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流美中心小学 陈爱宁
阅读作为所有学习的基本和关键,已经成为学生教育生活的主要部分,承担着指导、审查、评价、鼓舞、反馈等职责。设计课外阅读功课时,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问题作为指南,更新学生的阅读理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评价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和能力,并探讨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图片和漫画。为了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兴趣,教师采用“提问法”进行课外阅读任务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指定的章节后,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同时鼓励其自行提出一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上交给教师,以供批改和解答。然而,通过批改教师发现,学生提的问题往往过于基础,多数是对事物的定义和位置的询问,如“什么是什么?”“什么在哪里?”“谁多大了?”等,很少涉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为什么?”“怎么办?”“你怎么看?”等。因此,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学生提出的问题逐渐丰富,也会越来越具有理解力和思考力,阅读水平会迅速提高。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第五章的两个故事时,教师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团圆媳妇的婆婆是如何虐待团圆媳妇的?发生了哪三件事情?她是什么样的人?云游真人真的具备治病的能力吗?为什么婆婆甘愿分出五十吊钱帮助团圆媳妇?她是如何辛苦地赚取这些钱的?为了疗愈团圆媳妇的病,老胡家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式?这些治疗方式只显示他们的无知和混乱,真的能治疗儿媳的疾病吗?在第六章第11~14个故事中,作者提出以下问题:埃尔博如何偷走铜壶的?爸爸为什么要打我叔叔呢?
五年级第二学期语言教学第四单元的要素之一是“通过言语、行动和表达理解人的内心世界”。在此理念指引下,学生在阅读《呼兰河传》时,教师设计了以下题目:请找出二伯的几个奇特行为,选出其中两个进行阐述,并猜测一下二伯的内在想法;当冯歪嘴子看着儿子,笑着笑着忽然哭了,试着揣摩他此刻的心情。学生刚开始常常会关心以下问题:团圆媳妇的年纪多大?“我”喜欢什么食物?这些问题暗示着学生的阅读质量正在提升,他们不再只是机械地完成阅读任务,而是真正融入语言的世界。
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形式和结果评价方法。例如,戏剧表演要求参与者在实际表演前完成分组、写作、制作道具和录音等任务,这个过程会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如从故事中提取并编排剧本、制作道具以及录制和配音的能力。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教师设计了以下任务。
1.寻找并标记所阅读章节中出现的生僻字,并注明其发音。
2.把自己选择的故事进行录音。
3.提供一个列表,列出本章中可以预先分类的所有角色。
4.从本章的历史中提取一两个问题,小组共同讨论。
5.录音完成后,上传至教学平台。
每周学生都会参与一次同伴的阅读聆听活动,填写一份记录纸条。纸条中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从阅读分享的内容中手写人物清单;第二,根据所听到的阅读片段对其中的一个角色做出评述;第三,必须回答发言者提出的一两个问题;第四,只要学生的思想受到阅读的启发,就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主题、态度或范围如何。在这种阅读作业中,学生会积累相关知识,筛选出可以使用的信息,并与他人协作,对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小学生期待被他人关注和赞赏。当他们受到赞美和鼓励时,会兴高采烈,并产生积极的动力。教师可以采用明星评价、教师评价、同行评审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星级标志以五星为最高,作业做得越好,获得的星星就越多。五星意味着作业完成得十分出色。教师的鼓励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也可以在师生之间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创造相互竞争的课堂环境,极大地激励学生学习。教师和学生参与模式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充分激发他们完成阅读任务的热情。
至今,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很多年,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相继进入校园。但其教学内容多以课堂授课为主,很少涉及课外阅读。加之小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致使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教学科研与改革是一个热点问题,各种教学方式都在不断完善,教育也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所以,要想明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业目标,必须全面分析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
首先,新课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设定课余阅读任务的目的应该着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其次,要将课后阅读任务与课程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外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确保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互补性。遵守这一设计指导原则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度强调知识掌握的负担。简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设计阅读作业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作为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阅读技巧与方式也不相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应该以“展示”为主要内容。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根据现有的阅读能力指导他们进行转换。并将其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去,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达到更高水平。
