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性别服装的发展看女性穿衣动机的变迁

2023-09-25 07:25:58李珊珊陈晓玲曾子容张一凡
纺织科技进展 2023年8期
关键词:同服男女服装

李珊珊,陈晓玲,曾子容,张一凡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现代社会流行的无性别服装倡导“性别模糊”,反对性别二元对立[1],根据文献研究发现早期中西方都有“男女同服”的时期,后被两性分野的服装制度替代了上千年,男女尊卑与等级观念在当时可见一斑。现代社会以“性别模糊”为主要特点的无性别服装再次兴起,其中的历史共性对研究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赵平在《服装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指出,“动机总是为满足个体需要产生的,如果没有强烈的欲望或者需要,动机无从产生。”[2]基于此,通过文献、著作研究和案例分析,从中西方早期的男女同服、中西方服装的性别分野、现代多元化的性别包容3个时期进行阐述,并分析各时期女性的穿衣动机及需求。

1 中西方早期的男女同服

在中西方早期社会尚未出现“无性别服装”的概念,最初表现为一种“男女同服”现象。中西方早期都出现过相似的“男女同服”现象,但不同的历史原因会使得相似现象产生差异性。

1.1 中国早期服装的性别模糊

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男女同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彼时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迎来了第一次高潮,呈现出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法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此时简朴实用的深衣在社会各个阶层盛行,且男女皆可穿着。[3]在唐代,中国封建社会还孕育出了另一种形式的男女同服,此时“女着男装”成为一种时尚。《礼记·内侧》曾记载:“男女不同衣服”,女子穿男装被认为是不守妇道的表现,但在自由开放的盛唐时期却蔚然成风,如图1所示。这种现象在历史上都极为罕见[4],是社会文明鼎盛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女子较高的社会地位。

1.2 西方早期服装的性别模糊

史料所记载的西方服装的“性别模糊”现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2种形式。古埃及早期的男女同服,更多是囿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稀缺导致的。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衣服是非常贵重的物品,象征着社会身份。古埃及男女都穿丘尼卡(Tunic),但最底层的奴隶和舞女通常都只能是裸体。[4]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男女同服现象是物质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选择匮乏的体现。另一种形式发生在古希腊时期,此时文化、经济、政治空前发达,社会推崇自然与和谐之美。在这种情况下不具有性别的区分,希顿(Chiton)成为最为流行的服装。可见在经济与文化需求都被满足的古希腊,形成了服装追求单纯自由、随意朴素与无阶级性的理念。

2 中西方服装的性别分野时期

古典服饰艺术是传统美学思想的外在体现,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到社会统治阶级的影响,服装的功能性和象征性突出。

2.1 中国的服制时代

衣冠服饰制度最初建立在秦代,这是为了顺应“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政治需求,是秦代为了维持稳定政治局势的部分措施。另外,朝臣的服饰等级制度建立于汉代,在东汉明帝时期朝臣的服饰等级制度更加严格完善。这一制度出现的原因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重“礼”,“礼”便作为一种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强化了百姓对于男女、尊卑、长幼的区分观念,服装的性别差异也随着服饰等级制度的开始而逐渐发展、定型。[5]宋朝时期,为建立一个高度集权专制的封建王朝,理学昌盛并居于领导地位,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从思想上奴化和控制人民,故而宋代整体社会思想保守。与前代采用的“以冠统服”的方式不同,自宋朝变为“以服为纲”。[6]宋代是中国女性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之一,与唐代女子不同,宋代女子多受封建制度的压制,不能抛头露面,在各个方面都受到男子的绝对控制,命妇的服装也随男子的官服划分等级。值得注意的是,兴起于五代的缠足,在宋代得到了发展,并在社会的中上层阶级妇女中盛行。这时,女子瘦小、弱柳扶风的姿态正好迎合了当时男性的审美。

2.2 西方的窄衣时代

近代的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服饰文化从皇室贵族向民间渗透。上衣下裤和上衣下裙的组合取代了早期的上下连体的袍服,服装上男女性别之间的区别尤为明显,并且对服装性别美的展现有着极致的追求。男子服装具有上宽下窄的特征,通过填充物塑造雄大的上半身,下半身穿着紧身裤,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展现男性健硕的美,如图2所示;女子服装则具有上窄下宽的特点,利用收紧到极致的腰部线条和袒露的胸口与下半身夸张裙撑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以此展现女性身体的曲线美,如图3所示。此时女装最具特色的便是法勤盖尔(Farthingale),这是一种吊钟与圆锥状的裙撑;还有一种是巴斯克依奴(Basquine),这是一种嵌有鲸鱼骨的无袖紧身胸衣;两者成为塑造当时女装造型的重要工具。[7]从此之后女性的腰被越勒越细,紧身胸衣成为一种展现美的工具给无数女性带来了摧毁性的伤害。至洛可可时期男装已基本定型,成为现代男装的原型,前短后长的直线条、带领的外套、半截裤为基本特征。[8]窄衣时代使得女性难以从事社会活动,而这时的男性服装则是向着更加便利的方向演化,侧面反映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与家庭角色分工的显著差异。

图2 电影《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Ⅷ》剧照着紧身裤的亨利八世

图3 油画《伊丽莎白公主(1596-1662)》(作者:罗伯特·皮克,资料来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https://www.metmuseum.org/art/)

