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非语言交流手段在日常交流的信息获取过程中占比为65%-93%。这些结果虽有过度解释之嫌,但非语言交流手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可选外观”“身体动作”“身体接触”“空间概念”“时间概念”等五个方面,就中日之间非语言交流手段的差异进行了阐述,只有站在文化平等的立场认识这些差异,才能够规避文化误读,排除文化干扰,使跨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跨文化;中日
【中图分类号】H0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9-0065-04
【基金项目】江苏理工学院2021年校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1610812121);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日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研究》(项目批准号:KYY21512)。
一、引言
人们之间在交流时,除了语言还会通过手势、表情等非语言交流手段传递信息。这些非言语交流手段作为交流思想、表明态度、表达情感的信息载体,像语言一样复杂,是在特定文化内部形成的自身的一套清晰、明确、模式化的符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它甚至比语言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种非语言交流手段在人际交往的初始阶段所占比例尤为高,随着交往的深入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当两个人初次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时,由于双方相互之间知之甚少,其中一个人的任何行为状态在对方看来都具有特定含义,都会成为交流的一部分。而当两人熟悉之后,会逐渐习惯对方的一些特定的行为状态,也就不再从中读取特定信息。另外,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流手段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对这种差异视而不见,而仅仅依靠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的话就会产生误解,给交流带来障碍。
二、非语言交流及非语言交流手段
(一)非语言交流手段的定义与功能特征
交流的概念非常复杂,定义也多种多样。本文参照石井·久米等(2001)将之定义为“人类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信息的传递接收而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据此定义,非语言交流则可以定义为“人类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非语言载体,进行信息的传递接受,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这里的非语言载体便可以称之为非语言交流手段。关于非语言交流手段的功能和特征,石井·久米等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1)在传达情感、态度、心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当语言传递的信息和非语言交流手段传递的信息矛盾时,非语言交流手段传递的信息往往更能体现说话人的真实意图;(3)多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进行传递信息;(4)多是无意识地传递信息;(5)多与语言共用,起到强化语言的功能,也有单独使用的情况,比如距离过远声音无法传达的时候、需要安静的时候等。其中的(1)(3)和(4)是非语言交流手段的特征,(2)和(5)则是非语言交流手段的具体功能。
V.P.リッチモンド & J.C.マクロスキー(2006)则着重从与语言的关联性出发,阐述了非语言交流手段的六个功能,并且指出这六个功能并非一定要独立运用,有时可以并用:(1)补全:使语言信息更加明确精致;(2)矛盾:与语言信息产生矛盾或对立;(3)强调:强调夸大语言信息;(4)重复:将语言的重要部分重复出来;(5)调节:视线的移动,声音的抑扬顿挫;(6)置换:在不便使用语言的场合代替语言。
(二)非语言交流手段的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
人类的非语言交流手段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比如所有文化中微笑一般表示友好,撇嘴则表示不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共通性,PaulEkman & WallaceV.Friesen开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微表情测量工具FACS(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但是另外一方面,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流手段也有其特殊性。比如,竖大拇指的行为在中国表示赞扬的意思,在希腊则带有挑衅的意思。再比如,亲人去世时,中国女性往往要通过大声哭喊来表达自己的悲伤,而日本的女性则往往选择压抑自己的悲伤情感。
(三)非语言交流手段的类别
