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华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双语使用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很广的自然现象。使用双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所有的双语使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使用者的第一语言不足以满足其语言交际功能的需要,必须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补充或替代。Haugen 曾经说过:“必要性是双语现象的母亲。”Fallis 曾经总结了双语现象产生的三个原因:首先,一个特定的社会群落也许希望和另外一个说不同语言的社会群落进行贸易,这时两个社会的一些成员会成为双语使用者,来承担与不同语言社会进行贸易的任务。所以,商业是双语现象产生的基础,经济基础是语言现象的重要源泉。其次,当一个地区被另一个说不同语言的人群征服,那么征服者的语言就会被确立为教育、商业等重要社会活动的官方语言。新被征服的社会成员必须成为双语使用者。最后,当一个社会的成员离开他的原生社会并且成为另一个说不同语言的社会的成员,他也将会成为一个双语使用者。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发展,语码转换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人们发现语码转换并不是随机发生的。相反,语码转换往往表达着交谈者的角色关系(role relationship)、团结的感受(feelings of solidarity)、亲密关系等重要的社会信息。双语使用者在不同的领域和情境中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在某些角色中,他们会使用一种语言,而在另外一些角色中他们会使用另外一种语言。在表达某些主题时,他们会使用一种语言,在表达另外一些主题时,他们会使用另外一种语言。语码转换往往表明了在对话者之间发生了某种角色的转换或者说情境特征的变化。
本研究参考目前三语语码转换的一些研究成果,聚焦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三语语码转换问题,以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族班大学生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语码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蒙古族大学生民族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五所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微信、电子邮件和走访的方式进行发放。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问卷258 份。通过问卷分析,发现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码转换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总结如下:
34%的学生认为,在大学英语授课中,蒙语过多会影响他们的汉语思维,因为他们大多数专业课程都是用汉语来讲述的。经过初高中的学习,他们已经形成了蒙汉双语思维模式。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他们首先是通过汉语来学习英语的。所以,不需要过于强调第一语言。
蒙语过多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会将蒙语转化为汉语去理解,再转化英语。中间这个汉语媒介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并不是人为干涉可以改变的。
另外,2022 年1 月1 日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通用文字法。2021 年9 月29 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自2022 年1 月1 日起施行。所以,如果在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中过多地使用第一语言,不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
使用第二语言注解第三语言中的学术词汇和表达,缺乏深入到第一语言的努力,会使学生产生似是而非的问题,难以把握学术词汇的含义。学术语言的尽头是生活,如果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再进一步将汉语的学术解释转化为蒙语的生活语言,也就是用蒙语去诠释学术语言中的汉语部分,这样会使学生理解得更为到位。
第三语言中生活、社交、俚语等用蒙古语解释效果更好。蒙古族学生理解蒙语中的俚语,但对汉语中的俚语却理解不够,有些甚至不懂得汉语俚语的含义。所以,需要第一语言介入到第三语言的学习中去。
1.过多英英转换,忽视学生理解
调查结果显示,58%的学生反映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英教学效果并不好,大多数学生很难过渡到用英文理解英文,究其原因是中学阶段缺乏大量的基础词汇的学习和练习。对一些常用词汇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所以在大学阶段无法过渡到用英语学习英语。而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喜欢用英语来进行课堂授课,这样就导致同学课堂学习效果不好,还需要通过课下阶段的自学去弥补差距。由于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英语自学能力并不强,并且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很难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所以,在蒙古族民族班的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过多的英英语码转换有拔苗助长的弊端,不可不察。
2.过少英英转换,缺乏适当的英语环境营造
在调查中发现,还有34%的学生反映教师在课堂上英英转换过少,缺乏适当的英语环境营造。用英语来学习英语是中级英语向高级英语过渡的必然环节,也是能够真正掌握英语的唯一途径。无论英汉语码转换还是英蒙语码转换,都不能取代英英语码转换。英英语码转换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学生的英语水平逐渐接近英语母语的人士。
三语教学研究表明,双语人士在第三语言的学习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综合使用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第三语言的含义。但是,双语人士的第一和第二语言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如何合理配置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第三语言教学中的比例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蒙汉双语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蒙语码转换不当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表示,教师的英蒙语码转换并没有帮助他们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反而造成了某些阻碍。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喜欢用蒙语来解释英语课文,但是蒙语的有些词汇并不能准确表达英文课文的意思,所以必须使用汉语来解释英文。另外,蒙语在词汇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在使用这些汉语借词解释英语课文时,使用汉语的语法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透彻。所以,一味强调将第一语言作为英语教学的媒介语言,并不妥当。
