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汤泽辉,黄毅涵
(1.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2.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浙江 杭州 310053)
纺织纤维成分的科学检测分析一直受到行业的重视,因受到外力作用易脱落,量小体微,不易被人察觉,进而成为法庭科学微量物证中的常见对象,可为案件提供有效信息[1]。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纤维检验分析方法进行了诸多研究,常见的检验分析方法有显微分析法[2]、热分析法[3]、燃烧法[4]、化学溶解法[5]、光谱分析法[6-7]、色谱质谱分析法[8]等。其中,光谱分析法具有检出率高、特征稳定、无损的优势。目前,红外光谱分析已较多地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纤维检验中,而拉曼光谱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较少。
本研究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常见的11种无染色纤维进行检测,并对纤维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对纤维种类进行定性区分,有助于形成易于推广的基于拉曼光谱分析的纤维鉴别步骤与方法。
当光照射物质时,会产生反射、透射和散射现象。其中,反射光和透射光一般占大部分光强,少部分光发生散射,极小部分光子散射后频率发生变化,这便是拉曼散射效应。
拉曼散射效应是光子和物质分子振动、旋转产生能量交换引起的。将散射光子和入射光子的频率偏移量转用波数(cm-1)表示,其变化量即拉曼位移。对散射光谱进行统计,横坐标记为拉曼位移、纵坐标记为散射光强,可以得到拉曼光谱曲线。对于同种物质,随着入射光波长的变化,其拉曼散射光波长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但拉曼位移保持不变,其光谱具有指纹性。
采用DXRxi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配备532、633、785 nm等波长的激发光源。将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相结合,能精确定位聚焦至检材微局部,可以实现微量物质的快速检测。
实验检测的样品均为市面常见、无染色且理论成分纯净的样品,分别为氨纶、丙纶、芳纶1313、腈纶、锦纶、涤纶、纯棉、蚕丝、羊毛、苎麻和混合棉(棉80.00%,涤纶20.00%)。使用洗净的镊子和剪刀,将准备好的纤维检材剪取成0.5 cm×0.5 cm大小待检。
对各纤维样本进行光谱曲线采集预实验,采集532、633和785 nm等3种波长激发光下的曲线效果,发现多类样本在633、785 nm波长激发光下存在较大噪声和背景荧光干扰,相比之下,采用532 nm波长激发光源采集的曲线信号特征最为清晰。
基本步骤如下:(1)启动显微成像拉曼光谱仪,并按照设备要求开展初始化校准工作;(2)将样本载玻片固定在样本池内,通过显微目镜寻找样本位置并进行光学对焦;(3)对样本选取多点位置采集相应光谱曲线,调整合适的入射光功率、曝光时间等参数;(4)如遇明显曲线荧光干扰,则调高激发光功率至30 mW,长时间(10~20 s)照射样本点位,以消除荧光,即光漂白法;(5)重复制作样本,11种纤维分别采集5组稳定光谱曲线。
针对1~11号纤维样本,分别采集得到其各自的拉曼光谱曲线图,作基线校正后,未经归一化处理的图谱如图1~11所示。统计各自的光谱特征峰位置,如表1所示。
表1 11种纤维主要拉曼峰位
图1 氨纶拉曼光谱曲线
图2 丙纶拉曼光谱曲线
图3 芳纶1313拉曼光谱曲线
图4 腈纶拉曼光谱曲线
图5 锦纶拉曼光谱曲线
图6 涤纶拉曼光谱曲线
图7 混合棉拉曼光谱曲线
图8 纯棉拉曼光谱曲线
图9 蚕丝拉曼光谱曲线
图10 羊毛拉曼光谱曲线
图11 苎麻拉曼光谱曲线
综合上述图表来看,受成分中不同官能团振动等影响,不同纤维的拉曼光谱曲线特征峰位置有较明显的差别,易于区分,可以通过比对峰位表定性区分纤维类别。
本实验对11种纤维分别采集了5条光谱曲线,即样本数为55个;每条光谱数据维数为1 600维。对该光谱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的光谱数据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如图12所示。当选取前3个主成分时,累计贡献率达到82.80%;选取前15个主成分时,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9.34%,即降至15维时仍保留大部分信息,在剔除冗余的基础上使光谱数据的可解释性更高。
图12 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前3个主成分的新指标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如图13所示,可见不同纤维样本的拉曼光谱数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同种纤维具有明显聚类特点,可以作为纤维鉴别的依据。
图13 降至三维后的纤维样本数据
针对11种纤维样本进行拉曼光谱分析,以期为纺织行业、公安等鉴别纤维种类提供参考。本实验在532 nm激发光下对每种纤维分别制作了5组样本进行光谱采集,得到55条光谱曲线。对各类纤维样本的光谱曲线进行定性分析,并统计得到拉曼特征峰位表,表明了不同种类纤维样本拉曼光谱曲线具有特征峰位的特异性。对光谱数据作主成分分析发现,1 600维的光谱数据在降至15维时仍保留了绝大部分信息,特征性强;在降至三维的可视化分析中,光谱数据呈现了较好的聚类性能,可以作为区分纤维物质异同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