非语言交流手段的分类,不同学者之间有所差异。
毕继万(1999)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出发,将非语言交流手段分成了四个方面:①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微笑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动作、手部动作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②副言语,包括沉默、话题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③客体语,包括身体气味、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④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灯光、颜色、标示等。
石井·久米等(2001)则将非语言交流手段分为:①身体动作;②视线接触;③空间位置;④时间概念;⑤副语言;⑥身体接触;⑦嗅觉表达;⑧外表特征这八个类别。
而V.P.リッチモンド & J.C.マクロスキー(2006)则将非语言交流手段分成以下六类:①外表;②手势和动作;③表情及视线;④音声行为;⑤空间;⑥接触。
本文为了方便讨论结合上述研究将非语言交流手段作了如下的分类:①固有属性(肤色、身高、年齡、胖瘦等);②可选外观(发型、服装等);③身体动作(表情、手势、姿势、视线与注视时间等);④身体接触(拥抱、搭肩、触碰等);⑤空间位置(与对方的距离、座位等);⑥时间概念(时间观念、时间表述等);⑦嗅觉表达(香味或气味的管理等);⑧副语言行为(声音性质、发声方法、沉默等)。
三、中日非语言交流手段的比较
对于上述分类中的①固有属性和⑦嗅觉表达,由于其常与个人属性相关而非社会共性问题,本文不予讨论。另外⑧副语言行为,由于必然伴随语言而出现,可以作为语言技巧归入到语言行为中,在此也不作讨论。下文将从②可选外观、③身体动作、④身体接触、⑤空间位置、⑥时间概念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可选外观
以下从可选外观中具有代表性的头发、文身、服装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头发:在中国,从学校到职场,对头发颜色的容忍度较高,而在日本,稍微艳丽的发色(黄色或红色)就会被怀疑是不良分子,因此一般上班族或者打工人员是不允许染发的。烫发在中国也比较常见,而在日本一般较少见到。
文身:在中国,较小的文身图案除了征兵时不被允许外,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甚至会被当成是一种时尚;而在日本,有文身基本上会被认为是黑社会,如果露出来的话生活上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无法打工或就职、进不了游泳馆或温泉等。
服装:日本人对于衣服的适用场合加以严格区分,而大多数中国人则比较随意。在日本,正式场合(婚礼、葬礼、就职典礼、上班、会议等)男性通常穿深色西装等正装,女性穿较正式的套装、裙装或和服。而在中国,除了较高级别的政府公务活动或者商务会谈等,一般较少见到穿着正装的人。另外日本人会严格区分工作服(上班)、日常休闲服(下班后或节假日)、居家服(居家)和睡衣(就寝),而在中国,工作服和日常休闲服的区别以及居家服和睡衣区别均没有那么严格。
(二)身体动作
以下从身体动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手势、动作、视线与注视时间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手势:手势方面中日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数字1-5的手势,又如喝酒或抽烟的手势,但也有很多不同,比如:
数字6-10的中日手势完全不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数字6的手势在日本则表示打电话,中国数字9的手势在日本表示小偷的意思。
在中国手心朝下手指反复屈伸表示让人走开的意思,而日本则是示意别人靠近。
在中国伸出小拇指表示无能之人或不值一提的意思,而在日本通常表示恋人或情人的意思。
在中国食指伸直将其在头一侧的太阳穴处画圈儿表示“动动脑子想一想”,而在日本则表示“精神上有毛病”。
在中国手指着脖子做横切的动作表示抹脖子或者砍头,而在日本则表示被炒鱿鱼。
中国人习惯用食指指人或方向,但日本人认为指人或方向时使用整只手(手心朝上)才是更“礼貌”的举止。
在中国用拇指反复摩擦同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间表示钱(钞票),在日本则是用一只掌心朝上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指尖连成一个圈来表示。
行为:由于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中日两国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行为动作。
日常打招呼时,日本人喜欢鞠躬,而且对鞠躬标准有严格的划分,15度左右是普通的致意,30度是比较正式的行礼,45度是最正式的行礼;中国人则会觉得这种行为有点过于“卑躬屈膝”,通常喜欢点头或者在脸侧挥挥手。
与人交谈时,日本人点头频次要明显高于中国人,但这种点头的行为并非一定表示赞同,更多的是表示我在认真听你说的话;反之如果中国人与日本人交谈过程中如果完全不点头则会让日本人觉得对方走神了或者自己表述得不够明白。
会议过程中,日本人有时会用闭目的方式倾听谈话,这在中国人眼中是不礼貌的表现。
聚餐时中国人会用筷子给对方夹菜以示亲近,而实行分餐制的日本人一般不会给对方夹菜。