理解并能够恰当处理语码转换问题对于双语使用者的语言教学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码转换是最普遍的双语行为的特点。人们也许注意不到这种现象在课堂中的存在。课堂感知到的语码转换导致了许多冲突和紧张。许多学者也关注到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并且进行了相应地研究。社区情景中的语码转换被视为可接受的双语交谈,在许多课堂环境中,语码转换被视为不恰当并且是不可接受的。教育管理者一般认为课堂环境中的语码转换是互动的缺陷和功能障碍的表现。
70%以上的同学认为,英汉语码转换过少并不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因为汉语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将被使用的主要语言,所以他们希望在大学阶段继续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以便能够应付未来工作中的需要。老师在讲解英语文本的时候,使用母语蒙语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但是他们同样希望老师能够再用汉语解释一下,以便他们进行深入对比,更好地理解英文文本,同时也能够提升汉语水平。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其实就是一种政治协商的结果。2022 年1 月1 日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通用文字法》,2021 年9 月29 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自2022 年1 月1 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二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鼓励各民族学生相互学习语言文字。第十九条第五项规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话水平应该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蒙汉英三语语码转换的问题上必须考虑国家现行政策,保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应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尽量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这就要求蒙古族民族班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任意加大英蒙语码转换的比例,应该保证基本的英汉语码转化的比例。其次,在蒙古族民族班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英语和汉语水平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课堂英英、英汉和英蒙语码转换比例。最后,在英英和英汉语码转化不能满足学生理解英文文本需求的基础上,应该及时进行必要的英蒙和汉蒙语码转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根据调查显示,蒙汉双语授课教师在大学英语授课中,用蒙语解释英文文本的情况也比较多见,效果也不错。不过在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希望老师能够用汉语再解释以便他们可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汉语水平高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有在内蒙古自治区外就业意愿的学生,更加希望迅速地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这就需要我们的蒙汉双语授课教师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更加重视汉蒙语码转换的问题,进一步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所以,无论蒙古族民族班大学生还是普通本科班大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都应该将汉语作为教学中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另外,根据我们调查发现,来自蒙古族传统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学生,大多数学生的汉语水平都能够应付日常的交流和学习需要。但是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蒙汉双语教师的授课效果与汉语授课教师的效果差不多,甚至不如汉语授课教师。经过我们的进一步访谈了解到,学生因为就业需求的原因,迫切希望在大学期间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所以,对教师的汉语授课水平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蒙汉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水平进行进一步地培训提高。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蒙汉双语授课教师由于在生活中不再经常使用蒙语,会忘掉一些自己曾经掌握的蒙语语言文字。另外,由于来自不同蒙古族传统聚居区的同学和老师有不同的蒙语使用习惯和发音,在蒙汉双语教师的招聘中,往往单纯以会说蒙语和汉语作为招聘的标准,并未注意到蒙古族方言之间的差异对教学造成影响。所以,教学过程中蒙语的使用大多由老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这就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一些误区和困难。我们应该规范蒙汉双语教师的蒙古族教学语言,使用中国蒙古族的标准音-察哈尔蒙语作为双语授课的蒙语教学语言。
调查显示,目前蒙古族大学生对于有些英语老师过高比例的英英授课方式感到理解困难,听不懂老师的讲授内容。另外,50%左右的蒙古族大学生还存在继续学习汉语的需求,所以,在蒙汉双语教师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英英授课比例不宜过高,一定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这就需要所有蒙汉双语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制定一个合理的英英授课比例。
尽管双语教育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对双语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研究课堂语码转换实践对教师学生关系、学生兴趣水平和学习的不同方面影响是近期研究需要较多关注的一些重点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进行三语语码转换入手,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进行一些探索,为三语语码转换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做出微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