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3-09-21 03:32骆美珍
天津教育·中 2023年8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民间美术

骆美珍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打破教材的束缚,借助互联网搜集多种教学资源,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彰显美术的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民间美术源于生活,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课程,能够带给学生视觉冲击,为美术课堂增添一抹色彩,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在分析民间美术作品时,学生能够感知美术学科的魅力,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美术教师要重视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围绕民间美术资源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积极参与趣味活动,感受民间美术资源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兴趣的指引,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探索欲,小学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牢牢抓住学生眼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解读民间美术资源的过程中,了解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民间美术涉猎的范围较广,其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带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而民间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分析和鉴赏,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在教师的点拨下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在分析作品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民间美术资源的融入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对学生审美意识的激活、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颇有助益,能够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其次,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师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组织教学,从中筛选可用的教学素材,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素材,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助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能够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感知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美术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搜集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整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教学,选择合适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开展深度学习。部分地区的民间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能够给予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成为艺术的传承者,助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二、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路径

(一)欣赏民间美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美术课程非常感兴趣,多彩的图画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美术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从色彩着手,引进民间美术资源,带领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了解其深层意蕴,从中感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宽学生视野。在此期间,美术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染色游戏》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由扎染围巾引入,借助传统的手工艺品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出“扎染”,呈现扎染作品供学生欣赏,让其感知扎染艺术,并围绕扎染作品设置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花纹是怎么染出来的吗?”其次,教师播放视频补充扎染的相关知识,明确扎染不仅可以染出蓝白相间的花纹,还可以染出彩色花纹,在此基础上开展“染色游戏”,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升。

再如,在五年级下册《风筝的魅力》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新课内容时,可以以民间美术资源为载体,借助课件呈现多种样式的风筝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总结风筝的结构特点,然后带领学生认识传统的中国风筝技艺,介绍风筝的制作流程,以板式菱形风筝为例细致讲解,展示潍坊风筝节中的板式菱形风筝,吸引学生的眼球,在此基础上组织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二)探索民间美术,培养审美能力

小学美術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围绕课程内容搜集民间美术资源,带领学生开展探索实践,从中感知民间美术的魅力,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加深学生的理解,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小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美术教师要充分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设置简单的问题加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扇面画》一课教学中,课程围绕中国古代传统的扇面工艺展开,学生能够了解扇面文化知识,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搜集民间美术中与扇面画相关的内容,以此为基础组织课堂教学,将民间美术资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为学生布置前置性的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扇子,在课堂中进行小组互动,展示自己收集的扇子,分析扇子的形状、材质以及画面的不同之处,教师要加以点拨,明确常见的扇子形状有折叠扇面形、圆扇面形、鹅毛扇面形等,补充中国扇文化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扇子的初源。其次,教师呈现大师画的扇面作品,在课件中展示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鉴赏,在讨论中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发挥民间美术资源的优势,带给学生多重学习体验。

(三)制作美术作品,锻炼动手能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美术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组织教学期间,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解读民间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多种素材,指导学生开展美术创作。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要加强监督和引导,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五谷”作画》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呈现五谷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五谷画的起源,以作品为基础设置问题:“作品中出现了哪些种子?作者借用了种子的哪些自然特征?”引导学生分析五谷画的组成,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教师向学生讲授五谷画的制作步骤,借助视频讲解制作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大致的雏形。再次,教师为学生提供植物籽粒,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创作,并设置问题加以引导:“看看你手边的种子,它们的颜色、花纹、形状等给你什么启发?”部分学生缺乏创作思路,美术教师可以呈现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观察中寻找创作灵感,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进行自主创作,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学生将五谷画作品统一粘贴在展板上开展评价,以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审美意识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并不重视知识的讲解,对美术课堂缺乏设计,导致美术课程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价值。而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更重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带给学生多重学习体验,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讲解美术知识,能够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让剪影动起来》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借助问题唤醒学生的记忆:“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民间艺术品?”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泥塑、剪纸、面塑……其次,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询问学生:“你们了解皮影戏吗?知道它是怎样动起来的吗?”鼓励学生分享对皮影的了解,并播放皮影戏的视频,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感受皮影人物的独具魅力。最后,教师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展示皮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从外形、颜色、做工等方面展开分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近距离观察感受皮影的魅力,观察皮影人物的组成部分以及连接方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皮影制作,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立足生活实际,培养鉴赏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组织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将课程内容与民间美术有机结合,呈现美术作品,带领学生分析解读,借此培养学生的品鉴能力,结合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深入分析,透过美术作品感知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生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十二生肖》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联系生活实际抛出问题:“你的属相是什么?生肖包括哪十二种动物?生肖动物所蕴含的意义是什么?”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民间艺术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十二生肖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利用十二生肖套色剪纸中生肖的不同形象,让学生赏析其形态、颜色和图案,并抛出问题:“民间美术中的生肖属相与真实的十二种动物有什么不同?”再次,教师呈现十二生肖主题的邮票、剪纸、泥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他们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总结归纳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最后,教师讲解清朝圆明园水池上的喷泉形象采用的是十二生肖的形象,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设计的与生肖有关的雕塑作品,对比现代生活中十二生肖形象的运用,在观赏作品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品鉴能力。在此期间内,教师要指引学生思考作品使用的材料以及制作步骤,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件有关十二生肖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六)引入美术资源,开展趣味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美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撇弃陈旧的教育理念,引入民间美术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在其辅助下开展多种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活动中感知民间美术的魅力,燃起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将民间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有机结合,增强美术课程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彩墨脸谱》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播放音乐《说唱脸谱》,引导学生发现歌词中的脸谱形象,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抛出问题:“从歌曲中你听出几种色彩?”借此引入新课。其次,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脸谱图片,让学生观赏,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找出脸谱的差异,给予学生5—10分钟的时间感知艺术美,在不同脸谱的观察中了解脸谱的分類、由来以及作用,并设计针对性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这些图片是画在哪的?在哪可以看到人们把脸画成这样呢?”最后,教师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带领学生欣赏净行演员脸部的化妆,询问学生:“为什么演员要把脸化成这样呢?”发散学生思维,明确勾面脸谱能够彰显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以及身份地位,而观众可以通过脸谱分辨角色的好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趣味活动中激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七)组织合作探究,锻炼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潜力,围绕课程内容布置学习任务,预留充足的空间供学生思考探究。美术教师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组织教学时,可以提供多种教具,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品鉴,激活学生思维,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播放《青花瓷》歌曲,呈现《鬼谷下山》的图片,并讲授其价值连城的原因,在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其次,教师呈现青花瓷仿品,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提醒学生瓷器是易碎品,观察时要轻拿轻放,并提出问题:“你手中的青花瓷是什么器形?青花瓷的色彩如何?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手中的青花瓷有哪些纹饰?”鼓励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制作青花瓷的步骤,以《鬼谷下山》为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鬼谷下山》价值连城?它描绘了什么内容?”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从工艺精湛、题材新颖、数量稀缺等角度展开分析,从而掌握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树立民族自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课程的融合,能够极大程度地丰富课程内容,带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在美术课程中学生能够受到审美教育,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在创作美术作品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养。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讲解,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而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能够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筛选可用的教学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民间美术资源的吸引,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投入更多精力,课堂教学也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民间美术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高人隐藏在民间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