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的本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精髓探析

2023-09-25 01:13:02张力伟
理论探索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的本质现实性

〔摘要〕民主在回归人的本质中克服了自由民主存在的价值与实践相背离的弊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回归了“人”本身,彰显出“人的本质”的价值精髓。第一,问题导向的民主取向使民主回归其现实性,人在参与民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凸显了自身的现实性。第二,连接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民主实践赋予每个人以参与机会,人通过广泛真实的民主实践强化了自身的社会性。第三,不断优化创新的民主观念和制度体系契合了社会关系具有历史性的特征。由此可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在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现实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的本质,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5-0031-07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国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坚持民主这一人类社会的普遍性价值,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从而打破了西方民主神话的观念霸权,进而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1〕9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民主道路,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全新的价值和话语解构了西式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民主的参与者、促进者、受益者,实现了真正的全面自由发展〔2〕。质言之,从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双重价值维度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3〕。基于此,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场景中重新诠释并深化了民主和现代化的基本关系,拓展了以民主推进现代化的模式和路径。

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从“人”的角度重新塑造了民主的价值和实践,体现了“人的本质”的价值精髓。这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力量的核心要素。何谓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9对比之下,自由民主所显示出的价值和实践之间的张力进一步突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超越性和制度优势。自由民主从“民主”到“选主”的退变过程深刻反映出自由民主中人的异化,人在与民主制度相分离的过程中使民主成为统治自己的工具,失去“人民的统治”的原真性价值〔5〕,这种异化证明了自由民主内在价值和实践的背离,也是自由民主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有鉴于此,本文拟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历史与现实、西方与中国的对比分析中,系统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体现出“回归人的本质”的价值精髓,从而为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取向凸显了人自身的现实性

人是现实中的人,这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重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抽象性”的理解,并提出了“在其现实性”的论断。所谓现实性,是把人当作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在费尔巴哈笔下把每个个体的普遍性的存在抽离出来的“类本质”。马克思提到,理解人是理解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6〕525。因此,人的现实性必须要从社会生活的本质——即实践中加以理解。换言之,社会生活实践的本质赋予了人的现实性,人的现实性也必然通过具体的、生动的实践展现出来。

以这种观点重新理解民主,能够发现民主在人类历史上从政治文明的制度表征走向异化的过程。民主并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人的构造物。在古希腊城邦当中,民主正是雅典公民活生生的实践,在被诠释为“人民的统治”的同时作为一种制度形态被沿袭下来。然而,西方民主从一开始就没有坚守这一价值,而是走向了异化,尤其是自由民主将选举民主视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民主话语时,这种异化形式变得尤为突出。自由民主没有成为自由人实行统治的工具,而成为自由人自我选择的“枷锁”。民主的异化表现为,民主制度走向了人的对立面,成为统治自己的工具,“人民的统治”异化为“人民选出来政治精英统治自己”。在自由民主的理论话语中,投票本质上是人选举出来统治自己的人,而自己却退居于政治舞台之后,任何关于自身的决策俨然和自己毫无关联。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會契约论》中就批评了这种民主的异化。卢梭指出,“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7〕120-121。由此,以竞争性选举为代表的民主实践的特征成为了“投票”,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实践也仅仅表现为“投票”,失去了个人自己通过民主来不断改造世界、推动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但是,对自由民主的批评不等于使民主凸显人的现实性,而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民民主使民主真正回归人的现实性。但是,如何在大规模治理和民主原真性价值之间寻求平衡,使人在追求民主过程中能够保有其现实性?这就需要深刻阐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功能,从本质的角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功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征之一在于“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8〕2,这个特征表明,这一民主观念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观念,也是“问题导向”的实践形式,这既体现出民主的内在功能,也把人的现实性融合其中。从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角度看,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自身的不断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解决自己所面对问题的过程,是一种特征鲜明的“对象性活动”。换言之,问题即矛盾,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激发人类的创造力的动力,使人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问题,实现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因此,“解决问题”以其对象性活动的特征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开启的哲学实践转向〔9〕,不仅将民主的政治哲学彻底地置于生活世界,并且将民主的实践融入生活世界。