送礼时,中国人在送礼和受礼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推辞和坚持的回合,而日本人一般没有;另外日本人送的礼物通常在特定的礼品店里购买,包装也十分讲究,但一般不会非常昂贵,这样才能确定价值以便回一份价值相当的礼物。而中国文化中一般不愿让对方知道到礼物的价值,包装也不如日本人那么讲究,有时候会送特别昂贵的礼物。
视线与注视时间:和人交谈时,中国人习惯盯着对方眼睛看,而日本人认为盯着对方眼睛说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应尽量避免直视对方眼睛,多将目光聚焦于眼睛下方(如鼻子、嘴)。另外中国人握手时通常是看着对方眼睛,而日本人则是边低头行礼边握手。
(三)身体接触
这里的身体接触主要涉及礼节性接触的握手、双方紧密接触的拥抱、挽手或搭肩以及单方面短暂性接触的触碰等三个方面。
握手:上文说日本人见面打招呼一般会鞠躬,但在正式场合日本人也会握手。在中国握手时间的长短、握手力度、是否双手握等都体现着热情程度的高低,但对日本人来说,握手只是礼仪中的一部分,用力握手或长时间握手,反而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另外当对方是日本女性的时候,如果不是对方主动伸出手,还是鞠躬行礼进行寒暄为好。
拥抱、挽手或搭肩:中国人朋友之间在分别或者隔了很久见面时会拥抱一下,而日本人除了夫妻或恋人一般不会拥抱。中国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位女性手牵手或者手挽手一起逛街的,也能看到一些男性互相搭肩行走,这些在日本则很少见到,即便是比较要好的朋友之间,这样有可能会被误解成同性恋。
触碰:由于日本人对于身体接触十分敏感,即便是无意的触碰有时候也会被当成“性骚扰”,因而男性通常会回避不必要的触碰,在拥挤的电车经常会看到男性会一手拉着扶手一手拿报纸或双手举起公文包以防手触碰到异性;而中国人对于因为拥挤等导致的无意的触碰容忍度较高,男性通常也不会特别注意去回避触碰。在中国,较亲密的朋友之间或长辈对晚辈习惯轻拍一下对方的肩、背、臀等部位,以示親切、关心或鼓励等,在日本没有这样的习惯,可能会被当成性骚扰。
(四)空间概念
西出(1985)将日本人空间距离分成了排他域(50cm以下)、会话域(50cm-1m)、近接域(1.5-3m)、双方确认域(3-20m)和识别域(20-50m),即日本人与人交流时一般都是保持50cm以上的距离。而中国人与人交流时的距离,要比日本人更近(木村·毛2013),因此与日本人交流时如果靠得太近有可能会给交流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在饭店里,日本人通常不习惯拼桌,因为一起坐意味着进入了对方的排他域或会话域。很多饭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都会设置单人柜台席位,有的甚至在柜台席位之间加装隔板。
(五)时间概念
一般商务拜访或者在外见面时,在日本通常要比约定时间提前5-10分钟到,中国人则基本是以准时到达为目标。如果确实因为有事耽搁将会迟到,日本人不论迟到时间长短,通常会提前联系、致歉并告知迟到的大概时间,而中国人会根据迟到时间长短来区别应对,如果迟到时间不长(几分钟内)的话往往选择到了以后再道歉并说明情况。
去别人家做客时,很多中国人习惯提前较多时间到达以便帮助主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务,而日本人一般则是准点或者稍微晚几分钟到达,为的是让主人能充分地做好準备。
另外,在表述日期时,日本人往往会加上周几的信息,例如“12月3日(金)”,这样可以大幅减少弄错日期的概率,而中国人往往只是单纯用日期。
四、结语
以上就常见的中日非语言交流手段的不同之处进行了阐述。中日两国人民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自然环境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及独具文化特色的非语言交流手段。文化有差异但无高低,我们必须站在文化平等的立场认识整个日本的社会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接受并运用好日本的非语言交流手段,从而规避文化误读,排除文化干扰,使跨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跨文化是双向行为,在注重理解接受日本文化的同时,不能一味地向日本文化靠拢,也要积极有效地传递中国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石井敏,久米昭元,遠山淳,平井一弘,松元茂,御堂岡潔.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ハンドブック[M].东京:有斐阁,2001.
[2]木村昌紀,毛新華.日本人と中国人の親密な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は何が違うのか?―未知関係と友人関係を対象にした検討―[J].感情心理学研究,2013(21):9.
[3]鍋倉健悦.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入門[M].东京:丸善株式会社,2009.
[4]西出和彦.人と人との間の距離[J].建築と実務,1985(5):95-99.
[5]V.P.リッチモンド,J.C.マクロスキー著.山下耕二訳.非言語行動の心理学:対人関係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理解のために[M].东京:北大路书房,2006.
[6]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薛华民(1983.3-),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育、日语语言。