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绘画的贯穿者

2023-09-22 09:03华彬
新楚文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征明

华彬

【摘要】明代吴门画派四大家中,文征明一家成为贯穿整个吴门画派始末的唯一家族。从文林的移居奠基,到文征明的巅峰期,文彭文嘉的继承,文伯仁的略显叛逆,直到文震亨的余音散佚,见证了吴门绘画从鼎盛到衰弱的整个过程。吴门绘画从最开始的兼容并收到精彩纷呈,形成集团优势引领明代中后期画坛,再过渡到逐渐抱团排外,故步自封,直至式微衰弱,被松江派所替代,脉络清晰可见。这一漫长过程中,文氏一族既是见证者,也是最好的表演者。

【关键词】吴门画派;文征明;文彭;文嘉;松江派;项元汴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5-0036-04

一、引言

明代苏州地区的著名绘画和文化流派的产生并非偶然,在各方面都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先决条件。而在明代开国初期,这种条件看似毫无优越可言,甚至可以说是恶劣,也直接导致明代早中期,苏州无法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势力。相对应的,如果只是考察绘画流派来看,早期无疑被宫廷绘画所占据主流,随后出现的浙派也是与宫廷绘画有着各种联系和风格交融,而后来居上的吴门绘画,此时还在蛰伏温养中。

明代中后期吴门画派的产生和兴盛,不外乎三个土壤元素的具备,经济准备、技术准备和文化准备,离开这三个条件的支撑,吴门画派便不可能诞生,更不可能發展。

经济准备。明末时期苏州到底有多繁华富有,恐怕连现在的苏州人都不敢相信,不敢说是世界中心,至少应该可以说是明代的魔都毫不为过。《红楼梦》的开篇就是从苏州老阊门写起的,“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的风流富贵之地。”曹雪芹一句话道出姑苏的繁荣之景。明清时期苏州贡献的税赋长期占据全国的十分之一,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妥妥的全国第一,以至于因为密度太大,雍正时期分三个县以便于管理。贸易的繁荣带来了关税、商税和手工业税的翘楚地位,商业行会数量更是全国之首,但这些并没有影响苏州同时在田赋上的上进心,“苏松税赋半天下”,明清两朝爱死了苏州这个优等生,真是样样拔尖、事事省心。

技术准备。苏杭之地,灵秀人杰,历来心灵手巧,勤奋刻苦,经过长期技术积累,苏州人创造了一系列以“苏”字开头的行业:苏绣、苏雕、苏裱、苏灯、苏扇、苏锣、苏鼓、苏剧、苏帮菜、苏派建筑、苏式园林、苏式彩画、苏式家具、苏派盆景、苏州评弹、苏州丝绸、苏州缂丝、苏州剧装戏剧、苏州仿古铜器等,甚至连字画仿假都是公认的天下第一“苏州片”。吴门书派、吴门医派、虞山琴派、昆曲,更是影响深远。

文化准备。宣德之后,随着国家的稳定,相对于原有朱元璋的激进政策开始缓和,对于吴门文人也不再具有严重的排斥现象,此时便开始有大量苏州文人开始进入政坛,逐渐取代原有的浙江文人集团为主的格局。在绘画上,虽然此时依然以宫廷画派和浙派为主流,但吴门绘画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嘉靖朝以后,便一跃成为主流,占据画坛。

而此一时期,苏州通过科举进入政坛的人数激增,官至高位的也比比皆是,其中对吴门画派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是吴宽(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和王鏊(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傅)。他们对苏州籍考生都极力提携,尽力介绍圈子给他们,组建形成庞大的师友群,也促使吴门画派开始崭露头角,文坛政坛话语权的确立也促使了画坛话语权的确立。

除此之外,对于吴门画派兴盛的最大资助者便是庞大的收藏群体。这个群体包含了许多来源,一方面吴门画家本身就是相互收藏的主体,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对书画的收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风气鼎盛,如吴宽、史鉴、李应祯、朱存理、袁泰等苏州籍文人。最后,相当多的豪富巨贾更是为了书画不惜重金,直接资助着整个吴门,其中以嘉兴项元卞为领袖,更有姚绶、周鼎、无锡华珵,宜兴吴大本等大金主,使得明四家群体可以专心创作,生活无忧。

