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年轻干部到基层“墩苗”为何失败

2023-09-25 04:59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38期
关键词:张华选派年轻干部

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墩苗”,意在“踩实”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在艰苦环境和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中增长本领、锤炼作风,一大批青年才俊由此脱颖而出。但一些地方“墩苗”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干部“墩苗”变“拔苗”,有的甚至“烧苗”,值得关注和深思。

案例不少,令人惋惜

张华(化名)是一名“90后”,大学毕业后考进某省直单位,入职3年就被选派“墩苗”,担任某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在许多同事眼中,到县里“墩苗”前,张华还是个孩子,根本担不起如此重任。“她身体比较弱,一下乡就生病,也就不敢让她下乡。”张华的一位同事说,“她的孩子又小,微信通话娘俩一个在那头哭,一个在这头哭,看着心疼。”

与张华类似,“80后”刘振(化名)被选派到某县级市“墩苗”,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结果下属普遍不满,认为他不具备与其岗位相匹配的经验和能力。“有一次市里开会,他要在大会上发言,但站在台上特别紧张。”当地一位干部说,他先是深呼一口气,然后就开始埋头读稿,到快念完时一抬头,下面参会的局长只剩2人了,“这件事流传很广,之后更没人听他的了”。不久,该市遭遇一场自然灾害,刘振经验不足应对滞后,造成重大损失,结果被免职。

走访中,记者听到不少类似事例。有的是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墩苗”岗位;有的是意愿不强,在“墩苗”岗位上得过且过。

多位基层干部表示,年轻干部犯错难免,但“墩苗”应该有“墩苗”的样子。“我们局长也是上面派下来的小年轻,经常不在单位,工作主要由几个副局长负责,有些文件上级已经下发一段时间了,我们还看不到,一找才发现放在局长办公桌上没动过。”一位基层干部对记者说。

“墩苗”为何变“拔苗”

一些干部“墩苗”变“拔苗”,背后既有粗放式选人用人和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也有个别年轻干部觉悟不高、能力不强的原因。

一是下指标、搞摊派、一刀切,造成选苗不准,导致少数年轻干部“赶鸭子上架”。一名干部向同事抱怨,她就是被摊派下去的,当时省里分给她原单位一个“墩苗干部”指标,结果没人愿意去,领导就给她两个选择,要么去驻村,要么去县里当局长。但当局长没多久她就开始吐槽:“早知道这么累,还不如去驻村。”

二是追求一步到位,压担过重,结果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有的地方急于把“墩苗干部”放到关键部门“一把手”岗位上,没有给他们留出足够的适应成长空间。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对记者说:“我连这儿的方言都听不懂,一来就干书记,十几拨老百姓找我解决矛盾,不知如何应对,那段时间都患上了焦虑症。”

三是只管“墩苗”,不管“护苗”,越墩越没劲。一些地方缺少长远规划,重选人轻育人,对“墩苗干部”没有做到全过程管理,缺少“能上能下”的流动性和持续性。有的干部有苦难诉,信心受挫。

“墩苗”更要“护苗”

对年轻干部“墩苗”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应理性看待,有的是成长中的阵痛,有的则是待解之疾,不能一味指责,也不能视而不见。要尽快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人岗适配性,尽最大可能提高“墩苗”成材率。

首先要杜绝下指标、搞平衡,违反个人意愿强行选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张希贤认为,年轻干部“墩苗”关键在质不在量,要尽量扩大年轻干部的来源,多方征求意见,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真正把那些立志于党的事业、不怕吃苦、勇于到基层锻炼的年轻人选出来。

其次要科学合理用人,坚持人岗相适原则。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认为,各地要避免唯学历、唯名校的选拔思维,充分考虑工作经历、工作实绩、领导评价、个人意愿等综合因素,力争找到最适合“墩苗”干部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一些受访干部提出,对年轻干部的锻炼培养应遵循客观规律,适当设立学习适应期,打牢干部成长地基,慎勿把关键岗位当做练兵场、试错场。

最后要坚持动态管理培养,能上能下。吕德文建议,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的进退机制,定期考察,優胜劣汰。对目前正在“墩苗”的干部,应及时“回头看”,为“不愿墩苗、墩不了苗”的干部松绑,把宝贵的岗位腾出来给那些能力强、有意愿、觉悟高的年轻干部。(摘自《半月谈》2023年第17期)

猜你喜欢
张华选派年轻干部
冬天的风在说什么
年轮
贵州毕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
划分六类重点乡村 因村选派第一书记
白衣天使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