第一,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功能将自身深刻地融入现实的人的世界,使问题的真实性和人的现实性紧密结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的,只有不断地克服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人类才能够消除实现自由发展的阻碍,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人民提出的现实问题,这个公共的问题有赖于国家与社会来解决,而国家在作出决策前需要人民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也就是说民主是我们党和国家着眼于人民,了解人民情况的重要途径,上至国家顶层的战略设计,下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民主嵌入其中。因此,民主不仅具有发现问题的功能,还具有解决问题的功能,不仅要解决寓于宏观政治生活中的问题,还要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使民主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转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民主不是独立运作于政治场景并脱离人的制度,而是应该也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刻刻存在并加以实践的机制。以这种视角透视自由民主,其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西方的代议制形式使人仅仅成为民主选举的工具,而非“全过程”的参与。对比之下,马克思主义民主的超越性就在于“在民主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具有与它本身的意义不同的意义。每一个环节实际上都只是整体人民的环节”〔10〕39。正因如此,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出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功能取向,使人不仅能够在政治生活中行使政治权利,也能在与人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中凸显出问题的真实性。故而,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于能让民主下沉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人生存的基本空间中赋予人持续参与的机会,“日常生活提供的民主实践的整体性场景,是将人日常生活的不同的特定空间联系起来,并且进一步将这些空间和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涵盖整个社会的民主实践系统”〔5〕。民主嵌入在生活世界,是让民主成为人的习惯抑或生活方式。这直接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的价值要义,即关注民主的生活世界实践,这是让民主回归于现实,让民主入心的重要前提。一如列宁指出,“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做已达到的成就”〔11〕785。

第二,全过程人民民主构筑了现代社会的“民心政治”,规定了具体实践民主的主体是现实的人。问题提出后不是摆在那里,而是必须去解决。但是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依靠主体去想办法,这是对人的尊重。“现代化就其本质而言在于人的现代化,而在现代人的规定中,最为核心的是独立自主的特征,因为只有当人充分地从对大自然的依赖和对共同体的依赖中解放出来,才称得上是一个现代人。”〔12〕倘若解决的问题主体与问题的提出者相割裂,那么民主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人们就无法真切体验到民主的存在,也就无从谈起人对民主的信任。有鉴于此,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构筑了一种“民心政治”,“如果说我们一定要给一个社会是否民主确立一个标准,那么这个社会的共同行动是否符合民心、民情或许就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13〕13。所以,民主就是一种尊重人主体性、激发人实践力量的“现实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符合民心的民主要依靠人民去解决现实的问题,回应现实的人的现实关切,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感受到自身主体性,感受到自由和尊严。正如美国思想家约翰·狄金森(John Dickinson)曾谈到,民主的任务不是体现想象中的大众的意志,而是要协调在某个时间都迫切要求得到实现的现实中的各种不同的特定意志和具体目标〔13〕22。质言之,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西式民主中的政客的“漫天许诺”,而是依靠人民脚踏实地解决人的急难愁盼问题。而且,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者是现实中的独立个体,每个人对自己关注的问题都有着参与的权利,都应掌控自己的生活前景,但是这种独立不是西方国家的个体之间的割裂,而是在真正共同体中的相对独立的个体。以方兴未艾的基层民主为例,基层民主的蓬勃发展正好映射出民主回应人民需求和关切的问题,凸显了民主要解决的问题的现实性以及民主中解决主体的人的现实性。基层民主关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问题都来源于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关涉着人的切身利益,并且基層民主为每个人亲身参与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和权利。虽然在基层中人民群众的需要各种各样,不可避免会存在利益矛盾,但是这些利益矛盾根本上统一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矛盾可以调节并最终消除。而不像西方国家的利益矛盾无法根除,只能缓和。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了问题的来源、解决主体和服务主体,彰显了人的现实性。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实践强化了人自身的社会性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4〕160。社会关系产生和维系于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个体间的交往意义重大,由社会关系形成的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生产方式与人的交往方式紧密相关,“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4〕147。如果人类失去了交往,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陷入停滞。同样,政治问题本身可以被视为交往问题,因为人类社会潜在的相互疏远决定了政治思维的起点,“疏远”与“团结”建构了政治的起点〔14〕15-4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民主的目标在于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不过,在马克思眼中,普选权的实现只是政治解放的形式,远非达到人的真正解放。真正的民主是社会民主,在这里,社会将第一次真正成为自由人的自由的结合,并使得这种结合同时成为了每个人的自由得以全部实现的条件〔15〕。由此,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将“社会民主”和“自由人的联合”统一起来,民主的本质目标、实现途径都要同人的联合息息相关。当然,真正民主制的实现是一个充满斗争的,需要人不断为之奋斗与争取的过程,“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止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16〕103。这一过程也是社会关系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一如马克思同样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0〕295。质言之,正是在人民民主所塑造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使人获得民主社会中真正需要的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不是原子式的社会成员的简单联合,而是在共同观念之下的社会成员联结成的和谐共同体。随着民主社会的发展,人民民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凸显真正民主社会的状况。而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以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特征,使每个人都参与到民主中,创造民主社会需要的和谐团结并有序解决矛盾,使每个人在这样的社会中具有相应的社会性。所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也在社会关系中塑造和强调人的现实性,以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第一,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团结”“和谐”为实践指向,无论是政治场景中的统一战线还是社会生活中组织起来的各类团体,广泛的民主实践使人们团结与和谐,实现了社会整合。“发展民主,要推动社会向着自由、平等、公正、文明、团结、和谐的方向前行。好的民主,应凝聚社会共识,而不是造成社会撕裂和冲突”〔8〕44,资本主义塑造的“虚幻的共同体”体现出不平等、不协调的秩序,而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民主中的人民性,构建以团结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民主实践,并以此为交往形式实现了人的社会性。团结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工作方针,毛泽东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意蕴“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17〕210。有分歧、有矛盾才需要民主的方法,民主需要在化解矛盾、调和分歧的基础上达致团结,而不是创造明显的抑或潜在的新的分歧。这种思路深刻体现在统一战线工作和各类民主机制当中。不同于西方民主中选举民主可能造成的社会分化,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实践中将投票和协商的优势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了协商广泛汇集群智,协同各方力量,塑造共同行动的优势。不同的党派、组织与个人在团结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协商等程序调整了利益诉求,最终以共识为结果走向了和谐,并在关系的凝聚中提升了整体的改造世界的力量。如果不以团结为工作指南,中国共产党不可能整合各方力量,也正是在整合各方力量的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为原点的关系范围不断地扩大,革命实践的力量不断增强,最终走向了革命胜利,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当下的基层治理中,各基层社区涌现出的由人民群众自发形成的组织,都在以公共精神为行动指南,为塑造社区团结做出努力〔13〕3,夯实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并结合问题导向的价值目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以团结为先验或前置的目标,民主程序的运作是为了解决共同问题,是在广泛的交往和最后达成的共识中消弭分歧,而不是在观点分歧中通过简单的多数少数方式将分歧固化下来。人民民主要在共同行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并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新的团结。西方的自由民主以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所构成的社会本质上存在着相互分离的趋势,这亦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关系异己性、属物性的表征,马克思主义中理想可欲的社会关系是为人、属人、利人的〔18〕。因此,人民民主的构建要朝向为人、属人、利人的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中推进人的发展,而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发展。

