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谈曲艺人才培养必将迎来的三大变化及挑战

2023-09-23 23:44:19康尔
曲艺 2023年9期
关键词:曲艺人才专业

康尔

经由中国曲协及众多曲艺名家锲而不舍的努力,2022年,曲艺被列入了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这一堪称“事件”的专业与学科的调整,对于曲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曲艺人才的培养,也将迎来三大变化。

自古以来,“撷天下英才而育之”被认为是人生三乐之最。可是,怎样才能“撷”得“英才”一直是件挠头的事。曲艺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做法是:通过亲友、熟人的引荐、保举、代为沟通去寻觅可塑之才。这种招揽英才的方法,虽然也能找到品相不错的“毛坯”,但是,选择面窄、随意性强、私人情感介入过多的痼疾是很难根除的,禀赋不足、素质低下甚至有些恶习的顽童混迹其中也是在所难免的。曲艺进入两个《目录》之后,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率先创办了曲艺系。随后,一定还会有更多的高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加盟到曲艺教育的事业中来。艺术类人才的高考选拔制度,必将取代以“引、保、代、拜”为代表的陈规旧习。真正爱曲艺也能学曲艺并愿意投身于曲艺事业的优质生源一定会大量涌现。相对公平且在不断完善的高考制度,必将为曲艺新人的培养、造就大批量地提供品学兼优的好苗子。

较之于曲艺界长期沿袭的家传私授、拜师学艺或随团滚打的技艺传习方式,高校所采用的现代教育方法无疑具有不可比拟的先进性。教育界普遍认为,现代教育起始于17世纪中叶,其标志性的事件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完成了《大教学论》的写作与出版。教育史家大多认为,夸美纽斯“与我们现在的教学的关系,类似于哥白尼、牛顿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以及培根、笛卡尔与现代哲学的关系’”①。组建班级,划分年级,设计课程,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拟定教学进度,使用统一教材,以集体教育为主,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而非师徒)关系等,都是现代教育的有机构件。国内外高校经过300多年的探索、实践、验证与修补,现代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更加科学、更为完善了,为各个学科的优秀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模式、方法等层面的保障。曲艺人才培养跻身于高等教育,实乃曲艺事业之大幸。

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院校是教育方针的坚定执行主体,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由高校实施的曲艺教育一定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必将取代陈旧的、不合时宜的“一技专攻”的古老追求。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中国的高校已经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仅就曲艺专业的教学而言,校方一定会为学生设计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提高课程、特色课程等供学生们去修习,而这些丰富多彩、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任务,昔日的老师父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可以预见,从高校里走才来的一代曲艺新人,其知识结构将会变得更加合理,其综合素质必将得到全面提升。

长期以来,以拜师学艺为主导的曲艺技能的传习,训练出来的主要是表演人才。许多曲艺类的中专学校,所培养的后生大多也是演员。可是,作为一个与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并列的一级学科的曲艺,除了需要表演人才,至少还应有曲艺创作、曲艺评论、曲艺管理、曲艺研究等方面的人才。然而,对于这些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既往的传习方式是无法完成的。曲艺进入了两个《目录》之后,这个难题有望迎刃而解。

首先,就曲艺新人的主修专业而言,依据高等院校常年办学的惯例,校方在专业的设置上至少会作出这样的划分:曲艺表演专业、曲艺创作专业、曲艺评论专业、曲艺管理专业等。在曲艺表演专业中,相关院系还会依照曲种的特性、特征再作一些细分,如分为评弹表演、评话表演、鼓书表演、相声表演等;在曲艺创作专业中,也会作出文本创作与音乐创作等区分。

其次,就曲艺人才的培养规格而言,依照高等院校深化改革的强劲态势,不同的高校也会依據社会需求选择、锁定人才培养的类型。例如:为曲艺院团培养演艺型曲艺人才,为群文事业培养复合型曲艺人才,为曲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师资型曲艺人才,为曲艺学科的理论建设培养研究型曲艺人才。

