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诗人的精神世界
——陈墨诗集《回同录》序

2023-09-21 21:31叶延滨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4期
关键词:瓯江诗人诗歌

◆叶延滨(北京)

陈墨是生活在浙江青田的一位诗人,我大约在二十年前认识他。那时《诗刊》在青田举办全国诗歌报刊联谊会,陈墨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陈墨是一个帅气的青年诗人,他的诗作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多年过去了,陈墨在诗坛勤奋耕耘,已经出版了四本诗集,成为中国作协会员,获过不少的诗歌奖,是一位形成自己风格的成熟优秀诗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二十年,中国诗坛发生了许多变化,数字化、自媒体与商业浪潮,改变了诗坛的格局。各式各样的网红诗人占据网页和媒体焦点,消费性的快餐诗歌和网红诗人出现在读者的手机上,又快速地消失,让新浪中泛出的泡沫成为弄潮儿。各种破圈的努力和打破底线的尝试,让诗歌的形象变得模糊,无门槛的网络写作各种段子、签语、情色挑逗和暴力展示,成为写手们的卖点。当然诗坛并不是由这些弄潮泡沫组成,诗坛还有许多认真坚守精歌精神、坚持诗歌品质、努力提高诗歌艺术水平的诗人。他们不少人在网络大众视野外,守护着中国诗歌的家园。陈墨就是这样的一位优秀诗人,就像他的故乡青田,就像一个雕刻青田石的工匠,以笔为刀,精雕细刻于诗歌语言的纯粹,以艺术家的眼光提升诗歌的品质。当我读到诗人第五本诗集的诗稿《回向录》,我看到了他这二十年的努力和坚守,也看到一位当代优秀诗人的精神世界。

陈墨是一个有根的诗人,他生命的根在润泽青田的瓯江,他诗歌的根在养育了许多诗人的瓯江。瓯江是中国山水诗的源头,瓯江两岸秀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使这里文明开化、耕读传家。南朝永嘉谢灵运的山水诗开一代风气,当代的一些温州诗人如瞿炜也有长诗《瓯江传》问世。陈墨的诗作《瓯河简史》就是精神与生命的寻根之旅:“一滴雨水落在天下,落在百山祖的麓锅:/落在帽尖,你的源头就是庆生的龙泉和庆元。/这腾云过雾的神龙啊你在中游,金生丽水。//你枝繁叶茂的河流,你世世代代的家谱/就像万岁古榕生长在应该分枝的江南。/在下游,芝溪用苦难泪水诞生了我。/而石溪这条支流,看见我执子之手。//这水做的婚床在涛声中繁衍造梦:/一区一瓦的你,血液的乳娘的你/在我血管流淌的每一条支流啊/庇护着我,从这里负笈出发。//出发如经如筏,更远的远方是:/故乡之外的故乡。御风行。逍遥游。/进入大海,进入它那更辽阔的学海,/它的无涯横渡我,一叶小小苦舟。//当鮰鱼洄游,归去来兮啊:/独立江头,笑傲于沧浪之水。/少年的我,是濯洗风浪的海鸥。/中年的我,是不复南北东西的飞鸿。//你流水了一生,我一生的飞翔:/我就是你,你身上的那一滴水。/我的洄游就是对你出发的回向。”这首诗是解读《回向录》的入门,他告诉读者,这本诗集是对生命的一次洄游,也是对诗歌传统的一次敬礼。诗人出生在瓯江流域的芝溪,一生都在瓯江之滨生活,瓯江对于诗人是生命之源也是诗歌之源。在改革开放之来,中国诗坛曾出现过乡土诗热潮。第一次乡土诗热潮产生的背景,是中国当代最大的移民潮,成千上万的乡村人口涌进城市,包括乡下出生的年轻知识分子,也包括离开乡土进城的打工族。这是一次中国现代化的移民潮,离乡背井的人们涌进城市寻找希望。这是断臂之痛,也是嫁接之苦。城市接受新移民的血肉之躯成为商业文明的支柱,赤裸裸的契约关系却无法安顿他们乡土中长大的心灵。肉体向往城市,心灵寻找故园,乡土诗是那一代人的精神家园。而陈墨的回望,是在另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的寻根之旅。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冲击了旧有的诗歌秩序,没有根系的冲浪者成了浮萍,而有根的诗人会回望自己的出发地和根系。陈墨说:“芝溪—瓯江—东海,他们的称呼是流淌在我血液的支流和主流,是我整整半个世纪的拉锯历程。我能与他们由此而来的更广阔思想联系在一块。我是它身上一滴水,这一滴水的旅行,终能从源头进入大海。我从这里出发,有志于学,不再沉湎于过去的噩梦。我依稀记得一些出色的事物:其一是父亲决定把我从原来在读的初二班级留级到初一班,学习到他没能学到的英语,我以自己的语言天赋证明在同龄人中是最优秀的。我梦想能成为一名翻译家或者作家,尝试借助《汉英词典》翻译鲁迅的《一件小事》,但因为过于浅薄,终究未能成功。还有一件小事情,就是与同学结盟成立四人文学社,在瓯江边的星光下放飞梦想。”我确信,这世界一次确认,确认一个诗人命运,也确认自己的根在瓯江,根系属于诗歌。这是诗人的自省,也是对自身选择的自觉,对承担诗歌传承的内心自信。这种自觉与自信,会产生盛世热潮的孤独感。俗言说,虎独行而狼成群。独立寒秋的感受来自真正的诗人,无论古今。这种超凡脱俗的孤独感不是所有的写作者都有。在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诗坛网红与诗歌粉丝们之间的呼应,还有被冷落者的抱团取暖式各种旗号下的诗歌团伙。真正的诗人是孤独的行吟者,特立独行,因为清醒而孤独,因为不媚俗而无人喝彩。然而诗人不因此而自闭,他们用诗歌与世界对话,诗歌《由种土豆所得诗句》,形象而生动地画出了当代文人的现代困境:“隔空遥望你微晒出了乡下:/土豆种就从地窖灰暗中苏醒//苏醒乡事,如同满满阳光:/它把一个称为父亲的男劳力/和自动翻土机紧连在一起。/他们在黑土地表面投影/相近相亲,黑白分明的/谁也分不清为谁卖命。//当他们,抓紧对方把手:/被放大的光影自然活动生长。/春风吹醒。泥土解冻。/田垄分行如诗。土豆埋下/自己小小身段,晦暗活着。//正午咖啡吧就这样/坐在现代的水泥丛林。/其时饕餮,这里的土豆/和牛排经过牙齿白色的粉碎机,/抵达了肠胃的九曲河流。/这消化之夜,合葬他们:/土豆之诗能敛结出更多土豆。”没有抱怨,没有悲叹,用戏谑的方式,表达土豆们进入现代社会的感受。诗歌的现代性在诗人笔下,解构了转型期一代人的困境。更重要的是,诗集中大量与先贤们对话的诗歌,让读者看到诗人的解救之道,见贤思齐,与圣者同行。诗人在《那十二年……》写了与苏轼的交流:“那十二年,过去和现在两种时态/你我的贬谪/多么像黑白两色的跳棋。/一个小小教书匠无意弹跳成了文物研究员。/一个京官你从中心一贬再贬到天涯海角。//在人世棋盘上跳下跳,是这样的无形手脚:/寒食节用它那点点炉火对饮着空无之酒。/飞鸿飞过内心,雪泥留下我们的/诗篇是多么不合时宜……”诗人自身十二年的经历与苏轼先生十二年的经历放在一起,是觉醒也是释然,更是一种内心的宁静淡泊。这不仅是命运的交合,更是情感的交融,他给沈从文的诗中写道:“天空,停止了雨水的挥霍:/另一场泪水又从天空夺眶而出。/橘子花开,在四年后的湘江之畔/沈从文从你那里传递遗书给我,/我把九品青田石放到你掌心之上……”读到这些诗句,我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也看到孤独的诗人正努力与那些引领我们的先贤们交流同行。因此,我再次说,诗歌是一种灵魂的瑜珈术,内心正是在写作中,回望来路,追寻本源,使精神在其中得到净化和提升。

