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诗敏,刘文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布面甲在古代被称作“衣甲”或“暗甲”,现代多称其为“布面铁甲”,即布面外观的铁甲,外面是布,里面则是大块的铁甲片,达到御敌效果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御寒作用。
布面甲最早出现于蒙元时代,当时已相对成熟。蒙元被推翻后,其盔甲形制流传了下来并被明代沿袭。明代中后期,随着火药武器的普及,战争方式发生变化,原来只能使用钝器、锥类武器才能对当时的重型盔甲造成伤害,现在只需要使用火药武器在近战距离外就能完成。
因此,沉重的华丽盔甲逐渐成为武士们的负担,慢慢退出了战场,复合材料甲胄由此登场,虽然对火药武器以及其他武器仅具有有限防护的功能,但是大大增强了机动性且降低了价格,更适宜大规模装备部队,让整支部队披甲率更高。《大明会典》[1]中记载了万历时期的19种甲式,其中,布面甲有11种,可见布面甲已成为当时的主流装备。
布面甲源于蒙元时代,有长袍式和段褂式两种形制。段褂式布面甲也可以叫作上衣下裳式布面甲,与长袍式不同,其将身甲和腿裙分开,除了前开襟外,两侧下缘也开叉口,进而有前挡保护下体,护腋保护腋下,肩膀有披膊保护。这种布面甲在明代后期、清代一直使用,是中国甲胄历史上最后一代甲衣形制[2]。
明军的布面铁甲没有完整的存世实物,只有较严谨的仿品。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3]记载,乾隆四十八年,乾隆皇帝派遣专人到盛京取出沈阳故宫中收藏的太祖、太宗甲胄,然后描画图样,回京后按照原样制出,供奉于太和殿东侧的体仁阁内,分别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皇太极铠甲和努尔哈赤铠甲(图1)。从这两件布面甲可以看出,明代基本沿袭了蒙元时期的布面甲款式,只是将侧襟改成对襟,并增加了腿裙的装置。
图1 皇太极铠甲(左)和努尔哈赤铠甲(右)
该布面甲沿袭了元代四形制,依旧使用布帛作为表里,外面钉有甲泡,要害部位内缀有铁甲片,棉布做衬(图2),只是没有了元代的前裆和两侧的护腋[2]。
图2 布面甲的结构(采自《画说中国历代甲胄》)
明代武宗皇帝后流行一种衣服款式称为罩甲,其形制为对襟、方领或圆领、无袖或短袖、衣身两侧及其前后开叉。布面甲大多是罩甲的款式。
布面甲的优势如下:相比札甲,布面甲无须编缀甲片,只需将甲片钉在布面上,且布面甲的甲片比札甲大,因此制作时间大大缩短。明代布面甲较轻,与传统的札甲相比,在工艺简化的同时提升了甲衣穿戴的便捷性。除此之外,明代布面甲对躯干的保护面积增大,棉布的应用对火器铅丸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远程的弓箭与火铳无法冲开甲片间隙,能以柔克刚,具有一定的实战意义。受制于小冰河期的气候以及明中后期困窘的财政,布面甲在明代中后期被大量制作,使用棉铁复合甲的边军作战地点多在西北和北方,甲片的内置可以起到有效保暖与抑制生锈的重要作用,修复时置换内置甲片即可。综上所述,由于制作和保养成本低廉以及特殊的气候环境与战争方式,布面甲被广泛应用于军队中,成为明代最常规的甲衣类型。
紫花布面甲的正式名称叫作“紫花布火漆丁钉圆领甲”,是用一种花朵为紫色的木棉纤维制成,故称“紫花布”。明代《徐显卿宦迹图》中则绘制了身着紫花布面甲的士兵场景(图3)。
图3 《徐显卿宦迹图》中身着紫花布面甲的士兵
据《大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二十》[4]记载:“天启二年,工部将发过援辽军需,自万历四十六年起至天启元年止,总数开具以闻……紫花梅花等甲二十六万一千五百八十九副……”可见紫花布面甲的装备、生产规模之大。
明代之“青”色,即靛青所染出的蓝色,因价格低廉,进而“青衣”成为古代军服常用布料。《大明会典》[1]中记载,弘治九年,明代确定了青布铁甲的形制。青布铁甲的布面使用厚而细密的青白色棉布(图4),后因蓝色不足以盛军容,由弘治时期兵部尚书马文升改制为靛青色。青布罩甲有齐腰甲和长身罩甲两个款式,如图5、图6所示。
图4 《真武灵应图》中身穿青布罩甲的士兵
图5 明代身穿齐腰甲的步兵
图6 明代身穿长身罩甲的步兵
历经两代革新,明代布面甲的造型多样且种类丰富,其实用性也大大增加,到了近现代,杀伤力巨大的热武器陆续登场,无论是曾经光鲜亮丽的宋代铠甲,还是后来暗淡无光的布甲、棉甲,都次第沦为历史尘埃,逐渐淡出了人类文明的视野,但这些曾经保护人体的甲胄帮助人们躲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战火烽烟,在人类文明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