若干年来,曲艺界的人才在专业、类型上不配套、不齐全的问题确实制约了曲艺事业的大发展。由于创作人才长期奇缺,专职的曲艺作家凤毛麟角,许多资深的曲艺演员不得不自己动手“攒”段子、写文本。虽然也有佳作出现,但总体水平并不理想。重大题材的新作很少,有分量、能传世、可望成为经典的优秀作品更是难得一见。较之于话剧、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姊妹艺术,曲艺界的创作队伍将老兵少,而且大多为兼职。至于说专业性很强的曲艺评论、曲艺研究人才,那就更加稀缺了。

教育界普遍认为,高校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所。高校的艺术教育,是由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实施的目标明确、计划周密地传播艺术知识、训练艺术技能、传承艺术文化、提升艺术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曲艺教育自然不能例外。依据这个公认的规定性,曲艺新人的专业与类型应该齐全,必须齐全,也必然会齐全。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文化高地。以此为基地向周边辐射进而服务于全社会,是高等院校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有了高校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高层次的曲艺教育之后,面向广大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将会成为常态。因此,曲艺进入了两个《目录》之后,受益的不仅仅是为数不多的在校生,而是整个曲艺界。笔者甚至认为,曲艺界要想彻底远离“三俗”、完全摒弃“三俗”,唯有靠教育,靠培训,靠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曲艺新人的大量涌现。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联合颁布的两个《目录》,固然是对中国高校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的规范,但是,其实际意义远大于此。长期以来,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学术研究,大多是围绕这两个《目录》来布局与开展的。未列入《目录》的学术板块很少有人去研究,即便有人凭借兴趣去做了一些探讨,其成果也很难发表、很难得到科研管理方的认可。此外,各个层级研究基金招标课题的设立,以及各种学术期刊的专栏、专集的设置,其操作依据也是上述两个《目录》。

曲艺进入了两個《目录》之后,曲艺研究长期存在的人员短缺、实力不强、成果不够丰硕的现状必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可以预见,在并不遥远的明天,越来越多的专职研究人员会向曲艺研究领域聚集。与此同时,曲艺研究的资金来源也会更加多元,曲艺研究的成果发表渠道也会更加畅通,曲艺研究的业绩认定也会更加合理。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新的研究成果引领教育、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也是在多数高等院校中获得共识的办学主张。有了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果作引领,曲艺人才的培养一定会出现英才辈出、有“高原”也有“高峰”的喜人景象,曲艺事业的前景也一定会更美好。

当然,毋庸讳言的是,由高校实施的新型曲艺教育,也会遭遇一些挑战。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更需时间。

例如,曲艺至少有500个曲种。高校的曲艺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才能以点带面惠及更多的曲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样式的曲种,是否具有被打包、被归类的可能?如果说可以尝试,怎么打包、如何归类?采用什么方式开展教学方能让毕业生更具普适性从而更受业界的欢迎?

再如,在中国曲协的领导与推动下,近百位资深曲艺家夜以继日、联手攻关,突击编出了《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中国曲艺艺术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等教材10多本,缓解了本科教育教材阙如的燃眉之急。但是,仅靠这批教材来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显然是杯水车薪。且不说文、史、哲等传统学科,就是电影、电视剧、艺术设计等新兴学科,可用的教材及参考书也百倍于曲艺。在教材及参考书的建设问题上,曲艺界、教育界任重而道远。

此外,长期困扰高等教育的一些难缠的问题,曲艺教育也绕不过去。诸如:文化类、理论类、技法类、实践类的课程孰重孰轻、各占多大比例才能算合理、科学,技法类、实践类教师的学历要求、职称转评与晋升、定级的标准,能否摆脱一刀切,指导和参与艺术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如何评估、这样认定,这些在其他艺术门类的教学中驱之不散的老问题一定会再现。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两个《目录》颁布之后,游离于学科体系之外千百年的曲艺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学科地位;曲艺界人才的培养也终于登上了高等教育的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曲艺人有足够的才智、能力去迎接新的挑战,也有足够的谋略、耐心去化解曲艺教育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注释:

①E.P.克伯雷选编,任宝祥、任钟印主译:《外国教育史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96页。

(作者: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曲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曲艺人才专业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文学与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21:26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曲艺(2021年1期)2021-01-15 10:53:12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