陈墨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陈墨的诗歌显示了他天赋的语言才能,他对语言敏感,使用和打磨语言十分用心,有分寸,有张力,也有独特的方式。青田这个地方,有一种传统,就是铸剑与刻石。在青田生活的陈墨,把写诗当成铸剑,用心火和心力,把情感融于语言,也把写诗当成刻石,如精雕细刻的青田石,被剔除杂质,赋予灵性,于是每一件作品都充满匠心。“一剑为四的巨石,安顿在高山。/它修行千年,我们名之为试剑石。/它见证道士、白鹤和青田石的传说:/就像道长无踪,白鹤无声。//就像宝剑无迹,却留下深深伤痕。/它把铮铮誓言提交给记忆。/这些无边无界的证据—/现在他身上慢慢愈合。//这是谁,偿还给他/这样悲喜交集的礼物?/当阴霾天想起那决绝——/心痛隐约,如同玄铁削泥。//在山巅道长独自试剑。在山脚印人结社小试雕刀。”这首《在试剑石试剑》以试剑和刻石告诉我们一位青田成长的诗人的艺术之路。诗歌也是一门技艺,哪怕最有天赋的人,面对语言也需要学习和修炼。正如任何一个钢琴大师,即使有天赋,也还需要在琴键上不断练习,使琴与手指成为一体。当下诗坛冒出了许多新星,可惜十之八九熬不过三五年,因为没有进行过系统而认真的诗歌学习和语言训练,说几句惊人之语,冒几句俏皮话,泡沫之后,人们会忘记他们写过什么。陈墨是有准备的诗人,他说:“诗歌之于我,是一门手艺。它的源头来自手摇风铃采诗的‘风人’,来自伟大的《诗经》,来自‘风雅颂’,来自‘比兴赋’,后经过一代代诗人补充和阐释。在诗歌的量子纠缠学中,我和诗人沃尔科特达成默契:‘我的手艺和我的思想平行于每个物体,词语和词语的影子,使事物既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直到我们在一种不断发展的经验主义语言里,成为隐喻而不是自己’……”诗人坚持以匠心面对语言,会有更多的艺术品奉献给读者。

