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长春双阳,有一个“神秘组织”——“娥家班”,带头的娥哥本名姜南,今年41岁。成立近3年,“娥家班”吸引了60多名成员,平均年龄9岁,最小的成员只有11个月。
事情要从2020年11月说起。娥哥当时是小区里第一批搬来的住户,“我愿意和小孩玩,每天忙完自家的生意,就下楼看看有没有小孩”。娥哥的初衷很简单,就想陪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一开始,娥哥并不算顺利。他和孩子们约30岁的年龄差让不少家长心里犯了嘀咕:这人是不是来骗小孩的?娥哥开始转变策略,他先试着跟家长建立联系,通过日常的交流,家长们开始试着接受娥哥。
正因为娥哥太会和孩子们玩了,一来二去,娥哥的名头在小区里慢慢叫開了。不到三年,娥哥的团队已经加入了60多名成员。人多记不住名怎么办?他开始给大家排名编号,排名只按先来后到,不按年龄,如果两个孩子是亲兄弟姐妹或是几个人同时前来,那就在后面加个小数点,如6.1、17.1、41.1……
当团队有了一定的规模,娥哥意识到,不能再带着孩子们“傻玩”了。一声“大哥”的意义代表了各种担当和责任。他带着小弟们捡纸壳、收瓶子,卖废品的钱就用来买零食和玩具,忙活一天也就能卖二三十块钱,但通过这件事,孩子们对金钱和勤俭节约有了概念。
通过孩子们,很多家长也共同参与进来。根据孩子的编号,他们自觉地成为“四姨”“三十三姨”“十一姨夫”……整个小区都变成了“亲戚”。
(摘自《齐鲁晚报》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