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背后的逻辑与人生观

2023-09-25 00:55
中学语文 2023年23期
关键词:劝学先王人生观

陈 扬

统编教材收录的《劝学》一文出自《荀子集解》,包含了荀子的理论与思想观点的精髓。后来的学习者与解读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接受“劝学”的逻辑,并在逻辑解读的过程中认识荀子《劝学》中所表达的人生观。

之所以要研究“逻辑”与“人生观”这两个要素,是因为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对《劝学》这一课文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了解课文大意、获得一些新的文言认识上。《劝学》的教学应当有更高的追求,即读懂荀子是如何借助《劝学》来阐述自己关于“学”的观点的,读懂荀子在劝学过程中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了这些认识之后,笔者尝试在课文解读的基础上去探究《劝学》所体现出来的逻辑和人生观。

一、解读《劝学》所必须的立意起点

解读逻辑与人生观,是对荀子《劝学》的理解需要。一篇经典的作品,一定能够给予读者力量,而这种力量往往通过文本的逻辑体现出来。当然,所谓文本的逻辑,实际上也就是作者的逻辑,而作者的逻辑也一定源自作者的人生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逻辑与人生观是解读《劝学》所必需的立意起点。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劝学》的逻辑,可以发现荀子的“认识”来源,是来自客观存在着的实事、实物。他以客观的实际或事物的映象为认识的基础。他对于客观实际在许多地方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不用唯心主义或神秘主义的主观冥想来测度或迷信事物。[1]荀子的唯物倾向,使得他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比如文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从唯物的角度来看这段描写,可以发现这段内容基本上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而这样的描述又是为了阐述某种规律。如在判断了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之后,直接让读者认识到青胜于蓝、冰寒于水,而之所以如此又是因为前者出于后者;更有意思的是,荀子还从生活中选择了金与砺、木与绳的关系,强调了“砺”之于“金”、“绳”之于“木”的重要性,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样的判断已经极具“劝”的意味了。

从这一“劝”的逻辑来看,荀子在劝学时,并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梳理,然后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让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的力量。其中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荀子所选择的例子往往都是普通人能够看到的例子,因此在受众上会具有广度;二是荀子借助这些例子总结出来的规律是普通人难以想到的,因此在说服的时候就具有了深度。当一个观点同时具有广度与深度的时候,自然就具有了说服力。

二、《劝学》的逻辑主线梳理

既然要感受荀子“劝学”的力量,那自然需要梳理《劝学》的文章逻辑。在上一大点的阐述中,我们已经初步得出了荀子擅长借助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来阐释人在“学”时所应当遵循的规律。如果进一步梳理,我们就可以发现荀子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其逻辑性还体现在对事物的细致分析、对人的“学”的需要的理解上。

在《劝学》中,荀子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其中不少例子都既有“物”又有“人”。比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一句,“山”与“溪”都是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而“高”与“深”则是其基本特征,荀子将这样的认识迁移到人的“学”当中,得出了只有通过“登”与“临”才能认识到“高”与“深”,这就是非常有力的逻辑表达。更值得一提的是,荀子还巧妙自然地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迁移到“人”上,用“先王之遗言”来呼应“山”与“溪”,以让后人明白只有知道了“先王之遗言”,才能知道“学问之大”。这样的打比方与迁移能够让后人读来感觉过渡自然,因此说理自然也就有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荀子理论中的逻辑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其道理的阐释更多的是借助打比方的方式加以说明。这样的方式严格来讲并不符合自然科学中的逻辑论证,因此当下的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存在一些疑问。但笔者想强调的是,在荀子所处的社会背景中,他的这一观点以及说理方法已经非常先进了。今天带着批判的眼光来解读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其中的观点更符合当下的需要,而不是否定文本本身。

三、《劝学》的人生观

在解读《劝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荀子通过逻辑表现出来的力量,其根源在哪里?对这一问题,笔者给出的答案是:作者的人生观。

从《劝学》一文可以看出,荀子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是非常宽泛且具有深度的。面对大自然中的诸多事物,荀子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体验,得出了其中的规律,并且将这些规律迁移延伸到人的“学”当中。这是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也是荀子通过《劝学》表现出来的人生观。

结合这样的人生观再来解读《劝学》,可以发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师生对于《劝学》的理解都较为肤浅。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劝学》被解读成一篇讲学习的意义、态度、方法和毅力的文章,也就是说,《劝学》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它的工具价值,其人文价值被无情地忽视了……这样就导致荀子“劝学”的对象和目的被长久遮蔽了。[2]确实,荀子写下《劝学》绝不是想说教,更多的是对自身思想的一种表达,是对众生的一种关注,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态度。

诸子百家在阐述道理的时候,多遵循“利他”的思想。荀子自然也不例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中,作者强调人要“积善”,如此才能“成德”,言下之意是“德”应当成为所有人的追求,所有人都应当走在“成德”的路上,其中的“成”的路径就是“积善”。在数千年的历史当中,作为传承文化的正史或民俗,都在强调“善”的重要性。这篇课文虽然名为“劝学”,但“劝”只是基本的途径,最终的追求却在于人的“学”,即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对人生态度的理解。如果人在“学”了之后能够获得提升,那么这样的结果自然也就是“善”的。

猜你喜欢
劝学先王人生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试论荀子的“先王观”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荀子“圣王”的三种解读
《劝学》
泰民众愿行善报答先王
雕刻在石头上的“劝学”“尽孝”故事
楚人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