第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真实的民主协商实现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创造出人民民主社会需要的具有民主意识的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8〕26。“有事好商量”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行为方式,这种继承传统的行为方式也塑造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殊价值。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民主协商不仅关注协商的技术,更关注协商的最终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共识本身就是塑造社会关系的方法,协商使不同的行动者在面向他者的过程中分享着共同的意识,让人在行动中从疏离走向团结〔5〕。一方面,协商作为一种交往活动,只有在平等的关系中才能够凝聚共识,也只有在平等的关系中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以及塑造和谐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观正是强调了平等的社会联系。在平等的社会联系中,人才能够从压迫中解放出来〔19〕。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协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思想,这些思想已深刻融入中国人的思维和行动当中。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也存在一定的社会差异,在当前社会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这些差异不可能被完全消弭,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差异。在这个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关注的重点,重视交往是旨在通过交往来调节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构建和谐的共同体,这种思路也被灌注到中国民主的价值与实践当中,塑造了以交往促和谐的路径〔20〕。故而,全过程人民民主讲求“最大公约数”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要在差异当中寻求利益、诉求、意愿的交汇〔5〕。这些交汇不仅反映了人自主的、真实的需要,也正为共同行动奠定了基础,使人从对立走向合作、从分歧走向协同,进而塑造了稳定的社会关系,实现了真实的、和谐的共同体。