陈墨是一位有思想的诗人。思想在今天被传媒弄俗了,换句话说,陈墨的诗是一个哲人面对世界的言说。中国诗歌精神源远流长,诗歌精神之源最简单的表述,可以用九个字:诗缘情,诗言志,诗无邪。诗缘情,说明诗人从何处来,来自生命,源于生命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反应。诗言志,说明诗人要往何处去,引人向上,领人远行,志向高远而淡泊。诗无邪,说明诗是有底线,纯粹而干净,暴力、贪欲与情色不是诗表达的内容。有来路,有去处,有禁忌。以此对照唐诗宋词如此,诗三百更是如此。而近年在商业大潮中的诗风,许多写作者失魂落魄大抵是不懂诗歌精神的本源。陈墨写诗是源自内心情感,他不是那种直抒胸臆直白表达,而是用细节记录心灵的冲撞。如他写父亲:“重症监护室,谁可能把《后汉书》/和心电图的节律紧连在一起?/当无主六神,听见对面少女对着/另一个老女人嚎啕大哭一声,/我心底冷不丁颤抖了一下。//其时这边静静停顿,我的脸紧挨着他:/‘这个门槛——恐怕——过不去了。’/我心底冷不丁又颤抖了一下。/‘啊大,带您回家—啊大。’/这是我和他独处的最后夜晚:/没有其他人,除了呼吸机谁能/听见我和他电流的耳语。”这首《人定》用了一个细节,将亲人之间万千情感凝于几句叙述的诗行之中,发乎于心,流动于情,展现于景。再比如人的内心如何向读者展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方式,陈墨用《每个人内心抵押多少石头》告诉我们他的内心:“封门山的神会说话。/封门山的骨头会说话。/封门山的石井会说话。//每一厘米声音,当你下井掘进/掏空了的山,就像一个人/把自己心肝掏空了给你。//匍匐而出,当你从那老鼠洞/隐约听见有谁在回响黑暗:/‘每个人内心抵押多少石头?’//现在,这些石头沉重得很具体:/你挥霍的大刀大凿或是黄金,/或极有可能是黄粱一梦。//这填得满满而又空荡的白日梦:/一座空山,被新雨洗劫了一空……”我们常说袒露心声,诗人就是用这样的诗向我们展示内心世界。诗人是一个哲思者,也曾是预言家和心灵巫师。一个有情怀和大爱的诗人,必然会关注今天的世界,以自己的方式发声。这本诗集除了直接书写现实之外,还有不少的寓言诗,那是另一种关注现实和人生的发言,是创造也是记录,是无言更是发声。《麋虎说》这首短诗写道:“老虎追逐麋鹿/麋鹿转身逃跑/在被逼无处/可逃的悬崖/一跃而飞/脱离虎口//老虎穷追不舍/在麋鹿一跃/而飞的悬崖/学习麋鹿/跳伞滑翔//悬崖是进退两难的瀑布/老虎进为坠亡的碎片/麋鹿退为幸存的河流……”诗里,诗人重新命名了弱者与强者,重新塑造了另一个世界。在另一首也是关于鹿类的诗《雄麝说》中诗人写道:“—我是,生长在东南方的雄麝。/长久以来,一直以被联合国环境署列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名单引为自豪。/长久以来又以没被列入打老虎、/猎狐、拍苍蝇之类的黑名单为荣耀。/但至于我到底有没有被列入濒临/灭绝的一级重点保护对象/就不得而知了。//—我是,生长在东南方的雄麝。/我还是像从前那样,被满世界猎人/追逐得满世界流亡逃命的雄麝。/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后来发现/原来是该死的名医把我写进了他/一本著名的中医古籍。他说:我们/浑身上下,都是名贵的药材香料。……”这是诗人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提问,揭示这个世界的矛盾与荒诞,以诗人的良知表达内心的困惑。一部诗歌史,告诉我们诗人能够走多远,支撑前进的力量最终在于思想的深刻和远见。陈墨在这本诗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远行者的目光与能力,祝福诗人在回望中远行。

《回向录》是一本展示了诗人才华、能力与修养的诗集,也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可能的前景。祝贺诗人的成果,同时也以诗人的诗句结束我这篇短文:

当大雪与光同时眷顾:

祈福,或者是赎罪。

我,观照另一个我——

你成为我思想的火柴,

我成为你灵魂的光亮。

猜你喜欢
瓯江诗人诗歌
A new species of the gudgeon genus Microphysogobio Mori, 1934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绿色公路创建实践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多通道合建方案研究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