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朱宏任
今年是组织召开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的第20个年头。20年来,我们以大会为平台,以创新成果发布推广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见证了中国企业一步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成长历程,记录了中国企业管理如何从学习模仿西方经验,到逐步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演进轨迹。我们要珍视这个活动品牌,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更高起点上,进一步开拓创新,为更好展现中国企业管理创新风采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企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方位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
1.扎实推进战略管理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近年来,广大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扎实推进战略管理创新,全面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新发展道路。中国石油从2017年以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实际,构建以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能力为核心的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管理诊断与提升,连续五年发布集团公司评价总报告和所属110多家下属企业分报告,为下属企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入查找短板弱项、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
2.深入推进科技管理创新,打造企业增长新引擎。过去10年,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瞄准国家战略技术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管理创新,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实现突破,显著增强了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中电科28所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使命,推进研发管理模式全面转型的创新经验,彰显其履行强军首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重燃公司自2018年以来,首次创造性提出“科研工程化”理念,探索形成以“科研内核、工程驱动,架构引领、系统集成,链条贯通、整体提升”为特征的新型科技攻关模式,按期高质量完成国家确定的阶段性战略任务,突破了85项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及大型复杂装备专项研制提供了有益借鉴。
3.大力推进管理变革创新,国企改革实现新突破。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分类改革新阶段。经过近10年艰苦努力,尤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有效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得到确立,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经营机制转换。鞍钢集团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坚持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对成员企业实行差异化授权和分类管控,按照市场化规则构建分级分类的差异化管控体系,并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让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有效提升企业活力。
4.积极开展数字化管理创新,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企业紧紧抓住这一时代机遇,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创新。从近年来管理创新成果申报材料看,数字化管理创新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接近20%,涵盖战略规划、体系方法、平台建设、产品装备升级、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数字化正在成为企业管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领域,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国石化近年来积极开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等在石化行业的创新应用,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石化智脑”,深入推进以业务变革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5.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企业集约化精益化水平显著增强。近年来,广大企业以提质增效降本为重点,持续开展企业管理提升活动。中车集团锚定精益管理不放松,从拉动式节拍化精益生产方式,到精益产线、精益车间和精益工厂建设,从协同精益运营、精益管理体系、精益供应链到今天的精益企业打造,一步一个台阶,将中国高铁打造成响当当的世界品牌。
党的二十大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战略制高点,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也为我们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1.以党的二十大创新理论指引新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一是以人民至上为引领。摈弃西方企业片面强调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至上的企业管理原则,通过持续不断的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成为股东、员工、客户、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共建共享共治的平台。华为公司自成立以来就秉承共创共享共治的理念,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公司持续成长。二是以自信自立为方向。 破除“西方至上”、全盘吸收西方企业管理经验的错误观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走出一条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创新之路。三是以守正创新为原则。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带领企业走正路、干正事、扬正气,合规经营,开拓创新,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四是以问题导向为标准。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瞄准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创新实践,以问题的解决作为衡量管理创新效果的标准。五是以系统观念为根本。从系统管理角度整体谋划思考新时代企业发展战略,注重管理创新的体系性、协同性,要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谋划管理创新,探索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管理模式。六是有胸怀天下的格局。在推进管理创新中将以我为主和兼收并蓄结合起来,秉承我会创始会长袁宝华同志倡导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充分汲取世界各国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
2.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定位新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是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向,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国家发展阶段变化带来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管理创新主战场和着力点放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上,以管理创新推进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大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海尔创业近40年来,管理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从“管理13条”到当众砸毁76台“问题冰箱”,在国内率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从OEC管理法、“市场链”经营到人单合一……正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持续创新精神,使海尔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化经营的企业,一步步走到世界管理前沿。
3.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推进新时代企业管理创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推进企业管理创新要聚焦于此。过去10年,我国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许多短板和薄弱环节。从美国500强制造企业和中国制造业500强的数据来看,2018年到2022年,美国企业的营收利润率从8.3%增长到12.75%,增长4.45个百分点,而中国企业从2.31%增长到2.89%,增长仅0.58个百分点,差距在扩大; 美国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从15.7%增长到25.87%,增长10.17个百分点,而中国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从8.72%增长到10.97%,增长仅2.25个百分点。尽管存在许多不可比因素,但因管理水平差距导致的经营绩效差距是不争的事实。 为此,我们要正视不足,全面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按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培育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盈利能力高的世界一流企业和领先的专精特新企业。
2022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一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 管理创新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坚持治理现代的标准,突出管理创新作用,充分利用我国超大规模、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竞争力;同时,要放眼全球,主动融入全球市场和世界产业链,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的全球化配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品牌。二要因企制宜、注重实效。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阶段,找准产业特点,紧扣客户需求,从管理创新角度做好顶层设计。大企业集团、500强企业要力争带动引领国内国际行业发展,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主力军;中小企业要瞄准细分行业和特色市场,力争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管理创新是治理现代的核心,企业创建世界一流务必坚持管理引领,确保有质量、效率高、效益好的增长,力争在营业收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要整体部署、协同推进。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不仅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活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硬实力;同时必须把管理创新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提升企业软实力。要着眼政产学研用各方携手,及时总结推广管理创新经验,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进程。 中国企业联合会近年来积极支持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相关课题研究和推动工作,将以此为抓手推动各项企业服务工作迈向新时代。四要尊重市场规律、久久为功。 从市场激烈竞争中打拼出来的优秀企业无不拥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创新经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本质上是对企业管理体系能否达到世界一流的市场检验。
因此,企业要把管理创新作为核心,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和产业发展趋势,遵循企业成长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竞争的洗礼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开拓进取。只有具备这样的持续创新精神,我们才有可能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