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华/慈溪市档案馆
《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一文历经三次修订后最终成文。文章的初稿是1939年召开的中共余姚县代表会议上,时任县委书记谢廷斋所作的《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报告。第二稿是1940年谢廷斋等赴延安的党的七大代表,按中共中央组织部规定完成各自工作地区的工作报告。谢廷斋在原文《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的基础上撰写《关于余姚工作的开辟发展及走向巩固》(原件保存在中央档案馆)。1982年为响应抢救党史革命史的号召,谢廷斋同志重新回忆并充实完善了在延安所著的《关于余姚工作的开辟发展及走向巩固》一文,形成了《余姚中心县委的工作报告》终稿。谢廷斋同志在三个不同时期文章尽管标题不同,但其内容基本一致,此后的两稿皆为1939年余姚县党代会报告《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的顺承和完善。而这份长达3万字的报告在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余姚慈溪的党史研究、浙东抗日根据地党史研究以及对起草者谢廷斋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谢廷斋 1939年春摄于余姚
谢廷斋,又名肖岗,1918年出生于慈溪市周巷镇陈家村(原属余姚县)一个贫苦的店员家庭,14岁时便辍学当学徒。年少的经历促使谢廷斋开始主动关注现实的状况。1937年初,谢廷斋相继结识曾参加过革命活动的张鼎炎和陈小平,开始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
1938年5月,通过陈小平的介绍,谢廷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余姚县工委组织建设工作。不久,在长河建立了余姚抗战初期第一个党支部,谢廷斋担任支部书记。在长河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长河的革命活动蓬勃兴起,长河党支部成为余姚县所有基层党支部的样板。1938年9、10月间,受陈小平委派,谢廷斋赴姚北发展革命力量,相继成立党的地方组织。擅于思考问题的谢廷斋,相继在余姚《战斗》周刊上发表了《怎样发展本县战时经济》、《现阶段中的店员》等7篇文章,发展了党员,提高了党员素质。12月1日,余姚县工委改组,谢廷斋负责全县各地党组织的发展和建设工作。
1939年3月,原县工委书记陈小平奉命赴外地工作,谢廷斋接任书记。1939年5月,中共余姚县工委改组为中共余姚县委,由谢廷斋担任县委书记。当时,余姚全县党组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党员和党组织分布也从姚北地区逐渐扩大到全县各地。当时,在中共余姚县委的领导下,余姚各级抗日组织纷纷建立,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县各地如火如荼,蓬勃兴起。
1939年4月13日,中共余姚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在余姚城区召开。会上谢廷斋作了《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的报告。会议选举谢廷斋同志为出席中共宁绍特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1939年5月,中共宁绍特区代表大会在诸暨枫桥召开,谢廷斋参加,并当选为出席省党代会代表。同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召开,谢廷斋参加,并当选为出席党的“七大”候补代表。后因正式代表无法成行,谢廷斋递补为正式代表。1939年10月中旬,谢廷斋和宁绍特委书记杨思一赴中共浙江省委联络机关所在地金华集中。不久,谢廷斋等一行9人组成了党的“七大”浙江代表团,在刘英的率领下奔赴延安。
《求索集》肖岗(谢廷斋)1995年著
《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报告共分为五部分:抗战初期余姚的经济、政治形势;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抗战初期余姚党的群众工作;形势逆转与我们的对策;简单结论。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余姚抗战初期各方面情况。由于余姚地理位置特殊,北濒杭州湾,南部是四明山核心区,与周边许多县相连,类似于井冈山,是实施游击战术的不二之选。北部庵东盐场是全国主要的产盐区。中部种植水稻产量高,南部四明山区茶叶产量高质量好,可谓物产丰富。
随着抗日战争的进展,党中央也十分关注浙江的抗日情况。谢廷斋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组织部通知要求写工作地区的工作报告。谢廷斋系统地写了一份《关于余姚工作的开辟发展及走向巩固》。这份数万字的材料翔实地反映了抗战初期,从1937年至1939年底这段时间内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详细记述了当时余姚的社情民意和政治力量现状,真实反映了当时余姚抗日救亡运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941年春节后,党中央书记处宴请南方地区党的“七大”代表,毛泽东恰巧和谢廷斋等浙江代表同桌。
1939年11月中旬,去延安途中,适逢陈毅从前方回到指挥部,向党的“七大”代表们作了报告,会后还进行了交流。1940年2月初,谢廷斋等到达了来安县北塔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华中局驻地,聆听了刘少奇报告,刘少奇等领导也十分关注浙江的情况。谢廷斋事先准备的《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材料为刘少奇等了解浙东情况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报告,全面而详细介绍了抗战初期余姚及周边地区的地理、经济、政治、革命斗争及党的建设等情况。随着抗战进入新阶段,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军部开辟浙东战略支点。《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报告发挥的作用由宏观转入具体操作阶段,为浦东部队迅速南渡三北地区(原镇海、慈溪、余姚三县北部,下同),成立中共浙东区党委,成立三北游击司令部,创建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41年2月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在华中的作战部署作了新的安排,指出:“……关于浙东方面,即沪杭甬三角地区,我们力量素来薄弱,总指挥部应增辟这一战略基地,经上海党在该区域创立游击根据地。” 华中局决定开辟浙东浙西两地工作的任务,暂交苏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负责,同时又派谭启龙在上海组织闽浙皖赣四省联络站,负责打通4个省委的联系。苏南区党委随即指示中共路南特委,要浦东工作委员会组织武装力量挺进浙东。4月30日,毛泽东等又致电刘少奇、陈毅等,提出要增派干部,开辟浙东战略基地。
三北抗日第一枪相公殿战斗遗址
1941年5月10日后,浦东部队相继南渡杭州湾到达三北。同年6月18日,“五支四大”在“宗德三大”的配合下,在姚北相公殿(今属慈溪)伏击日寇,打响三北第一枪。1942年7月,浙东区党委成立,谭启龙任书记,何克希负责军事,浙东抗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1942年8月,在慈北鸣鹤场成立了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何克希为司令,谭启龙任政委,部队共计1510人。这支部队是巩固三北和发展四明山、会稽山的基本力量。1943年12月22日,浙东抗日武装正式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公开举起中国共产党抗日旗帜。1944年1月15日,在四明山成立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颁布施政纲领。浙东人民在浙东区党委领导下,紧抓党的建设,建立民主政府,打击日寇,经过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
重温谢廷斋撰写《抗战初期余姚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一文,就是要继续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思考问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继续发扬他那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向上级组织提出自己见解的坦诚科学精神。谢廷斋所留下的这些调查报告蕴含了他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