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核心素养以及小学科学教育对策

2023-09-21 03:54程静
考试周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学

程静

摘 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核心素养的视角,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应用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由于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小学科学教师需要依据核心素养要求,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切实强化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3-8918(2023)36-0023-04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进行。从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状况看,在整个课堂活动中还面临诸多挑战,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综合发展。小学科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特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出发点,依据学生的认知、兴趣爱好,借助趣味化的方式推进开展科学教育,使学生深层次地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擅长用科学处理问题,使学生能充分体会到科学的学习意义,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二、 科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几个方面。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纵深发展的关键点,也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关键渠道。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出科学理性精神的人格化教育,其强调立足本土文化,结合实际进行操作探索,《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科学启蒙为关键,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能逐步体会到科学本质,从中热爱科学、乐于探究,并通过科学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能灵活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各种问题。

三、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育价值

在现代教育中强调,教师课堂教学活动需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进行,这不仅是提升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水平的关键途径,也是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核心手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良好帮助。小学科学教师在平常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充分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应用,借助丰富的科学小实践、科学探究活动,来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精神,引领学生形成用科学解决问题的习惯。

第一,强化学生的科学兴趣。学生的认知相对有限,对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好奇心,面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更是有极高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强化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自觉性,便于学生自觉探索。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新课改特别强调的教育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灵活多元的方式引入知识,构建充满趣味性与活力的科学课堂,使学生能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活动结合起来,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其兴趣与学习热情。

第二,培育学生科学观念。科学学科的关键是引领学生可以从理性的视角入手,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并激活学生多个感官,指引学生能以科学的思维认知生活。在实践中,通过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观念,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处理问题,学生也可以用科学的手段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学生对科学会产生深层次的感知,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第三,促进学生观察实践能力提升。在小学科学中,有很多充满趣味性的内容,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同步获取状况,教师立足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在观看、体验、操作等过程中充分掌握科学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提升学生的观察、实践操作水平,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所需。

四、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育还存在一定不足,这就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首先,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在思想上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将重心放在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并没有考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即便是教师在教学中涉及核心素养的内容,也存在生硬套用的问题,难以保证素养培育契合学生个体的成长所需,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其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素材选择不合理的情况,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针对性的素材,从而引领学生高质量地进行知识探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教师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很少关注其他方面的科学素材引入课堂上,造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接触多样化的科学现象,不能深度感受科学对各方面的影响。有时教师在教学中单纯地通过教材插图推进教学活动,造成学生的科学学习主动性比较差,不利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教师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活动时,还会出现采取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的状况,教师受思维及方法的限制,在平常课堂活动中习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也没有引领学生开展相对应的科学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只能接触到理论层面的科学知识,无法深层次地开展科学实践探究,久而久之,制约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充分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表现出注意力分散、学习主动性不强,与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相关。学生的年龄小、阅历少,在各个方面都不太成熟,而科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兴趣为引领,指引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活动中,在课堂上通过多元方式来完成对科学的探究,养成科学思维及意识,活用科学知识,实现对学生素养的全面培养。

如在《潜望镜的秘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将潜艇在海中遨游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根据视频领略神奇的海底世界,调动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给出学生问题:潜艇在海里就可以看到海面上的情况,大家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用多媒体将潜望镜的图片展现出来,并通过简单的语言为学生介绍潜望镜的主要功能,让学生对潜望镜有初步认识。随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硬纸、小镜子、固体胶、尺子等材料,指引学生掌握相应的潜望镜制作步骤,自己制作潜望镜。通过这样的活动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潜望镜的知识有深层次的了解,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学生也会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科学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

(二)合理构建教学情境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情境教学得到了良好的运用,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依据科学内容构建出充满针对性的情境,能让学生对科学有直观的感受,学生可以在情境中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应用,更容易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在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科学有密切关联,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化材料,依据生活构建情境,能使科学与生活结合,学生容易借助生活来理解科学,同时也能通过所学的科学理论完成对生活问题的处理。在情境学习中学生既可以深化自身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又能做到应用科学,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学生的成长轨迹看,信息技术本身就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吸引力,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构建特定的情境,借助形象的元素来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便于学生积极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素养培育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充分观察生活。由于部分学生刚学习科学知识时,会产生科学抽象难懂的情况,对此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趣味化、形象化的科学内容,鼓励学生深度走进科学世界,强化科学教育效果。

