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圳基
乡村民宿作为旅游景区附近的一种小型住宿设施,因其具备独有的文化特征及地域特点而备受游客的青睐。为使居住在乡村民宿中的游客能够在自然资源与自然景观集聚与融合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当地独有的民间习俗、文化理念以及历史风韵,民宿经营者尤为重视地域民族文化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融合应用。闽南文化是一种具有延续性和开放性特征的地域文化,其不仅继承了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还吸收融合了许多西方文化,具有独特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乡村民宿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室内设计师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闽南文化元素在乡村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这对于闽南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民宿室内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秦统一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量中原汉民入闽,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推动闽南文化快速发展。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启,将西方文化带入到闽南地区,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阿拉伯人与波斯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闽南地区经商,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的到来,带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至今,闽南文化表现出延续性和一体多元性两个基本特点。首先是延续性,即闽南文化是中原传统文化和闽南土著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其次是一体多元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闽南地区成为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交融地。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赋予了闽南文化一体多元的基本特征,即以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融合后形成的地域传统文化为主体,吸纳融合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中的部分元素。以建筑为例,在闽南地区,既可以看到传统的中式建筑,也可以看到纯正的西方建筑,如阿拉伯式建筑,还可以看到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如宫殿式古大厝、侨乡特色建筑等[1]。
部分设计师在进行乡村民宿设计时,更关注设计的艺术效果和商业效果,而在文化渗透与融合方面,只是通过摆放几件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品或少量使用当地特有建筑装饰元素的形式,进行浅层次的地域文化融合,以至于乡村民宿无法充分、鲜明地体现地域文化或地域特色,更像是具有一定民俗文化元素的大众化“打卡地”,难以与当地风土人情、环境景观、文化氛围形成相得益彰的设计效果,无法为游客带来更深刻的记忆和更独特的体验[2]。
很多室内设计师在进行乡村民宿设计时,未能通过实地考察、采风的方式对民宿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进行全面了解、深入分析,只是通过广泛参考当地现有民宿设计案例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式,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获取设计灵感与设计素材。由于可查阅、参考、借鉴的资源有限,且缺乏独到的设计感悟和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所以设计方案同质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无法对游客产生吸引力,难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3]。
文化元素使用较混乱也是现阶段乡村民宿室内设计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设计过程中大量堆砌地域文化元素,缺乏对设计主题和地域文化核心元素的有效把控,导致文化元素的使用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从而影响整体设计的美感。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设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文化元素提炼和运用能力;设计人员对地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对文化元素融合缺乏正确的认知,导致文化元素的融入缺乏合理性[4]。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乡村民宿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外地游客。此类游客普遍对当地的地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和体会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将闽南文化融入民宿的室内设计,能够使游客随时随地观看、接触、感受到闽南文化,从而产生更具沉浸感的旅游体验,有效增强游客的文化融入感和体验感,使其深刻地感受到闽南文化的魅力,进而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另外,为保证设计品质,设计师需要对闽南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寻找可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此过程也是对闽南文化的一种研究、保护和传承,能够使其更好地延续[5]。
