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文化育人模式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研究

2023-09-25 19:35刘淑春王旭
经济师 2023年9期

刘淑春 王旭

摘 要: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有所转变,相应的供给人才一方就必然要做出转变,也就是当代医学生培育模式要转变,去适应人才需求市场。当前受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以及未来对专业护理需求的程度会越来越高,对专业护理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医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NICE”文化育人模式正成为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把强有力的扳手。

关键词:“NICE” 文化育人模式 医学生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9-195-03

引言

“NICE”文化育人模式:指健康教育体系(N)、通过融入式教育(I)、文化引领体系(C)、生态服务体系(E)组成的“三位一体”育人工程。21世纪以来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疗设备和医疗模式的升级,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都对现代医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NICE”文化育人模式提出的必然性

(一)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层面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国人健康体系,影响国民健康的危险因素依旧存在,如意外事故,食品中毒致癌因素等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院士就曾表示,新冠疫情的爆发既考验了全球健康服务体系和医学教育体系,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以中美两国的健康教育体系做对比。美国经历从“二战”后多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健康教育体系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地步。对比而言,我国由于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国内政治矛盾等原因,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健康教育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发展阻力明显更多,因此发展并不成熟,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医学生对健康教育的了解也并不系统。但随着现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教育体系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对健康教育体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目前我国健康教育现状和未来我国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健康教育体系的提出具有必然性。

(二)教育发展层面

我国教育模式中的教学不够灵活,教学氛围相对死板,应试教育严重的状况依旧存在。受我国古代尊卑等级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大部分学生对老师尊重有余,交心却难。学生与老师之间似乎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对师生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是极其不便的。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教育的改革,以期适应社会发展对多样人才的需要。如今融入式教育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正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方式的转变。

(三)文化氛围层面

目前,受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影响,一些文化霸权主义逐渐抬头,文化入侵时有发生。为了抵制文化入侵,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提出要加强意识形态引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号召。

二、“NICE”文化育人模式可行性

(一)健康教育体系角度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采取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如果一个医生只负责救人却不教给病人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好比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就这一点讲我国医生的做法就可圈可点,最常见的就是一个人如果感冒了去医院治病,那么医生一定会告诉她忌口,注意保暖之类的话。那么再来看非洲。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表示,2021年全球疟疾病例的95%发生在非洲,死亡约60.02万人。其中最严重的几个国家疟疾病例占到全世界的55%,至于为什么非洲疟疾如此泛滥,曾经在非洲支援治疗疟疾的医生给出过答案,非洲疟疾传染严重且极难根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洲人的卫生问题。

那么可能这里就会产生疑问,上一个例子所讲的是病人应该讲卫生,这又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什么牵扯呢?首先要知道,医生的职业素养包括:专业过硬、医德高尚、善于沟通与终身学习。医生作为直接接触病人的群体,医生掌握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利用这种社会教育活动辅助治疗,使病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病人恢复健康,这可以帮助医生提升专业本领,同时也是医德的一种体现。其次,要将健康教育体系贯彻到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这一方面,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大家都是一个群体。由此可以看出,健康教育体系作为“NICE”文化育人模式的一环,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影响,其实施具有可行性。

(二)融入式教育角度

融入式教育是指教学中,教师充分与学生接近,达到融为一体,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在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医学角度理解上,这里将老师当作医生,学生当作病人。所谓教师充分与学生接近,达到融为一体,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在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发展,也就是要求医生与病人接近并融为一体,共同思考,共同探究,促进病人康复。

融入式教育拿到课堂角度來理解,这里的老师指的是医学生的老师,学生则指的是医学生。融入式教育不只是用到医生教病人这一方面,也能用到教育医学生这一方面,而且是完全受用。首先,中国古代就有教学相长之说。医学老师与医学生,一个是现在守在医院一线,一个是将来要到医院一线,他们所遇到的疑难杂症则需要教师充分与学生接近,达到融为一体,共同思考,共同探究,才能想出应对之策。其次,终身学习是医学生的职业素养。那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另一个层面上医生永远都在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中转换,永远要师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所以,从这个角度仍然可以看出“NICE”文化育人模式下,融入式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影响,也是可行的。

(三)文化引领体系角度

文化引领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展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个体系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可以分成医学生在受体过程中和医学生是主体过程中。

受体过程也就是医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医学生是被引领一方。他们这个庞大的知识群体,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前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其中主要是医学领域的文化。学生学习期间思想的转变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典型的当属钟南山院士。钟南山院士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在踏入学校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为医学献身的准备。如果他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文化引领或许不会有今日的钟南山,或许非典没有那么快解决,或许中国的医学事业不会有如今的地步。文化引领的作用可见一斑。