如在《灭火与逃生》教学中,在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先以“火灾”为话题,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询问学生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借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引出本节课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保持好奇。接着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商场发生火灾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思考:商场发生火灾该如何灭火?如果自己在商场中,恰好发生了火灾,该如何顺利逃生?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集思广益,保持学生的思维活性。 在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为学生简单地讲解关于灭火的知识,如灭火的原理、灭火的方法等,并借助“商场发生火灾”的案例,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教师构建出商场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扮演商场消费者、工作人员等不同角色,指引学生通过情景剧表演的方式,演绎“商场灭火与逃生”的剧情。通过这样的情境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内容有全面了解,还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保证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

(三)保持课堂活跃氛围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关注自身的主导地位,强调自身给学生灌输知识,并没有从学生的具体需求入手,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会受到严重限制,学生思维被禁锢在课堂、教材中,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平常也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要注意保持课堂活跃氛围,引领学生能自觉地开展知识探索,使学生能在自主发展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如在《我们的住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充满趣味性、实践性的操作性课堂。在课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丰富多样的材料,如小石头、废旧箱子等,进入课堂后,教师先让学生以自己家为模板,通过纸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家”,并在作画过程中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在互动中拓宽自身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个住宅方案。学生在完成设计活动后,教师可以与各组学生一起利用学生收集的素材制作“住宅”模型,同时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相互交流思路,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问题。最后教师让各组学生将自己组的制作成果展示出来,同时选出具有创意的作品,并使“设计者”与其他学生交流自身的独特观点,如果是制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是难题,也可以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解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会有明显的提升,科学素养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四)灵活开展科学实验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该注重组织学生开展相对应的科学活动,而实验则是学生开展科学活动的关键,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科学实验来实现对学生的素养培育。在实践中,小学科学教师需要灵活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一方面,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科学操作能力培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保持科学实验的趣味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借助实验来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同时,小学科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时,尽可能地采取生活化材料,如生活中的塑料瓶、气球等,这样的材料简单易得,同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关联,容易激活学生的科学实验开展热情。

如在《彩虹的秘密》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事先准备一盆水,在阳光下,教师用一个小盆将水泼向空中,待水落下后,天空中会短暂出现一道彩虹。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尝试根据教师的操作进行实验,并且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借助实验来引领学生开展思考,容易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为了掌握相应的知识,也会借助实验主动地进行分析、操作,促进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升。

(五)灵活开展科学实践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强化学生的科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的获取状况,更要结合教材中的理论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对应的科学实践探究活动,指引学生在科学实践探究中强化自身的各项能力,推动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

如在《材料的导热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本节课教学结束后,为学生设计这样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准备木材、塑料、铁质材料等不同属性的材料,将这些材料的一端放在开水中,另一端则暴露在外面,3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这三种材料暴露在外面的一端温度,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对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进行排序。在实践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走近科学,又能强化科学与生活的关联,以此满足学生科学素养发展需求。

六、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的综合成长有极大帮助。在实践中,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把握科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要系统把握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灵活应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领学生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与思维,增强学生的科学能力,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建珍.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新教师,2021(9):88-89.

[2]何婕.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23(1):93-95.

[3]王晓玲.基于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策略[J].教育界,2021(13):56-57.

[4]高建会.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研究对策[J].天津教育,2021(16):89-90.

[5]马灼林.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21):224.

[6]孙政.聚焦小学核心素养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路径探析[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6):144-145.

[7]石磊.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21(27):17-18.

[8]丁勇.基于“学生中心”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2(15):87-89.

[9]冉蕾.基于學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单元主题实践课程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2(23):35-38.

[10]谢发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2(8):46-47.

[11]王晓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天津教育,2022(32):73-75.

[12]李连叶,申武广.浅谈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4):102-103.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