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途径

2023-09-21 17:29葛华平
天津教育·中 2023年8期
关键词:读物整本书创作

葛华平

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小学生通过整本书的读写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融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支持,教师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书本的思考和反应,并引导他们去感受、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發展。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点,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和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更具有自主性与创造性。

一、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不断阅读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阅读感受,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阅读与文学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将对生活的感受与文学作品联系起来,从而深刻领会作品的意义。

第二,教师要进行有序引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扶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引领学生的阅读思路。因此,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该进行有序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建设性的讨论、交流和思考,让学生自主去发掘作品的内涵。同时,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出适时点评,进行合理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本质。

第三,体现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建立知识体系,带领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相融合,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为此,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引导阅读,更要强调学习过程和思考的重要性,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导自我评估,辅助学生挑选读物

1.根据学情挑选读物。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发展情况挑选适合的读物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不同,因此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读物。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读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在选择读物时要注意作品的词汇量、语言表述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可以选择情节简单、反复出现的字词较少、语言易懂、文化背景浅显、富有趣味性和启示性的读物,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另外,在选择读物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读物,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鼓励和支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穷人》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互动表现了解他们的阅读能力。如就课文主题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相关概括判断他们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情况。当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能感知作者对穷人的同情和两位主人公的善良,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挑选外国文学作品,如同为《穷人》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所作的《战争与和平》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精神追求。教师可以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主张进行进一步解释:列夫·托尔斯泰作为一个贵族,却能关心底层农民的疾苦;他爱好和平,有强烈的反战正义感,向往田园隐逸生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站在作者的思想角度去领悟、去思考。

总之,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读物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非常必要的一环,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其阅读水平,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2.根据学生的兴趣挑选读物。

在帮助学生挑选课外读物时,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喜欢的内容入手。为此,教师要设法了解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喜好,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有助于教师了解小学生所喜欢的书籍类型和主题。对小学生而言,探索类、童话类、神话类内容是十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选择合适的读物,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开心的笑话或有趣的动画片,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谈谈对哪些人物、文化或故事感兴趣,以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

例如,在《猴王出世》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推荐《西游记》,让他们带着兴趣阅读,并从中获得启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小学生平时喜欢的读物和阅读偏好。如有的学生喜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有的学生则喜欢关于生物和科学等自然类的读物。因此,在推荐阅读材料时,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让他们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从而爱上阅读。除了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材料之外,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去思考和讨论阅读内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阅读内容写读后感或进行其他的延伸性创作,将阅读与创作结合起来,以培养其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总之,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启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促进其积极地探索和学习。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搭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创造有趣的阅读体验,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将阅读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二)深入阅读背景,发掘创作主题

1.重构教学内容。

重构教学内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操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课文的内涵。例如,在《红楼春趣》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重构教学内容,打乱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考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颠覆故事的起始点、事件顺序和结局。如教师可以提问:“假设宝玉和黛玉先去大观园放风筝,他们可能在园子里遇到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故事最终的结果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重新思考故事的情节和内涵,深入了解叙事逻辑的意义。在思考故事不同的情节时,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这种思维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辨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通过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交流,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启示,进一步加深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和认识。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回应学生的问题,并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源和帮助,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知识背景、历史背景或文化背景的解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和作者的创作初衷。

总之,重构教学内容是一种既能教授知识,又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学习故事情节丰富的课文时,教师适当地应用重构教学内容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创作逻辑,为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初衷提供助力。

2.深挖创作背景。

深挖课外阅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从中获得更多启示和帮助。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了解曹雪芹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及其思想追求,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这部名著的内涵。除了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之外,学生还可以了解后世学者关于曹雪芹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念发表的看法,以进一步理解《红楼梦》。由此,学生能够了解曹雪芹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丰富的内心情感、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身处其中的人的无力的感悟,这些都与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念密切相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曹雪芹是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是一部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长篇小说。因此,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学生更认真,从而主动理解其中的内涵。

总之,了解课外阅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和意义。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其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经历,理解其所表达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念,从而获得更深刻和全面的阅读体验。

(三)引导读后交流,激发学生阅读潜力

1.即时性总结(练笔)。

小学生往往不具备目的性强、指向明确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即时总结所读内容的体会和感悟,以促进其阅读效果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这样的实践体现了“以读促写”的理念,即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读写互通的。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及时做记录,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忆所读内容,同时能够使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不断提高文学素养。这里的记录不仅可以是阅读过程中的即时记录,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读后感。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总结自己的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此外,通过记录,学生能够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能够发现文学作品之间的共通之处,同时体会到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特点,并吸收这些特点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提高文学品位和写作水准。即时记录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在自主发现和记录精彩内容的过程中实现有效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

总之,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即时性地做记录,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在发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的过程中,实现写作方面的良性互动。这样的实践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思考、判断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2.多角度点评。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探讨和交流读后感,从不同角度解读课外阅读的经典著作。比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交流读后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启发,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也能让他们从更多角度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著作。当学生完成《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如何看待鲁滨逊与“星期五”之间的关系。对此,有的学生认为鲁滨逊有了一个好帮手,是一件好事,也有的学生认为,同样是人类,“星期五”却要给鲁滨逊当奴仆,未免不公平。这样的探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平和正义等领域的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这种交流和探讨不仅可以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共享互相启发,收获更多思考和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引导学生分享自身的思考和感悟,一边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从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理解小说。此外,作品中有关于求生、独立、自救和自助等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梳理鲁滨逊的生存之道,讨论他如何独立生存、如何自救,以及如何充满信念和勇气面对险境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总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经典著作,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享,让学生更好地欣赏经典著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阅读和写作能力,培養学生表达观点的能力。整本书阅读强调让学生把握全局、整体解析和全面感悟,课堂探究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交互式学习。教师引导自我评估,辅助学生挑选读物,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动力;了解阅读文本创作背景,能够促进学生对内容主题的挖掘;引导交流读后感,能够全面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潜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并在横纵向对比中了解文本的价值和整本书阅读的现实意义,从而实现借助整本书阅读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提升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读物整本书创作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一墙之隔》创作谈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创作随笔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