个道德范畴而存在,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经济变量,它是一种能和金钱、名誉等进行配置的经济资源。而这种资源和别的物品之间存在某种替代弹性,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不断积累教学资源中,要以“撒盐入汤”的形式赋予课程的“育德功能”。

(三)坚定立足现实,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第一,“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对象是非经管类青年学生群体,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方面要基于学生的学科背景,一定要考虑学生群体的成长性与学习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立足现实,承认当前高校经济学通识课程思政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实施方案、主体合力上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加强的诸多问题。

第二,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单向度教学方式,结合“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现代的教学工具,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

1.“对比式”案例教学法和说理教育法

在讲解宏观经济治理时,结合新冠病毒疫情形势下中美经济发展形势、医疗物资储备、患者数量等,对比两国截然不同的应对疫情方式及取得的成绩,利用说理教育法,证明中国政治制度独有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制度自信。

2.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针对“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课程特征,设定特定的情境,抛出一系列现实问题,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网络视频等,翻转课堂、分组课堂讨论等实践教学法,一方面,增强课堂教学的体验感,加深学生对所学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给青年学生搭建一个了解真实社会的梯子,培养其家国情怀,激发青年学生投身伟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情和激情。

3.自我教育法和心理咨询法

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培养基础教育的广度教育,是培养人的内核能力的教育。“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课程设置的主线就是揭示生活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者学习经济学的内驱力,这就需要青年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自我教育法不断完善自我需要和要求。教师在课程讲授中,要遵循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知行转化的心理支持。比如在恋爱模式的选择上,在遵循帕累托最优模式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与“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学习产出”目标相一致的考评体系,这种考评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和选修学生学习效果,考核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针对课程思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针对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要建立“学校- 专家- 同行- 个人- 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评价法,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以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合理科学,以更好地促进教师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工作业绩。

2.针对选修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青年学生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对象,其学习效果是课程思政的评价重点,因此,在考核上可以采取多种考核方法,如笔试考核与口试考核结合法、平时作业与期末课程论文结合法、理论认知与日常行为结合法、课内表现与课外实践结合法等,要交叉组合运用多种多样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在考核学习效果上,要把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起来,题目设计上尽量以提升学生分析经济问题、提升经济学素养为主,并且适当地嵌入思政元素。

四 、结语

高校加强经济学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无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第一,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理论,促进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第二,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本质上是遵循理论回归实践的客观运动过程,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和青年学生新的变化和要求,以培养他们的经济学理论素养为目标,自觉主动地用科学的方法认清和研究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继而激发他们将远大抱负落实到具体行动中。[11]第三,有助于提升“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规范当前的课程思政教学,推动高校经济学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猜你喜欢
通识经济学思政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简明经济学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