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萍 刘毅 戴丽丽 王颖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地融入教学,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新媒体技术等技术,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暗含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独特优势。因此,笔者从互联网视角对“课程思政”展开优化创新,尝试开辟专业教学的新路径。
为使“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能效得以充分发挥,可将课程思政的实施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的知识技能培养,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创新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挖掘课程中涵盖的思政元素,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隐性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是,教师将“互联网+”思维与“课程思政”思维相融合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育人育心的效果。
笔者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夯实理论知识、强化思政教育和提高专业技能的“三促进效应”,具体的改革路径框架如下图所示。
“互联网+”思维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做到实时更新,还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交流互动的便捷性,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沟通,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因此,笔者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体系化整体性研究。一是丰富和细化线上线下同构的理论体系。不断深化理论内涵、目标任务、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的体系化研究,以数字化学习、智能化管理、个性化服务不断推动创新变革。二是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进行学科改造。构建信息、知识和智慧等数据系统,着力提升“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成效,如:运用大数据来提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精准度,做到因人而异的“精准画像”;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效率。三是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下,运用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建立虚拟的社会实践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实现教育主体、教育手段多元化,形成接地气、有实用、出实效的应用效果。
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互联网也因此成为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教学,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1]线下教学,以课程PPT+讲解、补充材料+讨论以及归纳总结为主要手段,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线上教学,从思想引领、思路创意、思潮辨析三个方面,运用移动课堂、互动活动、交互体验等多种形式,制作“线上精品课”。
混合式教学使师生的交流模式由传统的“面对面”扩展为“面对面”以及“屏对屏”。因此,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亟须改革。在“互联网+”环境中,教师可以便捷地观摩其他高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借鉴他们的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师展开交流,共同讨论学术问题或者教学中的核心话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视频资源整合、剪辑、加工,然后以微课、短视频等形式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这种做法顺应了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突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
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学科的前沿知识,及时更新课堂内容,还能够整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不同类别的话题和问题,结合这些话题和问题的特征,进行细化处理,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教师在坚持专业知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同时,还要秉持“来源实践,贴近实际应用”的原则,“精”选案例,“精”心设计,“精”细加工,形成融合思政教育元素的“三精”教学案例。通过案例的应用,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
此外,教育决策离不开数据支撑,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分析,获得学生的“学情统计”“作业统计”“课堂报告”“课堂反馈”等数据,客观地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某些教学环节的设置,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课程中的思政素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从深度、广度、温度三个方面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战略定位、人文素养、科学伦理等内在思政元素,并结合课程的德育目标加工和完善思政素材。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学生的关注点,用更具时代性、趣味性、网络化的语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生动、有温度的话语强化价值引领作用,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生动性、亲和性和针对性,构建对话式的双向教育关系。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从多个层面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重视“三微一端”、校园网站、学生论坛、专业学术网站等网络平台的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育人素材,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强学生校园主流媒体的使用黏性。同时,在网络平台的建设中有机融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使学生正确客观认识中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2]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节点,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以此来深化巩固党史、革命史学习教育成果。[3]
第三,教师可以利用建立在网络大数据基础上的评价机制手段来辅助开展学生的思政素养评价,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在价值态度、职业素养、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增强教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同时,采集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关注热点、心理需求等方面的数据,将其作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的反馈数据,通过建模分析、反馈结果。对有效的活动要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对效果不显著的要找到内在根源,进行反思总结。
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下,高校可以运用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建立虚拟的社会实践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优秀的实践活动可以重塑青年学生群体爱党爱国、意志坚定、勇克难关、昂扬向上的优秀品格。教师可通过互联网了解、挖掘青年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兴趣特征,并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技术、新形式,研发符合青年学生需求的实践创新类活动,并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以及职业技能教育,使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利用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将个人实践与团队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采取“云参观”“云调研”“云访谈”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丰富活动的内容。在实践活动中,理工科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锻炼,如计算机专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软件开发专业对项目的研发等技能,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发APP、微信小程序等各种便民小程序,使实践活动内容越发丰富、涵盖的范围更为广泛,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国家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是思想文化高度集中的意识形态阵地,更应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提升“课程思政”的思想深度、理论厚度、技术维度、时代速度及应用效度,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