3 现代多元化的性别包容时期

伴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战争带来的变革,世界服装文化来到了多元融合时期,无性别服装顺应潮流,在历史的推动下成为现代服装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3.1 无性别服装的发展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手工业不断向机器化大生产过渡,纺织业也搭上了工业革命的快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化学染料、人造纤维等更为廉价衣料的问世,使人们的服饰生活也随之丰富了起来。

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将原本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瓦解,战争让几乎所有的男性离开家庭,女性开始背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许多女性首次穿上工装参与社会工作。频繁的战事和经济危机让社会资源愈加吃紧,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9]无论是服装还是其他的生活物品都开始向着实用性和功能性侧重。接踵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妇女在繁重的家务劳动中彻底解脱,战争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的同时,也使得此时的西方意识形态、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等都有了崭新的变革,女性开始成为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成员,此时女性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并掀起了历史上两波影响深远的女权主义浪潮。[10]不加任何装饰的女性职业装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开创了现代女装制服化、男性化的先河,无性别服装开始崭露头角。

早在20世纪初期,世界第一位时装设计师保罗·布瓦列特(Paul Poiret)首次提出“把女性从紧身胸衣中解放出来”,但真正将这一口号实现的却是香奈儿品牌创始人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女士。在1920年代,她大胆地将男性服装的剪裁廓形融入到女装中,带领女性从紧身胸衣和长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出廓形宽松的斜纹软呢套装,这种中性设计、穿着舒适的套装,在如今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却非常前卫。[11]1945年二战给女性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认知解放,彼时规模更加宏大的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席卷欧洲,对欧洲社会的许多方面都有了深远的影响,更多相对传统而言“另类”的服装,如牛仔裤、夹克衫、短外套在二战后大行其道,此时的女装朝着更加轻便化、非正式化的方向发展。

如1966 年设计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为女性设计的“吸烟装”,成为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革命。自此,女性在正式场合也拥有了穿裤装的权利[12],如图4所示。1968年无性别(Unisex)一词出现于《纽约时报》,一种男女皆宜的服装出现,这种去性别差异化的尝试正式出现,并在此之后呈井喷之势。同样是60年代,时装设计师哈代·艾米斯(Hardy Amies)提出孔雀革命(Peacock Revolution),因雄孔雀比雌孔雀更美。[13]此举将无性别主义推向高潮。随后的70-80年代,由于女性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不断地被认可,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在工作时穿着更为干练的职业装成为了女性独立于社会的标志,这也使得无性别服装真正成为服装领域重要的一部分。

图4 伊夫·圣·洛朗1975系列女性长裤晚装

3.2 无性别服装的现状

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进入信息时代的新纪元,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快节奏消费模式的到来。此时,社会文明更加开放,物质生活更加富足,教育更加普及,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性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上都取得了更加独立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无性别主义价值观随着社会思想的进步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无性别服装也逐渐渗透进了大众的生活。[14]无性别服装成为各大品牌设计师的灵感来源,许多时装周增设无性别主义秀场,自此男女模特可以同台演绎新品服装。各大潮牌也将继续扛起无性别主义的大旗继续传播时尚新文化。[15]在我国,传统运动品牌逐渐转型成为国潮服饰的代表,与国内潮牌齐头并进,借助明星推广、短视频传播,越来越被当下青年人喜爱。借助线上时尚购物APP为服装销售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4 女性穿衣动机的变迁

中西方早期的“男女同服”现象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时期,两者具有相近的大环境特点:经济繁荣,社会整体风气自由,衣着崇尚简朴自然,基本不利用服装制度对人们进行精神控制、等级和男女区分,女性着装简单自由。

在中西方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穿衣动机更多的是为了取悦男性,此时的环境特点是:男性作为生产力的代表长期处于政治的中心地位,并且在服装审美上具有主导地位。此时女性的穿衣动机主要是为了迎合男性审美,紧身胸衣的盛行深刻诠释了当时的女性为了追求“病态美”从而牺牲身体的实例。在强调“男女有别”的社会中,两性服装形制必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无性别服装在社会思想保守、服装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也必然难以得到发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及自我实现5类,5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后,人们物质生活受到严重冲击,迫使妇女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在服装方面,女性开始追求服装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奢华繁琐的服装在生产生活中被淘汰,并且布料尽量采用廉价且易于洗涤的材质,这是人们对生理和安全的基本需求的体现,也是物质匮乏的年代中的被迫选择。这时的女性穿衣看起来严肃却具有责任感,这种感受是特定时期情感价值的产物。

在现代多元文化社会中,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被满足,在这个时代的女性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上都取得了更加重要且独立的地位,女性开始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这种价值一部分通过着装作为外在表现。这个时代下有着极强自我意识的女性,选择服装更多都是以取悦自己为目的。

5 结束语

无性别服装打破大众对性别刻板认知的枷锁,在服装的历史中利用先进、跳脱和包容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让任何性别的人们都得到了尊重。其理念不仅体现在服装的去性别化,还反映当下我们处在一个更加包容、平等和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如今,穿着无性别服装展现的是一种自然、随性的生活态度,其发展历程真实反映了女性地位的提高。

猜你喜欢
同服男女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男女有别
妇女生活(2020年2期)2020-03-27 12:14:11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19
那些不可同服的中西药
农家参谋(2017年6期)2017-03-27 07:28:59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感冒药与蜂蜜不可以同服吗?
陕西档案(2016年2期)2016-05-30 01:59:29
中西药同服风险大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