阅读是一项涉及知觉、对比、归纳、想象等多方面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在小学,学生逐渐发展认知能力,注意力和想象力等,但是他们的理解和经验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业中,教师除了对“阅读”这一行为进行指导外,还应对“读哪本书”“怎么读”“读了些什么”等进行有效指导。在小学阶段,教师的辅导应当是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后阅读作业布置之前创设一种情境,介绍作业内容,让学生自主挑选一本连载书。除了完成课后阅读任务之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做一次课堂演讲,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及问题的解答,加深学生对所读书籍的理解。根据不同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总之,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更多,在阅读中得到更多。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重视课堂阅读教学,更要重视课外的阅读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外阅读使课内教材得以延伸,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的文本内容,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读物,学生在一定的阅读积累量下不断扩展视野,以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和人物背景入手,进行反复阅读,精读细读,提高语文课程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构建课堂与课外阅读互动的互动机制。特别是对于节选类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将其置于整本书的理解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原文的含义。通过课堂上的一段文字,指导同学们将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或同一主题的其他文章进行交流。比如:在学《猴王出世》的时候,带出《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把萧红《呼兰河传》这首诗带到课文《祖父的园子》中去。以此为纽带,构建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单篇阅读与整本阅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巩固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效果,使课堂内外的阅读活动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进行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如在讲解完《登鹳雀楼》后,可以将羁旅怀乡作为主题,向同学们推荐《宿建德江》《天净沙秋思》等与其有关的古典诗词,进而学生通过反复体验,可以体味此类诗歌的创作特色和意境特征,从而可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双减”背景下,不仅需要“量”,也需要“质”。在提高学生作业质量的同时,要加大对教师作业设计的培训力度。学校必须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首先,学校应该少给教师一些无用的评论,以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更放松地思考家庭作业设计方案。积极开展编制小学语文补充教材的培训,邀请高校专家进行现场培训,使教师了解编制小学语文补充教材的最新情况。
其次,通过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了解语文阅读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在小学语文阅读作业中,教师更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促进知识的整合、转化和应用。
最后,组织教师参观和学习优秀教师在课外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经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只有进行交流和探讨,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群策群力的研讨与交流中,教师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也可以从别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下,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不仅对学生语文认知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教育的核心职责是辅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生多半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才选择在校读书。“书香校园”这一理念不应仅存在于理论中,也无法仅通过形式性的认可就能实现,真正需要的是将其付诸实际行动。首次提出“书香校园”构想的是台湾学者林明德,他主张用书橱替代酒橱。书香校园的目标是摆脱应试教育中传统的思维限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打造“阅读文化校园”的问题,首先,教育方向的定位应该由过分看重升学率转变为核心素养的培养,避免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的校外阅读只为学习课堂知识服务,以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这无异于违背了课外阅读的本真含义。因此,学校应当摒弃这种误导的教育观念,将教师与学生从这种环境中解脱出来,给予教师足够的时间去研究,自主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语文课外阅读作业,鼓励教师用全新的方式展示课外阅读作业,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其次,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除了教授课文,还要将优秀的课外读物带进课堂,与学生一起阅读研究,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他们的心情,并注重自身广泛阅读能力的提升,以提高文化修养。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思想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实践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展现他们的个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同时也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其次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清楚地说出所要传达的信息同时要采取激励措施来培养他们的自信。
最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这一概念是极为广泛的,教师要熟知并理解各种文体,为学生更好地引导和示范。教师应该经常将自己阅读得来的知识分享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讨论自己读过的书籍,这不仅能让学习过程变得更有乐趣,而且可以激励学生热爱阅读。深度阅读的文化不再让学生感到考试的压力,而是充分感受书香教育氛围的熏陶,发展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