二、吴门绘画的巨嶂文征明的成就与影响力

文征明是明四家毋庸置疑的第二把交椅,他在诗书画文等全方位的发展使他成为明代文人绘画的顶尖人物。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人们又称为“文衡山”,因为父亲文林祖籍衡山,所以又叫“衡山居士”,后来定居长州(今江苏苏州)。他是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文征明在各方面都非常全面,并且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是明四家中综合能力最全最强的一位,人称“四绝”的全才。诗歌学习白居易、苏轼,文章得益于吴宽,书法受教李应祯,绘画拜于沈周门下而青出于蓝。在明代绘画史上,他和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歌文章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可以说是吴门派的中流砥柱。

文征明很晚才能开口说话,青年时又屡试不中,经历了一个非常颓丧的早期。天生晚知晚觉,反而造就了他越来越厚积薄发的晚年。他是四家中唯一一个因为举荐进京短暂做过官员的人,因为极度不适应官场,辞官归家,所以留有文待诏的名号。他的主要绘画作品是《听泉图》《真赏斋图》《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春深高树图》《晓春高树图》等。

吴门画派是一个庞大的绘画流派,并不是仅限于明四家,而且也不局限于一种绘画风格,包罗万象,门类众多。其中以沈周和文征明为代表的是文人山水花鸟画,以唐寅、仇英、周臣为代表的是兼容文人与宫廷风格的职业绘画方向。围绕着四家产生了庞大的画家群,其著名的有陈淳、张灵、陆治、周之冕、文嘉、文伯仁、钱穀、周天球、居节、钱贡、陆师道、尤求等,基本引领了明代中后期近百年,并对明末清初松江、云间、娄东、虞山等画派影响深远。

除了文征明父亲文林那一代对于吴门文家的开创奠基之外,在整个吴门绘画的中继阶段,文氏族群无疑扮演着中坚者的力量,无论是文彭、文嘉的接力,文伯仁的再续文脉,到文震亨的理论大成,文征明一脉延续长久,绵延不断,成为吴门绘画及书法的最大扛鼎者,贯穿了明代整个中晚期的吴门画派,而其他三家都没有这种成就延续,文氏家族成为文人美誉。

三、文彭的传承与专长

文彭(1498年-1573年),字寿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又称为“三桥”,别号渔阳子。文彭是文家考试官运最好的一位,曾经以明经廷试第一被授秀水训导,官至南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文彭为文征明长子,家学深厚,书法学习钟(繇)王(羲之),后来又倾心怀素,主要书法传世作品是《古诗十九首卷》《题仇十洲摹本清明上河图记》等。绘画作品传世有《兰竹图》卷(图录于《晋唐五代宋元明清书画集》现藏故宫博物院)、《墨竹图》轴(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文彭在印学上的成就远超书法绘画,被公认为明清文人篆刻的开山祖师,治印风格工整稳健。在文彭发现青田石材料之前,印章一般都是专人制作,材料以铜牙为主,文彭早期多作牙章,自己书写设计,请南京李石英刻成。得到灯光冻石后,由于材质细腻,非常适合文人士大夫自己设计自己治印,从此文彭开启了文人治印的时代。

相传文彭在南京担任国子监博士的时候,遇到一位从浙江到南京卖青田石的老人,他的直觉告诉自己这老头的石头品质非凡,便豪气地全部买下,仔细把玩揣摩,在灯光下石质晶莹,细腻透润,非常适合文人自己制作印章,这就是后世闻名的半透明“灯光冻石”,从此以后文彭极少再用象牙治印。随着青田冻石的声誉越来越大,文人学士开始跟随文彭逐渐都改用石章,自篆自刻,自得其樂。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简描述:“自三桥下,无不从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基本确认文彭就是文人印章的第一人无疑,中国自秦汉时代开始的铜铁印章历史从此改写,以文士为创作主体、宣扬个性和书画相得益彰的印学时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名家辈出,璀璨绚烂。