主体过程也就是医学生工作后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文化引领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医学生四大专业素养之一的医德上。文化是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医学生在经受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化引领后,行为举止都会有所体现。如果一定要从茫茫人海当中举出一个例子,糖丸之父——顾方舟绝对具有说服力。顾方舟同样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此人身上的可贵品质是医德两字所不足以概括的。他曾经为验证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功效不惜以身犯险,甚至用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做试验。因为他伟大的奉献,千万个家庭打败了脊髓灰质炎。以这个例子说明,并不是说只有这种程度的行为才算有医德,只是从一个榜样人物身上去找寻文化引领在提升医德方面的体现。

从反面论证,鲁迅学医的初衷是什么呢?是庸医误认。如果只重技术不重思想,就如同引狼入室,德不配位只会害人害己。没有正确的意识形态的引领,行为就容易缺少控制,直到闯出祸端。所以不论是从文化引领给医学发展带来益处上说还是从没有文化引领会带来隐患的角度上说,“NICE”文化育人模式中文化引领这一环对医学生教育都是可行的。

(四)生态服务体系角度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ervices)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同义词。医学生和生态服务系统又有什么联系呢?

首先,医学生学医是为了救助病人,在生物上,人体本身就是一种生态系统。生病就意味着生态系统出了问题。作为医生,他们需要修缮这些生态系统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也就是生态服务体系的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如果说医学生不了解生态系统原理,那么就容易在给人在治病过程中导致病人生态系统紊乱,那就违背了医学使命。

其次,医学生也会面对疫病等情况,研究这类疾病往往要追根溯源,可能一场疫病的起源在于某种动物或者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如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那么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隐患,往往需要医学研究者从头查起。了解生态服务体系,则可以让他们的工作更便捷,也可以理解为生态服务体系的支持服务。在这里,支持服务也就是支持医学工作者的工作。所以,了解生态服务体系是医学生的刚需,是提升专业素养所不可或缺的。综上“NICE”文化育人模式对医学生职业素养有着重要影响,是可行的。

三、“NICE”文化育人模式对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产生的作用

首先,说明“NICE”文化教育人模式下的健康教育体系和生态服务体系。这两个体系主要侧重于提升医学生专业技能这一方面。如果只单单讲健康教育体系,该体系在丰富医学生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是只是单讲生态服务体系,其所发挥的作用又在医学生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功不可没。二者之间或多或少有着些许的牵连。如果说看病救人是一个搭建房子的过程,那么健康教育体系提供的专业知识则是房子下面牢不可破的地基,生态服务体系则是房屋上面的雕梁画栋,一笔一画都透露着精细,就如同医生看病时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仔细。这二者没有哪一个都不行,健康教育体系与生态服务体系虽然都侧重于医学生专业技能这一方面的素养,但二者又各有分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次,分析融入式教育。从融入式教育做“NICE”文化育人模式是对提升医学生专业素养的切入点,在教育层面,融入式教育会更侧重于技能方面的素养,但是如果侧重于融入式这三个字,这种教育方式就会更倾向于终身学习这个医学生专业素养上。这种全身心投入,又涵盖师生交流,共同探究的方式就不是侧重于谈教育,而是侧重于在谈学习,大家彼此的交流和争论都是相互学习的体现。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融入式教育就偏向了终身学习这一医学生必备素养。虽然这里也可以把融入式教育从专业知识素养和终身学习两方面分开来看。但是由于前面专业知识素养早已有了健康教育体系和生态服务体系,所以这里对融入式教育的影响就主要强调终身学习这一专业素养。

最后,我们来看文化育人模式下的文化引领体系。这一体系与其他三个有所不同,单从字面来看文化引领与学生专业素养中的任何一个词都不匹配。可是细细研究,就不难看出,文化引领的真正意义。在当今主抓意识形态的大背景下,文化引领不外乎就是意识形态上的东西,意识形态上的东西要么从口出,要么从笔而下,说出来的理解为口头沟通,写下来的可以理解为字面沟通。对于医学生而言,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处理医患关系,沟通都是一个硬性需要。马国之就曾在自己的论文《文化素质教育对学生成才的影响》中写道:古今中外众多医学实践表明,缺乏历史知识,没有艺术修养,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医生,其人格是不健全的,是很难对患者进行精心治疗的。由此可见,沟通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可见,文化引领对于沟通这一学生专业素养重要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NICE”文化育人体系对于医学生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未来针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提升方面,要格外重视素质培养与人格教育,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促进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獻:

[1] 万思志,刘进,陈文斌.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探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09):94-96.

[2] 陈彦潼,钟雁玲,杨桂涛,邱秀华.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作用效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08):41-42.

[3] 乔瑞红.高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培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5):85-87.

[4] 姜泓伯,宋安琪,杨扬,牛启超.“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5):162-164.

[5] 郑东泽,吴承宇,王美瑜,林婷婷,韩昊,杨桂涛,邱秀华.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42(08):692-696.

[6] 宋安琪,牛启超,姜泓伯.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基于医院为主体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4):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