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食品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

2023-09-22 20:23赵彤
中国食品 2023年18期
关键词:食品类二十大专业课程

赵彤

新时代下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发展不断加速,技术研究和创新也成为食品加工专业人员追求的最高目标。高等院校的食品类专业是融合营养、生物、机械、材料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要注重专业知识、求实精神、人文精神和人民至上原则的培养。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食品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融会贯通,是对党最新理论成果的政治认同的强化,对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的使命感的必然要求。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

食品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价值

1.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华,充分剖析食品类专业教材,有针对性地将课程知识体系、产业时代发展和价值塑造融入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升基于专业知识体系的时代感。通过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将价值观的引导贯穿课堂教学,为教学的理论厚度与深度提供关键支撑,促进学生思想浸润,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虑到食品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还应以一定高度系统性地整体把握课程教学框架,并将新时代下的“大食物观”理念和粮食安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元素自然融入,全面布局,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增强学生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政治认同。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仅注重专业课程知识,忽略对精神内涵领悟和对党最新理论成果的摄取。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教学内容丰富,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悟,提升精神内涵。此外,还应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深刻理解报告中彰显的时代精神、阐述的理论成果、谋划的方针,将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把握政治育人的核心,有效地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对党最新理论成果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觉悟。

3.增强学生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的使命感。古人云:“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对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民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活力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均具有决定性意义。由于食品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与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合理应用专业知识,推动我国食品产业的高效发展,促进人民的健康生活,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的使命感。

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食品专业

课程的“四个自信”与“六个坚持”

1.以时代主题为着力点,深刻理解时代赋予青年使命的新内容。时代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核心问题,每个时期和阶段都有特定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所有历史演进都无一例外地既有延续性又有变革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时代主题,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更应该在学深悟透二十大精神基础上,全面把握时代主题的新特征、青年使命的新内涵,时刻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要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适应力。“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是当代青年群体担当新的使命任务的重要基础,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语境下,高校教师要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深刻结合,赋予教学“有血有肉”的内容,使其富有时代性和感染力,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融入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2.以“两个结合”为着力点,深刻理解食品专业课程的“四个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食品专业课程食品保藏学第三章“针对果品蔬菜的贮藏方法”为例,教学目标是通过介绍气调保藏技术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为人民幸福生活而努力学习与工作的职业使命感;通过引入我国北方农村地窖储藏的传统储藏方式,使学生理解地窖储藏原理、感受中国人民的传统智慧,激发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食品其他保藏方法和介绍最新的相关科研进展,增强学生的探索欲,启迪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围绕“两个结合”,从专业知识、中华传统智慧和科技创新策略等多维度促进学生掌握并汲取深层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食品专业课程的“四个自信”,强化青年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认同感。

3.以坚定文化自信为着力点,深刻理解食品专业课程的“六个坚持”。文化是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基石,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食品类专业应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紧密结合,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以立德树人、文化铸魂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助力文化自信。

“六个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自信为核心,以人民至上为起点,自信自立是贯穿的动力机制,守正创新是信念的遵循与思想的开拓,问题导向是助力发展的实践智慧,系统观念是大局观的统筹推动,胸怀天下是崇高的精神情怀。

(1)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应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难,牢牢树立“坚持人民至上”的意识。例如,在讲授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第四章“蔬菜腌制技术”时,引入白象集团长期招募残疾职工、“3·15”曝光土坑酸菜事件后率先向消费者承诺产品原料安全的例子,充分展现食品企业应具备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树立“坚持人民至上”的理想信念。

(2)坚持自信自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不畏缩,从书本和优秀的人中汲取智慧,并结合独立的思考迎难而上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食品工艺学课程的“绪论”时,引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例子,杂交水稻之路并非坦途,但袁隆平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为我国农业的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这种自信自立的品质是高校教师需要优先树立和坚持的,也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学生自信自立品质的形成。

(3)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即恪守正道,创新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刻板的守正无法结出灿烂的果实,错误的创新亦会带来隐藏的危险,守正与创新是紧密连接又辩证统一的关系。青年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极具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食品类专业是兼具科学性和应用性的学科,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锐意进取、探索创新、敢想敢干,通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创新性思维,驱动新时代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

(4)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纵观人类历史,一切发展均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推动国家、民族前进的关键驱动力。食品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或前沿科技进展,通过问题导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抽丝剥茧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核心挖掘,再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以务实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推动解决问题。

(5)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亦称大局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胸怀大局、把握大局要拥有大视野和大格局,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食品专业教师在课程建设上要以系统的思维统筹规划、谋篇布局,让学生意识到所学课程在相对独立的同时彼此存在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对于食品类专业各课程的学习形成较为清晰的大局观,提升系统性眼光,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复杂问题时能从整体把握的全局观,站在高处厘清问题,在逆境中创造主导权。

(6)坚持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食品类专业的实践应用性较强,教師必须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的大无畏精神。例如,在讲授食品工艺学课程的“绪论”时可以引入杂交水稻的意义,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于解决整个世界的饥饿问题也有一定帮助,引导学生坚持胸怀天下,将所学知识用之于民,推动民族、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

综上,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核心,注重教师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最新理论成果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沁润思想、启迪心灵,在促学、促思、促践、促悟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专业、国家及社会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行为认同,全面提升高校食品类专业的育人实效。

作者简介:赵彤(1991-),女,讲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利用。

猜你喜欢
食品类二十大专业课程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食品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一季度全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达3628亿元同比增长10.2%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