文彭的篆刻艺术被后世称为“开朝华而启夕秀”,安逸典雅、沉静清丽,白文意走两汉制法,朱文则追宋元意韵。随着文彭篆刻的影响力扩大,明代最有影响力的篆刻门派之一吴门派,又称为“三桥派”,便是由文彭开创的,除了领袖文彭之外,印派的主力还有陈万言、李流芳、归昌世等。文彭的篆刻作品主要收集在张灏所编《承清馆印谱》中,其他的已经不得而知,收录了文彭白文印十九方,但原石已经散佚,不能一睹精彩,实属可惜。

除了开创使用冻石刻印之外,文彭还开创了印章边款艺术,在方寸之间可以记录文人点滴,诗书吟诵,极大丰富了印学艺术内容,也改变了元代以来板滞纤弱的流俗,恢复汉印的光辉传统。他和何震提出篆刻应以六书为准则,开创了文人自篆自刻,并确立了书画印三足鼎立的文人艺术格局。

四、文嘉的传承与专长

文嘉(1501年-1583年),字休承,号文水,吴门四家文征明次子,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嘉和其兄长一样继承家学,能诗能画,书法专长小楷,清劲秀丽。除了书画继承家学,发扬吴门画派精髓之外,文嘉还特别精于鉴别书画,并和文彭一样擅长石刻,成为当时吴门之冠。他的绘画继承文征明体格,用笔清亮,不同于大多数吴门画家取法黄公望王蒙,文嘉独爱取法倪瓒,山水着色呈现出幽淡的气质,偶尔也模仿王蒙,秀润细密,水墨花卉也十分讨人喜爱。王世懋在《跋文嘉书古诗十九首》后称:“休承晚年书奇进,几不减京兆。”詹景凤也说:“嘉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径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明代大儒王世贞评价说:“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文征明)一体。”[1]文嘉的绘画作品主要有:《山水花卉图册》十开、《垂虹亭图》卷、《寒林钟馗图》轴、《秋塘红藕图》《石湖小景图》轴、《夏山高隐图》轴、《琵琶行图》轴、《溪山行旅图》轴、《江南春色图》卷、《水亭觅句图》轴、《设色山水图》轴、《沧江渔笛图》《曲水园图》卷。专著有《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等。

文彭、文嘉兄弟对藏书不遗余力,这和当时苏州的文人风气有关,兄弟筑有文家专门的藏书楼“归来堂”,藏书印“五峰山人”“元珠室”等。得益于家族传承,从小对书画善本的耳濡目染,文氏兄弟在书画和古籍善本鉴定方面无人能及,即使是当时嘉兴著名大藏家项元汴每次遇到宋椠元刻时,也只能请文彭、文嘉兄弟掌眼以求收藏更加精绝。清代藏书家张均衡、张金吾等都曾收藏有文氏旧藏宋刻善本,因为战乱,明万历末年至崇祯间文氏藏书楼逐渐散佚。在数量和规模上虽然文氏藏书无法同项元汴、顾文彬相比,但在藏书精妙上他们是最高级别的存在。

五、文伯仁、文震亨的艺术力量延续

文伯仁(1502-1575年),字德承,号摄山老农、五峰山人、湖广衡山人,文征明侄子。文伯仁天性暴躁,经常使气骂座,少年时曾与叔征明相讼,一度系狱。工画山水,效王蒙,学“三赵”(令穰、伯驹、孟頫),笔力清劲,岩峦郁茂,布景奇兀,时以巧思发之,名在文征明之下。善画人物,亦能诗。其山水画有简、繁两种面貌。简者效文征明细笔山水,景色疏朗,笔墨细秀,多抒情意趣;繁者出入王蒙,山林层叠,构图饱满,皴点繁密,境界郁茂。