三、优化创新的民主观念与制度体系契合了社会关系的历史性

社会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物质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具有历史性的特征。所谓历史性,指的是每个时代的人所面临的物质生产实践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时空现实下的人的“本质”存在差异,并且处在关系中的个人的本质也随着实践方式的改变而改变〔21〕。简要地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发展的理论,但发展并不是根植于人的主观意志,而是受到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制约,“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22〕592。作为人在实践中的创造物,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其中经济关系是基础,而作为上层建筑的观念和制度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指引具有重要价值,可见这些观念和制度不是抽象和形而上的,从人类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来看,观念和制度的变迁往往和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革紧密相关。本质上说,以观念形式呈现的社会关系和以制度表现的社会关系,是随着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的。

自民主作为“人民的统治”的内涵诞生之日起,西方民主开启了漫长的观念变迁与制度变革。近现代以来,西方的民主观念以自由主义为政治哲学基础,并以“选举民主”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民主的金科玉律。这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民主观念和民主实践之间出现背离的事实下,自由民主内部开始了自我调适,协商民主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逐渐成为西方民主理论家关注的重点。可见,自由民主的观念遵循着一条“发展—问题—反思”的过程。不过,西方民主的内部反思并没有克服西方民主内在的问题,因为对于民主的反思与改造本质上是在思辨中就民主而谈民主,实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西方民主背后涉及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模式,无法跳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建立的普遍交往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其推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进程实际上是资本逻辑逐渐获得普遍性的過程,而非人本身获得普遍发展的过程。”〔16〕23故而,虽然资本逻辑之下的民主制度使得以竞争性选举为标准的虚假民主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但是自由民主与时代和实践不相符合,西方的民主制度已经无法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社会撕裂问题,更遑论实现人类的政治解放向社会解放的前进的目标。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般思路,分析社会意识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入手。在马克思眼中,社会存在就是关系性的存在,社会存在者也被理解为关系的化身、承担者与表现者〔24〕543。“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22〕597虽然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观混乱的时代〔25〕3,但民主观的混乱本身源自充斥着复杂性的现代社会。虽然当今社会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制并存的时代,但是按照民主的发展来说,多数人的民主是发展趋势,纵然现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民主观念必然会走向分化,但是建立在经济发展上的民主发展的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然而西方民主理论家没有意识到,历史的演进使得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包括“谁统治”这样的传统问题,还需要解决中央—地方关系、国家—社会关系等新的关系形式〔26〕78。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面对这些问题始终无能为力,因为抽象的民主无法应对发展多变的社会现实。对比之下,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具备真实不虚的治理效能,就在于其从观念和结构的角度都体现了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在社会关系的变革中不断优化创新,拓展与转变实践方式,以适应特定的社会环境。

第一,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全过程”的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提出的,深刻地反映出人民民主对中国现实政治社会的适应。人民民主的民主观既秉持了民主作为“人民的统治”的普遍性价值,同时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具体的民主观念。中国共产党反对抽象的、永恒的民主观,而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强调历史的、具体的、阶级的民主观〔27〕。革命年代,为了符合斗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划分了“人民”和“反动派”两个群体,“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28〕1475。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了团结各方力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人民民主在《共同纲领》中被表述为“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29〕2,以及“国家政权属于人民”〔29〕5。这种变化体现出“人民”内涵的扩大化,民主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以及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人民民主建设强调走好中国特色的道路,反对照搬照抄西方的制度。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民主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好”与“坏”的对立,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民主的本质属性〔27〕。在这种认识和现实的要求下,如何保证人能够广泛参与、全面参与,就成为时代提出的问题。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转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加高质量、多元化,社会新兴阶层不断壮大,人民群众的交往模式发生了改变,国家治理的领域和深度不断拓展。人民对民主的认知愈发深入,对需求越来越高。由此,中国共产党在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新的社会矛盾、回应人民群众新的需要以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以“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为指导来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民主认知的又一次飞跃,打造了契合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认知上是与时俱进的,是以群众路线为方式把握现实生活的基本情况,进而转变民主的实践方式。总的来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物质生活的变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中把握住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关系的历史性中贯彻了民主观念的历史性,使得人民民主始终在发展中展现出真实不虚的治理效能。

