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超
黑龙江财经学院
2020 年初,在全球范围内突然爆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导致全世界的经济增长形势愈发低迷,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和稳定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统筹和推进突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的重要观点,其中指出“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1]从近两年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来看,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在突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的影响下,英语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而这与社会原因、高校原因以及学生个人原因都有密切的关系。面对这样的考验,高校如何担负起责任助力2022 届毕业生成功就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由于高校英语专业的盲目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就业市场的需求量,以及本专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足、自身能力欠缺而导致的择业观上的偏差都是造成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在这样的就业背景下,对严峻的突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防控下的2022 届毕业生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新老就业压力叠加。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对英语专业的不断扩招,加上英语研究生学历人数的逐渐增加,以及此次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爆发后大量回国的海外留学生,使就业岗位供过于求,很大一部分英语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在此次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影响下,与英语专业相关的如商贸、翻译、旅游以及对外教育等行业受到极大影响,一些行业的企业单位用人岗位锐减。受到本次突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的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依赖市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已经出现了裁员,甚至倒闭的情况;国家的政府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招聘工作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这些单位正是承担大学生毕业就业的主要领域。综上所述,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呈现出不平衡的供需关系,给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期间,历来传统的校园宣讲会和现场招聘已经逐渐被线上面试、网络双选会以及其他零接触招聘手段所代替。这种新模式对通讯电子设备以及网络有着特定的要求,这也是面试的基本技术保障,对于有着网络和设备限制的同学而言,网络面试难以实现。此外,用人单位通过电子邮件等其他方式筛选人员并和他们沟通,这样的形式对缺乏应聘经验,尤其是网络面试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难打破的壁垒。
校友助力、朋辈引领是非常有效的就业方法之一。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共同探讨求职方向,分享求职信息和方法来实现共同成长的过程。这种方法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可以发挥很好的榜样作用带动求职主体能动性;能很好共享求职经验和技巧,更好提升求职主体的求职技能;能很好实现有效求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更好提升求职信息的针对性[4]。但是在此期间,毕业生无法到校,因此无法参与和完成这项活动,导致这种有效的就业助推方式无法发挥作用。
本次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和专业实习等相关教学安排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些人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也无法完成,导致就业的延缓。一些毕业生对网络面试有抵触情绪,还有一些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对本专业以外的岗位应聘心有余悸,尤其在面试过程中出现紧张、自卑等心理障碍,致使面试表现不佳而就业失败。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还是热衷于“铁饭碗”的工作,如政府机关、教师、国企等热门领域,由于受到突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取消或延期,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2019 年末公共卫生问题在全世界接连爆发,为防止事态蔓延,很多国家的政府机构采取居家隔离措施。此次公共卫生重大问题的爆发严重遏制了线下市场的消费需求,但却拉动了线上消费需求,使网上购物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今年1 月份,财政部等八个部门发布公告,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进行了调整,并于今年3 月1 日起正式施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在商品类别上进一步丰富,更好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消费升级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海外企业扩大优质商品的出口,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对于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和相关业务知识储备,高校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和创业尝试。
据不完全统计,2022 年上半年我国部分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的用人单位整体岗位数量和招聘人数呈下降趋势,而网络直播、在线教育(语言学习)等专业技术岗位需求量明显上升,对于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不仅是因为他们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而且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相对较强,这为他们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1.2013 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旨在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此项目必定需要英语人才进行构建与发展,因此高校可与相关对外贸易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合作企业培养并输送优秀毕业生;而合作企业则可以来校进行招聘宣讲,吸引人才;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学生就业压力。
2.组建就业保障队伍。针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就业对策。提升就业队伍的危机意识,对本次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严峻形势的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大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客观的认识,面对挑战勇于思考寻求应对措施。其次,增强网络应用能力。无接触宣讲和网络面试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背景下的主流招聘手段,就业团队可以通过了解无接触宣讲和面试的技巧,了解各个招聘流程的环节,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就业工作。
3.提高就业帮扶精准度。针对参加教育深造并符合考研国家线标准的毕业生,做好跟踪服务,了解他们复试和调剂的具体信息,并根据数据分析给予相关的意见与引导。对有出国意愿的毕业生,协助他们办理相应的出国手续,为他们顺利拿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做好服务工作。已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他们准确定位并明确就业方向。
4.高校毕业生有多种就业渠道,高校结合国家政策,引导英语专业毕业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规划,并选择相应的就业渠道。如大力宣传往届毕业生成功创业范例,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亦可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
5.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缓解他们因家庭困难、毕业困难、心理困难而引起的就业焦虑, 疏导他们的就业抵触情绪。根据国家和高校针对贫困生的政策(如创业补贴、贷款等方式)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实际帮助。 组织有资质的心理教师为毕业生开展讲座,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焦虑。
面对严峻背景下的就业挑战,高校英语专业毕生必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在就业工作中发挥作用,政府出台再多的政策,高校提供再多的帮扶服务都是海市蜃楼,没有任何意义。在公共卫生突发问题常态化这种严峻的形势下,2022 届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必须直面就业挑战,积极进取,结合政策的助推力量,发挥主体作用。
1.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认清当前就业形势。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清楚认识到本专业就业难的情况,在突发公共卫生重大问题背景下更是雪上加霜,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就可以看出所谓的最难就业季。一方面,国家扩大了研究生和专升本等学历的招生规模,增加“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岗位的招募。另一方面,延迟毕业生报到、落户的时间限制。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户口和档案托管服务。从国家到地方积极打造网络招聘平台,采用一些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以此缓解就业压力。
2.提升自身竞争力。英语作为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使用范围广、人数多。但近年来多种原因引起的英语专业人才几乎饱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逐渐下降,所以提高个人专业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首先,同时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高自身语言竞争力,尤其是口语能力,因为优秀的口语表达可以给招聘过程中的面试官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同时在常规工作中口语也是使用最多的技能。
3.英语专业毕业生具备多样化就业的求职新思路。根据以往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可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和就业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他们大都选择翻译、教育以及商务等传统行业,但是社会中的每份工作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按照专业来划分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将英语作为一项辅助的交流工具而从事其他行业的相关工作,比如旅游业、科技等服务行业,甚至创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行业岗位或者就业形式选择。在校学期期间,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提前进行职业规划,通过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社会需求,做到未雨绸缪,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个人在毕业求职时的竞争力。
4.打破信息壁垒。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背景下,毕业生获取求职信息的渠道受到限制,所以要想获得更多有效的招聘信息,除了学校的帮扶,学生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参加企业招聘宣讲会,对企业和岗位需求可以有深入的了解,敢于提问,核实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主动与已毕业的学长和同届同学沟通,咨询有效的就业信息,分享经验,避免就业中的雷区,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在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背景下、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才趋于饱和、就业岗位缩减、就业形式单一等原因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政府和高校面对着巨大的就业挑战和压力,但挑战并存而来的就是机遇,整个社会、全体高校以及学生自身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牢牢抓住机遇,主观上转变就业观念并培养服务意识,齐心协力提高就业率。在全国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根据国家统一安排做好部署,提前做好工作方案以及后期保障预案,以坚定信心落实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确保毕业生顺利毕业、就业甚至创业,同时要引导在校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就业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