文震亨(1585年-1645年),字启美,江苏苏州人,明末画家。生于明万历十三年,明代四家文征明曾孙,文震亨在天启六年被选为贡生,一度参与著名的五人事件,努力营救被魏忠贤迫害的周顺昌,具有文人特有的傲骨。崇祯年间官至中书舍人,武英殿给事,最后服务于南明王朝,他著有《福王登极实录》,详细记述了弘光帝在南京继统的过程。遭到阮大铖、马士英等排挤,辞官退隐。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苏州,文震亨归隐阳澄湖边,因为愤怒清军推行剃发令,投河自尽未果,最后绝食六日而亡。文震亨继承家族藏书,又通晓诗文绘画,更加精于园林设计营造,著有《长物志》十二卷传世。其他有《香草诗选》《仪老园记》《金门录》《文生小草》等。

文震亨的小楷清劲挺秀,字如其人。从文震亨传世的小楷作品来考察,得益于文氏家族一贯的文采和温润品质,在文征明小楷风格的精丽中还吸收了欧体的某些笔法与结体,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但总体而言,在诗书画上无法比肩文征明,只能是一种延续和继承,其成就主要集中在《长物志》的总结和记录上,可谓杂学之最。

六、吴门绘画逐渐式微的见证者

作为整个吴门绘画的见证者,文氏家族见证了吴门绘画每个阶段的更迭起伏,也在文氏几代人身上反映出吴门绘画逐渐式微的根本逻辑和内在原因,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脚步,更是一个画派更迭发展必将经历的阶段。

明代大藏家项元汴时期,公认为是鼎盛期,项氏家族既是大多数吴门画派传人的朋友,也是他们最大最雄厚的资助人供养者,项元汴筑楼“天籁阁”专门用来收藏书画善本,艳压群芳,成为明代最为重要的民间收藏大家。仇英曾经长时间借居在项元汴家里,遍临项氏收藏,他自己在《沧溪图卷》中跋文中写道:“槜李项子京收藏甲天下,馆饩十年,历代名迹资其浸灌。”[2]

明代晚期吴门开始固守程式,固守种种技法传承,徒仿形貌的时候,另一股力量悄然生成。松江董其昌正是由于项元汴的收藏滋养而一跃成为画坛巨匠,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元四家和吴门四家的书画观摩和学习[3]。

除此之外,沈周、文征明、唐寅等都受到了项氏的极大赞助,也包括四家传人的绘画集团,当时的苏州和嘉兴地区往来是极为繁忙的。

但随着四家的故去,文彭文嘉见证了吴门绘画越来越固守传统,形式固化、图式固化、理念固化。甚至拒绝一切外来语言,讲究一笔一墨都要有所出处,讲究一山一水都要出自何门何姓,绘画就在这样的条条框框中不断僵化死去,尚不自知。

另一个趋势便是开始不专注于绘画本身,而是开始越來越博杂,但又博而不精,广而不达,这从文氏子孙开始精力专注于文玩器物、造园、印章、插花等可见一斑,而作为所有的来源绘画却并无建树,闭门造车,流于图式。随着董其昌松江画派的崛起,绘画的活力又一次激发,而吴派这种保守的绘画集团被完全抛弃遗忘,彻底丧失地位,也就成为必然。

一个鼎盛的画派慢慢流于肤浅失去生命力,从人才辈出到乏善可陈,绝非一朝一夕的突然改变,而是每个阶段的因循守旧,保守传统,不敢锐意进取,慢慢累积而成的。吴门画派的蜕变没落,文氏一脉见证了所有的阶段,也是其中的践行者,是一部活的吴门史。

参考文献:

[1]文征明.停云馆帖:卷12[M].北京:故宫博物院.

[2]吴升.大观录[M].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1.

[3]高居翰.山外山:晚明绘画[M],北京:三联书店,2009:98.

[4]钱玉成.吴门画派[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34.

猜你喜欢
文征明
翻翻他的“朋友圈”,见证一段书法史
文征明的“平”
文征明习字
图说书法
文征明《草堂十志》可为字帖
文征明最娴雅的小楷
好好活,慢慢爬
《文征明 雨馀春树图诗》
文征明跋《关山积雪图》
文征明《消夏湾诗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