第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制度体系的方式在实践中发挥功用,并在历史演进中拓展新的形式、积极鼓励创新,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加有效运转于国家的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之中。观念是制度建设的基石,制度是特定观念的具象化表现。所以,民主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观念体现的民主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在社会的演进中不断创新形式,以灵活地适应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民主要具备一种“制度韧性”,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化创新、随着社会情境的复杂而灵活适应,这是制度保持生机活力的基础〔30〕。历史地看,中国的民主从革命年代起便走向了探索阶段,为了适应革命根据地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探索了“豆选”的形式,并根据团结的要求,创造了“三三制”的模式,把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吸纳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队伍当中,在团结中走向了革命的胜利。在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社会不断分化出新的阶层,经济体制改革重新调整了中央—地方关系、国家—社会关系、政府—市场关系,对民主制度的建设主要从宏观层面展开,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加深化,基层民主制度逐渐发展起来。这一阶段,人民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了更加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以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适应国家治理各层级、各领域的基本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民主渠道和参与方式,不断推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理念落实到现实的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31〕,不断调整并完善了包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系统架构。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就是通过制度完善使人民参与贯穿民主的整个过程。为了探索符合当前实际的民主形式,比较突出的是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积极探索,中国共产党鼓励创新、推广创新,支持具有不同经济状况、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的不同地区探索设计灵活多样的基层民主形式,以更好地赋予人民群众参与的权利,使人民群众能够在各种形式的民主機制中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枫桥经验”的成功。总之,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进一步确证:人在发展,人所寓于的社会关系也在走向变革,民主只有充分地嵌入在不同时空下的现实社会关系中才能够构建出解决不同问题的制度和机制,才能够真实具备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就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32〕315马克思主义赋予民主的意义在于,不仅把民主理解为一个制度问题,更是把民主理解为“人的问题”。如果民主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那么民主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恪守了这一原则,在尊重民主普遍性价值的基础上深刻挖掘民主对于人的意义,并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具体推进。总结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精髓就是回归了人的本质:不仅从人的本质中理解民主,也从人的本质中发展民主,关注了人的现实性、社会性以及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新时代中国民主的重大理念,也是一个根植社会、贴近民生的概念,是生活世界中活生生的实践,只有深度嵌入社会关系并充分回应人的需要的时候,民主才具有实际的价值。这同样是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的价值基础。换言之,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民主也需要具体的实践才能够称为现实的存在,否则民主就成为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建设经验说明,理解民主,需要观念和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只有充分锚定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社会,民主才能够成为推进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刘晓泉,刘方玮.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重世界意义〔J〕.理论探索,2023(02):70-78.

〔3〕陈雪莲,吕 杰.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J〕.教学与研究,2023(03):93-1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张力伟.走向日常生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质探源〔J〕.社会主义研究,2023(02):103-110.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9〕罗 骞.作为哲学性质和路向的实践哲学概念——兼论历史唯物主义在西方哲学实践转向中的地位〔J〕.哲学研究,2022(06):22-3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刘兴盛.人的现代化的跃迁: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之维〔J〕.哲学研究,2023(04):14-22.

〔13〕汪仲启.民心政治:生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14〕格伦·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M〕.潘世强,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5〕方 博.去政治的政治哲学方案——马克思的“真正的民主制”〔J〕.学术月刊,2018(03):57-65.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毕国帅.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价值旨趣、实践意蕴与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12):74-84.

〔19〕李栋材.马克思交往观新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4):4-11.

〔20〕张力伟.责任政治的儒家传统——兼谈中国式民主的传统文化渊源〔J〕.江苏社会科学,2023(01):43-51.

〔21〕刘同舫.“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哲学规定〔J〕.宁夏社会科学,2023(01):23-28.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董键铭.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J〕.哲学研究,2023(02):16-27.

〔24〕孙正聿,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論研究(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5〕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6〕杨光斌.观念的民主与实践的民主:比较视野下的民主与国家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7〕陈 坚.从新时期党代会报告看中共民主观的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13(08):51-59.

〔2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30〕张贤明,张力伟.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结构、过程与功能〔J〕.政治学研究,2021(06):63-74+176.

〔31〕张 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人民民主的新形态〔J〕.政治学研究,2021(04):11-17.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吕晓斌

猜你喜欢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的本质现实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理论的新基石
人民论坛(2021年31期)2021-11-16 14:08:53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
东方法学(2021年5期)2021-11-05 13:14:57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进人大工作守正创新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人民论坛(2021年21期)2021-08-23 02:46:49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06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1:37:09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