随着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大众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也有所提升。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注重美景的观赏、美食的品尝,还注重地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在乡村民宿设计中国融入闽南文化元素,既能够丰富室内设计元素,增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和美观性,还能够赋予民宿更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保证商业性的同时,增强其人文性与独特性,从而使乡村民宿室内设计的整体品质得到提升。
在闽南文化的众多文化元素中,与建筑设计关系最为紧密的便是古厝文化。因此,在进行乡村民宿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应以古厝为核心,进行闽南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提炼。在本次设计案例中,设计团队基于对古厝的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出以下闽南文化元素。
1.形态元素
燕尾脊是闽南古厝在形态设计上最显著的特征,也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燕尾脊为中间低、两边高的造型,翘尾处形似燕尾(图1),具有形态优美、体态轻盈的设计感。
图1 闽南古厝燕尾脊形态元素
2.色彩元素
红砖白石是闽南建筑最主要的色彩特征。远眺闽南传统建筑群落,最显著的便是红白相间的色彩基调(图2)。古厝采用无规则形态的红砖和不拘形状的浅色石头构建出色彩对比自然的红白墙体。同时,利用砖面与石面的纹理对比、由石块构成的点面与由砖缝构成的线条的对比,营造出色彩明亮、造型朴素、质感强烈的设计风格。
图2 闽南古厝红砖白石色彩元素
3.纹饰元素
闽南文化中的纹饰元素类型繁多,但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纹饰在闽南古厝中的应用依然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思想观念。例如:古厝主要墙面上通常会利用红砖片拼砌、白石灰勾缝的方式,设计“福”“禄”“寿”等蕴含吉祥寓意的文字,或者“八卦”“团花”“万字锦”等传统吉祥图案;古厝大门两侧、檐廊墙面等位置,通常会雕刻博古、花鸟、人物故事等方面的纹饰(图3)[6]。
图3 闽南古厝吉祥寓意纹饰元素
1.直接提取
在保留地域文化元素形态和神韵的基础上,适度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在意味和形式方面进行艺术处理,然后将该元素直接运用到设计方案中,以此获得开门见山的设计效果,更直观地表现出文化元素的传统韵味。
2.重复叠加
将反复推敲、精心筛选出的某个文化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或位移在空间中进行有序的复制、叠加,一方面通过元素的重复出现,加深观者的视觉印象,突出文化元素的设计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有序的组合变化,营造出强烈的韵律感,增强设计的艺术性。
3.化繁为简
基于对文化元素的深入了解,应用时保留其内核精神,简化其烦琐复杂的形态,再将去粗取精后的元素形态与现代工艺、材料有机结合,使文化元素以简洁清晰的形态呈现出来,以此达到简洁大气、至拙至美的设计效果[7]。
在本次设计案例中,闽南文化元素的融合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形态元素的融合运用
在闽南古厝燕尾脊形态元素中,包含三段结构、中间高、两端低、带有四个燕尾的燕尾脊被称为山川殿(图4)。在本次案例中,设计师在进行特色餐厅和咖啡茶饮区室内设计时,便直接提取该形态元素,通过结构重组的设计手法,从中提取出设计元素,然后用带有红色纹样的UV 软膜材质制作出灯箱,以此实现闽南文化元素的融合应用(图5)[8]。
图4 闽南文化山川殿形态元素
图5 山川殿形态元素的设计运用
五行山墙也是闽南古厝极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其是将山墙装饰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相结合所形成的五种山墙形态。这五种山墙在整体形态、纹饰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本次设计案例中,设计团队将五行山墙的造型轮廓作为内核精神,利用化繁为简的设计手法,去除山墙造型中繁复的装饰和多余的线条,从中提炼出具有典型特征的线条元素,并将该设计元素与木质材料相结合,进行室内吊顶的造型设计。这样能够使室内空间造型与民宿整体建筑形态相互呼应,既实现了闽南文化元素的融合,又保证了设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2.色彩元素的融合运用
本次设计案例在整体的色彩基调方案上,参考和借鉴了闽南古厝红砖白石的色彩特征。室内空间整体以暖色调为主,营造出温馨如家的氛围感。隔断、屏风、座椅、柜子、架子主要为原木色,既给人温馨舒适之感,又具有自然淳朴之气,与闽南地区生态淳朴的人文特征相契合。主墙面、文化元素造型、地面局部拼花,以C:19/M:71/Y:64/K:0 为主色,与闽南古厝相一致,为闽南文化元素的直接提取和运用。此外,为平衡整体色彩设计,设计团队会在局部区域运用灰色、蓝色、青色等颜色,而这些颜色也是闽南古厝中常见的装饰色彩。此设计既保证了民宿装饰色彩的丰富性,又保留了闽南古厝在色彩搭配上的神韵,实现了闽南文化色彩元素与室内设计的有效融合[9]。
3.纹饰元素的融合运用
本次设计案例在细节设计方面融合应用了大量的闽南文化纹饰元素,不仅使整体设计更具美观性、艺术性,还能够全面实现闽南文化的渗透融合,增强民宿的文化特色。例如:在入口门头,设计团队直接提取古厝墙面砖雕纹样,然后通过重复叠加的设计手法,获得设计元素,再融合铝单板和亚克力发光材质两种现代材料,实现闽南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巧妙融合,获得兼具文化特色和现代魅力的设计效果。
在室内空间纹饰设计方面,更是基于闽南文化纹饰元素设计出多种装饰纹饰。如:基于古厝瓦片堆砌时的样子,直接提取转化为图中纹饰(图6),并将其作为室内木质雕花装饰等[10]。
图6 由古厝瓦片堆砌纹饰转化的纹饰设计元素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融合应用是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设计师在进行闽南地区乡村民宿室内设计时,应通过直接提取、重复叠加、化繁为简等设计手法,将闽南文化中的形态元素、色彩元素、纹饰元素有效融入室内设计,既能够全面提升民宿设计的品质,赋予其更丰富的人文底蕴,又有利于闽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